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涂锐 《植物医生》2004,17(3):28-30
马铃薯癌肿病(Potato wart)又名黑瘤病、黑痂病,群众俗称"疙瘩洋芋".病菌(属鞭毛菌亚门真菌)以休眠孢子囊在病组织内或随病残体遗落在土壤中越冬.休眠孢子囊抗逆性很强,可在土壤中存活25 a左右,遇适宜的条件,萌发产生游动孢子和合子,从寄主表皮细胞侵入.  相似文献   

2.
 蚕豆疱疱病是川西北高原春蚕豆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病面积约6万亩。罹病茎、叶起疱,一般因病减产20%左右。病原为巢豆油壶菌(Olpidium viciae)。巢豆油壶菌及其所致病害发生于日本,我国尚属初次发现。该菌寄主范围广,易见的自然寄主为蚕豆、豌豆和歪头菜。在人工接种下,除可侵染大豆、菜豆、箭舌豌豆、兵豆等多种豆科作物外,也能侵染油菜、结球甘蓝、大白菜、萝卜、黄瓜、南瓜、莴苣、菠菜、荞麦等作物。以病株残体内的休眠孢子囊在土内越冬,翌春萌发侵入寄主,在寄主细胞内形成游动孢子囊,通过出管释放单鞭毛游动孢子进行再侵染,潜育期13~18天。游动孢子亦起配子作用,结合形成双鞭毛游动合子,以合子侵入。后期在寄主细胞内形成休眠孢子囊。  相似文献   

3.
 细胞色素bc1位点抑制剂包含作用于线粒体内膜外壁CoQ氧化位点抑制剂(QoIs)和作用于线粒体内膜内壁CoQ的还原位点抑制剂(QiIs)。从未使用过QoIs和QiIs的江苏省南京市和安徽省和县随机采集分离获得48个辣椒疫霉单游动孢子囊菌株,并测定了它们不同发育阶段对嘧菌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辣椒疫霉菌丝生长对嘧菌酯的敏感性最低,EC50值范围在1.225~86.100 μg/mL,平均值为(21.041±14.397)μg/mL,其活性低于甲霜灵47.7倍;游动孢子囊形成和萌发对嘧菌酯的敏感性较高,EC50值范围分别在0.006~0.996 μg/mL和0.053~0.334 μg/mL,平均值分别为(0.161±0.126)μg/mL和(0.155±0.023)μg/mL,其活性高于甲霜灵516.8倍;游动孢子萌发对嘧菌酯的敏感性最高,EC50值范围在(0.018~0.111)μg/mL,平均值为(0.057±0.011)μg/mL,活性是甲霜灵的142.4倍。离体生物测定结果表明,水杨肟酸对嘧菌酯抑制菌丝生长的增效作用最强,对游动孢子囊形成的增效作用次之,而对游动孢子囊和游动孢子萌发过程的增效作用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专题研究“八五”期间我省农田杂草科学研究和除草剂开发应用 的商榷················”···········”·一··~·“·”·..一l(1)马唐和反枝觅在棉田的竞争试验初报”··一~····”·…1(5)普施特在土壤中活性的研究···-~·····”·“··”····,.一l(7)丁草胺对Q一淀粉酶形成及其活性的影响····”··“一2(2)日本看麦娘对小麦产量的损失和经济闷值研究~一2(5)油菜不同栽培方式下杂草发生规律研究···~····4··…2(8)都尔单用和混用防除移栽稻田杂草技术研究··……3(1)稻田一次…  相似文献   

5.
第1期(1 986年3月)红铃虫为害棉铃的损失分析和经济阂值的探讨·································……曹赤阳福建水稻白背飞虱生活史及其在杂草寄主上的特性···························……罗肖南多抗性晚釉浙丽1号(6202)对几种主要病虫的抗性············……巫国瑞陶林勇柑桔木虱(Diophor£na oitr‘Kow.)卵及若虫空间分布型的研究及其应用……黄美贞四川绵阳地区小麦条锈病流行规律的研究 ”·“·”·”·“··一谢水仙陈杨林李华玉林锡伦孙永厚王德生我国…  相似文献   

6.
从采集的样本中发现马铃薯癌肿病的休眠孢子囊超过了已报道的形态大小,防腐浸渍液处理后休眠孢子囊平均大小缩小50%以上。  相似文献   

7.
《植物保护学报》2005,32(4):441-448
第1期研究论文麦长管蚜信号传导C蛋白p亚基基因克隆与组织分布蒋红玲陈巨莲倪汉祥程登发(l)GK22、苏抗103及其受体亲本对亚洲玉米螟的抗性比较黄东林王凤邹敏史晓利柏立新(7)甜菜夜蛾能源物质积累及其飞行能耗与动态李克斌高希武烟草疫霉的产抱和接种方法研究··············……四川釉稻区稻瘟病菌群体遗传结构···········……应用Gls和地统计学研究小麦条锈病菌越冬范围卢代华叶慧丽曹雅忠罗礼智江幸福(13)王万能全学军肖崇刚(18)廖华明龚学书周西全(23)石守定土壤拮抗放线菌S一30一6菌株活性产物抑菌作用马占…  相似文献   

8.
利用来自马铃薯癌肿病疫区的薯块进行工业加工时,癌肿病的游动孢子囊也随薯块及土壤一起带进工厂。在加工过程中,病原菌转移到堆集场地上、填坑中、污水管、污水沟、薯渣等里面(特·西·叶弗来米阔,1976)。积累在这些地方的病原菌,造成随同废物一起扩散病原体的危险,其中最主要的是污水和薯渣。调查契尔诺维茨省加工疫区马铃薯的契  相似文献   

9.
正根肿病是重要的十字花科作物土传病害,病原菌为专性寄生的芸苔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 Woron.,属根肿菌目芸苔根肿菌属,主要侵染寄主植物根部形成根肿症状。根肿菌侵染包括根毛侵染和皮层中柱侵染2个阶段,在外界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根肿菌休眠孢子萌发释放的初生游动孢子侵染寄主根毛并形成游动孢子囊产生次生游动孢子,次生游动孢子再侵染根毛或者是成对融合进而  相似文献   

10.
霜霉属真菌(Peronospora(Corda)Schrdoter)较为重要的种有东北霜霉(Peronospora manshurica(Naoum.)Syd.),散展霜霉(Peronspora effusa(Grev.)Ces.),寄生霜霉(Peronospora parasitica(Pers.)Fr.),烟草霜霉(Peronospora hyoscyami de Bary f.sp.tabacina(Adam)Sklichy)等。本研究对寄生霜霉、散展霜霉和东北霜霉3个种的孢子囊通过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自然死亡等多种致使孢子囊死亡的方法处理后,孢子囊的自体荧光现象和其萌发活性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观察了干烟叶上烟草霜霉孢子囊的自体荧光现象和其萌发活性,得出了霜霉属真菌孢子囊的自体荧光现象和孢子囊的萌发活性呈反相关关系的规律性结论,说明检验孢子囊的自体荧光现象可以用于检验霜霉属真菌孢子囊的萌发活性。  相似文献   

11.
为探寻非寄主和寄主种子分泌物中抗病信号分子,通过显微观察,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离体接种法对不同种子分泌物处理后大豆疫霉Phytophthora sojae的游动孢子数、孢子囊数、游动孢子释放后残留的空囊数、成囊和未成囊的游动孢子数、萌发和未萌发的胞囊数、菌落直径、卵孢子数进行测量,并计算抑制率,明确非寄主菜豆和寄主大豆抗病品种、感病品种种子分泌物对大豆疫霉游动孢子趋化性、生长发育和侵袭力的影响。结果显示,非寄主菜豆种子分泌物不吸引大豆疫霉游动孢子,显著抑制大豆疫霉孢子囊形成、胞囊萌发和卵孢子产生,抑制率依次为97.3%、73.0%和17.5%,然后溶解胞囊,最终导致游动孢子对下胚轴侵袭力降低,抑制率为67.1%。寄主大豆种子分泌物能吸引大豆疫霉游动孢子,感病品种种子分泌物吸引力高于抗病品种。感病品种种子分泌物对大豆疫霉生长发育无显著影响,但促进大豆疫霉游动孢子侵袭力;抗病品种种子分泌物显著抑制大豆疫霉孢子囊形成、胞囊萌发和卵孢子产生,抑制率依次为86.6%、34.3%和12.8%,然后溶解胞囊,但作用强度小于非寄主菜豆种子分泌物,最终导致游动孢子对下胚轴的侵袭力降低,抑制率为24.2%。表明非寄主菜豆和寄主大豆抗病品种的种子分泌物对大豆疫霉有抑菌活性,大豆疫霉的非寄主和寄主抗病性与种子分泌物有关。  相似文献   

12.
寄主植物对二斑叶螨解毒酶活性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不同蔬菜寄主对二斑叶螨解毒酶活性的诱导影响,为叶螨的寄主适应性及叶螨对寄主的抗性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方法]将饲养在菜豆上的二斑叶螨分别转移到黄瓜、甘蓝和茄子上饲养3代后,测定包括菜豆在内的4种不同寄主植物对叶螨体内解毒酶系活性的诱导影响.[结果]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二斑叶螨体内解毒酶系活性差异显著.从菜豆寄主转养到黄瓜、甘蓝和茄子上后,后3个寄主上叶螨种群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显著下降,茄子上种群活性最低,菜豆种群是茄子种群的2.75倍;而后3个寄主种群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比活力显著上升,茄子种群最高,是菜豆种群的6.03倍.4种供试寄主植物的二斑叶螨种群中,在黄瓜寄主上羧酸酯酶(CarE)和多功能氧化酶(MFO)活性显著高于其他3种寄主植物,CarE活性的高低顺序为黄瓜>菜豆和甘蓝>茄子,而MFO活性为黄瓜>茄子和菜豆>甘蓝.[结论]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可诱导二斑叶螨体内的解毒酶系活性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这可能是二斑叶螨对寄主具有广泛适应性的生理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3.
关于当前植保工作的几点意见···……裴温(1一2)············……湖南褐飞虱科研协作组(2一21)山东植物检疫工作的发展······……姜泽海(1一4)凉山州粘虫越冬调查············……旷昌炽(2一12)提高农药质量开展产品评比……卞绍庄(1一32)关于玉米植抗素的研究综合防治与病虫测报···一··~·~·一束炎南(2一2)—影响植抗素含量的因素和测定技办好四级测报网不断提高测报水平术·.~·…“….……唐德志等(4一2) ·····················……黄寿钦、邱其生(2一4)病情指数比较误差的…  相似文献   

14.
《植物保护》1993,19(6):54-56
虫害柑桔广翅蜡蝉生物学特性与防治方法的研究麦茎蜂发生规律及其防治研究-“‘‘,李新成等(I一ZI)t‘··················4‘4········一王远湖(3一12)平凉地区麦二叉蚜发生程度预测式···……王新俊(1一28)杨梅小细蛾的生物学及其防治··…陈宗良等(2一21)麦田沟金针虫夏眠特性与危害关系的研究樱桃实蜂的生物学及其防治研究·,··一孙益知等(4一18) ···‘····1····‘一·.········】tttt·…牛赡光等(2一14)葡萄羽蛾的初步研究··,········,··,·,·…郑德龙等(5一15)麦穗…  相似文献   

15.
研究报告范氏黄蚜小蜂研究···························……包为民何国锋卢爱平等(1):1一5尼氏钝绥蜻抗有机磷翰州种群的遗传分析……杜桐源熊你君田肇东(1):6一9荔蜷卵平腹小蜂和松毛虫赤眼蜂种间对寄主竞争的研究 ·············································……林诗吟陈巧贤刘文色等(l):10一13拟垫拟嫂对食荻色蚜捕食功能反应的研究 ·············································……王索典帅先福龚袂初等…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谷子白发病接种效率和鉴定结果的准确性,研究了卵孢子菌土种子包衣接种鉴定技术和孢子囊(无性孢子)浸芽接种鉴定技术:(1)利用16%甲基纤维和50%京二BA剂水溶液作粘着剂,将菌:±=1:5的菌土均匀粘着在种子表面。其接种效率和鉴定准确性大大优于菌土覆盖播种层的传统鉴定方法;(2)利用孢子囊菌悬液浸泡2-3毫米的谷芽,可以造成系统侵染并可作为谷子白发病抗病性鉴定接种方法。作者还研究了孢子囊诱发和病叶保存作孢子囊源的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17.
多种实蝇科害虫产卵后可释放寄主标记信息素来表明寄主果实已经被占据,从而调节自身或同种个体间的对寄主果实的产卵选择行为。为探明桔小实蝇卵表化合物的寄主标记作用,本文测定了桔小实蝇卵表甲醇提取物对桔小实蝇的产卵驱避活性,并观察了甲醇提取物处理对桔小实蝇产卵行为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桔小实蝇卵表甲醇提取物对桔小实蝇有明显的产卵驱避活性,且活性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提取物浓度为100 mg/mL(虫卵与溶剂质量体积比,m/v)时,在选择性条件下的产卵驱避率为55.45%;非选择性条件下的产卵驱避率达到64.79%。经卵表提取物处理后,桔小实蝇在寄主果实上的访问次数、试探产卵时间、试探产卵次数、实际产卵次数和产卵量均显著少于对照。证实了桔小实蝇卵表化合物具有明显的产卵寄主标记作用。  相似文献   

18.
 温度、pH和离子条件是影响病原细菌对寄主吸附的基本因子,文章测定了它们对大白菜软腐欧氏杆菌(Erwinia carotovora pv.carotoyora)在寄主根毛上吸附的影响。病菌在5个给定温度下对寄主根毛吸附量的变化,呈现为由吸附起始温度(18℃)、温度稳恒渐近范围(18-22℃)和温度饱和点(22℃)组成的吸附动力曲线。病菌在12个pH梯度下的运动状态、生活力及对寄主根毛吸附量的变化表明,病菌吸附以pH5.8-7.2为适宜范围,pH4.6和8.2为低限和高限;偏酸(pH5.0以下)和偏碱(pH7.2以上)可通过影响病菌的生活力和运动性而影响吸附。5×10-6M的Ca++可使病菌吸附量提高2.5-4.2倍,同浓度的Mg++可使吸附量提高2.7倍。文章讨论了温度和pH条件影响吸附的动力学,以及吸附调节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9.
总目录     
第一期讲究科学用药搞好病曳害的综合防治·调交与研究。。·“··”····”·“·“·”·”·”·“·“·”一沈文灿(43)总结经验,充实提高,加速植保专业责任制手动喷雾器低容量喷雾防治稻苞虫试验 的发展····“···“·”·“····一~刘松林(2)”.·一,”·”,··”·”····“·”·”一吴文君等(44)长江中下游水稻病虫综合防治考察宣讲团应用澳氛菊醋防治玉米螟“·“·“一孙伯欣等( 46) ”··”·“····“···“·“·“·“一曾昭慧供稿(4)嗅氰菊醋低容量喷雾防治粟灰螟·”二阎毅(5)氟硅脉与粉锈宁混用低…  相似文献   

20.
香蕉枯萎病菌1号和4号生理小种细胞壁降解酶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香蕉枯萎病菌1号和4号生理小种的细胞壁降解酶进行比较。通过测定4号生理小种在寄主体内细胞壁降解酶的活性发现,能检测到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多聚半乳糖醛酸反式消除酶(PGTE)、果胶甲基反式消除酶(PMTE)和纤维素酶(Cx)的活性。在不同碳源培养条件下,2个生理小种均有以上5种酶的活性,以1%柑桔果胶为碳源时产生的PMG和PG活性明显高于其他几种酶的活性,而以1%CMC为碳源时,所产生的Cx都比其他几种酶的活性高。细胞壁降解酶同工酶电泳后发现,4号生理小种在寄主体内和体外培养时都比1号生理小种多分泌一种PG。2个生理小种在体外培养时分泌的PMG、PGTE和PMTE没有差异。4号生理小种在寄主体内比1号生理小种多分泌一种PMG,却少分泌一种PGTE,2个生理小种在寄主体内的PMTE则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