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5 毫秒
1.
陈健鹏 《农业展望》2009,5(12):21-25
自1996年以来,转基因作物(指狭义的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在争论中迅速发展,正在对农业产生深刻影响。文章介绍了目前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和生物技术产业及知识产权格局的概况,分析和探讨了转基因除草剂耐受性和抗虫性生产层面的影响,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对单产、农业生产方式和规模、种业市场及植物育种领域知识产权的影响,最后,展望了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亟待开展转基因作物商业化整体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健鹏 《农业科技管理》2009,28(6):20-23,30
2008年的粮食危机使转基因作物商业化重新成为争论的焦点,我国在2008年启动了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标志着我国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又迈进了一步。然而,目前缺乏对转基因作物商业化整体战略的研究。转基因作物商业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问题,涉及粮食安全、知识产权、经济社会环境影响、种业及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等问题。文章分析了转基因商业化整体战略研究的背景和必要性,提出了整体战略研究的目标,最后提出了整体战略研究的框架。  相似文献   

3.
全球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艳艳 《浙江农业科学》2010,1(6):1177-1181
以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公布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对1996-2009年全球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的面积、国家、品种、特性以及经济效益等进行分析,总结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的发展趋势,并提出我国发展转基因作物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全球转基因作物发展演变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学术界的科学争论到公众的安全担忧,转基因作物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争议话题。本研究利用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的数据,从转基因作物的田间试验、获准商业化、商业化种植、转基因产品进口等方面系统梳理了全球转基因作物的发展演变,旨在客观展示过去几十年来全球转基因作物发展状况,以期提供一个全球转基因作物发展演变的全局性概貌。结果表明:转基因作物的大量田间试验和严格审批都表明各国的审慎态度和生物安全制度;转基因作物面积、种类、性状以及接受转基因产品的国家的不断增多都表明接受转基因作物及产品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未来随着生物安全制度的完善、转基因知识的正确普及将会改善转基因作物发展的意识环境,更多的人群接受转基因作物将成为一般现象。  相似文献   

5.
农业转基因技术在缓解资源约束、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拓展农业功能、推进绿色发展等方面具有独特作用和巨大潜力。自1996年农业转基因作物被批准种植以来,全球的商业化应用已超过20年,发展迅猛。本文通过介绍国外农业转基因生物商业化应用现状,分析各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商业化特点,对中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商业化应用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1996年,转基因作物开始商业化种植,到2015年已满20周年,在此期间,转基因作物全球商业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一是种植面积大幅增加。1996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为170万公顷,2015年种植面积为1.8亿公顷,增长100余倍。截至2015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累计种植面积达到20亿公顷。二是种植国家有所增多。2015年,全球有28个国家种植了转基因作物,其中有20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概述全球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态势的基础上,介绍了转基因玉米的商业化应用情况,并重点从转基因技术,性状与基因等方面综述转基因玉米产品线的商业化推进情况,以期为农业主管部门,生物技术研发单位和种子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关于转基因作物的争论已从生物安全、生态和健康风险转移到粮食安全和知识产权等领域。本文介绍了目前的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的概况和目前的生物技术产业及知识产权格局,分析了目前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的两种特性.从理论和历史的角度分析了这两种特性对提高单产的局限性,探讨了转基因生物技术在解决全球粮食安全中的作用,最后.本文给出了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对中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自1996年转基因作物开始商业化种植以来,全球转基因产业化应用迅猛发展,种植面积和作物种类逐年增加,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日益显著。分析了2022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概况及主要转基因作物种植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态势,2022年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约占总耕地面积的12%,同比增长3.3%,批准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数量增至29个,批准转基因产品商业化应用的国家和地区已达71个。从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来看,转基因玉米和大豆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复合性状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随着生物育种技术的迭代升级,转基因作物的应用范围和效果必将持续提高,转基因生物育种产业将成为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作物研发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转基因技术在作物育种中应用已取得显著成效,并产生巨大的商业价值。综述了转基因技术在作物改良方面的显著成绩,分析了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新进展,展望了转基因技术研究和应用的未来,以期为推进我国农业生物技术发展与转基因作物商业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生物技术作物食品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尹全  宋君  刘勇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5):135-137,140
对国内外生物技术作物食品的检测技术进行了概述,重点介绍了目前使用较广泛的检测技术的特点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生物技术作物食品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大豆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和高蛋白粮饲兼用作物。转基因大豆是主要的转基因作物,2011年全球转基因作物面积中转基因大豆占有47%。基因转化技术迅速发展为大豆产业发展奠定了技术支撑。论述了基因枪法、农杆菌转化法以及花粉管通道法的利弊,并分析了转基因大豆的产业化现状,以期为转基因大豆的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持续增加,转基因作物及其加工副产物75%以上用于动物饲料原料,因而,非常有必要开展转基因作物饲用安全性评价研究。肠道是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健康对动物正常生理功能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转基因作物对肠道的非预期效应研究是转基因作物饲用安全性评价的热点。介绍了转基因作物饲用安全性评价的特殊性与必要性,分析了饲料中转基因成分在体内的潜在消解和转移规律,综述了转基因作物对畜禽肠道形态结构和微生态平衡非预期效应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转基因作物饲用安全性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转基因作物饲用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引入外源基因的途径对农作物进行遗传改良,转基因技术已经在作物的抗虫、抗除草剂、抗病、抗旱等方面显现出了巨大的潜力。2013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已经比1996年首次种植面积增长了100多倍,达到1.75亿hm2,转基因作物及其副产品大部分则用于动物饲料原料,因此,转基因饲料中外源基因和外源蛋白在畜禽体内消解和转移规律以及转基因成分对畜禽营养、生长、健康等方面的影响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笔者在提出转基因作物饲用安全性评价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特别指出转基因作物饲用安全性评价与食用安全性评价的特殊性;讨论和分析转基因作物评价所应该遵循的科学原则;概述抗虫作物、抗草甘膦作物和转植酸酶基因玉米中转基因成分的特性;侧重分析了饲料中转基因成分在畜禽体内的消解、转移,转基因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饲料养分效价评定,重点剖析转基因饲料对畜禽营养、免疫、繁殖和肠道微生态影响的研究进展。从短期、长期和多代效应综合分析转基因饲料的安全性,转基因饲料中外源基因和外源蛋白未发现从饲料中转移到畜禽组织、器官和血液中,仅少量残存于消化道前段的食糜中;转基因饲料也没有对畜禽营养、免疫、繁殖、肠道健康产生不利作用。但目前还需深入探讨试验材料的选择和相关信息的准确描述、转基因成分在畜禽体内的消解和转移的方法、转基因饲料对畜禽繁殖、免疫以及长期多代的作用研究,以期为建立和完善转基因饲用安全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在转基因技术与商业化发展上取得了巨大进展。巴基斯坦是同中国有着深厚友谊的国家,是“一带一路”政策亚欧非大陆的重要一站。本文介绍了巴基斯坦转基因技术发展现状及转基因商业化情况,研究其管理框架及政策变化等,分析其在政策、监管、知识产权、消费者认知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对中国转基因政策的制定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There is considerable public and scientific debate for and against genetically modified (GM) crops. One of the first GM crops, Brassica napus (oilseed rape or canola) is now widely grown in North America, with proposed commercial release into Australia and Europe. Among concerns of opponents to these crops are claims that pollen movement will cause unacceptable levels of gene flow from GM to non-GM crops or to related weedy species, resulting in genetic pollution of the environment. Therefore, quantifying pollen-mediated gene flow is vital for assessing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GM crops. This study quantifies at a landscape level the gene flow that occurs from herbicide-resistant canola crops to nearby crops not containing herbicide resistance genes.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规范管理转基因产品,以建立转基因产品的检测技术标准为前提,通过分析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的18a中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持续增长的态势,以核酸检测方法为主,介绍了基因芯片、PCR技术、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和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转基因检测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转基因检测技术标准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孟书燕 《农学学报》2015,5(5):89-93
简述了国内外转基因食品作物的研究和发展现状,并分析了转基因食品作物存在的优点和劣势,使人们对转基因食品有初步的了解。由于转基因技术存在一定的风险性,文章指出不仅要对转基因食品进行分子水平和蛋白质水平的检测,而且要依据“实质等同”等原则,从营养学、毒理学和过敏性等方面对其进行严格的食用安全性评价,由此才能给消费者带来合格放心的转基因食品。同时严格的评估和监控也能促进中国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食品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欧美等主要农产品贸易大国之间由于转基因作物审批不同步引发的农产品贸易问题日益凸显。大量事实表明欧盟于上世纪90年代建立的严格的转基因作物审批制度对其经济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我国与欧盟在农业上具有极为相似的特点,本研究利用文献研究法对欧盟转基因作物审批制度的内容、特点、引发的问题及其经济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将欧盟与我国转基因作物审批制度的内容及影响因素进行比较,以期能得出对我国转基因作物审批制度改革的启示及具体建议。结果表明:1)安全评估时间较长、商业化审批程序复杂并有一些特殊要求是欧盟审批周期较长的原因,而且受社会经济因素影响,审批的最终结果具有不确定性;2)转基因作物禁止商业化种植使得农民遭受了潜在经济损失,转基因研发企业积极性受到打击并出现大量人才流失;3)转基因作物新品种难以获得进口审批使得欧盟饲料进口量逐年下降,下游的畜牧产业受到冲击,社会总福利每年损失96亿欧元;4)预计未来更多转基因作物新品种将滞留在审批系统中,因转基因成分低水平混杂(LLP)问题引发的贸易摩擦将在更大范围内出现,更多的农户和企业将受到影响;5)欧盟应该通过加快安全评估速度、建立科学的投票表决机制、加强对经济影响的风险评估及其风险交流等措施来提升欧盟审批制度的公平性和效率,进而增进欧盟整体社会福利。建议我国加强转基因作物审批阶段风险管理的科学性、民主性、经济性及社会性,重视并加强与公众的风险交流,适时适量批准转基因作物新品种的进口或商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