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5 毫秒
1.
蓼科沙拐枣属植物是我国荒漠区一种防风固沙先锋植物,它是一种能耐干旱、耐盐碱、耐高温和抗风蚀沙埋的灌木或半灌木,而且生长迅速、枝条茂密、易于繁殖,同时幼枝又是荒漠地区牲畜的饲料。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沙拐枣属植物的相关研究,常见环境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等对沙拐枣属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沙拐枣属播种育苗技术及扦插育苗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了沙拐枣属植物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木蓼属6种植物7个主要水分关系指标的生理意义,并对这些种进行了耐旱性排序。结果表明:蒸腾强度、水势、水分饱和亏和持水力4个指标可综合反映该属植物的水分代谢过程;束缚水和自由水比,相对含水率和细胞液浓度三指标可粗略反映该属植物水分与物质的比率关系。6种植物耐旱力从大到小的顺序为布尔津木蓼、拳木蓼、刺木蓼、额河木蓼、东北木蓼、沙木蓼。  相似文献   

3.
乔木状沙拐枣育苗造林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乔木状沙拐枣为蓼科沙拐枣属沙拐枣种子的优选品种,具有抗干旱、高温、风蚀、沙埋、盐碱的能力,沙拐枣耐瘠薄,适应性强,结实早,易于繁殖,生长迅速,可形成乔木状等特征。  相似文献   

4.
调查结果显示,福建省尤溪县有野生蓼科植物4个属26个种(包含种下分类),可考虑先行开发的有杠板归(Ploygonum perfoliatum)、火炭母(Ploygonum chinense)、虎杖(Ploygonum cuspidatum)、萹蓄(Ploygonum avicular)、绵毛酸模叶蓼(Ploygonum lapathifolium var.salicifolium)、红蓼(Ploygonum orientale)、水蓼(Ploygonum hydropiper)、刺蓼(Ploygonum senticosum)和羊蹄(Rumex japonicus)。分析了该区野生蓼科植物资源的种类、属的分布、生活型与生态环境、数量与分布区域、药用部位、主要化学成分与药理、利用价值,并对其合理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固沙新秀——东疆沙拐枣文/胡影东疆沙拐枣为蓼科沙拐枣属灌木,主产我国新疆北部和甘肃敦煌荒漠区。80年代中期引入甘肃河西走廊和宁夏沙区,经十多年的研究试验,它以抗干旱、风蚀、沙埋,耐高温、寒冷、瘠薄,生长迅速、适应性强、繁殖容易等多项指标名列同属各沙拐...  相似文献   

6.
沙拐枣是我国西北地区固沙造林的先锋树种,为蓼科沙拐枣属的多枝丛生灌木,分布广泛,绝大部分分布于荒漠和半荒漠地区,新疆准噶尔盆地的沙漠,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  相似文献   

7.
沙拐枣在甘肃民勤沙区的适应性及其固沙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沙拐枣(Calligonum spp、)是蓼科沙拐枣属植物,我国主要分布在准噶尔盆地、吐鲁番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周,柴达木盆地、阿拉善高原及鄂尔多斯的广大沙漠戈壁上,一般都作为固沙造林的先锋树种。民勤沙区从五十年代末以来、引进沙拐枣进行育苗造林试验。至七十年代末,这一树种即大量用于固沙造林,效果普遍良好。民勤治沙试验站现已营造各类林分350余亩。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蒸腾观测场法对花棒、毛条、沙拐枣、梭梭、沙枣的一年生实生苗;二白杨、新疆杨、沙木蓼一年生扦插苗进行了蒸腾耗水量的研究。各树种单株年耗水量比较,二年生植株以新疆杨最大(220.9公斤),其后是沙枣(207.8公斤)、二白杨(172.8公斤)、沙木蓼(139.7公斤)、沙拐枣、梭梭、花棒、毛条。一个生长季内沙枣、沙木蓼蒸腾峰值在9月,花棒、毛条的蒸腾最大值在7月,而梭梭和沙拐枣的峰值出现在8月。三年生植株蒸腾量远大于二年生植株,并且三年生植株蒸腾强度月变化以5月(沙枣)或6月(沙木蓼)最大,比二年生植株的蒸腾高峰提前1或2个月。  相似文献   

9.
沙拐枣属(Calligonum)是蓼科(Polygonum)灌木。该属植物均为固沙造林的先锋树种。它们具有抗干旱、高温、风蚀、沙埋和盐碱的特性,具有良好的防风固沙作用。并有调节荒漠地区气候、降低气温和地温、减少地表水蒸发的作用,生态效益特别显著。同时,沙拐枣的经济价值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它的嫩枝幼果和上年的干枯细枝可作骆驼和羊的饲料。它可与多种荒漠植物共生构成荒漠植物群落,形成牧场。沙拐枣枝干是很好的薪炭材,每公顷3年生的灌木林一年可  相似文献   

10.
宽叶沙木蓼属蓼科木蓼属灌木,是沙木蓼的变种.高1-3米,为多分枝灌木,多年生干树皮为灰褐色,灰、褐色纵向条纹相间,树干有纵裂,有数层纤维质皮.1-2年生枝条多为褐色与灰白色条纹纵向条状相间,枝条圆柱状,有明显的节,节处有薄膜质白色透明鞘.  相似文献   

11.
不同植物、同种植物不同组织部位中白藜芦醇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白藜芦醇已被列为抗心血管病,抗癌最有前途的药物之一。本研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虎杖、辣蓼、显齿蛇葡萄、葡萄、何首乌5种植物中的白藜芦醇的含量。结果表明:这5种植物中以虎杖根中白藜芦醇含量最高,同种植物不同组织部位中白藜芦醇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2.
不同生境条件对虎杖白藜芦醇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武陵山区不同地域采集的虎杖植株进行白藜芦醇含量比较测定,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含量有较大的差异,以常德2号地区的虎杖白藜芦醇含量最高,为0.337%。通过对30个不同地区、不同地理位置的虎杖生长环境调查,发现虎杖最佳生长条件为:坡向南坡,坡位上坡,土壤种类黄棕壤,土壤质地粘土,土壤母质板页岩,郁蔽度有零星光照。  相似文献   

13.
叉分蓼多生于山坡、沟谷、林间隙地,主要分布于冀、辽、吉、黑、青、川、内蒙等地,其嫩茎绿色多汁、营养丰富,并具药用功能,是加工小香槟、可乐、汽水、果露等饮料的良好原料,有广阔的利用前途。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东方蓼和射干2种地被植物的引种栽培,了解它们生长发育规律,对光照、土壤和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为发展北方园林绿化造景补充地被植物种类。  相似文献   

15.
虎杖规范化种植操作规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规程明确规定了宁化虎杖产地环境、种子和种根标准、育苗技术、栽培技术措施、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虎杖根干品的农药、重金属残留标准、有效成分含量标准以及包装、贮运方法等.以便科学种植虎杖,指导福建虎杖人工规模化种植.  相似文献   

16.
以虎杖带腋芽的茎段为试验材料,研究虎杖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的适宜条件。试验结果表明,虎杖在MS 6—BA 2.0 mg/L IBA 0.2 mg/L 3%蔗糖 0.7%琼脂培养基上增殖效果最好,培养30 d,增殖倍数达到3.4以上;在1/2MS IBA 0.5 mg/L 3%蔗糖 0.7%琼脂培养基上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100%,平均根长2.0 cm,平均苗高3.5 cm,以圃地表土为基质,在温室大棚内间歇喷雾的移栽成活率达96.25%。  相似文献   

17.
为满足对种苗的需求,以大连地区绿化观赏栽培的何首乌萌动芽为材料,进行了萌动芽的生长、生根培养,试管苗的生根继代增殖培养,以及试管苗移栽、定植的研究。结果表明:MS+6-BA0.2mg.L-1+GA31.0mg.L-1+NAA0.1mg.L-1是萌动芽生长培养的理想培养基;1/3MS+ABT0.8mg.L-1是生长芽生根培养和试管苗生根继代增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试管苗移栽成活率为90.2%,定植成活率为95.9%;定植的试管苗生长旺盛,保持了何首乌所有的植物学性状。  相似文献   

18.
Li X  Yu M  Meng D  Li Z  Zhang L 《Fitoterapia》2007,78(7-8):506-509
A new chromone glycoside (1), 7-O-(6'-galloyl)-beta-D-glucopyranosyl-5-hydroxychromone was isolated from Polygonum capitatum.  相似文献   

19.
将虎杖P olygonum cusp id a tum不同外植体经不同消毒时间处理后,接种在添加不同激素种类和水平的相同基本培养基上或相同激素种类和水平基本培养基上进行诱导实验,同时对根和根茎芽、叶、韧皮诱导的愈伤组织进行白藜芦醇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以M S较好,外植体叶对激素种类较为敏感,其中适当浓度的NAA诱导愈伤组织比2,4-D的效果好,KT比BA好,添加KT的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比较紧密,有利于分化,在M S+NAA 2 m g/L+KT 0.1 m g/L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较好,根茎芽的诱导率最高,为73%;愈伤组织的生长趋势从接种的第3天开始生长,到21 d时生长达到最高峰,干质量为0.461 2 g,以后生长速度减慢;对不同材料诱导的愈伤组织进行白藜芦醇含量的测定,其中根茎部芽的诱导的愈伤组织中白藜芦醇含量最高,其次是叶和根,最低的为韧皮.  相似文献   

20.
在鉴定2006年以及以前调查采集、拍摄的植物中,共鉴定出湖南新记录种16个,即:卵叶卷耳Cerastium wilsonii Takeda、圆穗蓼Polygonum macrophyllum D.Don、齿裂大戟Euphorbia dentate Michx.、柳叶绣球Hydrangea stenophylla Merr.et Chun、阔叶丰花草Spermacoce latifolia Aubl.、串叶松香草Silphium perfoliatum Linn.、聚合草Symphytum officinale Linn.、三裂叶薯Ipomoea triloba Linn.、鱼黄草Merremia hederacea(Burm.F.)Hall.f.、菱叶直瓣苣苔Ancylostemon rhombifolius K.Y.Pan、江西半蒴苣苔Hemiboea subacaulis Hand.-Mazz.var.jiangxiensis Z.Y.Li、闽赣长蒴苣苔Didymocarpus heucherifolius Hand.-Mazz.、大花万寿竹Disporum megalanthum F.T.Wang et T.Tang、少花万寿竹Disporum uniflorum Baker、花格斑叶兰Goodyera kwangtungensis C.L.Tso、翘距虾脊兰Calanthe aristulifera Rchb.f..其中丰花草属Spermacoce、鱼黄草属Merremia、直瓣苣苔属Ancylostemon 3属为湖南省新记录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