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荡湖是江苏省十大淡水湖泊之一,2009年以来,常州市金坛区先后分三轮开展长荡湖网围和捕捞整治,于2016年底全省率先拆除湖泊全部网围和捕捞设施,实现湖区所有养殖和捕捞户退养退捕、转产转业。而后在此基础上,又打出废弃船舶清理、生态清淤、退圩还湖、生态修复等生态保护"组合拳",并大力发展"人放天养"大水面增殖渔业,促进长荡湖由生产型湖泊向生态型湖泊不断转变。  相似文献   

2.
正长荡湖是金坛人民的母亲湖,江苏省十大淡水湖之一,总面积85平方公里,20世纪80年代,长荡湖率先开展了网围养殖技术研究,长荡湖网围养殖面积一度达6.8万亩,占湖区总面积的53%,成为金坛的特色产业和富民产业。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网围过度开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长荡湖自然生态环境。进入21世纪,金坛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先后开展了长荡湖网围整治、餐饮船集中归并整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围养鱼技术在湖泊的推广应用;湖泊网围养鱼规模迅速扩大。不同湖泊或同一湖泊中各网围区,其养鱼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均有很大差别。因此,有必要对各种类型的网围养鱼进行总结研究,探讨在现阶段养殖水平下,湖泊发展网围养鱼的各种规律。长荡湖是我国率先进行网围养鱼试验的湖泊,且发展且速度快、规模大、形式多,所以研究总结长荡湖网围养鱼的效果,对发展湖泊网围养鱼业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长荡湖是太湖流域的一个浅水草型湖泊。网围轮牧式养殖技术已成为保护湖泊生态平衡,提高养殖质量,增加经济效益的一项新的实用技术。本文作者阐述长荡湖网围轮牧式养蟹技术,作扼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为加大长荡湖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长荡湖先后实施了4轮网围整治,目前还剩溧阳网围养殖责任区9 800余亩。在新时代、新形势下,转变大水面渔业发展方式,科学设置网围养殖设施,充分发挥渔业的生态功能,对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长荡湖湖管会管理处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6.
长荡湖网围养鱼已进行了5年,摸索了一套湖泊网围养鱼的技术。本文即对5年来长荡湖网围养鱼的技术经济效益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增殖湖泊水产资源,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在长荡湖进行了围养试验,取得亩产鲜鱼1,580斤、净利776元的好成绩. 长荡湖位于金坛、溧阳县境内,属浅水型中型湖泊,共有水面12.7万亩,湖中水草、螺蚬资源丰富,常见鱼类有60多种,原平均亩产21斤.1983年该所在离湖岸1,300米的开阔水域,网围了一块9.45亩的方形养鱼区,养殖6个多月,捕鱼6,509.9斤.  相似文献   

8.
我国有湖泊水面一亿多亩,其中可养殖水面2,800多万亩,目前已养800多万亩,利用了不到30%,而且已养的亩产也不到30斤,可利用的水面及湖泊渔业的生产潜力都很大。如何充分开发利用湖泊水产资源,提高湖泊水域生产力,大力发挥湖泊水体的经济效益,一直是水产科技人员和各级水产部门重视的问题。并且做了不少工作,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如放置网箱养鱼,土拦、网拦库汊湖湾养殖等,并取得了一些经验。为了进一步发展湖泊渔业,总结发展湖泊渔业生产的经验。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在常州市多管局,金坛县多管局和长荡湖渔管会的参加和协作下,对长荡湖进行了网围养鱼研究。他们把池塘养鱼技术与湖泊增养殖方法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江苏省长荡湖渔业生产得到了迅猛发展,对繁荣市场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特别是湖区网围养殖这一科技成果,直接带动了湖区水产业的发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十分明显,网围养殖面积也从1983年的近十亩发展到1995年的3万余亩,养殖水平以及水产品产值产量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名、特、优、新水产品得以长足发展。但是,网围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科学适度,要统筹、合理安排,要做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三者兼顾。 水产科技专家多次对长荡湖现状的考察论证一再  相似文献   

10.
柯健 《内陆水产》1985,(3):12-12
为研究增殖湖泊水产资源,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在长荡湖进行了围养试验,取得亩产1,580斤、净利776元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11.
正长荡湖又名洮湖,位于江苏省南部、太湖流域上游,跨金坛、溧阳两地,水域面积85平方公里,江苏十大淡水湖之一,常年平均水位1.2~1.5米,是典型的浅水草型湖泊,具有行洪泄洪、饮用水源、旅游观光、渔业生产等功能。一、长荡湖水生态现状和研究背景为加强水质研判和预警分析,生态环境部门在长荡湖设立了国家级水质监测断面和江苏省水质监测站点,全面监测长荡湖水质现状和动态变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金坛县政府近两年积极开发利用长荡湖水域资源,发动和组织沿湖群众,因地制宜,发展湖泊围拦养鱼。1985年全县湖泊围拦养鱼面积达到1,244亩,平均亩产154.4公斤,亩净收入80元。今年围养面积达到4.891亩,并注重适度规  相似文献   

13.
本文总结了长荡湖目前开展生态保护、创建生态湖泊的主要经验和采取的措施,并对长荡湖今后治理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1.什么是围拦养殖系统工程? 围拦养殖系统工程是指在湖泊、水库、河沟、外荡、圩区,低洼沼泽地等内陆水域,采用网箱、网围、网拦三网养鱼技术,将大水域的生态优势与小水面的精养技术相结合,从事养殖生产的新技术。网箱养鱼技  相似文献   

15.
杨培银 《内陆水产》2006,31(10):24-24
高邮湖地处淮河下游,面积约7.3万hm2,是江苏省第三大湖泊,具有明显的过水性特点。从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湖区网围养殖蓬勃发展,2003年达到高峰,总面积约有1.3万hm2,大多数是单一养殖河蟹的生产模式。受连续几年的大水影响,生产效益比较差,网围养殖面积逐渐缩减,现有网围养殖面  相似文献   

16.
渔业纵览     
正2018长荡湖开捕仪式在长荡湖旅游度假区举行2018年9月15日,在风光秀美的长荡湖水城露营基地,2018长荡湖开捕仪式正式举行。本次活动由江苏省金坛长荡湖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主办,主题为"一湖清水、鱼跃长荡"。随着金坛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长荡湖旅游度假区党工委书记陈锁龙的一声令下,长荡湖国有捕捞队的成员迅速将大网收拢,长荡湖2018年开  相似文献   

17.
大水面网围鱼蟹混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于1995年组织金坛、泗洪、宝应、金湖、吴江五县(市)水产部门分别在长荡湖、洪泽湖、高邮湖、宝应湖及东太湖实施了大水面网围鱼蟹混养丰收计划项目,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有关技术报告如下。1 养殖类型 根据各湖资源条件、种苗来源、养殖习惯、管理水平,因地制宜选择了以鱼为主和以  相似文献   

18.
东太湖是太湖的一个浅水草型湖湾.位于大太湖的东端.总面积19万亩左右.约占整个太湖面积的酬。太湖的网围养鱼始于1982年.开始了我国大水面水产资源开发新途径的探索。由于经验不足.渔民对网围养鱼投入大、风险大还有顾虑.为发展太湖网围养殖生产,从1987年开始平均年贴息20万元左右鼓励渔民网围养殖,同时组织人员到隔湖、长荡湖参观学习。到九十年代中期停止贴息.申请网围养殖要经批准.并要签证交费,还要经过验收才允许养殖.技术亦逐步完善.归纳为“小、精、高”的网田养殖技术路线。东太湖的网围养殖得到迅猛发展.到1996年经…  相似文献   

19.
我省的湖泊围拦养鱼,1983年开始试点,面积不到1,000亩。取得成功后,由点到面,在全省主要湖泊推开。1985年,全省湖泊围拦养鱼实收面积达到14.5万亩,产量达到3,500吨,各地出现了一些高产量高效益的典型。如金坛县去年在长荡湖围拦养鱼1,160亩,  相似文献   

20.
张建军 《淡水渔业》2003,33(6):36-36
黎城湖地处淮河入江水道下游 ,水质条件好 ,水草丰富。该湖是过水性湖泊 ,承担着排洪任务 ,夏季水位不稳定 ,所以至今该湖泊没有网围养殖。2 0 0 2年度我们金湖县渔政站在该湖进行了网围养殖试验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为广大湖区渔民由捕捞向养殖转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网围区的设置 :网围区设在湖泊滩岭的下尾 ,共 73亩。该网围区水位常年保持在 0 5~ 2 5m ,水草丰富 ,水草主要以伊乐藻、苦草为主 ,还有少量的水花生 ,水草覆盖率在 70 %以上 ;螺蛳、河蚬等底栖动物丰富 ;网围区湖底平坦淤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