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王迎 《当代农业》2014,(18):44-45
一、采摘为了保证蘑菇不受损伤,采收及加工时要做到三轻、三分、三及时,即轻摘、轻放、轻运,分级采菇、分级加工、分级出售,及时采菇、及时运送、及时加工。并且为了提高蘑菇的质量,在采菇前8小时内不能喷水。二、漂洗将采摘的蘑菇放进缸或水池内进行漂洗,除去杂质。如果采菇后超过1.5~2小时内未加工,要及时用稀盐水漂洗,盐水浓度不能超过0.6%。  相似文献   

2.
<正> 一、原料控制把关 1.采收。香菇采前10小时内应禁止喷水,否则会造成菇体吸水过度,采后也易开伞。采收应在菇体开伞前进行,成熟度控制在八、九成为宜。采收要轻拿轻放,避免因挤压和堆积过厚而造成组织损伤褐变和菇体温度升高早开伞。采下的鲜菇尽早用不锈剪齐菌盖边沿剪去菇柄,在8℃~11℃下贮存,以阻止开伞。 2.摊晾上架。将剪去菇脚的香菇按大小分成若干等级,菇柄朝上均匀摊放在竹匾上,个大的置上架,并喷0.5%的亚硫酸钠溶液,喷量以使菌褶湿润为度。  相似文献   

3.
出口鸡腿菇     
1.采收分级 用于出口的鸡腿菇采收适宜期为菇蕾期,即菌盖紧包菌柄、菌环尚未松动或刚刚松动、菇体6~7分成熟时采收。特大型EC05鸡腿菇的采收高度15~20厘米,普通品种的采收高度8~15厘米。采收时按大小分开放置,轻拿轻放,保证菇体完整,菇脚用不锈钢刀切削整齐、干净。要求无泥土、无杂质、无破损,菇朵含水量90%以下。  相似文献   

4.
一、采收分级   用于出口保鲜的鸡腿菇的采收适宜期为菇蕾期,即菌盖紧包菌柄、菌环尚未松动或刚刚松动、菇体6~7分成熟时采收.特大型EC05鸡腿菇的采收高度15~20厘米,普通品种的采收高度8~15厘米.采收时按鸡腿菇大小分开放置,轻拿轻放,保证菇体完整,菇腿用不锈钢刀切削整齐、干净.要求无泥土、无杂质、无破损,菇朵含水量90%以下.……  相似文献   

5.
一、采收分级 用于出口保鲜的鸡腿菇的采收适宜期为菇蕾期,即菌盖紧包菌柄、菌环尚未松动或刚刚松动、菇体6~7分成熟时采收.特大型EC05鸡腿菇的采收高度15~20厘米,普通品种的采收高度8~15厘米.采收时按鸡腿菇大小分开放置,轻拿轻放,保证菇体完整,菇腿用不锈钢刀切削整齐、干净.要求无泥土、无杂质、无破损,菇朵含水量90%以下.  相似文献   

6.
<正>1.采收。白灵菇采收遵循先熟先采的原则。采收时轻采、轻拿、轻装,尽量减少机械损伤,并剔除畸形破损和病虫害的菇体。  相似文献   

7.
杏鲍菇的生长温度为6~25℃。在6~15℃时菇体生长迟缓,但菇体组织细密、色泽美观,可培育出优质菇。蕾期管理一要加强通风,促进菌盖生长,抑制菌柄生长;二要减少用水量,菇期用水量过多,会导致菇体表面产生较暗的条纹或裂缝,从而影响质量。提前3~5天采菇,可保持菇体白度,防止采菇后在贮运过程中菇体发黄而影响质量。要获得优良的杏鲍菇,出菇管理至关重要。具体管理可以分五步。  相似文献   

8.
<正>控制环境尽量将环境温度维持在生长范围内,杏鲍菇的生长温度为6℃~25℃。在6℃~1 5℃时菇体生长迟缓,但菇体组织细密、色泽美观,可培育出优质菇。蕾期管理一要加强通风,促进菌盖生长,抑制菌柄生长。二要减少用水量,菇期用水量过多,会导致菇体表面产生较暗的条纹或裂缝,从而影响质量。提前采收提前3~5天采菇,可保持菇体白度,防止采菇后在贮运过程中菇体发黄而影响质量。  相似文献   

9.
陈凤艳 《新农村》2014,(1):35-35
1.采收 供盐渍用的菇体必须适酬采收,防止开伞。采收时应轺摘轻放,保证菇体完整,无剜损,菇柄切削整齐.拣弃病菇虫蛀菇、斑点菇、畸形菇。  相似文献   

10.
香菇的采收方法 (1)采收时间。采菇最好在睛天进行,因为晴天采的菇水份少,颜色好;雨天采的菇水份多,难以干燥,且在烘烤过程中颜色容易变黑,加工质量难以保证。室内用袋料栽培的香菇,采收前菌棒(块)最好不要直接喷水。(2)采收方法。冬季气温低,香菇生长缓慢,采下的菇肉肥厚、香气浓、质量好。秋、春季节因气温较高,长成的菇肉簿菇柄长,产量虽高,但质量不如冬菇。香菇采收的标准以七八分成熟为宜,即在菇盖尚未完全  相似文献   

11.
一、采收加工盐渍鸡腿菇的菇体,应在菇蕾期即菌环紧包菌柄、菌盖表皮呈现出平伏伏鱼鳞片、高度10~15厘米时迅速采收.若在菌环松动后采收,将影响盐渍菇的品级.采收时应按鸡腿菇大小分开放置,轻拿轻放,保证菇体完整,菇脚切削整齐、干净.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1998,(9)
平菇是一种人们喜爱的蔬菜,其栽培技术不甚复杂而被广泛种植,但其在生长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生理性病害,既影响产量又影响品质,现逐一加以分析。1.幼菇枯萎小菌盖突然变黄、发软,子实体基部变粗、水肿发亮,继而枯萎腐烂。主要原因有:突然受到高温、低温刺激,菌体代谢紊乱;采菇时松动幼菇,引起菌丝断离。预防措施:严禁直接在刚刚形成的子实体的菇床上喷水;防止温度在短时间内的剧烈变化;采菇时切忌用力硬拔,以免牵动周围的幼菇。2.菌丝徒长其原因是配料时水分过多、料面湿度太大;管理不周到,气温高、料温高、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13.
一、巴西菇优质干品 将采收的巴西菇洗净,在通风处晾干或晾晒2小时.将烘干机(房)预热至50℃后稍降温,按菇体大小、干湿程度将鲜菇分级,并均匀地排放在烘干机(房)的竹筛上,菌褶朝下.大菇、湿菇排放在筛架中层,小菇、干菇排放在筛架顶层,质差或畸形菇排放在筛架的底层.烘干分为3个步骤进行:  相似文献   

14.
一、巴西菇优质干品 将采收的巴西菇洗净,在通风处晾干或晾晒2小时。将烘干机(房)预热至50℃后稍降温,按菇体大小、干湿程度将鲜菇分级,并均匀地排放在烘干机(房)的竹筛上,菌褶朝下。大菇、湿菇排放在筛架中层,小菇、干菇排放在筛架顶层,质差或畸形菇排放在筛架的底层。烘干分为3个步骤进行:  相似文献   

15.
<正> 1 适时采收 冬季气温低,香菇生长缓慢,采下的菇肉肥厚,香气浓,质量好。春、秋季在较高气温下长的菇,个大、肉薄、菇柄长,产量虽高,但质量不如冬菇。香菇采摘的标准以七八成熟为度。其形态特征为:菇伞尚未完全张开,菌盖边缘还在向内转成“铜锣边”。采摘过早,产量降低;过迟则质量不佳。最好是边熟边采,采大留小,及时加工。采菇最好在晴天进行。室内  相似文献   

16.
北方香菇常见病虫害包括杂菌 害、虫害、病害三类。是香菇生产中的大敌,直接影响制种与栽培的成效。为此,从事食用菌生产者必须高度重视,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一旦发现病虫害,就要认真分析原因,及早采取防治措施,彻底消灭或抑制其蔓延。确需化学药品防治时,要在未出菇或采完菇后进行,切忌不可直接喷洒于菇体上,以免残毒影响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17.
<正> (一)盐渍加工 1、采收 用于盐渍外销的大球盖菇的菇体应在6~7成熟,即菌盖呈钟形,菌膜尚未破裂时采收,用竹片刮去菇脚泥沙,清洗干净。 2、杀青 将清洗干净的大球盖菇的菇体放入5%食盐沸水中杀青煮沸8~12分钟,具体煮制时间应视菇体大小而定,煮至菇体熟而不烂、菇体中心熟透为止。可采用“沉浮法”进行检测,即停火片刻,菇体下沉为熟,上浮为生;或将菇体置入冷水中,熟菇下沉,生菇上浮。煮制好后捞  相似文献   

18.
<正> 一、盐渍加工 1.采收。用于盐渍外销的大球盖菇的菇体应在6~7月成熟,即菌盖呈钟形,菌膜尚未破裂时采收,用竹片刮去菇脚泥沙,清洗干净。 2.杀青。将清洗干净的大球盖菇的菇体放入5%食盐沸水中杀青煮沸8~12分钟,具体煮制时间应视菇体大小而定,煮至菇体熟而不烂、菇体中心熟透为止。可采用“沉浮法”进行检测,即停火片刻,菇体下沉为熟,上浮为生;或将菇体置入冷水中,熟菇下沉,生菇上浮。煮制  相似文献   

19.
##正##一、选菇。用来盐渍的菇应适时采收,清除杂质,剔去病、虫危害及霉烂个体。蘑菇要求菌盖完整,削去菇脚基部;平菇应把成丛的子实体逐个掰开,淘汰畸形菇;猴头菌和滑菇要切去老化菌柄。当天采收,当天加工,不能过夜。二、漂洗。先用0.6%的盐水(过浓会使菇体发红)洗去菇体表面泥屑等杂质,接着用柠檬酸溶液(pH值4.5)漂洗,能显著改变菇体色泽。三、杀青。在稀盐水中煮沸杀死菇体细胞,其作用是进一步抑制酶  相似文献   

20.
香菇的冬、春季管理,就是出菇期的管理,此期决定着经济效益的高低。出菇期是个菌丝发育向子实体发育的转折期。管理工作由发菌室转向出菇期,必须达到菌丝生理成熟。成熟的标准:一是手托菌袋有轻颤感;二是疣状物产生量占袋表面积的3/4,而且变软富有弹性;三是色素分泌占袋面2/3~1/2;四是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