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河蟹为中国特产,因大螫上密生绒毛而称之为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我国河蟹增殖和养殖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但目前的养殖方式主要是:池塘养蟹、湖泊网围养蟹、稻田养蟹、小型湖泊和小型水库养蟹,在大型水库尤其在高寒地区的大型水库从未有人进行过养殖。1999年我们通过对水库资源的调查,选择泥河水库和东湖水库(面积在40000亩以上)作为大水面河蟹养殖的试验场地。在对河蟹苗种品系进行慎重选择后.于1999至2001年进行大水面河蟹养殖,经过4个月的养殖,于当年8月中旬至10月上甸进行捕捞,回捕时平均规格达到100g/只,最大个体达200g/只,回捕率高达31%。结果证明,规格160-260只/kg的河蟹苗种是比较适合高寒地区.大水面养殖的。河蟹最佳投放期在春季,最佳生长期在7、8两个月,最佳回捕期在9月份。  相似文献   

2.
河蟹味美肉鲜,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为充分利用河西地区灌溉型水库资源,探索河蟹在甘肃省养殖技术,促进河蟹产业在当地的发展,笔者于2020年在甘肃省张掖市进行了"利用灌溉型水库增养殖河蟹生态养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当地养殖河蟹纯利润高于养殖鲢鳙等其他大宗水产品,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宜推广。  相似文献   

3.
河蟹是一种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的名优水产品。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河蟹养成规格偏小,病害增加,加上滥用药物,导致蟹价下跌,传统养殖方法与河蟹生长所需的生态环境不适宜,影响了河蟹的生长和品质。为促进河蟹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利用自然生态进行水库网围生态养殖河蟹技术,2001~2002年我们承担了河南省科委“水库网围生态养殖无公害河蟹技术研究”试验项目,试验的四个网围采用生态养殖技术,投放规格150~300只/公斤的扣蟹34.6万只,年底获商品蟹10250公斤,平均规格120~154克/只,获净利润9.221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现…  相似文献   

4.
河蟹是我国淡水养殖的重要经济品种,目前存在多种养殖方式,如池塘养殖、水库养殖、湖泊养殖、稻田养殖、湿地养殖、多品种混养等等。但是,2年的养殖周期却是现有养殖技术无法改变的,即第1年进行扣蟹培育,第2年进行成蟹养殖,受2年生命周期的约束,现有的养殖技术无法使河蟹的规格再有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前,南方各省市河蟹的养殖方式主要是:池塘养蟹、湖泊网围养蟹、稻田养蟹、小型湖泊和小型水库养蟹。黑龙江省地处高寒地带,南方比较成熟的技术在该省不能完全适用,需要根据高寒地区的生态环境特点,结合河蟹不同品系的生活习性,研究出一套崭新的养殖技术。1999年开始,我们在高寒地区大水面进行河蟹养殖技术的研究试验,通过三年的摸索,在河蟹品系选择、放养、防逃、捕捞、病害防治、远距离运输、养殖模式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为在高寒地区进行河蟹大规模产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泥河水库是一座大型平原水库,主副坝长度总计6160。1999年观察了养殖河蟹对大型土坝水库安全性的影响,并初步研究了河蟹在水库中的活动规律。  相似文献   

7.
黄河三角洲平原水库大规格河蟹养殖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三角洲地区淡水资源相对匮乏,为保障生产生活用水,该地区以黄河为水源,修建了大量平原型水库。水库具有水质清新,水草丰茂,受风面积大,溶氧充足,天然饵料较丰富的资源优势,适于发展河蟹生态养殖。该地区以培育黄河口大闸蟹为突破口,实施生态渔业、品牌渔业发展战略,但由于河蟹养殖规格小,养殖效益低,养殖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黄河口大闸蟹品牌的营销与推广,因此推广水库大规格河蟹养殖关键技术,提高河蟹养殖规格和品质,实现渔业增效、渔民增收是发展品牌渔业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诸城市石门水库位于诸城东南山区,四周群山环绕,生态环境优良。2006年,该水库被农业部确定为无公害农产品养殖基地,鲢鱼、鳙鱼等多个品种被确定为无公害农产品。2010年,水库被认定为省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我们经过综合考察该水库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渔业管理等情况,认为该水库适合大水面放养河蟹,能改善水域渔业资源结构,提高水库渔业综合效益。2010年3月从江苏赣榆海头河蟹育苗场引进河蟹苗种13万只,进行了水库投放。通过科学放养与管理,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新疆地处内陆 ,没有天然河蟹的分布。在 2 0世纪 70年代末和 80年代初 ,吉昌农场水库、大海子水库和博斯腾湖曾放流天然蟹苗 ,但因技术原因 ,收效甚微。 90年代末 ,地处南疆的前进水库从上海引蟹种进行放养 ,效果也不理想。由此看出新疆的水库养殖河蟹可算起步早、发展慢。为突破这一技术障碍 ,促进西部水库渔业的发展 ,2 0 0 0年我们经过认真考察 ,和地处南疆的农三师小海子水库管理处开展合作。经过两年的艰苦工作 ,水库河蟹养殖取得成功 ,经济效益显著。1 水库生态概况小海子水库南库建成于 1 982年 ,设计正常水位高程 1 1 0 2m ,兴利库…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河蟹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利用自然生态进行水库网围生态养殖河蟹技术,2001~2002年我们承担了河南省科委“水库网围生态养殖无公害河蟹技术研究”试验项目,试验的四个网围采用生态养殖技术,投放规格150~300只/公斤的扣蟹34.6万只,年底获得商品蟹10250公斤,平均规格120~154克/只,获净利润9.221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现将主要技术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沸石在河蟹育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继周 《齐鲁渔业》1999,16(3):10-11
在河蟹育苗中,利用沸石作水质净化剂.从幼体蚤状Ⅲ期始,每天在3个幼体培育池共90m3水体中投放200×10-6沸石。结果试验组每m3水体大眼幼体出苗量增加54g,效果明显。试验证实,投放沸石能吸附水中有机污染物,降解氨氮,净化水质,促进幼体正常变态发育。  相似文献   

12.
在莱州湾南岸进行了三疣梭子蟹的土池越冬和亲蟹培育试验。越冬成活率65.4%。亲蟹抱卵率51.3%。比莱州湾自然蟹提前1个月产卵。  相似文献   

13.
一种资源保护型蟹笼的初步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常文 《海洋渔业》1996,18(3):114-116
任何新渔具渔法的开发,必须同时考虑到资源保护。针对笼捕梭子蟹作业开发和推广过程中出现的蟹笼网目较小、幼蟹渔获率高等弊病,在梭子蟹入笼机制、行为习性观察基础上设计制作了资源保护(幼蟹释放)型蟹笼,并进行多次试验。结果认为,蟹笼似选择安装每只直径8cm的幼蟹释放孔装置方式,达到保护梭子蟹资源目的。  相似文献   

14.
河蟹仔蟹管道式饲养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封闭式的蜂窝状塑料管道作为蟹穴,对河蟹仔蟹进行两个月的饲养观察试验,每隔15d测定一次壳长、壳宽和体重,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河蟹的个体生长特点,比较了蟹穴饲养和非蟹穴饲养以及不同形式的蟹穴饲养效果。结果表明,仔蟹的个体生长为跳跃式的非连续增长。蟹穴饲养对河蟹的壳长、壳宽和体重的生长无不利影响,而增重率明显优于散养,且L型蟹穴的生长效果比I型蟹穴要好  相似文献   

15.
应用PCR方法检测患“黄水病”锯缘青蟹中的血卵涡鞭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水病"是目前锯缘青蟹养殖过程中的主要疾病之一,病蟹主要症状表现为肌肉白浊,体液呈土黄色或浊白色牛奶状。因该病流行范围广、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给青蟹养殖业主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严重地影响了青蟹养殖的健康发展。本研究从病蟹体液中发现大量疑似血卵涡鞭虫的寄生原虫,应用已建立的梭子蟹血卵涡鞭虫病的PCR检测方法对患"黄水病"青蟹进行检测。结果从患病青蟹组织的DNA中扩增出产物大小为585bp的特异性目的片段,经序列分析比较,与三疣梭子蟹上发现的血卵涡鞭虫的序列同源,同源性达99.7%。综合病原流行病学调查、组织病理学、电镜观察等分析结果,初步确定血卵涡鞭虫是引起养殖青蟹"黄水病"的重要病原。  相似文献   

16.
稻田培育扣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进行了稻田养殖扣蟹试验。研究了水稻栽植和河蟹放养密度,水稻晒田、晾田与养蟹兼顾技术,调整水稻施肥、撒药时间等,结果:20亩水田,平均每亩产稻413kg,扣蟹26kg,纯利2224.8元。专家鉴定认为,本试验在养殖面积、单产和经济效益方面均达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7.
An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during September of 2001 to estimate the relative catching efficiency of the NAFC's (Northwest Atlantic Fisheries Centre) standard survey bottom trawl, the Campelen 1800 shrimp trawl, for Snow Crab (Chionoecetes opilio). Secondary trawls were mounted underneath the main trawl directly behind the footgear to estimate escapement of crab passing underneath the main trawl. Overall, the capture efficiency of the survey trawl was found to be much lower than 1.0 and highly variable, with variability being strongly related to substrate type and Snow Crab size. The probability of capture monotonically increased with crab size, and was higher on soft than on hard substrates. Three substrate-specific capture efficiency functions were defined; (1) efficiency was highest (about 0.73–0.95), and least dependent on crab size, on the softest mud substrate; (2) efficiency was lower (about 0.39–0.70) and linearly related to crab size throughout a soft mud–sand substrate; and (3) efficiency was lowest (about 0.05–0.33) on a variety of hard substrates within relatively shallow water. Our models over-estimated true efficiency because secondary trawls were not fully efficient, i.e., crab escaped underneath their footgear. Nevertheless, our experiment demonstrated that substrate type can affect capture efficiency and annual changes in trawl configuration or in Snow Crab distribution in relation to substrate type will affect survey biomass estimates. Additional studies using various approaches could provide a basis for standardizing survey catches for varying capture efficiency effects and refining survey-based estimates of biomass and exploitation rates of Snow Crab.  相似文献   

18.
卜云江 《海洋渔业》1997,19(2):65-66
在室内越冬的中华绒螯蟹亲蟹上检出一种嗜腐性纤毛虫,经鉴定为蟹栖拟阿脑虫Paranophrgs carci-ni。在感染初期,多寄生于新蟹残肢等伤口组织处;在感染后期,侵蚀到蟹体,进入血淋巴,甚至可分布全身,致使器官组织受到严重损害,造成亲蟹死亡。对越冬亲蟹危害严重,短期内使亲蟹死亡率达40%左右。用15~30ppm的福尔马林或0.1~0.5ppm的孔雀石绿短期药治无效,改用25ppm的福尔马林或0.3~0.5ppm的孔雀石绿每天药浴8h,连续10~15d,病情基本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在320平方米的土池中进行,3月29日投放蟹苗2.5公斤,下塘数约30万只。5月4日出池,饲养35天,收获五期以上幼蟹15.6公斤,群体增重5.24倍;共42570只,个体平均增重44倍,成活率1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