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相对削度法建立了山杨与红桦5个材积模型,模型的拟合与检验精度均达到了使用精度要求。山杨5个材积模型系统误差均小于±1.26%(山本式小于2.68%)。红桦的3个材积模型系统误差均小于±2.87%(山本式小于±13.5%),使用精度均高于山本式)其中,山杨以V=D_(1·3)~2(ah~(-2)+bh~(-1)+c)~2h立木材积模型最优;红桦以V=D_(1·3)~2(a+bh+ch~2)~2h最优。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简称热科院)试验场二队、三队、四队开展橡胶树死皮现状调查,并对其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3个连队整体橡胶树平均死皮率达43.35%,停割率为27.72%;各连队停割率从小到大依次为四队(24.76%)<三队(26.20%)<二队(36.83%),死皮率依次为二队(36.83%)<四队(37.80%...  相似文献   

3.
<正> 棉花早打顶(留六个果枝)处理的单株结铃率提高43%、平均铃重提高8%、总铃数增加41%,与CK常规栽培技术(留十一个果枝)相比、增产幅度为37%—53%,经过(1991年—1995年)几年的试验、示范和生产实践证明,棉花早打顶的好处有四条。  相似文献   

4.
利用盆栽试验和采用人工浇水后持续自然耗水的方法,研究了3年生山杏(Prunus sibirica)、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对土壤干旱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过程.结果表明:随着干旱程度加剧,3个树种叶片相对含水量(LRWC)及叶绿素(Chl)含量持续下降,细胞膜透性逐渐增大;其中,以山杏和沙棘变化幅度较大,油松最小;3个指标发生显著变化的土壤相对含水量(RWC)临界值,油松为54.7%、山杏和沙棘分别为46.7%和48.4%.3个树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过氧化物酶(POD)两种抗氧化酶活性,随RWC降低先升高后降低;维持较高抗氧化酶活性的RWC范围,油松为32.9%-76.4%、山杏和沙棘分别为46.7%-77.9%和35.8%-78.2%;在不同土壤干旱程度下,油松的抗氧化酶活性水平高于沙棘和山杏.3个树种两种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Pro)与可溶性糖(Ss)的含量随RWC降低而增加,油松的增加幅度大于山杏和沙棘;Pro含量的增加速度大于Ss含量.结论:3个树种可通过渗透调节、抗氧化酶活性升高等途径增强对干旱逆境的耐受性和适应性;3个树种的抗旱能力为油松>沙棘>山杏.  相似文献   

5.
2009年6月至9月,对卡拉白鱼养殖池塘的水质,浮游生物种类、数量和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池水pH为9.01,盐度0.19%,碱度9.72 mmol/L,硬度9.99 mmol/L,化学耗氧量(COD) 14.99 nmg/L,总氮1.13 mg/L,总磷0.26 mg/L.水型为C1Mg水质,属于高pH、高碱水体.浮游植物5门10个种属中,蓝藻门(Cyanophyta)有4个种属,占40.07%,其中以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为优势种;绿藻门(Chlorophyta)和硅藻门(Bacillariophyta)出现2个种属,分别占33.50%和22.55%,绿藻门以新月藻(Closterium sp.)为主,其他2门2个种属共占4.35%.浮游植物数量变化范围为631.2×104 ~1 091.4× 104 ind/L,生物量变化范围为26.124~41.325 mg/L.浮游动物9个种属中,原生动物(Protozoa)仅1个种属,占16.27%;轮虫(Rotipera)有3个种属,占45.55%;枝角类(Cladocere)3个种属,占22.99%;桡足类(Copepoda)有2个种属,占15.18%.浮游动物数量变化范围175~264 ind/L,生物量13.15 ~ 19.44 mg/L.浮游植物数量在6月份较高,7月逐渐下降,9月份较低;浮游动物群体6月至9月份变化不明显.水质和浮游植物指示物表明池水为重富营养化水体,生物量范围属于肥水高产鱼塘.  相似文献   

6.
沉水樟叶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水蒸汽蒸馏而获得的沉水樟(Cinnamomum micranthum Hay)叶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离分析,确定了廿九个组分,包括烷烃4个组分(9.9%)、烯烃3个组分(0.97%)、脂肪族醇5个组分(7.96%)、脂肪族醛 5个组分(24.72%)、脂肪族酮1个组分(1.53%)、脂肪族酸3个组分(30.35%)、酯类6个组分(3.34%)及萜类2个组分(0.76%)。沉水樟叶油的主要成分系癸酸(15.87%)、十二酸(14.26%)、癸醛(13.84%)及壬醛(8.28%)。  相似文献   

7.
对杭州植物园现有资源进行系统调查,分析种类组成及种子植物的科属大小、分布区类型.结果显示,杭州植物园的植物种类有187科791属1 652种591品种;含50种以上的科有5个,分别占属、种总数的25.57%和25.21%,10种以下有112个,占总科数的71.79%;含5种以上的属有54个,其中20种以上的属有4个;科的分布区类型以广布(31.4%)、泛热带(31.4%)为最多;属的分布区以温带成分(53.9%)为最多,其次为热带成分(41.0%),中国特有属占5.0%.  相似文献   

8.
“八五期间”,山东省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到39.12%,其中,科技进步贡献率在50%以上的市(地)有6个,在35%~49%之间的市(地)有5个,在20%~34%之间的市(地)有5个.在19%以下的市(地)仅有1个。科技投入较大,经济增长幅度较高的市地,其科技进步贡献率就高;靠物质投入增加而促进经济增长的市地,其科技进步贡献率就低。 一、提高我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途径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对50个玉米、41个大麦样品用半微量K氏法测定蛋白质含量(P%),再用DD一法测定样品滴定剂用量(M),并在微机上计算,建立了相应的相关方程: P%(玉米)=3.3558+2.5664M……(1) P%(大麦)=4.73+1.764M……(2) 然后将DD—法的结果与标准K氏法比较,蛋白质含量绝对误差皆在±1%左右;标准误差(δ)玉米为±0.5%,大麦为±0.55%;相关系数玉米为0.8921,大麦为0.9496。在进行玉米和大麦蛋白质含量选育和分类估计中的大量分析时,本法是值得推荐的。  相似文献   

10.
生物发酵饲料的配制及喂猪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生物发酵饲料的配方 统糠或草粉55%、麦麸16%、玉米15%、饼粕10%、糖蜜或红糖2%、有益微生物制剂2%(含纤维素分解菌类、芽胞杆菌类、乳酸菌类、双歧杆菌类、酵母菌类等五大类菌群几十个菌种)。  相似文献   

11.
试验通过研究枣树的茎流来预测其耗水量,为合理灌溉提供科学依据。利用植物茎流计在滴灌条件下测定枣树的茎流变化,结果表明2010年5月15日的最大值出现在中午12∶00,达到1 834.28 g·h-1,6月26日的最大茎流速率在13∶00,达到4 861.89 g·h-1,7月20日最大值出现在15∶00,达到6 385.88 g·h-1,8月10日最大茎流出现在16∶00,达到5 816.86 g·h-1;最小茎流都是出现在凌晨4∶00~8∶00。5月份的日平均累计流量比较小,枣树在这个月的日平均耗水量反而最小,到了7、8月份,随着温度的升高和雨季的结束,枣树耗水量明显增加,8月的日平均耗水累计量最高;通过相关分析,地表最高温度和最高气温对枣树的茎流量影响较大。研究得出:土壤含水量是影响茎流的变化主要因素,其它环境因子对茎流的影响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12.
锐齿栎、油松茎流养分输入和树干基部土壤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锐齿栎、油松茎流化学性质及其树干基部土壤特性,结果表明:油松茎流的pH值为4.97,呈酸性;锐齿栎茎流pH值为6.60,呈微酸性;茎流中无机态化学物质的总质量浓度油松为33.488mg/kg,锐齿栎为26.1053mg/kg,其中K、Ca、Na、Mg、NH+4-N5种元素浓度占总浓度的97%以上,构成了茎流无机态化学物质的主体;树干基部土壤由于受茎流的影响,其pH值,油松为5.7,比土体低0.5,锐齿栎为5.9,比土体则高0.3;全氮、水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均高于土体,而全磷和速效磷则与土体差异不大;土壤酶活性,两个树种均是树干基部土壤高于土体,特别是脲酶活性油松干基比土体高716.67%;锐齿栎高297.62%,反映出树干基部土壤氮素供应状况较好  相似文献   

13.
华山松林木的生长与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破坏性取样和树干、枝条解析,研究了华山松林木的生长过程和分化特点。结果表明,树冠扩张在8龄以后进入速生期,24龄后逐渐趋于平稳;直径生长在12龄以后进入速生期;高生长在10龄以后进入速生期;材积及生物量在16龄后进入速生期。进入速生期后,林木分化严重,应及时采取抚育措施,以提高华山松林木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4.
树干液流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树干液流是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水流路径中一个关键的链接,承接了庞大的地下根系所吸收、汇集的土壤水,并决定着整个树冠的蒸腾量,因此成为分析树木耗水特性、研究树木水分传输机理的重要指标。结果表明,1)常见的测定树干液流的5种方法,对比分析各种方法的原理以及优点和缺点,热比率法是目前研究树干液流最可靠的方法。2)分析树干液流的日季变化、方位变化和高度变化,发现大多树干液流日变化呈单峰型,季节变化总体上呈现夏季液流速率最高,春秋次之,冬季最小的变化趋势。3)分析不同树种树干液流与环境因子的滞后效应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发现树木液流与太阳辐射、水汽压亏缺等呈正相关,与空气相对湿度呈负相关。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旨在为进一步研究树木耗水及生态需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影响果树春季枝接成活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砧穗形成层对齐程度和接后接穗养分消耗是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主要枝接方法按砧穗形成层接触面积从大到小为插皮舌接、双切接、三刀切接、双舌接、切接、劈接,根据砧木的粗细和嫁接成活的难易选择适宜的嫁接方法;枝接时砧穗形成层的活跃状态、枝接前后的气候状况两大因素对枝接成活率影响很大.将砧木增温催芽提前枝接是较好解决砧木形成层活跃、接穗休眠的新思路;用植物物候期把握最佳枝接时间简单、准确;枝接前的天气状况对成活率的影响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红富士苹果树在缺水时茎流规律,利用热扩散技术,在阿克苏地区对红富士苹果树茎流在不同水分处理下的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分过多可能抑制果树蒸腾作用,体现在灌溉当天CK日茎流量值下降。缺水时,红富士苹果树单日茎流速率为“窄峰”曲线,茎流开始时间较晚,结束时间较早;同时刻茎流速率差别较小,即果树缺水时蒸腾耗水受天气影响小。果树为适应干旱,在夜间茎流速率谷值推迟,根系吸水活动减弱但时间延长。相关性分析表明,- 50 cm 深土壤体积含水率对红富士苹果树适时灌水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为害新疆不同品种梨的苹果茎沟病毒(Apple Stem Grooving Virus,ASGV)侵染状况,并对获得的病毒基因序列进行分子鉴定.[方法]采用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来源于新疆梨、砂梨及红梨上的ASGV进行检测,将获得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从10份新疆梨、2份砂梨及3份云南红梨样品上扩增到预期大小为500 by的ASGV扩增产物.对扩增产物进行克隆和测序,序列分析的结果显示,15个ASGV分离物的CP基因核昔酸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88.2;-100;和95.6;-100;,CP基因核苷酸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显示,来源于库尔勒香梨分离物KII-3、KII-5、KII-7和新梨7号的分离物XII-5、XII -6,与早期已报道的库尔勒香梨分离物KRL-1及砂梨分离物P-6-1-17亲缘关系较近,聚集成簇.此外,库尔勒香梨的分离物KII-10、KII-14及新粱7号的分离物XII-10与云南红梨上2个分离物YN-2和YN-4聚集成簇,遗传距离较近.[结论]CP基因核昔酸序列系统发育树显示,来源于新获不同品种梨的8个ASGV 分离物及红梨上3个ASGV分离物位于两个不同的组群,存在复杂遗传变异现象.  相似文献   

18.
陕北黄土丘陵区主要成林树种耗水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TDP茎流计对黄土丘陵区主要成林树种刺槐(Robina pesudoacacia)、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和元宝枫(Acer trunca-tum)的树干茎流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树干茎流量的日变化随环境因子变化表现出明显规律,白天在13:00~15:00达到最大,傍晚到黎明前茎流量趋于停止;在干旱条件下,刺槐的日最大、日均茎流量分别为264.1 cm3/h和112.92 cm  相似文献   

19.
用树干表面积建立立木材积连年生长量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相对区分法建立了12个伐倒木树干表面积区分求积式。采用0.1h相对区分,中央断面区分求表面积式、平均断面区分求表面积式与牛顿区分求表面积式的精度近似,系统误差(C%)与均方差(MSD%)近似于零。圆台区分求表面积式C%<±0.02%,MSD%<0.13%。公式的应用精度均较高。用树干表面积与平均直径生长量建立立木材积连年生长量模型Z_v=αSZ_v,模型的预测精度均较高。  相似文献   

20.
以金花茶成年树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器官发生研究。结果表明:分段消毒法是较为理想的消毒方式;附加2 mg.L-1BA及0.5 mg.L-1IAA的改良WPM培养基适合诱导腋芽萌发,萌发率达57.1%;芽苗在附加3 mg.L-1BA及0.2 mg.L-1IAA的改良WPM培养基上增殖效果较好;在附加4 mg.L-1或6 mg.L-1NAA的1/2MS培养基上可诱导芽苗生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