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冬小麦品种产量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宜济宁地区种植的冬小麦品种,本研究以13个中、强筋冬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对不同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适合济宁地区肥力中上的水浇地块推广的高产品种有4个,需要继续试种的中高产品种有6个。大面积推广品种获得高产的适宜穗数济麦22和济南17宜控制在675万穗/hm~2左右,山农28和泰麦1918宜控制在750万穗/hm~2左右;6个试种品种济麦23、济麦44、徐麦1108、泰山27、泰农33和济麦229的穗数应控制在600万~675万穗/hm~2之间。  相似文献   

2.
镇麦8号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广适型高产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在2006-2007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区域试验长江中下游组区试中,33个试点汇总,28个试点增产,平均产量430.97 kg/667m2,较对照种扬麦158增6.56%,居参试种(系)首位;2008年国家冬小麦品种区域试验长江中下游组生产试验中,7个点第一,1点第三,8点全部增产,其中鄂皖苏浙四省平均产量432.82 kg/667m2,比对照扬麦158增产9.10%,河南信阳点平均产量482.90 kg/667m2,比对照豫麦18增产9.33%,居4个参试种(系)首位.文章简要介绍镇麦8号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技术、适宜种植区域和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郑麦9023集优质、高产、多抗、广适性于一体,近几年在苏中地区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一般单产450kg/667m^2左右,高产田块可达500kg/667m^2以上。该品种属穗粒重兼顾型品种,以穗粒数为主。因此,在机条播高产栽培中,为实现稳产、高产、高效目标,应掌握好适宜播期和密度,即播期在10月29日、基本苗为12万/667m^2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4.
宁麦13号小麦具有较卓越的高产、稳产性能,大面积生产中的一般产量为400 kg/667m2左右,高产田块可达500 kg/667m2以上,少数千亩连片高产场圃产量高达550~600 kg/667m2。宁麦13号属穗粒重兼顾型品种,并以穗粒数为主,且植株偏矮,抗倒性较强。因此,中高产栽培中,为求得高产、低耗、高效目标,应采用中高密度配以中高氮肥的模式,即基本苗15万~20万/667m2,施氮量19.0 kg/667m2左右。  相似文献   

5.
测定了 2 0个小麦品种 (系 )在山东 1 0个不同生态地区的产量表现 ,结果表明济麦 1 9号高产稳产性显著高于其它品种 (系 )。从济麦 1 9号 2年度 5个地点的产量变化情况看 ,群体结构合理 ,产量三要素构成协调、稳定是其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提高济麦 1 9号产量的有效措施是控制合理群体 ,在此基础上提高穗粒数和粒重。回归分析表明 ,6 6 6 7m2 4 0万穗 ,每穗 35粒 ,千粒重 4 5g时 ,济麦 1 9产量最高 ,6 6 6 7m2 理论产量为6 30kg。  相似文献   

6.
<正>玫瑰香葡萄是一个高产优质品种,一般667 m2产可达到2000~2250 kg左右,温室葡萄促成栽培667 m2产应控制在1500~1750 kg为宜(产量越高将成熟越晚)。温室葡萄的效益决定于上市时价、产品质量和亩产量三大因素,三者缺一不可。近几年来,建平县温室玫瑰香葡萄栽植户,最早上市时间为4月中旬~5月中旬,667 m2产1500kg,批发价格50~60元/kg左右,667 m2收入达到7.5~8.4万元。5月中旬~6月  相似文献   

7.
冬小麦是我国北方种植面积和总产最大的粮食作物,也是我国北方居民的主要口粮,在我国河南、河北和山东等地区,很多地方的小麦单产达到了600kg/667m2以上,其中济麦“22”品种能达到700kg/667m2。小麦高产除了跟品种有关以外,究竟和哪些因素有关系呢?  相似文献   

8.
通过设置1.43万穴/667m2、1.25万穴/667m2、1.11万穴/667m2、1.07万穴/667m2、0.83万穴/667m2等5种中稻栽插密度处理,进行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栽插密度的增大,成穗率降低,结实率降低,病虫为害率增大;而稀植能提高成穗率和结实率,病虫为害减轻,但667m2穴数少,有效穗数少,未能获取较高产量。三期超级稻品种深两优5814在处理4(规格26.7cm×23.3cm、1.07万穴/667m2)栽插密度下,能获得680.6kg/667m2高产,建议推广深两优5814组合作中稻栽培时,以(1~1.25万穴)/667m2栽插密度为宜。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进行了不同密度及破口期粒肥水平对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扬麦16号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基本苗控制在6万/667m2左右,总施氮量控制在17kg纯氮/667m2,穗粒肥的总用量最高可达10.6kg尿素/667m2.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我市700kg/667m2小麦高产创建所用的品种类型作材料,分析了不同穗型品种小麦在700kg/667m2超高产栽培中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相互间的影响表现,指出在700kg/667m2高产栽培中条件下,不同穗型品种小麦单位面积穗数对产量所起的主导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穗粒重来实现的。大穗型品种超过35万穗/667m2因穗粒数剧烈下降而穗粒重表现明显下限趋势,中穗型品种超过45万穗/667m2穗粒数和千粒重均表现明显下降,穗粒重也表现出大幅度降低。但在各品种适宜的群体穗数范围内,中穗型品种穗粒重最稳定。在700kg/667m2小麦高产创建中,中穗型品种小麦为首选品种,其次是多穗型品种,在栽培中确保合理群体穗数,主攻穗粒重。  相似文献   

11.
众麦1号是河南省商丘市睢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漯麦4号作母本,西北矮秆选系(97-2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矮秆、大穗、抗寒、抗病、广适、超高产小麦新品种.2004年通过河南省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麦2004019.在生产试验示范和推广中,该品种表现出品质优良、稳产高产、抗病、抗倒等优势.2009年,在大旱之年,沈丘县种植的1.33万hm2众麦1号平均产量555.9kg/667m2,高产田块产量700kg/667m2.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郑麦 90 2 3栽培试验和生产调查的统计分析 :增穗、增粒重是高产的重要因素 ,调节播期和播量是保证安全越冬和群体合理的基本措施 ;播期陕西扶风地区以 1 0月 1 0日左右、播量 1 0~ 1 4kg、667m2基本苗 1 5~ 2 0万、667m2成穗 3 8万株以上为宜 ;在高产栽培条件下 ,每穗 3 0粒 ,千粒重 45 g以上 ,667m2 产量可达到 45 0 kg以上。  相似文献   

13.
对1982-2016年小麦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品种进行了分析。年最大推广面积在66.67万hm~2以上的品种有42个,前5位的品种是济麦22、百农AK58、豫麦18、泰山1号和郑麦9023;累计推广面积在333.33万hm~2的有45个,前5位的品种是豫麦18、济麦22、郑麦9023、烟农19和百农AK58;年最大推广面积超过66.67万hm~2、同时累计推广面积超过333.33万hm~2的品种有31个。这些品种通过国审和两个省以上的审定比例高,应用省份多,获奖档次高。文章讨论了广适性小麦新品种的选育策略。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不同栽插密度、肥料运筹等有关专题试验,研究了在苏南丘陵山区"宁粳3号"的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宁粳3号"的适宜栽插密度为1.90和1.67万穴/667 m2,基本苗为5万~7万苗/667 m2,以利于建立高产群体;肥料运筹上要适当控制总氮量,降低基蘖肥比例,增加穗肥比重,提高磷钾肥比例。总施N量以1 8kg/667 m2、前后期之比5∶5或6∶4为宜,N∶P2O5∶K2O以1∶0.3∶0.5为宜。  相似文献   

15.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排列试验设计,通过比较不同播期和种植密度对济麦22号生育期变化、群体动态、产量结构及单产水平等的影响,总结提出鲁西南地区济麦22号适宜的播期在10月5日-10日左右,适宜的种植密度是基本苗12万/667m2左右。  相似文献   

16.
紫麦19是安徽省紫芦湖良种繁殖场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广适性的小麦新品种,2013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审麦2013001。2014年6月获得安徽省科技成果证书。尽快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推广使用提供科学依据,进行了紫麦19小麦新品种高产栽培配套技术试验。结果表明,紫麦19适宜播期为10月15日前后,基本苗在20万/667m2左右,获得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兴义市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6个优质水稻良种在兴义市的适应性及高产栽培技术,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的试验方法,对6个水稻品种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6个品种在相同的生态环境和栽培条件下,产量在827.4~570.0kg/667m2,相差257.4kg/667m2,其中超级杂交稻Y两优6号产量最高为842kg/667m2,这个品种综合性状优良,并且在该市其它生态环境下连续种植2a也表现出特有的高产性状,适合在兴义市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对比研究10个小麦品种在含盐量为2‰左右的中轻度滨海盐碱地上的产量、生物学特性、抗逆性及抗病性。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间各指标差异较大,济麦22、鲁麦23、青麦6号适应能力较强,产量较高,其中济麦22产量最高,单产达到8 648.6 kg/hm~2,可在滨海中轻度盐碱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9.
华粳6号是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公司育成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华粳6号分蘖力较强,产量潜力较大。生产上要获得650 kg/667m2的产量,栽插密度为2.1万~2.4万穴/667m2,基本苗8万~9万/667m2,高峰苗控制在28万~30万/667m2,成穗22万/667m2左右,成穗率75%左右,总施氮量20 kg/667m2,穗肥占40%以上。  相似文献   

20.
通过高产、优质、抗病两系杂交水稻品种隆两优6号在黄山市徽州区不同施肥比例的种植试验,分析其高产栽培需肥特性,为该品种在该区域较大面积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中,以处理N2P1K1即氮、磷、钾施用量分别为12kg/667m2、1.8kg/667m2、3.75kg/667m2时,肥料经济效益最佳,化肥贡献率和1kg养分增产率分别亦为最高,产量达到600kg/667m2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