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为探究不同养殖模式对台湾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 ssp.)和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营养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分析了池塘和稻田养殖模式下,台湾泥鳅和泥鳅的形体性状、营养成分和品质差异,并探讨了这些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台湾泥鳅的肥满度显著高于泥鳅,其中,池塘养殖模式下的台湾泥鳅(P. dabryanus ssp. pond-cultivated, PPOC)肥满度(1.00±0.01)显著高于池塘养殖模式下的泥鳅(M. anguillicaudatus pond-cultivated, MPOC) (0.50±0.01) (P<0.05)。泥鳅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台湾泥鳅(P<0.05),而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台湾泥鳅(P<0.05),其中,稻田养殖模式下的泥鳅(M. anguillicaudatus paddy-cultivated, MPAC)粗蛋白含量最高,达(21.09±0.57)%。除内聚性外,台湾泥鳅的质构特性显著高于泥鳅(P<0.05);养殖模式对2种泥鳅的形体性状有显著影响,PPOC肥满度显著高于稻田养殖模式下的台湾泥鳅(P. dabryanus ssp. paddy-cultivated, PPAC) (P<0.05),MPOC肥满度显著低于MPAC (P<0.05)。池塘养殖模式下2种泥鳅的致动脉粥样化指数和血栓形成指数显著低于稻田养殖的相同品种(P<0.05),硬度(PPOC)>硬度(PPAC),弹性(MPOC)<弹性(MPAC) (P<0.05),稻田养殖模式的2种泥鳅的谷氨酸、精氨酸、组氨酸、缬氨酸和甲硫氨酸高于池塘模式的相同品种(TAV>1)。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形体性状与营养品质密切相关,肥满度与体长体高比呈负相关(–0.996),与质构特征、粗脂肪含量呈正相关,与水分、灰分、粗蛋白含量呈负相关。基于肥满度、质构等指标,PPOC最适合作为泥鳅加工原料。  相似文献   

2.
由于宁夏地区台湾泥鳅养殖技术不成熟,多数养殖户从寸苗至成鳅的成活率仅有30%左右,养殖效益不高。2016年在宁夏海利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进行台湾泥鳅养殖试验,总结养殖过程,以期为宁夏地区台湾泥鳅养殖提供成熟技术,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正>台湾大鳞副泥鳅在我地区稻田、池塘养殖已经五年了,积累了一定经验,现在养殖经验丰富,养殖技术相对成熟。起初养殖时,由于没有养殖经验,出现了许多低级错误,下面把走过的一些弯路以及不当之处,分享给大家。一、放苗方面1.起初放苗情况本地区起初养殖台湾泥鳅时,对泥鳅孵化场有可能不懂或者也不太明白,当泥鳅鱼苗规格才1厘米时,就卖给泥鳅养殖户,而泥鳅养殖户也疯抢购买泥鳅鱼苗,当时规格1厘米泥鳅鱼苗每万尾  相似文献   

4.
<正>本地泥鳅不同品种之间的杂交常常自然发生,形成泥鳅不同的种群在自然界同时存在。从引进台湾泥鳅进行养殖后,台湾泥鳅个体大、生长速度快、夏花养殖当年上市、苗种培育成活率高等优势逐渐展现出来,使得各地养殖户养殖台湾泥鳅的热情迅  相似文献   

5.
台湾泥鳅     
<正>台湾泥鳅,又名大鳞副鳅,属鲤形目,鳅科,副泥鳅属,在我国多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和台湾岛西北部的浅滩河流。该品种肉质鲜嫩爽滑,营养与本地泥鳅同样丰富。因其个体较大、生长快速而备受养殖户喜爱。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的养殖户正准备投身台湾泥鳅养殖。生物学特征台湾泥鳅体近圆筒形,头较短;口下位,马蹄形,下唇中央有一小缺口;鼻孔靠近眼;鳃孔小;头部无鳞,体鳞较本地泥鳅大;侧线完全;有须5对;  相似文献   

6.
<正>台湾泥鳅为大鳞副泥鳅的一种,它不受地理环境的限制,南北方均适合生活,由于其养殖周期短、利润高,从2012年开始短期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养殖这一新品种,养殖规模迅速增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珠三角地区的台湾泥鳅养殖水面达到1万亩。但台湾泥鳅养殖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养殖户在尚未了解养殖技术要求的情况下被哄抬的虚高价格所吸  相似文献   

7.
<正>4月15日,由广东通威饲料有限公司和佛山市敦皇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台湾泥鳅养殖技术交流会(佛山站)在南海区九江镇举行,两百多名来自广东、重庆、广西、浙江等地的养殖户参加了这次交流会。据了解,参会的养殖户中有的已经开始养殖台湾泥鳅这次是前来"取经"的,还有的养殖户还在观望中,希望在这次交流会上获取更多的信息后决定是否投入养殖。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泥鳅的人工养殖已成为广大养殖户所看好的致富新途径。广东省渔业种质保护中心从台湾地区引进巨鳞副泥鳅苗(俗称:台湾泥鳅)进行池塘养殖获得成功后,挑选部分成鱼培育成亲鱼,在2013年进行人工繁育苗种也获得成功。本文简要介绍台湾泥鳅人工繁育技术的关键要点。一、泥鳅的生物学特性泥鳅对环境适应力强,最适生活水温在22℃~27℃之间,当水温高于30℃或低于5℃时即  相似文献   

9.
台湾泥鳅是大陆泥鳅与台湾本土泥鳅的杂交品种,逐渐受到广东养殖户的青睐,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逐渐成为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养殖品种。本文从台湾泥鳅的生长特性、养殖模式以及病害防治等多方面展开介绍,以期为台湾泥鳅养殖者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台湾泥鳅因其具有个体大、生长速度快、饲料系数低等优点,已经逐渐被泥鳅养殖户认可。而大鳞副泥鳅是大面积开展养殖的主要品种,生长速度与普通泥鳅相比快,饲料系数相对较低,大多数养殖业者已经习惯于养殖该品种。这两种泥鳅在日本、韩国等国外市场都有一定的认可度。为了比较这两种泥鳅养殖效果,我们在江苏连云港地区开展了相关试验,并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以期对泥鳅的养殖品种和养殖模式的选择与推广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正大鳞副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俗称台湾泥鳅,属鲤形目,鳅科,副泥鳅属。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被广大消费者所喜爱,素有"水中人参"的美誉。台湾泥鳅生长快,病害少,销路畅,已成为深受养殖户欢迎的人工养殖淡水经济鱼类。2017年7月16日至11月20日,柳州市明亮生态种养合作社池塘养殖台湾泥鳅获得成功,该合作社有泥鳅养殖水面40×667 m2,选取其中的1口池塘(7×667 m2)  相似文献   

12.
正台湾泥鳅具有生长快、产量高、抗病力强等优势;又因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而被誉为"水中人参",泥鳅作为滋补佳品早已摆上家庭、酒店的餐桌,在国内更是畅销不已。台湾泥鳅当年养殖个体可长至100~200 g/尾,可以进行池塘生态养殖、稻田综合种养殖、循环水集约化养殖,养殖经验效益明显,与本地泥鳅品种比较其养殖优势明显,所以近年来我国台湾泥鳅养殖规模发展较快,但内陆地区台湾泥鳅养殖相对较少,而目前鉴于台湾泥鳅的特  相似文献   

13.
台湾泥鳅以其生长快,又不钻泥,在南方省份倍受欢迎,在北方寒地稻田中养殖较少.2016年,黑龙江省穆棱市团结水库引进台湾泥鳅在稻田中进行养殖,取得了较好效果.15亩稻田产台湾泥鳅6300kg,亩产420kg,批发价22元/kg,产值近14万元,效益十分可观.根据养殖情况总结出寒地稻田养殖台湾泥鳅技术,以供稻田泥鳅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4.
依托河南省沿黄地区2013-2018年有关统计数据,从成本与效益的角度入手,分析了规模化养殖对泥鳅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租赁和生产投入类成本随养殖规模的扩大而明显降低,但人工投入成本却在不断升高;整体而言,现阶段泥鳅养殖总投入随养殖规模的扩大而有所降低,但并未随养殖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而持续下降。规模化养殖能够提升泥鳅的产量和产值,并能显著缩短泥鳅的养殖周期;综合考虑泥鳅养殖的成本投入与产出后认为,中等规模养殖模式下养殖户能获得更高的利润,并且就泥鳅养殖户自身而言,中等规模养殖亦能使其获得更高的综合收益。因此,养殖户在进行泥鳅养殖过程中应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科学测算,合理确定养殖规模,以获取更高收益。  相似文献   

15.
台湾泥鳅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台湾泥鳅在分类学上属于副泥鳅属、大鳞副泥鳅种,具有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日常管理操作容易、产量高、效益好等优点,相比本地泥鳅品种其优势明显,所以近年来台湾泥鳅养殖发展较快。2014年在珠三角该泥鳅养殖面积已超过1万亩,该养殖品种已得到广大泥鳅养殖户以及消费者的认可和好评。2013年笔者开始培育台湾泥鳅苗种,现将苗种培育技术总结如下。一、放养前准备工作塘口面积2~5亩,东西向、长方形,这样便于投喂、施药和起捕等操作管理。放苗前做好清塘消毒  相似文献   

16.
正台湾泥鳅从2011年引进国内之后,价格一路走低,从最高的40元/斤跌到目前约12元/斤,但广东、湖南、湖北地区养殖热度未减。今年,恒兴、粤海、海大等水产饲料大佬开始对这一块投入极大的关注度,台湾泥鳅专用料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作为两湖地区泥鳅料的老大,岳阳市展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展翔")也不敢轻敌,专注为养殖户生产优质饲料。展翔泥鳅事业部销售总监张军认为,随着台湾泥鳅养殖户不断回归  相似文献   

17.
<正>台湾泥鳅又名大鳞副泥鳅,属鲤形目、鳅科、副泥鳅属,其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亩产量也比传统的泥鳅品种高,很受养殖户青睐。但是一味地追求养殖效益,养殖密度、氨氮、亚硝酸盐长期过高,容易导致台湾泥鳅发病、死亡。一、病例及症状2017年2月底,位于广西合浦县某台湾泥鳅精养户,养殖面积6亩,水深1米,投苗2个多月。每天死亡200~300尾,已持续5天。主要症状为走边、活力差、呈呆滞的状态,捞起病泥鳅绝大多数有溃疡、烂尾(图见彩中插2)等症状,鳃弓处轻微发黑,体色暗淡,光泽度差。解剖后发现空肠、空  相似文献   

18.
孙守旗 《水产养殖》2017,(11):13-15
<正>台湾泥鳅属鲤形目副泥鳅属(Paramisgurnus),为杂食性小型经济鱼类,其肉味鲜美,肉质滑嫩,生长速度快、体质健壮,备受养殖户喜爱~([1-2])。近年来各地纷纷开展台湾泥鳅的养殖,已经出现了苗种严重短缺现象。笔者2016年在安徽省淮王渔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基地进行了两种孵化方法的对比性生产研究,旨在摸索出一套实用、简易的台湾泥鳅受精卵孵化方法,为生产单位批量生产台湾泥鳅苗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泥鳅养殖在闽西北山区将乐县近年来发展迅速,自2011年以来相继在黄潭祖教、南口蛟湖、古镛桃村等地发展起来连片池塘养殖,养殖的泥鳅品种有泥鳅、大鳞副泥鳅、台湾大泥鳅等,蛟湖百亩养鳅点开展泥鳅人工繁殖育苗供自养有余外销。历经几年养鳅生产实践的观察调查,笔者提出池塘泥鳅养殖病害防控技术措施,以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2012年,台湾大泥鳅(学名:大鳞副鳅)开始进入大陆。经过两三年的发展,台湾大泥鳅因个体大、长速快等优势迅速成为了大陆新兴的名优养殖品种,养殖热潮从南到北接力掀起。广州市华轩水产有限公司是大陆较早引进台湾大泥鳅亲本开展人工促熟、催产、孵化和育苗的企业。目前,华轩水产已实现台湾大泥鳅苗种的人工规模化生产和成鳅商品化养殖。近日,该公司总经理张轩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台湾大泥鳅的养殖有些混乱,为带动鳅业良性发展,华轩水产这两年一直致力于台湾大泥鳅良种良法的示范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