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Ⅰ]提出了方程H=a+b/(D+K)的待定参数a,b,K的简捷算法,即在原方程的两边同乘(D+K),再整理得 D H=a D-K H+a K+b (1)设y=D H,C=a K+b,代入(1),即有y=a D-K H+C (2)  相似文献   

2.
长白山西坡天然次生林水曲柳和胡桃楸材积表的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白山西坡天然次生林中水曲柳和胡桃楸为研究对象,进行根径(D0.0)、去皮胸径(D去)、树皮率(P)、树高(H)和胸径(D)关系的研究,结合解析木结果,建立一元和二元立木材积(V)模型、根径立木材积(V)模型和树皮材积(V皮)模型。水曲柳和胡桃楸的胸径分别是根径的0.729 9倍和0.765 8倍,去皮胸径是带皮胸径的0.978 9倍和0.975 0倍,树皮率模型分别为P=129.1956D-0.6129和P=275.4582D-0.819,树高模型分别为H=36.007-693.244(D+19.687)-1和H=29.255-318.636(D+8.972)-1;水曲柳和胡桃楸的一元立木材积模型分别为V=0.0002D2.31和V=0.0004D2.1232,二元立木材积模型分别为V=0.000048D2.01077H0.870343和V=0.000042D1.772558H1.174785,根径立木材积模型分别为V=0.0001D0.02.4347和V=0.0004D0.02.0698;水曲柳和胡桃楸的一元树皮材积模型分别为V皮=0.0002D1.8668和V皮=0.0003D1.7812,二元树皮材积模型分别为V皮=0.000019D1.452649H1.14834和V皮=0.000062D1.556608H0.714036。  相似文献   

3.
采用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979组马尾松调查数据,利用R-软件的nls-模块对24种常见树高曲线拟合,并选取精度最高的作为基础模型,通过对基础模型添加变量改进模型,并用调整决定系数adj-R2、误差Bias、均方根误差RMSE对模型精度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模型-13在添加了林分优势木高(Ht)、林分平均胸径(D)、地径(Dd)、林分平均树高(H)、林分每公顷断面积(SBA)林分变量之后,Bias、RMSE减小,adj-R2明显增大,因此,标准树高曲线H=1.3+(a1+a1Ht+a2SBA)+(b+b1 D+b2Dd)/D+(c+c1SBA)能较好地模拟当地马尾松的树高与胸径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采用模型分析法研究了雁北地区樟子松的地径(D0)、胸径(D)、树高(H)、枝下高(h)、冠幅(cr)因子与各器官生物量、总生物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樟子松各器官及总生物量最优模型为:总生物量ln Wat=-1.65+0.78 ln(D2H);树干生物量ln Wt=-1.15+0.91ln(D2H);树冠生物量ln Wcr=1.24+0.16D;树枝生物量ln Wb=-1.93+1.83 ln D;树叶生物量ln Wl=-1.36+1.28 ln D.  相似文献   

5.
长白落叶松生物量模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模型分析法研究了长白山地区长白落叶松的地径(D0)、胸径(D)、树高(H)、枝下高(h)、冠幅(cr)等因子与各器官生物量、总生物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各器官及总生物量模型以非线性回归为主,最优模型为:树干生物量Wt=3.05e-005D2H+0.008,树冠生物量Wcr=7.35e-005(D2H)0.805,树枝生物量Wb=-1.3e-010(D02H)2+4.13e-005D02H+0.042,树叶生物量Wl=5.09e-005(D2H)0.679;总生物量Wab=9.23e-005(D02H)0.839。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广西黄冕林场7年生黑荆树(Acacia mearnsii De Willd.)人工林林分进行每木检尺和生物量进行测定,建立了黑荆树各器官生物量与胸径(D)、树高(H)及D2 H的相关关系,分别用幂函数等3种模型对黑荆树人工林单株生物量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慢生和中生类型各组分生物量分配比率大小顺序为干>皮>枝>叶>根,速生类型各组分生物量分配比率大小顺序为干>枝>皮>叶>根;黑荆树各器官生物量及全株生物量与D2 H的相关关系最为显著;各器官生物量的拟合方程拟合效果都较好,所选择的回归模型分别为:树干WS=187.689 9(D2 H)1.099 2、树枝Wb=71.786 1(D2 H)1.593 6、树皮Wtb=36.306 7(D2 H)1.025 8、树叶Wl=4.439 1e-8H7.337 8、树根Wr=e0.248 1+3.359 6D2H和Wr=1.281 6×28.777 1D2H的拟合效果相同、全株生物量Wt=313.978 3(D2 H)1.1237。  相似文献   

7.
立木材积是胸径 (D1.3)、树高(H)和形数 (F) 3个因子之间的函数。以解析木实测D1.3、H、DH/2 的数据 ,以径阶 (D1.3)、树高 (H)为样本值1和样本值 2 ,材积 (V)为函数 ,按二元指数方程建立模型得出 :立木材积计算模型V立 =0 .0 0 0 0 96 6 836 5 7×D1.31.6 7731519×H0 .9784 8792 ;以解析木圆盘带皮、去皮材积的实测值 ,按线性模型方程得出 :V去=0 .884 374 2 2V带- 0 .0 0 0 114 94 819。经F检验 ,在α=0 .0 5时 ,它们的回归效果都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8.
选用下列模型作为杨桦林抚育间伐控制图编制的模型。1/CW=0.08822+3.365949(1/D) (1)山杨林:CWA=0.03134+0.20833D+0.01452D (2)白桦林:CWA=0.12708+0.29956D+0.02812D~2 (3)G=A+BN (4) (1)式、(2)式和(3)式中的回归参数是随时间而变化的常数,(4)式中的A,B是随平  相似文献   

9.
针叶树立木材积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鸟取大学的井上昭夫与黑川泰亨利用孔兹干曲线式推导出一种计算针叶树立木材积的理论二元材积公式V=1/[2(1-Hb/H)]1.060·π/4D2b·H[1,2]。本研究选取4个地区的1014株人工落叶松和樟子松为样本,以部颁二元材积公式的计算结果为参照,对该式进行适用性验证及评价。  相似文献   

10.
The title compounds 4,4'-oxobis(propham) ((?)n) (C20H24N2O5, Mr.=372.41) was synthesized by the addition reaction of corresponding 4,4'-oxobisphenyl diisocyanate with isopropanol. The crystal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X-ray diffraction method. The crystal is tri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1 with a=8.5107(17), b=9. 1164(18), c=14.5701(3)A, α=80.44(3),β=85.25(3), γ =62.88(3)°, V=992.2(3)A3, Z=2 , Dc=1.247g/cm3, F (000)=396, R =0.0520 , wR2=0.1434 for 4336 observed reflections with [I>2 σ(I)]. X-ray analysis reveals that interatomic distances for O(2)-C(7) is 1.2142(19), O(4)-C(17) is 1.2136(18)A, obviously show they form C=O double bonds.  相似文献   

11.
分别以新疆天山的西部昭苏林场、东部哈密林场和中部板房沟林场的各10棵云杉标准解析木的树高、年龄和胸径数据为研究基础,选用6种常见胸径-树高、胸径-年龄和年龄-树高生长曲线建立回归方程。结果表明,(1)在各林场中,6条曲线回归模型均达到极显著性水平(P0.01),各方程可达到对该区域胸径、树高和年龄的预测;(2)昭苏林场、哈密林场和板房沟林场树高-胸径的最优曲线方程为幂函数模型,关系式分别为D=0.708 4H~(1.271 3)、D=1.017H~(1.18)、D=0.686 6H~(1.316 7);(3)昭苏林场、哈密林场和板房沟林场树高-年龄的最优曲线方程为三次曲线模型,其回归方程分别为A=0.012 7H~3-0.682 9H~2+14.361H-49.333,A=0.028 2H~3-1.015 7H~2+15.263H-21.557,A=-0.029 2D~3+1.644 8D~2-25.589D+163.26;(4)昭苏林场、哈密林场和板房沟林场年龄-胸径的最优曲线方程为三次曲线模型,关系式分别为A=-0.000 8D~3+0.11D~2-3.050 4D+70.078,A=-0.001 9D~3+0.189 1D~2-2.296 2D+47.431,A=-0.003D~3+0.307 6D~2-7.922 7D+104.37。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黑龙江省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中生长的银中杨、小黑杨、山杨、白桦、蒙古栎、红松、樟子松和兴安落叶松等8个主要碳汇树种的树高、胸径和生物量进行实测,以建立不同碳汇树种的生物量异速生长方程。结果表明,以胸径和树高为自变量,各树种的生物量异速生长方程分别为:红松,W=0.211(D2 H)1.037 1;落叶松,W=0.062 9(D2 H)0.876 3;樟子松,W=0.057 9(D2 H)0.929 6;银中杨,W=0.023 9(D2 H)0.988 7;小黑杨,W=0.040 3(D2H)0.925 8;山杨,W=0.007 4(D2 H)1.134 1;白桦,W=0.025 3(D2 H)1.003 5;蒙古柞,W=0.003 8(D2 H)1.209 7。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de Liocourt提出的“q”因子和与之相关的指数函数N=k·e~(2D)分别对异龄林的直径分布进行了拟合,并与应用较广且适应性强的weibull分布和被认为效果良好的加平移系数的指数方程N=A+B(D—K)~n的拟合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对于特定的林分,用简洁的模型来拟合直径分布,其效果并不一定比利用复杂的模型差。  相似文献   

14.
<正> 目前森林调查工作中,多采用H=a+b/(K+D)回归方程拟合树高一直径变化曲线以导算地区性一元立木材积表,均取得较佳效果。关于回归方程中待定系数a,b,K值的求解方法,1978年第4期《林业勘查设计》刊登的四川省林业设计院刘海如、张可泽同志  相似文献   

15.
以木荷次生异龄林为研究对象,选取3种经验生长方程和3种理论生长方程拟合木荷单木的直径、树高以及材积的生长过程,然后利用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的关系分析木荷直径、树高以及材积的生长特征。结果表明,理论生长方程在模拟精度以及生物学解释上均优于经验生长方程,木荷的单木直径最优生长方程为Richards方程:D=37.21×〖(1-e^(-0.0493×A))〗^2.0102,树高最优生长方程为Gompertz方程:H=19.43×e^(-2.7091×e^(-0.0848×A) ),材积最优生长方程为Logistic方程:V=0.2734/(1+416.8914×e^(-0.2752×A) )。木荷单木生长模型的构建及生长特征的分析为木荷次生异龄林的质量精准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川西高原光果西南杨人工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标准木和回归分析法 (乔木层 )及样方收获法 (灌木、草本 )研究了川西高原丘陵宽谷地带光果西南场人工林的生产力生物量及其分配规律。1 根据各径阶标准木资料 ,对 4个回归模型 (a)Y =a +bX ,(b)Y =aXb,(c)Y =aebX,(d)Y =a +b1nX 的适应性进行评价、筛选 ,结果以 (b)的相关系数最高 ,精度符合要求。2 林分总生物量为 6 1 371t·hm-2 ,其中乔木层 5 8 391t·hm-2 (95 14 0 % ) ,灌木层 1 0 90t·hm-2 (1 780 % ) ,草本层 1 890t·hm-2 (3 0 8% ) ;乔木层净生产量为 9 342t·hm-2 ·a-1,约 38 5 14 %分配到树干。3 林分总生物量及树干生物量随高度分布呈金字塔型 ,枝、叶生物量主要集中分布在树冠中上部 ;根系生物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少 ,呈倒金字塔形 ,根生物量占林分总生物量的 2 8 84 % ,主要分布于 0~ 6 0cm的土层中。4 地上部分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分别是树干生物量的 1 2 8倍和 1 8倍 ,和其它热带、亚热带森林分析的结果相似。  相似文献   

17.
杨木水泥刨花板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杨木水泥刨花板的物理力学性能与主要工艺参数——密度、木灰比、水灰比、添加剂及添加量的关系作了研究。结果表明,密度(D)对板材性能影响最大,木灰比(W/C)次之,水灰比(W_1/C)最小;板材的主要性能如MOR、MOE、IB同密度、木灰比、水灰比的关系,可用方程Y=a_0+a_1D+a_2(W/C)+a_3(W/C)~2+a_4(W_1/C)+a_5(W_1/C)~2表示;在各种添加剂中,以氯化钙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对椴树生长过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吉林省汪清县金沟岭林场收集的38株过伐林椴树解析木资料,研究椴树年龄与树高、胸径、材积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椴树最优树高-年龄、胸径-年龄、材积-年龄的生长方程为:H=0.329e-0.133 1A;D=-0.001 1A2-0.001 8A 0.243 2;V=-7E-05A2 0.000 8A-0.000 8,经检验精度为92.3%。  相似文献   

19.
用引自澳大利亚的多批纯种巨桉(Eu-calyptus grandis)和柳桉(E.saligna)种子作混合试验,在南非六个地点营造试验林。试验用25株或49株小区,重复三次,用2.7×2.7米的南非标准栽植株行距。在4年生和7(3/4)年生时,分小区逐株测量胸高直径和树高,并对干形进行评分。用布雷顿肯普氏(Bredenkamp's 1982)适于胸高直径变幅为20—40厘米的巨桉材积公式计算立木材积、每公顷材积及年平均生长量。布氏公式是:LogV=-3.6537+1.3283Log(D.B.H.-7)+1.1783 Log(H.G.T)此处:V=去皮材积(立方米)D.B.H.=胸径(厘米)H.G.T.=树高(米)为了能对未来要采纳的种源作出一个归纳,试用了两种统计方法。  相似文献   

20.
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人工林减蚀效应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根据黄土高原绥德、延安、离石、安塞等地的径流小区观测资料,以降雨指标大于坡耕地侵蚀性降雨标准为条件,即PI30>3.20mm2·min-1和I30>0.28mm·5min-1,分析了不同次降雨条件下人工林地相对于坡耕地的减水减沙效益,及整地工程对林地减蚀作用的影响,建立了不同降雨条件下不同盖度林地减水减沙效益的关系式(V=0~100;PI30=3.20~100·mm2·min-1)R%=160.426-28.906 44(1/V)-37.442log(PI30·V), r=0.835**, n=88S%=161.953-31.031 89(1/V)-30.985log(PI30·V), r=0.682**, n=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