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型海藻生长速度快、繁殖周期短,不与粮争地,对其他农产品的产量和价格没有影响,已成为新的生物质能源而广为研究。与传统的生物质能量原料相比,利用大型海藻生物质能可以节约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世界各国利用大型海藻发酵制取沼气、乙醇等生物燃料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为大型海藻生物质能的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利用鼠尾藻发酵制取乙醇,目前最高产率可达干重的3%。目前,将组成复杂的生物质高效地降解以及发酵参数的控制,是大型海藻发酵生产生物乙醇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我国大型海藻的栽培和养殖技术在某些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是发展大型海藻生物质能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日本对大型海藻发酵生产乙醇的技术研究概况。发酵过程为首先使用纤维素分解酶分解大型藻类,使之成为游离单细胞状态,作为发酵的糖原,然后加入3.5%的NaCl,发酵菌种为乳酸菌和酵母菌。东京水产振兴会计划到2013年,利用养殖的马尾藻属藻类,年生产乙醇400万t。  相似文献   

3.
办为满足国民经济高速持续发展对新型能源日益增长的需求,适应改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需要,加快发展生物质能源是一项战略选择。文章阐述了大力发展新兴生物燃料产业具有的重大经济社会意义,提出以大批粮食、食用油为原料生产生物燃料,是第一代生物燃料,在我国发展中遭遇到不可逾越的障碍。认为大力发展第二代生物燃料,即纤维素燃料乙醇和木本油料生物柴油具有多种优越性,将开辟我国生物燃料持续发展的广阔途径,特别是开发利用广袤的“边际性土地”,即开辟最普遍、最丰富的生产生物燃料的资源,既可改善生态脆弱地区的生产与生活环境,还可点燃农业农村新经济增长点,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效用重大。最后提出我国发展生物燃料的五条必要措施,包括:大力开发广袤的“边际性土地”;尽快攻克纤维素燃料乙醇的技术难关;建立健全生物燃料能源市场体系,以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建立专业生物能源资源产销合作社,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把发展第二代生物燃料列入国家“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4.
以不同浓度乙醇为溶剂,配制不同pH的硫酸铵和乙酸铵饱和溶液,测试其对凡纳滨对虾组织的渗透效应和在常温条件下对RNA的保护作用。因为乙酸铵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远高于硫酸铵,且其铵离子的摩尔浓度在0?80%的乙醇溶剂中比较稳定。研究结果显示,乙酸铵比硫酸铵能更快渗透到整体的对虾组织中,并达到更高的浓度。50%、70%及以上的乙醇为溶剂的饱和硫酸铵、50%乙醇为溶剂的饱和乙酸铵(pH=6.0)溶液保存RNA的完整性较好,RNA拷贝数较大,半衰期较长。综合分析,推荐50%乙醇的饱和乙酸铵溶液(pH=6.0)作为对虾组织样品的常温保存液,该结果为野外样品采集及常温运输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以海洋微藻为原料提取生物燃料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蒙  李纯厚  戴明 《南方水产》2009,5(2):74-80
能源短缺已经引起了各国的广泛关注,各国科学家将目光投向生物燃料.然而由于大量使用玉米、大豆等农产品生产生物乙醇等燃料,导致生物燃料"与人争粮"和"与粮争地"现象严重.文章综述了用于提取生物燃料的海洋微藻藻种的筛选、纯化、大规模培养及采收方法的优缺点以及生物燃料的提取工艺等方面的主要进展,并对该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6.
乙醇固定中华绒螯蟹组织的DNA提取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RAPD技术简单、灵敏度高、设备要求不高、工作成本低和研究周期短等优点,已经在生物、医学领域被广泛地使用。张德春等[1]曾提出可用于RAPD分析的鱼类血样乙醇保存方法。考虑到乙醇固定标本应用范围广,且乙醇对DNA的保护作用明显、时间长等优点,笔者直接采用75%的乙醇固定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河蟹)肌肉组织,初步研究了如何经乙醇固定的河蟹肌肉组织中提取DNA的方法,作为进一步在分子水平研究河蟹基因的基本参考。以往未见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报道。收稿日期:20000425基金项目:江苏省教委资助项目…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液态生物质燃料发展的农林资源选择;阐述液态生物质燃料(燃料乙醇、生物柴油)发展的农林资源潜力;提出我国在农业资源中开发生物质能源的条件和基础:表现为我国具有生物质能源大国、具备较强的生物质能源开发能力和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特征;发展液态生物质燃料对我国农业资源利用具有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饲料已成为当前发展养鱼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要继续高速度发展养鱼生产,就必须同步发展鱼饲料生产,广辟饲源,对养鱼和生产饲料的土地和水面进行合理布局。道理很简单,种植业是养殖业的基础,没有种植业就没有养殖业。我们在研究个别水域生产时都很重视初级生产力,但对整体生产的安排却往往忽视了。这是很危险的。另外,我们还应了解种植业一般只能平面利用土地,而养殖业则可以立体利用。因此,从节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2-苯氧乙醇、丁香酚麻醉两个规格许氏平鲉幼鱼的效果。幼鱼呼吸频率随麻醉剂浓度的上升而显著下降(P0.001),在高浓度液(2-苯氧乙醇:500、600、800μl/L;丁香酚:60、80μl/L)中可在短时间内降低为0(休克),在中浓度液(2-苯氧乙醇:400μl/L;丁香酚:30、40μl/L)中存在不同程度下降,而低浓度液(2-苯氧乙醇:200、300μl/L;丁香酚:10、20μl/L)对呼吸频率总体影响较小。同等浓度麻醉剂对小规格幼鱼呼吸频率的影响(P0.01)高于大规格幼鱼。2-苯氧乙醇中大规格幼鱼的入麻、休克和复苏时间均长于小规格幼鱼(P0.05)。大规格幼鱼对麻醉剂的耐受能力强于小规格幼鱼;复苏能力方面,丁香酚麻醉的大规格幼鱼复苏迟于小规格幼鱼,但2-苯氧乙醇麻醉的大、小规格幼鱼复苏时间无差异。综合考虑入麻、休克、复苏时间和死亡率,认为使用2-苯氧乙醇、丁香酚麻醉许氏平鲉幼鱼的理想浓度分别为300、20μl/L。  相似文献   

10.
乙醇梭菌蛋白(Clostridium autoethanogenum protein,CAP)是一种新型细菌蛋白,尚未见其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肌肉品质影响的相关研究。本实验旨在揭示乙醇梭菌蛋白作为草鱼饲料中单一蛋白源时对肌肉品质所产生的影响。设计了6组不同乙醇梭菌蛋白含量饲料(蛋白质含量为24.45%、27.31%、31.82%、35.79%、38.64%和42.82%,分别命名为CAP1、CAP2、CAP3、CAP4、CAP5和CAP6),以初始体重(4.56±0.01) g的草鱼幼鱼进行56 d的养殖实验。结果如下:(1)CAP4组草鱼空壳率、肌肉pH显著提升,而肌肉蒸煮损失随蛋白质水平上升线性增加(P<0.05);(2)肌肉硬度、弹性、凝聚力、黏性、咀嚼力和回复力均随饲料蛋白质水平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二次模型趋势(P<0.05),根据硬度估计最佳蛋白质水平为33.53%;(3)肌肉组织学显示CAP4组肌肉密度显著升高(P<0.05);(4)肌肉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随...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马氏珠母贝肉酶解产物(Enzymatic hydrolysate from Pinctada martensii,EP)对酒精性肝损伤(Alcoholic liver damage,ALD)的保护作用,该研究将EP超滤分级为截留分子量>10 kD(EP-Ⅰ)、3~10 kD(EP-Ⅱ)和<3 kD(EP-Ⅲ)3个组分,检测其体外抗肝损伤活性及对ALD小鼠肝保护作用的影响。体外试验结果显示,EP-Ⅲ可显著激活体外乙醇脱氢酶(ADH)活性(P<0.01),3个超滤组分均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能力且EP-Ⅲ>EP-Ⅱ>EP-Ⅰ;动物试验结果显示,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各超滤组分均能够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力、小鼠肝脏指数及肝脏中丙二醛(MDA)和甘油三酯(TG)含量,同时显著增强小鼠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乙醇脱氢酶(ADH)和乙醛脱氢酶(ALDH)活力,提高肝脏中的谷胱甘肽(GSH)含量。综上,马氏珠母贝肉酶解超滤组分对急性ALD具有一定的辅助保护作用,其中EP-Ⅲ的保护作用效果最佳,其机制可能与加快机体乙醇代谢和减缓乙醇对机体造成的氧化损伤相关。  相似文献   

12.
用20kg左右的长×荣F1杂交去势猪48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头,每圈3头,进行了饲喂不同比例生甘薯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胴体品质及日粮养分消化率的影响试验。试验各组分别加入生甘薯(以风干基础计算)生长期0%、15%、30%、45%,育肥期0%、20%、40%、60%,按《中国瘦肉猪标准》调节各组基础饲料配方,使每组日粮营养水平相同。结果表明:随着生甘薯比例增加,生长期和育肥期猪精料日采食量减少,甘薯日采食量增加,风干物质日采食量逐渐上升;猪的日增重随生甘薯比例增加而降低,比例越高,其降低幅度越大,其中,育肥期60%组与对照组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随着生甘薯比例增加,精料料肉比降低,甘薯料肉比增加,风干物质料肉比明显上升;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逐渐增加;猪日粮主要养分消化利用率差异不显著,但粗蛋白质、粗脂肪消化利用率有逐渐降低的趋势;生甘薯对猪肉质无明显影响。以上结果表明,生甘薯或甘薯粉由于含有一定量的胰蛋白酶抑制物且容易腐烂,直接喂猪会降低猪日增重,增加猪每千克增重的饲料成本,因此甘薯(风干基础)喂猪生喂不宜超过日粮的20%。  相似文献   

13.
按照专门的技术,把乙醇制成粉状制品。由于乙醇气体的缓慢扩散,使得附着在制品上的微生物繁殖受到抑制,并具有杀菌效果,是一种持续性强的防霉剂。使用酿造精制乙醇,乙醇气体充满在特殊的包装容器里,其特点:  相似文献   

14.
沈林弟  何菊文 《畜禽业》2009,(12):69-70
<正>甘薯又称地瓜、红薯、山芋和红苕等,是奶牛等家畜常用块根类多汁饲料。甘薯黑斑病真菌常寄生在甘薯表层,使病薯局部干硬,上有黄褐色或黑色斑块,味苦。当奶牛过多地采食了患有黑斑病甘薯时,便可引起以呼吸系  相似文献   

15.
渔业动态     
《现代渔业信息》2007,22(12):38-41,23
俄罗斯的鱼应该放在俄罗斯食用,日本农林水产品、食品的综合出口战略,从海藻中有可能生产出400万t的生物乙醇,印度尼西亚2009年水产养殖产量的目标为427万t,今年上半年越南中部沿岸一带因受大量漂浮油的影响给养殖业和观光业带来损失,  相似文献   

16.
鲍基因组DNA提取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更好地保存样本,提取高质量的基因组DNA,采取先将试验材料用75%乙醇固定,然后再提取基因组DNA的方法,经过检测后用于RAPD等基因工程分析。与从新鲜材料和液氮冷冻材料提取DNA方法的比较表明,用乙醇固定材料提取DNA是一种确实可行的方法,并克服了通常用新鲜材料或液氮冷冻材料所存在的不足(DNA容易降解)和远途异地取材的困难。  相似文献   

17.
渔业与种植业、畜牧业都是农业的组成部份,所不同的是:种植业和畜牧业是陆相生产,而渔业的生产基地是水域,所以也称作水体农业水体农业和陆相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综合农业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青贮甘薯对肥育猪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考察日粮中甘薯青贮物(风干基础)不同添加水平对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日龄、体型外貌一致、健康的长×约(LY)育肥猪(约69kg)28头,随机分到4个处理:基础日粮组(对照)、15%、20%和25%甘薯青贮物组。试验期30d。主要考察日采食量(ADFI)、日增重(ADG)、料肉比和经济效益等指标。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20%甘薯青贮物提高育肥猪生产性能的效果明显,日增重、日采食量、饲料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12.04%、9.02%和3.19%,千克增重饲料成本下降5.33%。  相似文献   

19.
《科学养鱼》2006,(7):81-81
跟畜禽动物养殖最大的不同,水产养殖主要依靠水环境生态系统生产产品,在这一点上,水产养殖与种植业很相似。除去良种、疫病防治在养殖业和种植业上共同需要之外,就生产对象来说,畜禽类全是恒温动物,生活环境稳定,影响其生长的主要因素是适宜的饲料。种植业则依靠适宜的气候、光  相似文献   

20.
据统计,目前我国年出栏生猪约6.8亿头,如按国际标准(全粮食饲养)计算,生产1头猪约需要粮食350kg,则养出这6.8亿头猪,需要粮食2.38亿t,而我国粮食总产量为5亿t,如果养猪采用全粮食来养,需要消耗我国粮食总产量的近一半,按猪肉占所有肉类产量的60%计,再算上奶、蛋、水产肉类等消耗的粮食,则我国每年生产的粮食根本无法供应养殖业的需要,所以,采用全粮食饲养模式,是非常不现实的。我国食品与发酵工业,存在大量的废渣水,主要有:粮薯酒精渣、糖蜜酒精废水、淀粉渣、啤酒麦糟、各种豆制品废渣、薯渣、甜菜渣泥、甘蔗渣泥、果渣、发霉和腐烂的饲料废弃物、不合格食品废弃物(主要是指外观不合格、工艺不合格等不合格、不是卫生指标不合格)、酱油渣、醋渣、柠檬酸渣、罐头渣……等等,据不完全统计,食品与发酵工业糟渣总量可达到年5亿t以上,如果能把这些巨大的资源宝库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利用起来作为饲料使用,无疑对减轻我国粮食压力、持续发展养殖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