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3株棉花内生菌对棉花枯萎病菌的拮抗效果。[方法]以棉花枯萎病菌为试材,采用平板对峙法将3株内生菌菌悬液、上清液、菌挥发物分别对峙棉花枯萎病菌研究3株内生菌拮抗效果。[结果] 3株内生菌菌悬液对棉花枯萎病菌的拮抗效果为O>T>DG3-1;3株内生菌上清液对棉花枯萎病菌的拮抗效果为T>O>DG3-1;3株内生菌菌挥发物对棉花枯萎病菌拮抗效果为DG3-1>T>O。并对抑制过的枯萎病菌菌丝形态进行显微观察,结果显示,菌丝出现空腔、断裂以及细胞壁部分溶解。重新培养抑制过的枯萎病菌,枯萎病菌可以正常生长,但生长较慢。[结论] 3株内生菌对枯萎病菌生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1996~ 1998年 ,我们陆续从新疆各主要棉区采集和收集 40 0余株病株样 ,共分离获得 10 8株棉花枯萎病菌 ,对其中具有代表性菌株致病性和生理性状研究结果表明 ,新疆棉花枯萎病菌优势小种仍为 7号生理小种 ,但其致病性较强 ,新疆棉花枯萎病菌致病型主要分为强、弱两种致病型 ,强致病型主要分布于南北疆棉区 ,弱致病型主要分布于东疆棉区。供试棉花枯萎病菌菌系在 2 5℃培养 7天后 ,菌丝为白色 ,菌落皿底产生色素多为紫色或浅紫色 ,大分生孢子大小为 10 .4~ 44 .2× 6.1~ 2 .0μm,多为马特型 ,适应生长温度为 2 5℃~ 30℃以上 ,除供试 6菌株能在 35℃缓慢生长外 ,多数棉花枯萎病菌菌株不易生长 ,吐鲁番菌株 HAI 17在 40℃能缓慢生长 ,新疆棉花枯萎病菌较耐高温 ,在 40、45℃高温下并未致死。目前 ,尚未采到 3号生理小种菌株。  相似文献   

3.
棉花凝集素与棉花枯萎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血凝技术检测棉花各阶段各组织的浸提液和棉花种子分离的蛋白质组分的血凝活性, 并进行枯萎病菌培养试验,结果发现:⑴棉花品种抗枯萎病能力与其种子血凝活性呈正相关;⑵抗枯萎病的棉花品种血凝活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各个部位:种子的子叶,种子萌发阶段的胚根,棉苗生长阶段的根、茎的韧皮部、叶片以及授粉后种子形成的第45-55天直至成熟;⑶抗病品种种子浸提液及其分离的蛋白质组分能显著抑制枯萎病菌生长;⑷在一定范围内,较高(50-100g/0.1m#+2)的枯萎病菌菌量可能是棉花抗枯萎病基因充分表达的重要诱导因素,棉花凝集素的合成受棉花枯萎病菌的调控。  相似文献   

4.
利用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方法,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入到6株香蕉枯萎病菌和1株棉花枯萎病菌中。结果表明:转化子连续转接5代能够稳定遗传,荧光强度良好,PCR验证gfp基因已转入到菌株中,为后续研究香蕉枯萎病菌和棉花枯萎病菌的侵染、防治等提供可视化的检测和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寻枯草芽孢杆菌S6菌中对棉花枯萎病菌有拮抗作用的蛋白,将S6菌进行液体发酵培养,初步提取得到了粗蛋白提取液。粗提液经硫酸铵沉淀、Sephadex G-50脱盐、Sephadex G-100凝胶层析、DEAE-52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得到了对棉花枯萎病菌有高效拮抗作用的蛋白质,纯化倍数达17。形成分离纯化S6菌株的棉花枯萎病菌拮抗蛋白的可靠技术路线,为研究和生产防治棉花枯萎病菌的生物制剂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供试菌种来源 棉苗立枯病菌和棉花枯萎病菌、棉花黄萎病菌由石河子大学植病实验室提供。  相似文献   

7.
利用鉴别寄主法对40个新疆棉花枯萎病菌菌系进行了生理小种测定,同时采用nit硝酸还原酶缺陷型突变体技术对棉花枯萎病菌菌系进行了营养亲和性测定。结果表明,28个供试菌系高度侵染海岛棉、陆地棉及K102,属典型的7号生理小种,其余12个菌系在鉴别寄主上的反应与7号生理小种略有差异;供试菌系属于一个营养亲合群,且与7号生理小种的标准菌系相亲和,与3号、8号小种的标准菌系不相亲和;新疆棉花枯萎病菌依旧以7号生理小种为主。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比,新疆棉花枯萎病菌的群体组成基本没有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8.
棉花种子传带棉花枯萎病菌和多种引致种子腐烂以及幼苗根病的镰刀菌。检测棉种傅带的镰刀菌种类和带菌率是棉花种子健康检验的主要内容,可以为种子质量标准化,苗期病害防治和植物检疫提供重要依据。棉花种传镰刀菌的检验贯用琼胶基培养检验法和幼苗症状检验法,近年籍秀琴等提出一种选择性琼胶培养基适于检测棉枯萎病菌。作者使用更简便的吸水纸培养检验法,亦获得良好的结果,本文介绍该检验方法和主要镰刀菌的鉴别特征。  相似文献   

9.
枯草芽孢杆菌对棉花枯、黄萎病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生物学特性,测定枯草芽孢杆菌对棉花枯萎病菌和黄萎病菌的抑菌效果,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机理进行初步研究.[方法]菌丝生长速率法,平极对峙培养法,定期观察和显微镜法.[结果]枯草芽孢杆菌对温度和酸碱度的适应范围广,营养条件与枯黄萎病菌菌丝生长需要一致;棉花枯萎病菌培养至第7 d时,抑菌效果为88.8;,棉花黄萎病菌菌丝培养至20 d时,抑菌效果为86.5;;该菌对枯黄萎病菌具有明显的营养竞争和空间竞争作用,可以溶解致菌菌丝和导致菌丝畸形.[结论]该菌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的微生物,枯草芽孢杆菌对棉花枯萎病菌和黄萎病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枯草芽孢杆菌可用于新疆地区棉花枯萎病菌和黄萎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采用平板测定与生测法相结合 ,针对棉花枯萎病菌 ,将益微菌 AB30 42、AB2 72与病原菌导入植物体中 ,测定益微菌的抑制能力。结果表明 ,在平板培养基中 ,对枯萎病菌具有较强的抑菌能力 ,被抑制枯萎病菌的分生孢子数减少 ;在植物体中 ,两种益微菌对棉花枯萎病菌具有较强抗扩展能力 ;在盆钵试验中 ,两种益微菌的初步防效为 91.49%和 88.61%。  相似文献   

11.
棉花枯萎病的生物防治,主要通过交互保护作用保护棉株,即用不致病的棉枯萎病菌系(尖孢镰刀菌)或别种能侵染棉株的镰刀菌接种,使其侵染棉花维管组织,阻止或削弱棉花枯萎菌的危害。近年又试用细菌拌种法,其保护机制大体在于竞争或占领,以阻止病菌侵入。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棉花抗感品种根系分泌物及其对枯萎菌的影响,采用室内模拟方法测定抗感棉花品种根系分泌物的成分及其质量浓度;同时,分析棉花根系分泌物对棉花枯萎病菌菌落生长、厚垣孢子形成及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抗感棉花品种根系分泌物含9种氨基酸,其中,天门冬氨酸、组氨酸和甲硫氨酸为抗病品种‘抗岱16’的特有氨基酸,丙氨酸、脯氨酸、谷氨酸、赖氨酸和丝氨酸为感病品种‘冀棉11’的特有氨基酸。每株‘冀棉11’根系分泌物中葡萄糖和蔗糖的质量分别是‘抗岱16’的4.5和4.4倍。‘抗岱16’的根系分泌物能够抑制枯萎病菌厚垣孢子的形成和萌发。研究还表明,6月和10月时,棉花根围土壤中枯萎病菌数量达到高峰,且抗病品种‘抗岱16’根围土壤中枯萎病菌的数量始终低于空白对照和感病品种‘冀棉11’。  相似文献   

13.
枯萎病是棉花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枯萎病菌的培养对枯萎病抗性鉴定至关重要。针对5个不同来源(河北曲周、鸡泽、保定、乌鲁木齐及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分别命名为QF、JF、BF、WF、PF)的枯萎病菌7号生理小种,设置了8种培养基及2个培养温度处理,研究菌的生长速率、产孢数及孢子的致病力,以筛选适宜的枯萎病菌及其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枯萎病菌BF产孢量最大,棉花枯萎病感病品种冀棉11接菌QF、JF、BF以及WF 35 d后仍未发病或者发病不明显,PF致病力最强且使冀棉11在接菌后25~30 d出现枯萎病症状;Czapek固体培养基培养的菌落生长速率为1.29 cm·d-1,显著高于其他培养基;PSA-200固体培养基上培养的枯萎病菌产孢量显著高于PSA-75和Czapek,PSA-200总产孢量最大,Czapek总产孢量最小;Czapek液体培养基产孢数显著高于其他培养基且培养4 d为宜,但培养温度25和30 ℃之间产孢量差异不显著。该结果为棉花枯萎病菌筛选及其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全国棉花枯萎病菌生理型试验研究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全国棉花枯萎病综合防治协作组认为:继72—73年全国棉花枯萎病菌生理型联合试验之后,近十年间,我国各主要棉区的生产,特别是抗病品种处的推广使用有了新的变化,这种变化因素对以土壤传播为主的病原菌——棉枯萎病菌变异的影响有必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我们于1980年春在武功西北农学院进行了全国棉枯萎病菌生理型第三次联合试验。本次试验对盘栽土壤采用高压蒸气灭菌,减少了根病的干扰。供试菌种均采用单孢  相似文献   

15.
0 引言 枯草芽孢杆菌A178是新疆农科院植保所棉病组从棉花根际土壤筛选出的细菌.该菌对棉花立枯病菌、棉花枯萎病菌和棉花黄萎病菌均具有较强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6.
王兰  黄丽丽  冯宏祖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5927-5929
[目的]明确新疆南疆地区棉花枯萎病菌致病性变异和遗传多样性,为南疆地区棉花抗病育种和棉花枯萎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用12个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um)代表菌株在4个长绒棉品种上进行致病力测定和AFLP分析。[结果]根据病情指数将南疆不同团场的菌系致病力划分为中、弱2个类群;方差分析和对应分析的结果表明,不同菌系之间的致病力存在极显著差异,4个海岛棉品种和12个菌系可聚集成4类。选用9对EcoR I和Mse I引物组合,对供试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在0.52的相似水平上,全部菌株被分为4个AFLP群。[结论]新疆南疆地区不同团场间的棉花枯萎病菌存在明显的致病性分化,显示出较大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7.
棉花枯萎病严重影响棉花的生产,为解决棉花枯萎病防治问题,本研究从棉花枯萎病病田土壤中筛选出对棉花枯萎病菌抑菌效果较好的细菌2株,分别为菌株BH1和菌株BH2,拮抗菌无菌发酵液对棉花枯萎病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都有一定抑制作用,可以推迟病原菌孢子萌发时间,使芽管顶端膨大,原生质外渗,病原菌菌丝顶端出现囊泡、菌丝体溶解及原生质体外渗等现象。  相似文献   

18.
棉花枯萎病菌的寄主植物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爱迪凯生(Atkinson,1892)提出引起棉花枯萎的病原菌是萎蔫镰刀菌(FusariumVasinfectum Atk)以后,围绕棉花萎蔫镰刀菌对其他植物能否致病的问题,国外曾进行了许多研究.据1975年衣拜尔氏(Ebbels)的统计,在棉花枯萎病田里,能够直接分离到病原菌的植物有棉花、黄秋葵、大豆、烟草、大麦及多种棉田杂草,若用人工接菌方法,则寄主范围更广,计有40余种.国内也进行过研究和调查,许如琛等的试验认为,棉花枯萎病菌仅能侵染棉花,在四川除秋葵外并不能感染其他的作物.棉花枯萎病菌,在棉花植株上寄生后,罹病显症的植株极易分离出病原菌.然而,  相似文献   

19.
拮抗放线菌LJ50和MJ52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采用常规方法从3种蔬菜地土壤中筛选出2株对棉花黄萎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放线菌LJ50和MJ52,通过传统的形态特征和部分生理生化测定,这2株拮抗放线菌属链霉菌属的白孢类群.离体条件下这2株拈抗放线菌的发酵液对棉花黄萎病菌、苹果轮纹病菌、黄瓜炭疽病菌、棉花立枯病菌、番茄灰霉病菌、小麦赤霉病菌、黄瓜枯萎病菌、西瓜枯萎病菌等8种病原真菌均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棉花枯萎病菌生物学特性及酯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温度、pH值以及碳源、氮源对棉花枯萎病菌菌丝生长速率、菌丝干重和分生孢子产生量的影响,并对不同棉花枯萎病菌菌株进行了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该病菌在10~35℃下都可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5℃;在pH4~10范围的PDA培养基上均能生长,最适pH值为6~7.蔗糖作碳源时,该病菌在PDA平板上生长最快,分生孢子产生量最大,但菌丝干重略低于可溶性淀粉处理;氮源以脲最佳,其次为硝酸钠和硝酸铵.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15株棉枯萎病菌株的酯酶同工酶主酶带有明显不同,可将其分为4种类型,酯酶同工酶酶谱类型和致病力有较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