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研究了灾害性倒伏对小麦粒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灾害性倒伏导致粒重及产量的下降达极显著水平,分别比正常生长状态下降17.77%和40.00%。正常生长状态和倒伏生长状况下的粒重与产量的正相关都达极显著水平,产量下降值与粒重下降值之间的相关虽不显著,但也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3种相关系数分别为 r=0.8102、r=0.8403、r=0.3366。并讨论了倒伏发生的直接和间接原因,提出了预防倒伏的具体措施。为保持小麦稳产高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李文  王永文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8):33-33,47
小麦是凤阳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每年因倒伏造成小麦产量损失影响较大。不同生育时期倒伏和不同倒伏的程度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差异较大。倒伏发生后通过药剂处理和喷施叶面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倒伏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由于播量大或自然灾害等原因可造成小麦倒伏,使小麦产量降低。正确的应对方法是: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宁夏灌区小麦早期发生倒伏(6月上旬),对其产量性状的影响及应采取的相应补救措施进行了探讨。其结论是:小麦早期发生倒伏对亩收获穗数无影响,对穗粒数和千粒重影响较大,可造成小麦减产28.1%;及时扶植并进行叶面喷肥均可增加千粒重。  相似文献   

5.
姜伟 《河北农业》2011,(11):29-29
小麦倒伏主要发生在肥水充足、小麦旺长、群体过大、田间郁蔽的高产麦田,加上肥水管理不当,生长中后期遇风雨往往发生倒伏现象,是影响小麦高产、稳产、优质的主要因素之一。“麦倒一把草”的俗语足以说明小麦倒伏后对产量影响的严重性。据调查:一般小麦倒伏就会减产20%。30%。早春是预防小麦倒伏的关键时期,其综合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6.
通过人为措施,对不同时期生长的小麦造成同一程度倒伏,探讨总结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模型,指导评估自然条件下小麦倒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小麦倒伏对产量因素的影响及补救方法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小麦开花期发生倒伏 ,可造成穗粒数和千粒重减少 ,倒伏程度越大 ,减产越严重。灌浆期发生的倒伏 ,主要使千粒重降低 ,减产幅度相对较小。小麦倒伏后 ,适时叶面喷施粉锈宁和磷酸二氢钾 ,可有效地增加千粒重 ,减少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8.
小麦倒伏在广大麦区经常发生,倒伏后的小麦因光合作用受阻,其产量和品质都受到很大的影响。据我们连续四年的调查,一般的小麦倒伏可减产20-50%,严重的倒伏(即在抽穗扬花前倒伏的)减产60%以上,倒伏后的小麦籽少粒秕,品质下降。严重地影响到了小麦高产优质。所以在防治上不可掉以轻心,特别是2005年暖冬气候;冬前小麦生长时间长,越冬死亡率低,春季里更应注意做好小麦防倒工作。小麦起身后,如果出现旺长的势头、田间表现群体过大,亩茎数超过110万茎,在小麦拔节前务必做好以下四项技术措施,以防止小麦倒伏,造成减产。  相似文献   

9.
张浩 《河南农业》2008,(19):52-52
目前许昌市所种植的个别小麦品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抗倒伏能力差。特别是种植在高产地块容易倒伏,今年倒伏(5月17日倒伏)的小麦产量只有325kg左右。二是抗病性差。如温麦4号、温麦6号、温10—2等,高感小麦纹枯病。纹枯病是小麦生产上的常发性病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3~4月阴雨天多的年份,发生程度重;3~4月份阴雨天少的年份,发生程度轻。如今年全市小麦纹枯病病田率100%,  相似文献   

10.
寿县小麦倒伏对产量结构的影响及防止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寿县近两年小麦倒伏情况,进行倒伏与未倒伏产量结构调查比较,分析了倒伏的原因,提出了防止倒伏的途径,以期为寿县小麦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小麦是大通县的主栽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在1.67万公顷左右,占大通县农作物播种面积的36.3%。多年来小麦生长后期倒伏造成的产量损失比较严重。倒伏不仅造成小麦产量和品质下降,还不利于人工和机械收割。针对这种情况,近几年,我们对小麦后期倒伏的原因进行了田间调查和具体分析,并  相似文献   

12.
随着小麦产量的不断提高,小麦倒伏现象在各地不断发生,造成大面积减产和收获困难。小麦倒伏现象一般发生在中后期,以抽穗至收获前发生较多,而造成小麦倒伏的主要原因,往往是前中期技术措施不当。尤其是春季化控防倒.对防止高产麦田后期倒伏及产量的促高保稳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倒伏”是高肥水条件下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障碍之一。近年来,随着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小麦生产上的推广应用,为防止倒伏、促进增产开辟一条新途径,是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配套技术措施。一、喷施多效唑在小麦起身期,每亩喷洒200×10-6多效唑溶液30公斤,可使植株矮化,抗倒伏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化肥零增长技术途径,促进作物专用肥推广应用,在本县付寨乡章寨村连续2年开展了小麦专用肥对冬小麦的产量及其经济效益研究.结果 表明:小麦专用肥较农户习惯施肥可以显著提高小麦拔节期和成熟期分蘖数、穗粒数和产量,降低了株高,防止小麦倒伏,取得了良好效益.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寿县2002年小麦倒伏情况进行了倒伏与未倒伏的产量结构调查比较,分析了倒伏的原因,提出了预防倒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小麦倒伏的原因及防止倒伏采取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泌阳县是小麦主产区,每年播种6万hm2.近几年随着小麦产量不断提高,倒伏发生的频率、面积、为害越来越严重,已成为夺取高产的一大障碍因素.倒伏多发生在小麦抽穗至成熟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倒伏影响水分、养分的运转,光合作用降低,诱发多种病害发生为害,倒伏一般减产20%~30%,严重倒伏减产50%以上.  相似文献   

17.
刘领地 《河北农业》2006,(11):19-20
冬小麦是河北省主要粮食作物,小麦倒伏是小麦高产的最大障碍。小麦倒伏后,光合作用受到严重影响.水分,养分运输受阻,籽秕,籽少。倒伏减产的程度与倒伏发生的时间关系密切,小麦倒伏一般发生在拔节之后,倒伏越早对产量影响越大,如抽穗开花倒伏可减产30—50%,灌浆期倒伏一般减产20%以上,防止冬小麦倒伏是小麦高产的关键措施,小麦倒伏除本身品种特征特性外,栽培因素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不同类型小麦品种倒伏后减产的原因,对其倒伏后产量结构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丰产型品种拉1453-3倒伏后减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穗粒数下降和穗粒重降低,导致其产量下降显著;抗旱型品种克旱19倒伏后减产主要是由于穗粒数减少造成的;喜肥类型品种龙麦26和龙辐麦02-0958,倒伏对其产量三因素的影响微弱,致使产量下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随着小麦产量的不断提高,小麦倒 伏现象在各地不断发生,造成大面积减 产和收获困难,小麦倒伏现象一般发生 在中后期,以抽穗至收获前发生较多,而造成小麦倒伏的主要因为,往往是前 中期技术措施不当.尤其是春季化控防倒,对防止高产麦田后期倒伏及产量的促高保稳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为沃农丹浓缩颗粒肥料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进行了沃农丹在小麦生产上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沃农丹能够提高小麦抗逆性、预防早衰、提高结实率、增加粒重、减轻倒伏,同时能明显提高小麦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