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风险投资运作过程中,风险投资机构如何正确地选择有信用的风险企业合作,关系到整个风险投资的成败.本文将就风险企业信用等级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评价模型进行研究.由于风险企业的信用等级评估是一个信息不完全的复杂多因素综合决策问题,适合于运用灰色系统理论进行信息处理.为此本文从风险投资机构的角度,构建了风险企业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因素集,并建立灰色关联信用评估模型,较好地解决了对风险企业的信用进行综合评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的风险传播模型及有效算法,通过结合复杂网络中传播蔓延现象的推广模型,将风险传播模型划分为两种:主动型风险传播模型与被动型风险传播模型。并对已有风险传播算法进行改进,实验表明,该模型及算法能健全风险传播机制,提高传播速度与精确度。  相似文献   

3.
考虑了一类具有马氏调制费率的复合Poisson-Geometric过程风险模型,充分利用盈余过程的强马氏性,得到第一个预警区的一个条件矩母函数所满足的微积分方程,并进一步在两状态情形下,当理赔额的分布为指数分布时得到了第一个预警区的一个条件矩母函数的具体表达式以解释结果.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所研究模型的盈余过程不具有平稳增量性,只能充分运用盈余过程的强马氏性,研究了一类具有马氏调制费率的复合Poisson-Geometric过程风险模型的预警区问题,丰富了保险公司对预警区问题的研究,对保险公司考虑财务预警系统以及保险监管部门设计某些监管指标系统具有一定的参考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双二项分布风险模型推广到资金利率和通货膨胀率下带干扰的新模型--广义双二项风险模型.然后讨论了盈余过程的性质并利用盈余过程的性质获得了广义双二项风险模型的破产概率和Lundberg不等式,最后就保费额服从混合指数分布的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二维风险模型,其中保单到达是复合Poisson-Geometric过程,且索赔发生是保单到达过程的q-稀疏过程.对二维模型定义了3种不同的破产概率,并运用一维风险模型的相关理论得到了3种破产概率的明确表达式或者上界.  相似文献   

6.
施俊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663-6664
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过程中农民所存在的风险,在传统的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和效用模型的基础上,从微观与宏观的角度分析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过程中个人所面临的决策风险和社会环境带来的风险,以及风险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并讨论了降低风险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将用于决策效果评估的费铲,风险分析技术引入到动态冲突决策建模分析的主要过程,获得了不同模式下站突状态转移,冲突决策选择,实施的费效,风险计算评估模型,使得动态冲突决策建模分析过程更加全面,准确和有效。  相似文献   

8.
引入状态空间模型对传统两因子CBD模型拟合阶段和预测阶段进行联合建模,并基于卡尔曼滤波方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进一步考虑到死亡率数据的小样本特征,结合Bootstrap仿真技术和生存年金组合折现模型对长寿风险进行测度。利用1996~2011年数据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结合模型解释能力、参数估计结果和误差项正态分布检验结果,两因子状态空间模型要优于传统CBD模型;年金组合规模的扩大可以消除微观长寿风险,但不能消除宏观长寿风险和参数风险;宏观长寿风险占据着不可分散风险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9.
考虑保险公司再保险-投资问题在均值-方差(M -V)模型和均值-在险价值(M -VaR)模型下的最优常数再调整策略.在保险公司盈余过程服从扩散过程的假设及多风险资产的Black -Scholes市场条件下,分别得到均值-方差模型和均值-在险价值模型下保险公司再保险-投资问题的最优常数再调整策略及其有效前沿,并就两种模型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综合采用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气候风险因子,进行小麦生长灾害风险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区小麦的主要灾害类型不同,其中,干热风灾害是各生态区主要的生产风险灾害,小麦产量最终形成受到干热风灾害的威胁最大;建立了生产风险灾害预警模型,不同生态区条件下模型的风险因子不同,模型的显著性也有差异。多因子回归预警模型为风险因子判定和产量预警提供了数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Richards模型的推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单种群生长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多种群下的Richards模型,并对相关的参数给出了明确的生物学意义,认为该模型有效地包括了种群的竞争关系,偏利与偏害关系,共生与互惠关系等。同时,对两种群下的情况进行了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群下的相互作用方程是该模型的一个特例,表明多种群下的Richards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Richards模型的应用空间。最后对模型进行了一部分定性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结构方程模型在图书馆读者满意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结构方程模型方法用于高校图书馆读者满意度研究,可以借助观测模型和结构模型来探索潜变量及其相互间的因果关系。依据图书馆服务特点和顾客满意理论,对构成图书馆读者满意及其因果变量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和模型的路径设计,构建了图书馆读者满意度模型,并借助AMOS与SPSS软件进行了实证分析,证实模型有较好的拟合度。  相似文献   

13.
根据植物种群平均单株材积增长模式和最终产量恒定理论,提出一种新的植物种群密度效应机制模型:V-β=ANβ+B.这里N和V分别为林分密度和平均单株材积;A、B、β分别是随生长阶段而变化的参数.采用柳杉人工林标准地密度变化调查材料进行验证,表明该模型能很好地摸拟柳杉人工林种群密度效应规律,明显优于目前林分密度控制中最常用的密度效应倒数模型和二次效应模型,显示了较大的优越性和较高的准确性.在新的密度效应机制模型中,取β=1可得密度效应倒数模型,该模型仅为文中新模型的一个特例.  相似文献   

14.
应用运筹学的方法对污染物总量(TSP)控制的治理方案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实例分析,具体说明了运用优化的数学模型在保证环境管理部门命令的削减TSP目标既定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地控制污染费用,从而实现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此外,还通过灵敏度分析确定了该数学模型的可靠程度。由此可以得出:运用此数学模型在达到TSP削减目标的同时可以有效地控制污染费用。该优化方案可操作性强,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基于灰色理论和BP神经网络预测观光农业旅游人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灰色GM(1,1)预测模型与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相结合而成的灰色神经网络模型,对山东枣庄市旅游人数进行预测。基本思路是运用灰色GM(1,1)模型所得到的预测值按前2年来预测下一年的组合规律分别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输出,并用旅游人数数据对模型进行学习验证。为山东枣庄市沿运区域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及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以科学预测为依据提供一些观光农业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6.
林火蔓延的数学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为了改进用椭圆模型预测火场蔓延时,火场各部位的位置难于确定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林火蔓延的数学模型──抛物线-半圆形模型。得出了用该模型预测火场面积,周边长度以及面积,周长的增长速度的公式。用该模型预测林火蔓延时主要使用火头的蔓延速度,因而依赖参数少地原火点不动时,又能确定林火蔓延后各部位的位置,对火场预测是实用的。  相似文献   

17.
朱春江  唐德善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5):831-832,864
用灰色GM(1,1)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和证据理论相结合而成的灰色证据神经网络模型,对山东枣庄区域地下水位进行预测。基本思路是运用灰色GM(1,1)模型所得到的预测值按前两年来预测下一年的组合规律分别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输出;再用BP神经网络输出作为证据理论基本可信度分配函数,使用D-S理论将信息进行二次融合;并用地下水位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预测模型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为生态农业规划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灰色动态微分方程模型 GM(1,1)对福建省农业产值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模型的拟合精度较高,所作的预测可供制定福建省农业发展计划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茶园杂草分类深度模型的准确性,减少深度模型的冗余参数问题.以茶园常见的10类杂草图像为数据样本,分别基于深度学习的ResNet50、VGGNet和AlexNet网络结构构建杂草分类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剪枝算法压缩深度模型ResNet50.通过实验对比3个模型测试集的平均准确率分别为0.86、0.72和0.63;此外,通过对比ResNet50的茶园杂草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上压缩前后效果,显示结果基本一致.研究表明ResNet50在这3个模型中是最优分类模型,且压缩后的深度模型ResNet50提升了模型的性能.因此,该研究也为移动端设备的分类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建立冻土水热耦合迁移的数学模型基础上,采用全隐式有限差分格式并用线性化迭代方法求解。边界条件处理采用半控制容积法,时间步长根据迭代情况自动调节,求解过程中为防止振荡过大采用松驰迭代等措施。通过计算与实验结果对比,取得较好效果,表明采用的数学模型及数值计算方法可靠。用此模型模拟了非实验状态下(历时30d及表面温度降至-20°C)的土壤冻结过程。模拟显示温度分布随冻结历时的加长而变缓,最后趋于线性分布,随上、下表面温差的加大而变陡;水分分布基本形状并不随时间及上、下表面温差而变,只是冻深及上迁水量随历时加长、温差加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