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设计,选择28日龄(28日龄断奶)个体重相近、健康、遗传基础相似的仔猪(杜洛克×长白×大约克三元杂交)120头,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不含血浆蛋白粉饲粮和含血浆蛋白粉0%、3.5%、5%和7.5%的饲粮,研究血浆蛋白粉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期14d。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仔猪饲粮中血浆蛋白粉含量的增加,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提高,料重比和腹泻率下降。各处理组的平均日增重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各处理组料重与对照组比差异极显著(P〈0.01)。综合考虑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率,以添加血浆蛋白粉5%饲喂断奶仔猪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甜菜碱对断奶仔猪生长和消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甜菜碱对断奶仔猪生长和消化性能的影响,120头始重10kg左右的杜长加断奶仔猪,公母各半随机分为5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600,800,1000和1200mg/kg甜菜碱,试验期为36d。结果表明,添加不同剂量甜菜碱均提高了断奶仔猪的采食量,日增重和饲料报酬,以添加600,800mg/kg组效果最为明显;与对照组比,采食量分别增加了9.39%(P〈0.05)和8.71  相似文献   

3.
不同断奶时间和体重的仔猪对简单饲粮和复杂饲粮的反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72头仔猪研究了断奶时间、断奶体重和饲粮类型对仔猪断奶后生产性能的影响。仔猪分别在25、35和45日龄断奶,每个日龄组选大、中、小三种体重猪各8头,分成二组。分别饲喂玉米一豆饼简单饲粮和含3%乳清粉、2%全脂奶粉和3%鱼粉的复杂饲粮。试验至70日龄结束。结果表明,随断奶日龄提高,70日龄体重(FW)和饲料利用率(FCR)提高(P<0.01),但35与25日龄断奶差异不显著(P>0,05);25日龄断奶猪的血清尿素氧含量极显著(P<0.01)高于35和45日龄组。随断奶体重增加,FW和采食量增加(P<0.01),但是FCR没有明显改善(P>0.05);大体重猪的血清脲氮明显(P<0.05)低于中、小体重。与复杂饲粮比较,使用简单词粮时,仔猪FW、采食量、FCR均明显下降,而血清尿素氮明显上升(P<0.01)。水平组合比较表明,断奶早或体重小而喂复杂饲粮的猪与断奶晚或/和体重大而喂简单饲粮的猪具有相近的生长成绩。回归分析表明,断奶体重比断奶日龄对生长性能的影响更大;采食量是影响断奶后生长性能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在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的日粮中分别添加血浆蛋白粉和肠粘膜蛋白粉,研究其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证实,血浆蛋白和肠粘膜蛋白能提高断奶仔猪的体重和日增重,增加采食量,降低腹泻率,改善饲养效应.  相似文献   

5.
血浆蛋白和肠粘膜蛋白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的日粮中分别添加血浆蛋白粉和肠粘膜蛋白粉,研究其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证实,血浆蛋白和肠粘膜蛋白能提高断奶仔猪的体重和日增重,增加采食量,降低腹泻率,改善饲养效应.  相似文献   

6.
试验在3所大学进行,选用1320头杂交仔猪,旨在评价饲粮中不同乳糖水平对保育期阶段3(保育期共4个阶段)即断奶后第3和4周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仔猪在15~20d断奶(初始体重6.2kg),并分配到5个处理中,每个处理有24个重复(每所大学饲喂8个重复),其中两所大学的16个重复中,每个重复含5头试猪,另外1所大学的8个重复中,每个重复含23头试猪。断奶后第1周,所有仔猪均采食复合阶段1饲粮(含乳糖20%);断奶后第2周,所有仔猪均采食复合阶段2饲粮(含乳糖15%)。断奶后第3和4周仔猪采食阶段3饲粮,乳糖含量分别为0,2.5%,5.0%,7.5%或10.0%,然后所有仔猪采食1~2周(阶段4)相同的玉米豆粕饲粮。乳糖来源为乳宝80,含乳糖80%。阶段1,2和3饲粮在相同场所配制。隔周称量仔猪体重,并计算饲粮采食量。研究表明,在最初2周内,采食相同饲粮的所有试猪间平均日增重、日饲料采食量和增重饲料比均没有显著差异(P=0.10)。在3和4周(阶段3)饲喂5种不同乳糖水平饲粮,随着乳糖水平的增加,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饲料采食量线性增加(P〈0.01),但是增重饲料比不受影响(P=0.10)。阶段3中乳糖水平为7.5%时,虽然二次指标(增重饲料比)差异不显著,但是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饲料采食量最高。与饲喂不添加乳糖饲粮的试猪相比,饲喂乳糖水平为7.5%的饲粮的试猪体增重多增长350g·只^-1,同时多消耗饲粮420g·只^-1,且多增长的体重(294g·只^-1)大部分维持到断奶后5~6周即试验结束时。结论:仔猪对保育期中后段饲粮中乳糖含量做出相应应答,且这些应答在不同的管理和设施条件下获得。  相似文献   

7.
保育期中后段乳糖水平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影响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在3所大学进行,选用1320头杂交仔猪,旨在评价饲粮中不同乳糖水平对保育期阶段3(保育期共4个阶段)即断奶后第3和4周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仔猪在15~20d断奶(初始体重6.2kg),并分配到5个处理中,每个处理有24个重复(每所大学饲喂8个重复),其中两所大学的16个重复中,每个重复含5头试猪,另外1所大学的8个重复中,每个重复含23头试猪。断奶后第1周,所有仔猪均采食复合阶段1饲粮(含乳糖20%);断奶后第2周,所有仔猪均采食复合阶段2饲粮(含乳糖15%)。断奶后第3和4周仔猪采食阶段3饲粮,乳糖含量分别为0,2.5%,5.0%,7.5%或10.0%,然后所有仔猪采食1~2周(阶段4)相同的玉米豆粕饲粮。乳糖来源为乳宝80,含乳糖80%。阶段1,2和3饲粮在相同场所配制。隔周称量仔猪体重,并计算饲粮采食量。研究表明,在最初2周内,采食相同饲粮的所有试猪间平均日增重、日饲料采食量和增重饲料比均没有显著差异(P=0.10)。在3和4周(阶段3)饲喂5种不同乳糖水平饲粮,随着乳糖水平的增加,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饲料采食量线性增加(P〈0.01),但是增重饲料比不受影响(P=0.10)。阶段3中乳糖水平为7.5%时,虽然二次指标(增重饲料比)差异不显著,但是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饲料采食量最高。与饲喂不添加乳糖饲粮的试猪相比,饲喂乳糖水平为7.5%的饲粮的试猪体增重多增长350g·只^-1,同时多消耗饲粮420g·只^-1,且多增长的体重(294g·只^-1)大部分维持到断奶后5~6周即试验结束时。结论:仔猪对保育期中后段饲粮中乳糖含量做出相应应答,且这些应答在不同的管理和设施条件下获得。  相似文献   

8.
甜菜碱对断奶仔猪的作用效果及其机理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20 头“杜长加”断奶仔猪按饲养试验要求分成5 组(每组3 个重复,每一重复8 头,公母各半)对照组饲以基础饲粮,试验饲粮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600,800,1 000, 1 200 m g/kg 甜菜碱试验为期36 d结果显示:不同剂量甜菜碱均提高了断奶仔猪的日采食量和日增重,降低了料重比 其中 800m g/kg 甜菜碱组效果最为显著,日采食量和日增重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871% (P< 005)和 1182%(P< 005),料重比降低279% (P< 005);且显著降低了血清尿素氮含量(P< 001),提高了血清总铁结合力、生长激素和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P< 005)此外,添加800 m g/kg 甜菜碱明显改变了断奶仔猪的胴体组成  相似文献   

9.
发酵白术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免疫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将发酵白术作为添加剂以0.1%,0.2%,0.3%三个梯度添加于基础日粮中,与添加0.2%未发酵白术组,添加抗生素组以及基础日粮组对照,研究其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影响。结果表明,①生长性能: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发酵白术饲料添加剂能增强断奶仔猪食欲,提高断奶仔猪采食量和日增重,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率。与添加抗生素组相比,添加发酵白术组在采食量、日增重方面优于抗生素组。与添加未发酵白术组相比,添加发酵白术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腹泻率要优于未发酵白术组。②免疫功能:在试验前期(1~14 d),0.2%发酵白术组能够显著提高断奶仔猪血清中IgA、IgG、IgM及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含量(P<0.05),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含量有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试验全期(1~28 d),0.2%发酵白术组IgA、IgG和IgM含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和未发酵组,0.2%和0.3%发酵白术可以显著提高血清中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含量,0.2%发酵白术组可显著降低血清中尿素氮(BUN)及ALT含量,0.3%发酵白术组AST含量显著降低。综合试验各项指标,断奶仔猪饲粮中发酵白术最适宜添加量为0.2%。  相似文献   

10.
饲粮类型对早期隔离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43头14±2日龄、体重为3.27±0.10kg的约克×梅山仔猪,实施早期隔离断奶,研究了以牛初乳、牛常乳(全脂牛奶粉)为主的饲粮类型以及全由非乳饲料组成的饲粮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断奶引起的生长抑制与饲粮类型有关,牛初乳是仔猪断奶后头2周饲粮的理想组分。牛初乳通过提高仔猪采食量,不仅克服断奶后的生长抑制,而且明显改善仔猪后期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研究钠米银粒子在断奶猪饲粮中添加的可能性,共设计3个试验。试验1:将4头断奶7d仔猪的回肠内容物,分别与纳米银粒子0、25、50、100μg·g^-1在37℃下体外培养4h。结果显示,纳米银粒子(胶体形式)使大肠杆菌(P=0.003)和乳酸杆菌(P=0.041)浓度呈线性下降。但是,与对照组相比,乳酸杆菌比例无显著差异。试验2:将15头断奶猪分为3组,每组在饲粮中分别添加纳米银粒子0、20、40mg·kg^-1。结果表明,在断奶后的第2周,添加纳米银粒子组仔猪日增重呈线性增长(P=0.007)。通过培养计数法观测到回肠中大肠杆菌浓度呈线性减少趋势(P=0.073),但乳酸杆菌浓度没有受到影响。通过免疫荧光素原位杂交(FISH)法测得各处理组断奶仔猪回肠中大肠杆菌和乳酸杆菌浓度没有差异,但是,细菌总数(P=0.010)和奇异菌(P=0.001)浓度逐渐减少。除了添加纳米银粒子20mg·^-1。组中梭状芽胞产气荚膜杆菌/梭菌胶原酶群浓度最低,其他细菌群均无显著差异。各处理组回肠黏膜组织学检测中也均无差异。试验3:为研究猪生产性能和其组织中银的残留量。将断奶后5周仔猪分成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仔猪,每组饲粮分别添加纳米银粒子0、20、40mg·kg^-1。结果表明,添加纳米银粒子20mg·kg。组猪采食量最多(P〈0.05),但表观消化系数无差异。5周后,在仔猪骨骼肌和肾中没有银残留,但在肝脏中,纳米银粒子20mg·kg^-1组和40mg·kg^-1组中银残留量分别为1.354和2.445μg·kg。(肝脏干重)。可见,纳米银粒子作为一种饲料添加剂,可能通过其抗菌特性调节断奶仔猪采食量和生产性能。既可以抵制一定种类的菌群,也可以减少小肠微生物含量,且对于宿主新陈代谢的有利作用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糖萜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48头35日龄断奶"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成3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仔猪。对照组仔猪饲喂基础饲粮;低糖萜素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50mg/kg糖萜素;高糖萜素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0mg/kg糖萜素。试验期为35d。结果:(1)250mg/kg和500mg/kg糖萜素组均能极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水平,极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采食量,降低料重比;(2)250mg/kg和500mg/kg的糖萜素组均能显著降低肠道中大肠杆菌的数量;提高双歧杆菌在结肠和盲肠中的数量;极显著提高乳酸杆菌在盲肠和直肠中的数量。  相似文献   

13.
选择43头14±2日龄、体重为3.27±0.10 kg的约克×梅山仔猪,实施早期隔离断奶,研究了以牛初乳、牛常乳(全脂牛奶粉)为主的饲粮类型以及全由非乳饲料组成的饲粮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断奶引起的生长抑制与饲粮类型有关,牛初乳是仔猪断奶后头2周饲粮的理想组分.牛初乳通过提高仔猪采食量,不仅克服断奶后的生长抑制,而且明显改善仔猪后期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不同种类抗菌肽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腹泻的影响,选用33日龄、平均体重(9.23±0.71)kg的断奶仔猪90头,公母各半,随机分配到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分别饲喂各处理组饲粮:对照组为基础饲粮、处理1组为基础饲粮添加A型抗菌肽0.04%、处理2组为基础饲粮添加B型抗菌肽0.05%,试验期为17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抗菌肽处理组仔猪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肉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仔猪腹泻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因此,抗菌肽可改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降低腹泻率。  相似文献   

15.
 试验将60头28日龄断奶的健康、体重相近(7.63μ0.52kg)的长大二元杂交商品仔猪按体重、性别,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和4个试验组,对照组即原用进口鱼粉配方组,第1、2、3、4试验组为分别用山东济宁圣齐生物生物工程生产的活性酵母蛋白粉替代25%、50%、75%和100%的进口鱼粉组,共试验4w。研究添加不同水平酵母蛋白粉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酵母蛋白替代进口鱼粉后均没有显著改变原添加进口鱼粉仔猪断奶后0~4w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饲喂效果较好。综合各项试验指标,酵母蛋白粉以50%~75%的比例替代进口鱼粉,添加到断奶仔猪日粮中对仔猪生产性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饲料成本下降。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在早期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盐酸水解羊血球蛋白粉和酸变性血浆蛋白粉的效果.结果显示:添加3%血球水解蛋白或酸变性血浆蛋白均十分显著(P〈0.01)地提高35日龄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尤其在断奶的前期.这提示用盐酸来处理血液蛋白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改善血粉品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王宇欣 《饲料博览》2023,(4):1-6+13
试验旨在研究特殊食品用脂肪粉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肠道菌群的影响,选取同批次23日龄左右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360头,按照体重、日龄等相近原则分为4组(对照组和试验Ⅰ~Ⅲ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头仔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用5%、10%和15%的特殊食品用脂肪粉等能等氮替代相应比例的原料。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试验组仔猪的试验末重、日均增重和日均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腹泻率显著降低(P<0.05),料重比均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日粮干物质、粗脂肪、粗蛋白、钙和磷的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所有肠段中,乳酸杆菌数量显著提高(P<0.05),大肠杆菌数显著性降低(P<0.05)。结果提示: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特殊食品用脂肪粉可明显提高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养分消化率,促进肠道菌群稳定,明显降低腹泻率。  相似文献   

18.
选用48头配种日龄相近、繁殖性能无显著差异的大约克经产母猪,按胎次、体况等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处理8头。哺乳母猪自由采食,自由饮水。研究哺乳母猪饲粮中分别添加0,40,60,80,100和120g/kg苜蓿草粉对母猪及其仔猪生产性能、血清指标及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添加苜蓿草粉对母猪断奶至发情时间间隔影响不显著(P>0.05),但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数和哺乳期仔猪成活率(P<0.05);对母猪泌乳期采食量、仔猪断奶窝重、窝增重、断奶平均个体重、平均个体日增重有极显著影响(P<0.01)。(2)添加苜蓿草粉降低了母猪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提高了母猪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和母猪、仔猪血清胰岛素含量,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3)添加苜蓿草粉对乳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有一定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认为,添加苜蓿草粉对哺乳母猪及其仔猪生产性能有一定改善,且100g/kg添加水平表现突出,因此在妊娠后期和哺乳期母猪饲粮中苜蓿草粉添加量以100g/kg为宜。  相似文献   

19.
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将90头体重相近的28日龄断奶仔猪分为2组(分别添加发酵豆粕和发酵菜籽粕),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头。试验分两个阶段,每个阶段12d,预饲期6d。发酵菜籽粕组在两个阶段分别以50%和100%的比例替代发酵豆粕。试验结果表明,第1阶段断奶仔猪日增重有提高趋势,饲料增重比和腹泻率有降低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第Ⅱ阶段断奶仔猪日增重、日采食量和饲料增重比分别提高了4.05%、3.14%和0.54%,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发酵菜籽粕可以部分或完全取代发酵豆粕用于断奶仔猪饲粮中。  相似文献   

20.
微生态发酵饲料菌群变化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①对微生态发酵饲料中的细菌总数、乳酸茵和大肠杆菌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饲料经发酵剂发酵后,乳酸菌数量在48h达到最大值,乳酸含量达到2.5%,大肠杆菌被显著抑制。②为了探讨微生态发酵饲料对断奶仔猪诱食及促进生长效果的影响,试验选用32日龄(长×大)断奶仔猪6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3个处理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发酵基础饲粮、发酵基础饲粮(50%)+未发酵基础饲粮(50%),结果表明,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分别提高8.16%和4.08%;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提高5.06%和7.59%;试验Ⅰ组的饲喂效果优于试验Ⅱ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