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综合分析移栽期、种植密度、施氮量与烤烟(Nicotiana tabacum L.)烟叶香型的关系。[方法]结合烟株农艺性状指标、抗病性、原烟外观质量、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及产量、产值等经济效益指标分析,在植烟区开展烤烟不同移栽期(4月25日、4月30、5月5日)、种植密度(120 cm×40 cm、120 cm×50 cm、120 cm×60 cm)和施肥量(45、90、135 kg/hm2)的探索研究。[结果]不同移栽期、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烤烟生长发育和产质量的影响十分显著。4月25~30日移栽的烤烟产质量好,尤其以移栽期为4月25日最好,种植密度为120 cm×60 cm和施氮量为135 kg/hm2的种植条件比较适合植烟区的烤烟生产。[结论]该研究可为烤烟定向栽培提供更好的生产技术方案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湘南稻茬烤烟的种植密度和施氮量,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和构建经济效果指数,并采用偏(Eta)2值分析了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及其互作对烤烟经济性状的效应。结果表明:1)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及其互作对烤烟不同经济性状指标的效应不同,种植密度对烤烟上等烟比例和均价具有显著的高度影响效应,种植密度、施氮量、种植密度和施氮量互作对烤烟产量、产值具有显著的高度影响效应;2)种植密度对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占40%左右,施氮量及种植密度与施氮量互作各占30%左右;3)种植密度以18 195株/hm~2处理的烤烟经济性状相对较好,施氮量以165 kg/hm~2处理的烤烟经济性状相对较好;4)在湘南稻茬烟区,以种植密度18 195株/hm~2、施氮量142.5 kg/hm~2处理组合的烤烟经济性状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3.
施氮量对烤烟新品种09011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善烤烟新品种09011的配套栽培技术,为广元优质烟叶生产提供参考,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3个不同施氮量(67.5kg/hm~2、82.5kg/hm~2及97.5kg/hm~2)对其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新品种09011的株高、茎围、有效叶片数、最大叶长及最大叶宽等农艺性状及产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产值、均价及上等烟比例等经济性状呈先升后降趋势。3个施氮量处理各部位烟叶的化学成分均较为协调。广元烟区烤烟新品种09011的适宜施氮量为82.5kg/hm~2。  相似文献   

4.
乌蒙烟区清香型特色烤烟品种的适宜施氮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乌蒙烟区清香型特色烤烟生产提供参考,以云烟99、云烟105和云烟203烤烟品种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N量对3个清香型烤烟品种产量、农艺性状、化学成分、致香物质、经济性状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为60~105kg/hm~2时,云烟99、云烟105和云烟203清香型烤烟品种的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株高、茎围、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和有效叶片数等农艺性状也随施氮量增加而升高;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和致香物质总量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施氮量为82.5kg/hm~2时,烟叶的内在化学成分较协调,感官质量较优。3个清香型烤烟品种的适宜施氮量均为82.5kg/hm~2,且以云烟105烤烟品种的综合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中等肥力大田条件下,研究不同播期和施氮量对俊达001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方法]以玉米品种俊达001为试验材料,研究4个施氮量(225、375、525、675 kg/hm~2)和3个播期(6月2日、6月10日、6月18日)对其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在种植密度67 500株/hm~2条件下,俊达001高产的最适施氮量为525 kg/hm~2,最适播种期为6月2日。[结论]该研究探索出俊达001高产的最佳播期和施氮量,为其高产稳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两年的定位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栽培密度和海拔高度及其交互效应对利川烟区烤烟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拔1 000~1 100 m最适施氮量为97.5 kg/hm~2,栽培密度为15 150~16 650株/hm~2;海拔1 100~1 200 m,施氮量为97.5 kg/hm~2时栽培密度15 150株/hm~2,施氮量为112.5 kg/hm~2时栽培密度16 650株/hm~2;海拔1 200~1 300 m最适施氮量为97.5 kg/hm~2,栽培密度为16 650株/hm~2。氮肥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较大,其次为密度,两者交互效应较小。海拔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排在施氮量和密度之后,两两之间的交互作用以施氮量与密度最大。总之,利川烟区在海拔1 000~1 300 m条件下,合适的施氮量和栽培密度分别为97.5 kg/hm~2和15 150~16 650株/hm~2。  相似文献   

7.
《农技服务》2017,(18):45-4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水平对烤烟品种金神农1号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的影响,从而确定适宜的施氮量。结果表明,适宜的施氮量可以有效促进烟株的生长,同时提高烟叶的产量和质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金神农1号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呈现递增的趋势,施氮量为75 kg/hm~2处理在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上表现最好。综合各项指标,施氮量为75 kg/hm~2时,金神农1号的产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8.
以烤烟品种G80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氮钙不同用量对烤烟农艺性状及干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氮肥用量增加(0.12~0.20 g/kg),移栽后35 d的烤烟农艺性状变化不明显(除茎围显著增加外),移栽后80 d的烤烟农艺性状(除最大叶片宽差异不显著外)、成熟期各部位干质量均显著或极显著增加;随施钙量的增加,烤烟的农艺性状和各部位干质量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移栽后35 d的烤烟农艺性状以施钙量0.40 g/kg较好,移栽后80 d的烤烟农艺性状和各部位干质量以施钙量0.40~1.00 g/kg较好。在0.12 g/kg N下,移栽35、80 d的烤烟农艺性状以及各部位干质量均以1.00 g/kg Ca处理较好;在0.20 g/kg N水平下,移栽35、80 d的烤烟农艺性状以及各部位干质量均以0.40 g/kg Ca处理较好。说明在0.12 g/kg N水平下配施1.00g/kg Ca、在0.20 g/kg N水平下配施0.40 g/kg Ca能有效改善烤烟农艺性状,增加各部位干质量,促进烤烟生长和提高烤烟产量。  相似文献   

9.
《山西农业科学》2017,(1):78-82
为探讨豫南烟区烤烟品种云烟87生产的适宜氮磷钾配比,采用施氮量(X1)、施磷量(X2)和施钾量(X3)3因素均匀设计,研究氮磷钾肥对烤烟养分吸收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最佳产值(Y)为目标建立的方程为:Y=45 767.8+355.8 X1+34.59X3-3.43 X1~2-0.11 X3~2(R~2=0.999 8),产值最高的各因素组合为:N 51.8 kg/hm~2,K_2O 155.4 kg/hm~2。施磷量对产值的影响不显著,从磷素农学利用率来看,当施磷量为37.5 kg/hm~2时,磷素农学利用率最高,达8.83 kg/kg。  相似文献   

10.
以烤烟品种G80为材料,在浏阳烟区研究了施肥量与种植密度对烤烟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耦合效应。结果表明:烤烟全生育期因施氮量增加而延长5~7 d,随密度增加而略有缩短3~4 d,即低氮高密处理全生育期最短;烤烟农艺性状因施氮量增大与密度降低而有所改善;试验条件下,以施氮量180 kg/hm~2和密度16 500~18 000株/hm~2的耦合效应最佳,产量分别为2 383.5与2 364.0 kg/hm~2,增产12.9%~52.3%与12.0%~51.0%;产值分别为63 043.5与62 622.3元/hm~2,增值11.7%~53.7%与10.9%~52.7%。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不同供氮水平对晋荞麦3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得到在晋北地区甜荞种植的最适施氮量。设置了7个供氮水平:0 kg/hm2(N0)、对照45 kg/hm2(N 45)、90 kg/hm2(N 90)、135 kg/hm2(N 135)、180 kg/hm2(N 180)、225 kg/hm2(N 225)和270 kg/hm2(N 270),研究了不同供氮水平下晋荞麦3号的物候期、生长指标、产量及产量性状以及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增施氮肥会延长晋荞麦3号的生育期;随着供氮量的增加,株高、茎粗、一级分支数、主茎节数和叶面积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和千粒重3个产量性状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也呈先增后降的趋势,晋荞麦3号的产量在供氮量为180 kg/hm2时最高达到1 672.5 kg/hm2,比供氮量为45 kg/hm2的对照增产35.6%;随供氮量的增加,品...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烤烟生长及植烟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烤烟不同生育阶段干物质积累、土壤酶活性、微生物量碳(MBC)、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1(22.5 kg·hm-2)、N2(37.5 kg·hm-2)和N3水平(52.5 kg·hm-2)下,增施24 t·hm-2生物炭显著提高了烤烟生育中后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和烟株移栽后90 d的氮肥利用率,且氮肥利用率以低氮(N1)水平下提高效果最明显。3个氮水平下,施用生物炭对转化酶活性整体表现为抑制作用;N1和N2水平下,增施生物炭可分别显著增加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此外,在N1和N2水平下,增施2.4 t·hm-2生物炭还显著提高了烤烟生育后期的MBC含量。生物炭与氮肥配施还显著提高了烤烟全生育期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总之,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可以改善土壤生物学性状,促进烤烟生长,且以低氮水平下增施2.4 t·hm-2生物炭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增施镁和硼对山地紫色土上烤烟农艺性状、产量、常规化学成分和烟叶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镁、硼肥对烤烟的农艺性状、产量、品质有明显的良好效应。在供试条件下,单施硫酸镁187.5kg/hm 2与混施150kg/hm 2镁肥和30kg/hm 2硼肥组合表现最佳;硼砂施用量不宜超过30kg/hm 2,过量会抑制烤烟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都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平顶山烟区不同移栽期条件下的气候状况,通过定量估算气候适生性指数(CFI),合理评价了烤烟种植的气候适生性,并对该烟区不同移栽期的气候条件与国外优质烟区进行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1)移栽期在4月30日之后的大田期温度符合优质烟叶对气温的要求。7个移栽期处理≥10℃·d的活动积温和大田期日照时数均能满足优质烟叶生长需要。不同移栽期处理伸根期和旺长期降雨量符合优质烤烟对水分的需求,成熟期降雨量偏多。(2)随着移栽期的推迟,气候适生性指数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其中以5月5日的适生性指数最高。(3)平顶山烟区与美国、巴西和津巴布韦的相似距离最小的移栽期分别为:5月5日、5月15日和5月10日。  相似文献   

15.
生物炭对土壤养分、烤烟生长以及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盆栽方法,对土壤添加不同量的生物炭,研究生物炭对土壤养分、烤烟农艺性状、干物质量以及烤烟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而土壤速效氮、速效磷含量则随着生物炭的施用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同时,施用适宜量的生物炭虽然抑制烤烟前期生长,但显著促进烤烟旺长期后的生长,最终提高烤烟干物质量,且显著提高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协调性,改善烟叶品质,但过量施用生物炭抑制烤烟生长,降低烟叶品质。这说明,适宜的添加生物炭有利于烤烟生长以及改善烤烟的化学成分协调性,综合分析适宜的生物炭施用量应为12.5~25.0g/kg。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炭基有机肥的应用效果,进行了不同炭基有机肥施用量的试验,并对烤烟生长以及产质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施用2250kg/hm2炭基有机肥的处理可以改善烤烟田间生长状态与环境,并并使烟叶增产。同时提高烤后烟总糖、还原糖、总烟碱、钾含量,并降低氯含量。因此,综合考虑,增施2250kg/hm2炭基有机肥效果优于1500kg/hm2和750/hm2。  相似文献   

17.
 7条件下不同化学施氮量对烤烟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一个生长季之后48.00, 108.00, 168.00kg/hm2的不同化学氮处理均不能显著地促进土壤氮素积累;传统施氮量(108.00kg/hm2)、高化学氮施用量(168.00kg/hm2)处理显著促进了烤烟的氮素吸收,烤烟产量分别较不施化学氮处理增加43.14 %,49.25 %,并显著地提高了烤烟产值(P<0.05),试验供氮范围内增施氮对降低烤烟氮肥利用率和氮素农学利用率的效应不明显(P>0.05);增施氮有降低烤烟总糖、还原糖含量和提高烟碱含量的趋势但不显著,试验供氮范围内烤烟糖碱比皆在在合理范围。在广东南雄烟区,在70%化学氮作追施时,108.00kg/hm2的化学氮施用量可有效满足烤烟产量和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8.
冷浸田是我国西南地区主要的水稻田,通过合理的氮肥管理,以提高冷浸田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十分必要.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的氮肥用量和氮肥运筹对稻谷产量及其构成、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为西南地区冷浸田合理的氮肥管理提供依据.试验设5个氮肥施用水平:0(N0),90(N90),120(N120),150(N150),180(N180) kg/hm~2, 3个氮肥运筹方式,即底肥:分蘖肥:穗粒肥氮肥施用比例分别为60∶40∶0(T1),40∶60∶0(T2)和40∶20∶40(T3),以及控释氮肥1次施用处理(T4).结果表明, N120,N150和N180处理水稻产量均显著高于N0和N90处理,其中以N150处理稻谷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最高,分别为9 466.65 kg/hm~2和30.75%,氮肥的回收利用率比N120和N180处理高2.37,3.54个百分点,且N150处理水稻收获指数显著高于N120和N180处理. 3种氮肥运筹方式及控释氮肥处理间水稻产量、生物量及籽粒氮素吸收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氮肥采用底肥∶分蘖肥∶穗粒肥=60∶40∶0处理,水稻收获指数、结实率、每穗粒数均高于其余氮肥运筹及控释氮肥处理.鉴于西南地区的冷浸田氮素水平和基础地力较高,施氮量宜为120~150 kg/hm~2;氮肥运筹以普通尿素按底肥∶分蘖肥∶穗肥=60∶40∶0施用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与冬小麦-夏玉米周年贮墒旱作节水栽培模式相配套的氮肥高效施用技术,基于贮墒旱作栽培(冬小麦和夏玉米灌底墒水或出苗水,生育期内不灌水),在全年施氮量360 kg/hm2下开展了前后茬作物施氮量配比不同的大田试验.试验设置4种施氮处理,分别为冬小麦120 kg/hm2+夏玉米240 kg/hm2(W0N1);冬小麦1...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增密后对带状套作玉米产量的调控效应,分别设置种植模式、密度、施氮量三因素裂区田间试验,主因素为种植模式:带状套作玉米(A1)和单作玉米(A2),副因素为种植密度:60 000(B1)和75 000株/hm2(B2),副副因素为施氮水平:0(C1)、225(C2)、300(C3)、375 kg/hm2(C4),连续2年的短期定位大田试验,测定并分析各生育时期2种种植模式下玉米的产量、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及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随着密度从60 000增至75 000株/hm2,单作和带状套作玉米分别增产5.36%和5.87%,带状套作玉米增产幅度较单作玉米高8.69%;在2种密度条件下,带状套作玉米施氮量达到300和375 kg/hm2时,产量较不施氮处理增加15.94%和14.28%,单作玉米施氮量达到225和300 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