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果蔬速冻产品因卫生、新鲜、方便、保质期长等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并成为我国农产品消费和出口的重要类别。本文综述了我国果蔬速冻加工的现状、发展,论述了果蔬速冻的原料选择、预处理、冻结等关键工艺,介绍了目前果蔬速冻广泛应用的隧道式连续速冻装置、流态化单体速冻装置、流化床式速冻装置等设备特性;同时探讨了果蔬速冻质量控制的管理要点和注意事项,并对我国果蔬速冻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速冻果蔬是近代发展起来的新型果蔬加工制品,它能较好地保持果蔬的色、香、味和新鲜状态。食用便捷。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最的方便食品。由于速冻食品的关键问题是速冻工艺环节,一些小型厂家多注重速冻机的使用或速冻环节的控制.而忽视了其他操作环节的要求.质量控制体系也不完善,因而产品质量问题较为突出.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速冻食品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果蔬速冻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介绍我国速冻果蔬行业的发展现状。综述了果蔬速冻保鲜技术各工艺环节的应用现状和最新进展,并对速冻果蔬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矮生菜豆是江苏省南通市重要的出口蔬菜品种之一,但其速冻加工工艺存在劳动效率低、强度大、成本高的问题。应用豆荚掐头去尾机和刀豆分级机优化矮生菜豆速冻加工工艺,每1 t产品用工数下降98.2%,加工成本仅为老工艺的18%;产品质量也得到显著提高,出口合格率从80.5%上升至95.1%。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我国的水果和蔬菜速冻加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给人们的日常饮食消费带了极大的便利。但长期以来由于入行门槛低,且无质量标准可循,整个产业链运行尚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和质量安全隐患。据悉,由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制定的《速冻水果与速冻蔬菜生产管理规范》已于近日发布实施。专家指出,随着该标准的实施,将对进一步规范果蔬速冻加工业、提高果蔬速冻加工技术水平、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营养需求、确保上市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据专家介绍,水果和蔬菜都是季节性产品,从  相似文献   

6.
速冻馒头、速冻花卷等速冻产品在复蒸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皱缩,给顾客和直营门店带来一定经济损失,也是长期困扰速冻生产企业的一个难题。针对速冻馒头复蒸皱缩问题,从面粉品质、加工工艺、复蒸控制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控制措施,以期为速冻企业加工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自动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下、水资源浪费严重、加工成本高是荠菜传统速冻加工工艺存在的不足。研发的基于自动化的速冻荠菜馅加工工艺具有自动化程度增强、劳动力使用减少、水资源节约利用、清洗贯穿全过程、产品合格率和原料利用率提高等六大特点,确保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8.
《保鲜与加工》2009,9(2):58-58
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蔬菜采后保鲜与加工研究室始建于1978年。研究方向主要有:蔬菜采后生理、蔬菜贮藏及流通保鲜技术;鲜切蔬菜加工工艺、速冻蔬菜加工工艺、蔬菜饮料加工技术等。应用研发的大白菜强制通风贮藏技术解决了北京市冬贮大白菜的难题;果蔬差压预冷设备及配套技术的推广,推动了预冷技术在蔬菜流通领域中的应用,提高了蔬菜流通质量;出口蔬菜保鲜技术的研究,推进了京郊蔬菜出口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对超高压技术的起源、发展、特点进行概述。超高压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用于杀毒灭菌,贮藏与保鲜。并在果蔬制品、肉制品、乳制品、蛋类食品、速冻产品等加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提出目前我国超高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且对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智能设备和速冻工艺快速发展,但关于竹笋类食品速冻加工方面的研究依然欠缺。针对竹笋类速冻智能设备进行研究,通过对竹笋类保鲜情况、浸渍速冻工艺结合智能传输、智能筛选、自动包装、自动抽真空、智能速冻等功能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水肥耦合及其对水稻生长与N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农业水资源的日益紧缺下,为了减少水稻的灌溉用水和肥料高效利用以实现水稻稳产高产,综述了国内外水肥耦合的研究进展、水肥耦合的概念及其协同、拮抗、叠加三种效应,水肥耦合的机理、水肥耦合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水肥耦合对水稻中N素利用效率的影响;展望了中国目前在水肥耦合研究方面可以提升的空间,提出了水肥耦合模式是争取水稻高产优质的有效措施,以及如何根据实际需要,运用“以水促肥、以肥调水”,建立合理的水肥耦合模式,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在节约灌溉用水和不增加施肥量的前提下达到既保证作物优质高产又减少环境污染的双重效果,为今后节水农业及水稻的田间栽培和管理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不同生育期干旱对南方春玉米的生长发育、土壤水分、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在防雨棚下的测坑中进行试验,设计了6个处理,春玉米需水关键期设计了3个水平,分析南方春玉米的生长发育、土壤水分、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规律。结果表明:拔节期轻旱对春玉米的株高和叶面积影响最大;灌浆期轻旱对春玉米的产量及产量性状影响最大;高水分处理的耗水总量最大,低水分处理的耗水总量最小;耗水量为464.6 mm时,最高产量为6795 kg/hm2;拔节期轻旱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建议在南方春玉米不同生育期应采用适宜的灌水方式,可达到节水和高产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冬小麦节水节肥节药轻简栽培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北京市小麦生产中存在的耗水量偏大、用肥量偏多、农机作业环节多、成本高等问题,引进筛选出适合北京地区使用的圆形(指针式)喷灌机等节水灌溉设备,研究提出喷灌条件下限量灌溉高效用水量为1 650m 3/hm 2,研发出用于大田水肥一体化的施肥系统,筛选出高巧和酷拉斯等4种复合拌种药剂和施用配方,引进了河南豪丰2BMSF-16/8带状免耕旋耕播种机并根据京郊播种要求进行了改造,提高了水、肥、药利用效率和农机作业效率,形成了北京市小麦节水节肥轻简栽培技术体系,包括选用抗旱品种、采用圆形喷灌机等节水灌溉,采用水肥一体化或缓释复合肥一次底施(或缓释尿素返青期一次施用)技术以减少肥料用量。该技术体系已在京郊得到大面积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基于土壤非饱和层厚度指导水稻节水灌溉的可能性,研究节水灌溉稻田土壤含水率与非饱和土层厚度的关系非常必要。本文通过设计盆栽试验,针对不同耗水强度开展连续观测,根据实时观测的土壤含水率与非饱和土层厚度,建立起两者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稻田日耗水强度越大,其非饱和土层厚度随时间增加的速率越大,达到最大值所需的时间越短。非饱和土层随时间增加时对应的土壤含水率则随时间下降,两者之间成负相关关系。通过建立土壤含水率与非饱和土层厚度的二次抛物线关系,结果显示将非饱和土层厚度作为水分控制指标指导灌溉精度高、切实可行。最后,将土壤含水率与非饱和土层厚度关系曲线运用到水稻控制灌溉的实践中,推算出土壤含水量下限对应的非饱和土层厚度值,确定以非饱和土层厚度为指标的控制灌溉方法,为黑龙江地区水稻节水灌溉管理技术提供参考,为下一步的水分运动模型率定及模拟更多土质和更多耗水情形下的土壤水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福建沿海丘陵山地果园节水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介绍福建沿海丘陵山地果园节水技术的发展历史,并从渠道防渗、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微灌、渗灌等节水工程技术以及覆盖保墒、选用抗旱品种、化学调控等节水农业技术方面论述福建沿海丘陵山地果园节水技术的现状,指出当前果园节水技术虽然发展较快,但存在着设施不完善、管理水平低、投资水平低等不足,提出水利措施与农艺措施的优化组合,将节水工程技术、节水农业技术因地制宜进行有机结合,加强果树需水规律和灌溉制度的研究,把有限的水量集中用于作物需水关键期,形成高效节水的新型果园综合技术节水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对直播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3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旱直播栽培模式下,设置常规灌溉和节水灌溉2种灌溉方式,分析测定直播稻的叶片光合、稻谷产量和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相对于常规灌溉,节水灌溉处理剑叶叶绿素含量和叶片含水率分别下降3.66%和4.37%,灌浆中后期剑叶光合速率和水稻产量分别提高5.78%和5.69%。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因不同品种表现不同,对于‘新稻567’和‘新稻568’两品种,节水灌溉处理稻米加工和食味品质分别下降了6.21%和3.84%,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分别增加了18.9%和5.37%;对于‘新科稻31’,节水灌溉处理稻米的加工品质提高了3.4%,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分别下降了19.59%和27.84%。相关分析表明,叶片含水率与光合速率呈正相关,产量和品质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因不同灌浆时段而异。提高灌浆中后期光合速率,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和稻米的加工品质,但稻米外观和食味品质有所下降。综上表明,通过节水灌溉可以提高水稻产量,但在米质调控上因品种而异。因种设定不同的土壤水势灌溉标准,对发展节水型直播稻生产和提高稻田水分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瑞霞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5):383-386
通过分析在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业用水占水资源消耗的三分之二的的背景下,农业增产压力越来越大、可利用水资源越来越少的情况,指出提高水资源生产效率、以有限的水资源生产更多的农产品、实行“节水”农业势在必行。笔者从农业用水的管理技术、工程节水、农艺节水和生物节水及劣质水、循环水与雨水利用等方面总结了国内外传统节水技术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结合河北省农业资源现状提出河北平原作物高产节水主体途径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张旭  胡宝贵 《中国农学通报》2021,37(26):153-158
为日后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的研究提供基础,本研究将中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在目前中国农业发展趋势中的不同类型和应用加以梳理,诠释其可持续性发展的真实性,希望为相关研究提供可供参考的方向。借助中国知网数据库,高级检索“主题”=“灌溉技术”、“并含”=“推广应用”、时间为2000—2020年、通过文献研究分析法,获得涉及相关信息的文献共679篇。总结中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供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表明,通过分析相关文献的数量及分布来看,中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正处于不断提升的阶段,专家学者应将节水灌溉技术与农业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在中国,微灌是节水效果最好的一种灌溉技术。渠道输水在中国地区普遍适用性强,该技术被开发以来,迅速于全国各地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消费结构变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用信息熵的方法研究了中国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又具体分析了国内水产品消费不断高级化、不断复杂化的特点,结合渔业产业结构的现状,指出了我国渔业产业结构在消费结构的引导下,虽然已经朝着比较合理的方向进行了调整,但是相较于消费结构,渔业仍然存在着第三产业的比例相对较低和水产品加工程度不够等问题,文章据此提出了引进水产品加工的技术和设备以及大力发展渔业相关的旅游、服务和医疗产业等对策建议来优化中国渔业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肉制品加工的各种原辅材料及加工的各个环节入手,分析了可能引起肉制品出水的原因,并从原辅材料的选用及加工工艺的改进和优化方面,提出了对肉制品出水问题控制的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