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于1979年经国务院和农业部批准正式建立,直属农业部领导。1997年划归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被科技部、财政部、中编办批准为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农业农村部环境监测总站设在本所,是全国农业环境监测网络牵头单位和业务指导单位。研究所入选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第二批试点研究所,农田重金属污染修复创新团队、重金属生态毒理创新团队、农田有机污染生物消减创新团队、产地环境监测与预警创新团队、环境危害因子风险评估创新团队、农业环  相似文献   

2.
正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于1979年经国务院和农业部批准正式建立,直属农业部领导。1997年划归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被科技部、财政部、中编办批准为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农业农村部环境监测总站设在本所,是全国农业环境监测网络牵头单位和业务指导单位。研究所入选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第二批试点研究所,农田重金属污染修复创新团队、重金属生态毒理创新团队、农田有机污染生物消减创新团队、产地环境监测与预警创新团队、环境危害因子风险评估创新团队、农业环  相似文献   

3.
正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于1979年经国务院和农业部批准正式建立,直属农业部领导。1997年划归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被科技部、财政部、中编办批准为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农业农村部环境监测总站设在本所,是全国农业环境监测网络牵头单位和业务指导单位。研究所入选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第二批试点研究所,农田重金属污染修复创新团队、重金属生态毒理创  相似文献   

4.
1999年8月17~18日,由吉林省农业环保站主办的东北三省第五届农业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在吉林省白城市召开。来自东北三省省、地(市)、县农业环保站的50多名管理人员和专家进行了学术研讨和交流。在本次学术研讨会上,东北三省站站长总结了近两年来本省农业环保管理、监测和机构职能建设工作情况,提出了今后农业环保工作思路和努力方向。会议共收到论文60多篇,大家就农田土壤环境监测、生态农业、生态工程建设、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环境法制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和环境管理、农业环境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环境监测分析…  相似文献   

5.
兼顾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农田控制排水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农田控制排水(又称地下水位管理)是一种通过调控农田排水量以达到减少污染物输出并保证农业生产的环境友好型水管理措施。该措施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从最早的保墒增产到后来的污染物削减以及节约灌溉用水等功能,对其研究和应用的不断深入,对于变化环境下农田排水的设计和管理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回顾了农田控制排水发展的历史,阐述了该措施的各项功能及其研究方法和应用特点。结果认为,农田控制排水是新形势下农田排水的必要手段,通过对排水出口水位的调控可以达到调节农田水分,减少营养物流失,节约灌溉用水,增加雨水资源利用等多重目的,是存在排水问题地区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水管理措施。目前各地对于控制排水研究的热点问题是寻求一种适合当地农业生产形式的排水水位调控方案,使其具有可操作性、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6.
肖连生 《南方农业》2008,2(6):73-74
1环境现状 1.1工业生产对农业环境的污染 近年来,巫溪县工业生产造成的农业环境污染的比重正在上升,农田遭受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污水灌溉面积占总灌溉面积的比例较之80年代成倍增加.  相似文献   

7.
区域农业干旱监测预测对农业生产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但受观测手段所限,目前大范围的区域农田水分信息尚无法通过常规观测直接获取。利用微波遥感(AMSR-E)获取大范围农田水分信息,继而与作物干旱模型结合对河南省冬小麦农业干旱发生发展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加入遥感信息后,作物干旱模型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模拟能力有较大提高,并且区域农业干旱的模拟结果更加接近实际情况。研究表明,将遥感信息与作物干旱模型相结合,可以提高模型对农业干旱的模拟能力,这为农业旱情监测预测提供了更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8.
正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于1979年经国务院和农业部批准正式建立,直属农业部领导。1997年划归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被科技部、财政部、中编办批准为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农业部环境监测总站设在本所,是全国农业环境监测网络牵头单位和业务指导单位。研究所入选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第二批试点研究所,农田重金属污染修复创新团队、重金属生态毒理创新团队、农田有机污染生物消减创新团队、产地环境监测与预警创新团队、环境危害因子风险评估创新团队、农业环  相似文献   

9.
正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于1979年经国务院和农业部批准正式建立,直属农业部领导。1997年划归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被科技部、财政部、中编办批准为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农业部环境监测总站设在本所,是全国农业环境监测网络牵头单位和业务指导单位。研究所入选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第二批试点研究所,农田重金属污染修复创新团队、重金属生态毒理创新团队、农田有机污染生物消减创新团队、产地环境监测与预警创新团队、环境危害因子风险评估创新团队、农业环  相似文献   

10.
正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于1979年经国务院和农业部批准正式建立,直属农业部领导。1997年划归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被科技部、财政部、中编办批准为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农业部环境监测总站设在本所,是全国农业环境监测网络牵头单位和业务指导单位。研究所入选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第二批试点研究所,农田重金属污染修复创新团队、重金属生态毒理创新团队、农田有机污染生物消减创新团队、产地环境监测与预警创新团队、环境危害因子风险评估创新团队、农业环  相似文献   

11.
<正>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于1979年经国务院和农业部批准正式建立,直属农业部领导。1997年划归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被科技部、财政部、中编办批准为非盈利性科研机构。农业部环境监测总站设在本所,是全国农业环境监测网络牵头单位和业务指导单位。研究所入选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第二批试点研究所,农田重金属污染修复创新团队、重金属生态毒理创新团队、农田有机污染生物消减创新团队、产地环境监测与预警创新团队、环境危害因子风险评估创新团队、农业环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岳阳市云溪区污水灌溉农田对农业环境的影响,通过长达6年对污灌区农田灌溉水、农田土壤以及水稻大米的定位监测与分析,为污灌区农业环境保护与治理提出一系列的合理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正>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于1979年经国务院和农业部批准正式建立,直属农业部领导。1997年划归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被科技部、财政部、中编办批准为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农业部环境监测总站设在本所,是全国农业环境监测网络牵头单位和业务指导单位。研究所入选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第二批试点研究所,农田重金属污染修复创新团队、重金属生态毒理创新团队、农田有机污染生物消减创新团队、产地环境监测与预警创新团队、环境危害因子风险评估创新团队、农业环境数据挖掘与信息化创新团队、养殖业污染防治创新团队、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农业创新团队、乡村环境建设创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发展,遵义市农业环境所承受的压力正在加大,在各级农业环境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遵义市的农业环境总体状况得到初步改善,为发展优质特色农业生产奠定了基础。基于此,对遵义市农业发展现状、农业环境保护发展的主要目标进行分析,并提出农业生产中对环境保护采取的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酸雨伤害植物的监测技术包括对植物叶片表观伤害监测与生理伤害监测,后者选择的参数主要有植物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细胞质膜透性、叶绿素含量消长、细胞pH变化、活性氧防御系统的应激反应等。本文在介绍测定方法同时,比较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点与不足,探讨了酸雨监测技术在农业环境监测、环境评价、酸沉降区域农业区划与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指出今后研究应重视完善监测体系和拓展监测对象。  相似文献   

16.
论农业环境保护体系创新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是一个人口多耕地少的农业大国这一国情,以及农业环境保护体系的现状,论述了加强农业环境保护体系创新工程建设是改善和治理生态工程的保证,其主要内容包括机职能,科技发展,任务布局三大体系的创新工程建设,同时提出了抓建设促监测,抓监测促管理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韦晨 《南方农业》2022,(4):208-210
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速度飞快,但同时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基于此,研究了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问题成因,重点探究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维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包括预防土壤侵蚀与污染、发展生态农业、加强耕地保护意识与避免耕地流失,加大科技与管理投入力度、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强化农业生产人员的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及...  相似文献   

18.
2002年,重庆市农业环保监测站对本市江津南方早熟梨、潼南蔬菜、永川优质梨、巴南绿色精品米和开县锦橙等5个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的环境质量进行了监测,包括农田空气、农灌水和农田土壤质量三部分。监测布点、采样处理、评价标准分别按照国家及农业部相关标准执行。监测评价指标:农田空气选取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氟化物和总悬浮物;农灌水和农田土壤选取酸碱度、重金属镉、铅、铬、汞和砷。监测评价结果:本市5个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的农田空气、农灌水和农田土壤质量分别达到了清洁或安全一级国家标准。(重庆市农业环保站唐书源供…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CSAEEP)是由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工作者,管理工作者和生产实践工作者自愿结成的、全国性的、非营利性的专业性社会团体。协会现有团体会员97个,个人会员4000多名,欢迎从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农业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以及其他关心、支持农业生态  相似文献   

20.
农业生产对石灰性土壤无机碳库损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认为,土壤无机碳(SIC)周转缓慢,在全球农田碳循环及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作用有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土壤无机碳转化速率也较快,在土壤肥力、碳库转化和调节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觑。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农田无机碳方面的研究进展,强调无机碳在农田土壤固碳、缓冲土壤pH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农业生产特别是氮肥大量施用导致我国一些地区农田无机碳消耗,加速土壤酸化,增加了作物重金属污染风险,影响了农田土壤健康。认为我国“秦岭-淮河”南北分界区非石灰性土壤与石灰性过渡区、山东半岛棕壤与潮土过渡区、东北黑土与黑钙土过渡区等区域SIC含量相对较低、降水量相对较高,长期大量施用氮肥会导致农田表层SIC发生损失,属SIC损失敏感区。提出应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包括:查明农业生产特别是施用氮肥对土壤无机碳去向的影响,研究土壤有机碳-二氧化碳-钙离子-无机碳相互作用机理及对氮肥的响应,在全球碳循环及土壤碳收支平衡研究中,应考虑人类活动特别是农业生产对土壤无机碳库的影响。建议定期监测我国无机碳损失敏感区农田土壤无机碳含量,合理施肥以减少土壤无机碳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