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3 毫秒
1.
本次考察完成了部分燕山、秦岭及华北地区海拔从-15m~186lm范围内的野生牧草种质资源考察和搜集.共收集到野生植物资源606份,其中禾本科为30属,378份,豆科为14属,140份,其它植物88份.除采集到一些珍贵野生牧草外,还搜集到一批较稀有的野生种质资源,进一步丰富和扩大了国家牧草种质资源基因库的数量,为这些地区野生牧草的驯化及育种提供了原始材料.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牧草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较大的生态地理条件差异,致使牧草遗传资源丰富,种质资源多样。通过野生牧草驯化、杂交、诱变和引进种质材料的选择,相继培育出近20个牧草栽培品种,同时开展了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鉴定评价和牧草种质材料的整理整合研究。目前,吉林省牧草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工作相对比较滞后,在生产实际中,不能满足饲草饲料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据此,提出了以下牧草种质资源研究利用建议:开展境内牧草种质资源全面调查;加强牧草种质资源的搜集、鉴定与整理;开展牧草种质资源的安全保存;深入开展牧草种质资源的评价;加强牧草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优质、多抗牧草新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北疆地区17个县(市)不同生境、海拔高度及不同草地类型的野生牧草种质资源进行考察与搜集,共采集到9科、43属、69种、379份野生种质材料。大部分采自天山北坡、伊犁河谷及阿勒泰等地区。搜集到一批在不同地区和生境条件下豆科、禾本科重要属、种的野生优良牧草种质材料;同时还采集到珍贵的三叶草属4个种、62份种质材料,在精河县荒漠草原区,海拔386 m处发现并采集到老芒麦穗状花序,个别出现分枝的变异类型,这与在山西、四川和西藏地区不同生境条件下采集到的种内变异情况相似,值得深入研究。通过考察搜集不仅充实了国家牧草基因库,而且也将为培育牧草新品种提供丰富的原始材料。  相似文献   

4.
新疆北疆地区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的考察与搜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北疆地区17个县(市)不同生境、海拔高度及不同草地类型的野生牧草种质资源进行考察与搜集,共采集到9科、43属、69种、379份野生种质材料。大部分采自天山北坡、伊犁河谷及阿勒泰等地区。搜集到一批在不同地区和生境条件下豆科、禾本科重要属、种的野生优良牧草种质材料;同时还采集到珍贵的三叶草属4个种、62份种质材料,在精河县荒漠草原区,海拔386m处发现并采集到老芒麦穗状花序,个别出现分枝的变异类型,这与在山西、四川和西藏地区不同生境条件下采集到的种内变异情况相似,值得深入研究。通过考察搜集不仅充实了国家牧草基因库,而且也将为培育牧草新品种提供丰富的原始材料。  相似文献   

5.
对新疆不同区域不同生境的野生牧草资源进行调查与搜集。采集到豆科82份,35种,筛选出苜蓿属、野豌豆属、黄耆属、岩黄芪属等的部分牧草,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抗性强,可作为牧草品种改良、引种栽培等重要的种质资源材料。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北方地区披碱草属野生牧草资源的搜集,获得了披碱草属123份野生牧草种质资源,得到了一批优良野生牧草种质材料,如老芒麦、披碱草、垂穗披碱草等。其中绝大多数为栽培牧草的野生种或野生近缘种。这些材料通过在太仆寺旗科研基地的种植与评价表现出:老芒麦更适合于补播改良天然草场和建立人工草场;披碱草可作为抗性品种的选育材料,也可作为培育高产新品种的基础材料;而垂穗披碱草更适应在高海拔的高寒湿润地区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海南岛野生牧草种质资源考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2004年6月—2005年4月对海南岛野生牧草种质资源进行了实地考察。收集了野生牧草种质资源549份,隶属7科、33属,近60种。并对收集到的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的种类、分布情况、生长习性进行了描述。通过考察,挽救了一批濒临灭绝的品种;发掘了一批可供生产和育种单位直接利用的种质资源,丰富了国家种质库。还就海南的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1吉林省牧草种质资源利用成就 吉林省牧草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研究工作可追溯至上个世纪50年代。经过广大牧草育种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种质资源的创新研究工作己从初期的引种和野生品种栽培驯化发展到利用常规育种技术培育新品种阶段,  相似文献   

9.
我国牧草种质资源发展策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过去20年里,我国牧草种质资源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广泛搜集、有效保护、深入研究、积极创新、永续利用”的思想指导下,现已搜集到15000余份牧草种质;建立了一个中期库;完成鉴定材料4500余份;通过品种审定登记了336个牧草品种,其中134个为育成品种。随着现代生物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在牧草资源研究中的应用,我国在牧草种质资源研究工作从研究利用阶段步入迅速发展阶段。今后研究策略的发展方向是:(1)利用遗传多样性取样策略进行牧草种质资源的采集;(2)构建牧草核心种质,以保存最少的种质份数最大程度代表整个遗传资源的多样性;(3)分子标记技术在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评价鉴定以及种质创新中的应用;(4)信息网络技术在种质资源信息共享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草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对我国草种质资源的多样性进行了综述,我国草种质资源种类繁多、生态型多样,优良草种分布广泛,地方品种、特有种、稀有种和农作物野生近缘种多,通过草种质资源保护项目的实施,我国已保存草种质材料2.8万份(含重复),在全国不同的气候带建立了15个多年生牧草资源圃,完成14 757份种质材料的农艺性状和1 500多份种质材料的抗性鉴定。建议今后加大野生草种质资源的保护力度,深入开展草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工作,并尽快建立草种质资源分发利用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1.
西双版纳野生牧草种质资源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省最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开展野生牧草种质资源野外调查和收集,得出西双版纳州草地资源丰富,种类繁多,蕴含着大量的野生牧草种质资源。全州草地主要植物有128科,577属,1052种,其中禾本科(Gramineae)71属,140种;豆科(Leguminosae)47属,136种;莎草科(Cyperaceae)17属,60种。可食牧草有24科,209种,以禾本科、豆科、莎草科牧草为主。并对重要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的经济特性和饲用价值进行了评价分析,得出西双版纳地区野生牧草具有多叶、常绿、高产、低消化率等特性。开发利用这些优良野生牧草种质资源需根据具体的用途和牧草本身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开发方式。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充分了解及有效保存内蒙古地区的牧草种质遗传资源,对大兴安岭南段东南麓低山丘陵各类天然草场资源的分布及组成进行了调查研究,根据采集植物标本的鉴定结果统计,该地区共有野生种子植物和蕨类植物774种,属88科329属,饲用植物占植物总数的82.17%.同时调查还发现,该区草地资源存在过度放牧、良种未得到充分保护等问题,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为进一步完善该地区牧草育种和良种繁殖体系及有效地保护和利用牧草种质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牧草种质资源及其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论述了我国牧草种质资源及其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现状,以及牧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四个途径:形态学水平、细胞水平、生化水平和DNA水平。分子水平的研究是从同工酶(等位酶)分析发展到DNA水平上的分析,是已被证明在更高层次上研究遗传多样性更有效的手段,已越来越被人们广泛地应用于遗传多样性的研究。通过加大对我国野生牧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可以丰富牧草种质和为牧草育种工作者提供重要的原始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14.
中国荞麦种质资源及其饲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荞麦(Fagopyrum)是我国传统的食药两用植物,兼具优良的饲用价值。目前,荞麦栽培品种经过培育和演变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类型,在我国西南部地区亦蕴藏着丰富的野生荞麦种质资源。本文介绍了荞麦种质资源及在我国的分布情况、栽培荞麦的种类和栽培范围,荞麦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应用价值等,着重分析了荞麦,尤其是野生金荞麦作为饲草在营养、产量、适口性以及环境友好性等方面的优势,揭示出饲用荞麦的应用价值和未来的发展潜力。对当前荞麦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合性探讨,指出今后荞麦研究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新的野生资源的挖掘及饲用荞麦的开发利用之上。  相似文献   

15.
西藏牧草种质资源剖析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阐述了西藏野生牧草种质资源分布及其具有的优异特点,剖析了西藏目前在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西藏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及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高寒类牧草的物种资源库,许多野生牧草的抗寒、抗旱等抗逆基因和特殊种性是弥足珍贵的种质资源,而地处青藏高原的青海省在牧草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方面有着其独特的优势。青海省目前已收集整理入库的牧草种质资源有1548余份,其中禾本科1180份、豆科358份、其他科10余份。经选育出的8个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品种和8个一年生饲草品种已成为高寒牧区适宜种植的当家品种。本文深入分析了青海省在饲草种质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个重要的保护和利用措施。指出在保护和利用优良牧草种质资源的同时,深入研究和合理开发利用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我国草种质资源的保护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志宏  李新一  洪军 《草业科学》2018,35(1):186-191
草种质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我国草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在保护体系构建、收集保存、鉴定评价、种质创新、共享利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还存在缺乏原生境保护措施、特有珍稀资源消失风险加剧、评价创新严重滞后等问题。今后应加强重点保护草种质资源的原生境保护、加大重点属种收集保护力度、强化资源的系统评价和深度发掘,充分发挥草种质资源对草种业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8.
赤峰北部主要野生豆科牧草的植物区系及属种组成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显峰北部野生豆科牧草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赤峰北部主要野生豆科牧草有13属24种,分别占本市野生豆科牧草总属种的59.1%和24.2%,灌木类有3属6种,草本有10属18种,植物区系以温带成分为主,属于5个分布区4个亚区。属内种系比较贫乏。  相似文献   

19.
西藏草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介绍西藏草地资源和草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草地生态保护与植被恢复重建、高寒草地畜牧业、牧草与草坪草种子生产、草坪业和牧草种质资源五方面对西藏草业的发展战略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发展西藏草业的一些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