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牦牛巴氏杆菌病从1949年前至今,一直在我区个别地方流行不断,由于我区没有生产本地菌株的牛出败疫苗,所以该病一直没能彻底的从我区消灭.1999年10月在拉萨市中心的某牛场暴发了症状、病史与该病类似的病例,经病理剖检、细菌学检验、动物实验,诊断为Fg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牦牛巴氏杆菌病.  相似文献   

2.
20 0 2年春季我县某育肥羊场 2 40多只未满月羔羊中有 43只先后突然发病 ,死亡 1 7只 ,而同圈成年母羊没有发病。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实验室剖检 ,确诊为羔羊巴氏杆菌病。现报告如下 :1 流行病学调查该场自 1 998年建场以来 ,1 999年春季有8只羔羊死亡 ,发病率为 1 3 2 % ,病死率为40 3 % ,经确诊为羔羊巴氏杆菌病 ,经过严格的消毒和病羊的治疗 ,基本控制了疫情发展。在 2 0 0 1年春季有 1 1只羔羊发病 ,死亡 3只 ,确诊为羔羊巴氏杆菌病 ,由于防治及时 ,没有造成太大的经济损失。 2 0 0 2年春季 ,该病再次发生 ,发病率为 1 7 9% ,病死…  相似文献   

3.
2014年11月,四川甘孜州某牦牛养殖场牦牛暴发疾病,据畜主描述,2d内共有10头牦牛发病,其中4头牦牛死亡,从发病死亡牦牛的心、肝、脾、肺、肾、淋巴结等组织器官中分离到单一的病原菌,通过细菌染色镜检、小鼠致病性试验及PCR鉴定,确诊该病原菌为多杀性巴氏杆菌,说明该场暴发的疾病是牦牛巴氏杆菌病。  相似文献   

4.
和静县阿拉沟乡阿拉沟村2008年4月20日在2户牧民的牦牛群中发生了牦牛巴氏杆菌病,几天内死亡牦牛21头。现将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微生物学诊断及防治措施等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和静县阿拉沟乡阿拉沟村某牧民,放牧185头牦牛,  相似文献   

5.
牛巴氏杆菌病 (Pasteurellosisbovum)是牛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常以高温、肺炎、急性胃肠炎以及内脏器官广泛出血为特征[1] 。 2 0 0 3年 5月 2 1日 ,吉林省长春市郊某奶牛场犊牛发生疑似巴氏杆菌感染。现就该病的流行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及治疗情况作简要汇报 ,供广大兽医临床工作者参考。1 流行病学2 0 0 3年 4月中旬 ,长春市郊区某奶牛场从外地购买 1~ 3月龄大黑种犊牛 10 8头 ,5月初有 1头牛发病 ,到 5月中旬相继有 2 8头牛有明显临床症状 ,并有 2头牛死亡 ,发病率达到2 5 .6 % ,发病死亡率为 7%。随后进行体温测试 ,…  相似文献   

6.
<正>1发病情况札达县香孜乡于2015年10月底至2016年2月,先后在该乡的8个作业组发生牛"巴氏杆菌"病疫情,病牛以呼吸困难,死亡率高及高热为特征,5个多月内共黄牛、牦牛发病365(头),死亡87(头),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流行病学等特征,初步诊断为牛"巴氏杆菌"病。2临床症状潜伏期一般为1~2d,临床症状分为最急性、急性和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青海某牧民家中饲养的牦牛突然发病死亡的原因,采用病料涂片、染色镜检、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动物试验、药敏试验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对该病病原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结合本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分离鉴定出1株致病性较强的B型多杀性巴氏杆菌,且具有一定的抗药性,表明引起此次牦牛死亡的病原为B型多杀性巴氏杆菌。  相似文献   

8.
王寿 《草业与畜牧》2009,(11):47-47
2008年4月5日至4月15日期间,共和县黑马河乡加隆村暴发一起致死性流行性疫病,死亡牦牛数10头.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检验,诊断为牦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经过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了该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9.
笔者接诊了一例以头肿、流泪、流涎、腹泻为主症的患病山羊,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查,综合诊断为山羊巴氏杆菌病。 1发病情况 我区林场某农户饲养山羊31只,平时放牧于林场林地,2006年7月中旬,在连续几天下雨后突然死亡6只,另有15只发病,出现腹泻,头肿等症状,请求诊治。  相似文献   

10.
猪、牛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猪巴氏杆菌病称为猪肺疫,常呈急性败血型和慢性胸膜炎症状;牛巴氏杆菌病称牛出败,常呈败血型,水肿型和胸型症状.近年来,我区猪、牛巴氏杆菌病常零星散发,有时两者同时发生,呈地方性流行的较少见.1997年5月底,病区某村牲猪发生一种以体温升高,急性败血型症状,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流行性疾病,共发病270头、死亡200头、死亡率为74%、7月初,该村耕牛又相继发生一种呈急性败血型、体温高、死亡快的流行性疾病.一周内发病10头,死亡5头,死亡…  相似文献   

11.
梅花仔鹿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和防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于 1996年 6~ 7月吉林省某国营养鹿场 ,哺乳仔鹿发生了巴氏杆菌病 ,在 32 0头哺乳仔鹿中因该病死亡 2 5头 ,死亡率为 4 %。经综合诊断和防制 ,有效控制了病鹿的死亡  相似文献   

12.
2005年7月,我区某农户的2头黄牛发生一种以败血症、神经症状为主的疾病,经诊断为李氏杆菌病,现报告如下。1流行病学调查该农户饲养鸡12羽,猪4头,黄牛3头。7月初以来,6d内有2头牛相继发病并死亡,其中一头为4岁母牛,另一头为2岁公牛。该  相似文献   

13.
20 0 2年 1 0月 5日 ,嘉兴市某猪场发现病猪 3头 ,当天死亡 3头 ;6日继续发病 9头 ,7日死亡 5头 ;8日死亡 3头 ,先后共死亡2 5头。 8日确诊为巴氏杆菌病并发弓形体病后 ,立即采取紧急防治措施 ,死亡明显减少 ,死亡率为 1 0 .4 %。1 临床症状最急性型突然死亡。病程稍长者体温升高 ( 4 1~ 4 2℃ ) ,食欲废绝 ,呼吸困难 ,口鼻流出泡沫 ,可视粘膜发绀 ,腹侧、耳根和四肢内侧皮肤出现红斑 ,病程 1~ 2 d,最后窒息死亡。2 病理剖检皮肤和皮下组织、浆膜、粘膜有大量出血点 ,咽喉部及周围组织发生出血性浆液浸润 ,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切面红…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肃南县祁林乡祁林村贺国社等6户牧民,在天然草原上放牧的256头牦牛,发生了以体温升高、呼吸困难、急性死亡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经综合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实验室检验,确诊为牦牛巴氏杆菌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牛巴氏杆菌病主要导致牛出血性败血症或传染性肺炎,多呈地方性或散发性流行,秋冬多发,是高寒缺氧牧区牦牛常发的一种热性急性传染病。2019年1月,宁蒗县战河乡某村牦牛养殖户饲养的牦牛突然发生牦牛巴氏杆菌病,通过针对性治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1发病情况该村有4户牦牛养殖户,共存栏牦牛83头。2019年l月3日晚突降大雪,气温骤降。4日早上放牧时一养殖户发现2头牛犊卧地不起,反刍停止,体温升高,呼吸困难,15:00后相继死亡,随后几日  相似文献   

16.
句容养鹿场共饲养梅花鹿 10 7头 ,其中种公鹿 48头 ,成年母鹿 3 1头 ,仔鹿 2 8头。 2 0 0 0年 8月 10日晨 ,发现 1头母鹿和 1头仔鹿突然死亡 ,同日下午有 5头母鹿死亡 ,11日有 2头母鹿和 1头仔鹿死亡 ,12日有 2头母鹿和 2头仔鹿死亡。 10日下午 ,我们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 ,微生物学检查 ,诊断为梅花鹿巴氏杆菌病。经治疗 ,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现将发病情况介绍如下。1 临床症状鹿群发病急 ,病程短。个别鹿从出现症状到死亡 ,不足 2h。大多数鹿病程在 12~ 2 4h。开始鹿表现为精神沉郁 ,采食量下降 ,怕动 ,反应迟钝 ,鼻镜干…  相似文献   

17.
《畜牧与兽医》2017,(9):145-146
<正>牦牛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牦牛出败)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的急性、全身性的传染病,临床上以败血症与呼吸系统疾患为主,常可引起大批牦牛发病和死亡。2015年11月末,青海省共和县江西沟乡一户牧民饲养的36头牦牛中有8头牦牛先后发病(最初牦牛群中有2头突然发病死亡,随后数日后又有6头牦牛陆续发病),发病率为22.22%(8/36),就诊前死  相似文献   

18.
经调查从青海省班玛县1~2岁牦牛中发现有67头牦牛出现多头蚴的症状,经实验室检查、发病机理并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确诊为牛多头蚴病。应用磺胺嘧啶钠、复方吡喹酮注射液等药物治疗,除发病已久的13头牦牛死亡外,其余的牦牛痊愈。  相似文献   

19.
兔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多症状的疾病 ,有鼻炎、中耳炎、结膜炎、肺炎、皮下脓肿、败血症以及子宫脓肿和睾丸炎等。家兔的巴氏杆菌病通常多为隐性感染。在污染群中 ,随着兔龄的增大 ,多杀性巴氏杆菌在兔群中的污染率有增加的趋势 ,常引起大批发病和死亡 ,是危害家兔的主要细菌性疾病之一。现将本人诊治经验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及症状1 1 病例 1 我县东村王某 2 0 0 1年 3月份从福清引进黄毛兔60 0只。饲养 2 0天后出现不食、体温升高、呼吸急促等症状。最急性的没有任何症状突然死亡。病程稍长的表现精神不振 ,食欲废绝 ,…  相似文献   

20.
鸡巴氏杆菌病又称鸡出败或禽霍乱 ,是一种极常见的鸡的败血性传染病。 2 0 0 0年夏季 ,信宜县某山地鸡养殖专业户连续 4批鸡都发生散发性死亡 ,经诊断为巴氏杆菌病。现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每批鸡约 2 0 0 0只 ,品种为土种怀乡鸡 ,每批鸡龄相差约 1个月左右 ,采取山地放养 ,每批都有一定的距离间隔 ,场地都是新的 ,但饲养员只有专业户夫妻两人。据了解 ,当鸡进入到 3个月龄时开始发病死亡 ,每天死亡 3~ 5只 ,投饲或注射抗生素后死亡减少及停止 ,但停药 2~ 3天后又复发 ,且死亡数增加 ,到6个月出栏时死亡达 1 / 3以上。如此连绵不断 ,后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