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桑树枝条是蚕桑生产中的主要副产物,一般多用作燃料,利用价值极低。若将其粉碎后加上其它辅料作为培育香菇的原料制成菌棒或菌袋栽培香菇,每个菌棒(袋)可获利2元,每667平方米(1亩)  相似文献   

2.
中国代料香菇栽培经过多年发展,根据栽培容器的不同,分为菌棒模式和透气袋模式,其中菌棒模式在菌棒生产阶段分为工厂化制棒模式和传统模式2种,本文就这3种生产模式的技术特点进行简要分析和讨论,以期为香菇栽培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熟料栽培将培养好的菌袋脱袋后横排或竖排放入畦中,菌棒间间隔2~3厘米,孔隙填以肥土,每平方米排放30个菌棒,排放完后,再覆土3厘米左右。如果土壤太干,可稍喷水,然后盖上事先用5%来苏水液浸泡过的聚乙烯塑料薄膜。这种栽培方法用种量少,成功率高,适合废料的二次栽培。  相似文献   

4.
研究结果表明,杏鲍菇栽培应以棉籽壳为主料熟料栽培;栽培料装量应以每袋干料350 g为宜;菌袋周边打孔的接种方式能显著提高其产量和出菇品质;最佳栽培模式为半脱袋竖向畦栽,覆土至菌棒3/4处。  相似文献   

5.
平菇地棚菌墙增产栽培技术集覆土栽培和菌墙栽培法为一体。使平菇的栽培管理更加省工.且质量优、产量高。其方法是将采收过第一潮菇的菌袋脱去.靠地棚四周土墙建菌墙。菌墙内全部用营养土填充。菌墙外端用泥将菌棒与菌棒间空隙抹好。菌墙上筑水槽.用于补水、补肥。  相似文献   

6.
总结袋栽灰树花2季出菇栽培技术,包括栽培场所选择与菇棚搭建、栽培季节安排、培养料配备、菌棒制作与管理、第1季挖穴出菇管理、菌棒保存管理、第2季出菇场地准备、菌棒排置及覆土、第2季出菇田间管理、采收与加工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桑树枝条是蚕桑生产中的主要副产物,一般多用做燃料,其利用价值极低。若用其粉碎后加上其它辅料作为培育香菇的原料制成菌棒或菌袋栽培香菇,每个菌棒(袋)可获利2元左右,每亩成园桑同的枝条栽培香菇可获得收入7000余元,既提高了桑园副产物的综合利用价值,拉长蚕桑产业链,  相似文献   

8.
白色金针菇工厂化生产中废弃菌棒的再利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小琼 《山西农业科学》2012,40(6):640-641,660
白色金针菇工厂化周年袋栽高效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菌棒(又叫菌糠、菌渣),即栽培用过的培养基料,如何环保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大量的菌棒,是食用菌栽培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主要探讨白色金针菇工厂化高效生产中产生的废弃菌棒的再利用,特别是用其进行2次出菇,探索一种"工厂化生产+温室栽培"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安徽农业科学》2020,(2):180-182
在峨眉山地区从不同的灵芝种质资源、栽培基质配比、定植方式等方面研究了灵芝林下栽培技术。结果表明,采用朵型较大的灵芝种质资源ZL81林下栽培时,生长周期较短,为114 d,产量较高,为69.53 g/(kg·袋);使用配方为棉籽壳40%、杂木屑35%、玉米芯15%、麦麸8%、石膏1%、石灰1%的菌袋进行林下栽培时,产量最高,为71.3 g/(kg·袋),多糖含量为1.02%,三萜及甾醇含量为0.83%。采用菌棒横竖交叉为2层摆放的定植方式(第2种),产量为76.23 g/(kg·袋),优于将菌棒平铺的定植方式(第1种);2种定植方式栽培出的灵芝多糖含量相近,第1种定植方式三萜及甾醇含量优于第2种,为1.05%。  相似文献   

10.
缙云县推广香菇和水稻复种,生产效益显著,规模迅速扩大。袋栽香菇从1990年的45万袋,至今已发展到每年4000—5000万袋。以平均每袋菌棒产菇0.75千克,每千克4.19元,每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栽培菌棒1万袋计算,每亩可产菇7500千克,每亩纯收入20145元。收菇后掀膜留架种上一季杂交  相似文献   

11.
<正>黑木耳,又名木耳、光木耳等,属于担子菌纲、木耳目、木耳科、木耳属,是目前国内栽培量位居第二的食用菌,产区遍布全国大部分地区。在栽培模式上有东北短袋和南方长棒二种。浙江的木耳生产主要采用长菌棒全日光露地栽培模式,栽培季节一般安排当年秋季—次年春季,其中秋冬季是主产期,此期生产的木耳由于菌棒营养贮备充足,气温适宜,所以耳片厚、色泽深、品质佳,一般称之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大棚层架式袋料香菇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搭建菇棚、科学选择最佳栽培节令与品种、菌棒制作、发菌期管理、菌棒脱袋转色管理、出菇期管理、适时采收、干制等内容,以期为广大菇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大棚层架式袋料香菇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搭建菇棚、科学选择最佳栽培节令与品种、菌棒制作、发菌期管理、菌棒脱袋转色管理、出菇期管理、适时采收、干制等内容,以期为广大菇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木薯茎秆屑代替木屑高效栽培木耳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薯是大戟科木薯属植物,其秸秆产量约占木薯产量的70%~80%。木薯茎秆皮层含有白色乳汁,中心髓部水分含量高,所以很难晒干焚烧,大量的茎秆带来了处理难的问题。如果将其粉碎后代替部分锯木屑制成栽培木耳的菌棒或菌袋培养基,每个菌棒或菌袋可以节约成本0.25~0.4元;通  相似文献   

15.
平菇地棚菌墙增产栽培技术集覆土栽培和菌墙栽培法为一体,使平菇的栽培管理更加省工,且质量优、产量高。其方法是将采收过第一潮菇的菌袋脱去,靠地棚四周土墙建菌墙,菌墙内全部用营养土填充,菌墙外端用泥将菌棒与菌棒间空隙抹好,菌墙上筑一水槽,用于补水、补肥。此办法的优点主要有:①建菌墙前先出一潮菇,用已收缩的菌棒建成的菌墙不宜变形,不干裂,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6.
食用菌料袋扎口机主要适用于香菇、银耳等菌种的栽培料袋袋口的捆扎作业。自动送钉,扎口气密性好,效率高。生产10000段菌棒,扎口工序至少需要6~8个工人,利用食用菌料袋扎口机只需1~2个工人即可完成。  相似文献   

17.
湖南益阳市百羊庄香菇协会年生产菌棒1000多万棒,需栽培种30万棒(袋)、原种6000瓶(袋)。一直以来,所需原种均是从较远的浙江省等外地购进,费用较大。协会想筹建一个菌种场,  相似文献   

18.
我国香菇工厂化栽培模式及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香菇工厂化栽培模式主要有菌棒模式和透气袋模式两种。为促进香菇工厂化栽培的进一步发展,现对这两种模式的发展现状及技术要点进行了简述及讨论,以期为香菇工厂化生产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一、香菇覆土栽培采用自然转色、开放出菇、拉大干湿差、实行干湿交替的水分管理等技术,能使香菇菇体大、肉质厚、花菇量多。二、产量与常规法相比,可提高30%~40%。三、菌棒脱袋覆土后能自然转色,且不易感染。四、菌棒覆土后能充分利用和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营养,可省去每潮菇后浸泡菌棒补水的繁琐工序。具体方法如下:畦宽80~100厘米、深20厘米、  相似文献   

20.
平菇地棚菌墙保湿增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菇地棚菌墙增产栽培技术集覆土栽培和菌墙栽培法为一体,使平菇的栽培管理更加省工,且质量优、产量高。其方法是:将采收过第一潮菇的菌袋脱去,靠地棚四周土墙建菌墙,菌墙内全部用营养土填充,菌墙外端用泥将菌棒与菌棒间空隙抹好,菌墙上筑一水槽,用于补水、补肥。此办法的优点主要有:(1)建菌墙前先出一潮菇,用已收缩的菌棒建成的菌墙不宜变形,不干裂.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