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5 毫秒
1.
为顺应新时代经济发展和社会矛盾的变化,党中央提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社会组织作为社会治理多元主体之一,在参与社会治理、对困难群体提供帮助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从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方式、前提和原则出发,探究发现由于社会组织过度依赖政府、社会主体间权责不清、群众参与意识淡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效果。通过加强党组织对社会组织的领导,合理定位政府职能,提高群众参与意识,将能更好的实现共建共享共治的社会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2.
社会组织作为农村治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主体,通过搭建政社互动的合作平台,扩大基层社会服务供给,维护农村社会安全稳定,有利于推动农村治理现代化。社会组织凭借自身的合法性、公益性、群众性和依赖性等属性特征,在农村治理场域中发挥社会资源的整合功能、群众权益的表达功能、公共服务的供给功能和主体意识的培育功能等重要价值。新时代,创新完善社会组织参与农村治理,需要坚持党建引领的根本方向,构建政府与社会组织在农村治理中的伙伴关系,完善社会组织参与农村治理的长效机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农村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3.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而基层社会治理是社会治理的着力点。党的十九届四中会全面构建了推进社会治理的理路,提出要按照"共建共治共享"的基本原则,完善社会治理构架,推进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构建这一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新时代对我国基层社会建设经验的坚持和创新。构建这一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就需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彻到底,把党的初心使命践行到实处。坚持人民群众的自治与参与。基层社区治理是基层社会治理的着力点,要以全面的功能性带动社区安全、有序和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社会心理服务嵌入乡村治理是国家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社会心理服务与乡村治理现代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有助于构建乡村协商民主的长效内生动力机制,增强农民对乡村命运共同体的认同;有助于转变农民思想观念、增强其参与意识,帮助他们有效应对压力,是乡村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重要途径与重要体现;有助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引领乡村治理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数字中国”的建设中,数字乡村的建设占据了核心地位。数字技术已经深入到乡村治理的各个环节中,重塑了乡村治理的关键要素,并推动了乡村治理向数字化方向转变。目前我国乡村地区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阶段,乡村社会组织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化力量对推动乡村数字化治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推动乡村向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现代社会组织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结构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价值,这对于乡村地区的数字化治理和推动乡村地区数字化转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乡村社会组织在参与乡村数字化治理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公共参与乡村数字化治理的能力不足、乡村数字化治理中的制度尚未健全、社会组织参与的主动性和热情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导致无法形成一个协同的乡村数字化治理力量。因此,需要从加强政府主导、培育新型农民和提升基层党组织能力等方面来构建乡村社会组织参与数字乡村治理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6.
以共建共治共享为特色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新理念和新举措,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提供了前进方向。本文结合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下的新要求,从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建设、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以及培育社会治理智能化建设等方面入手,扎实探索实现共建、共治与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0):196-198
社会治理理念的转变和治理环境的变化对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理念的推动下,贵阳市通过精简管理层级,构建"一委一会一中心""一社多居"的治理格局等一系列基层社会改革探索出了一条"一核多元、五力共治"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这些实践探索在治理的理念、目标策略和手段方面框塑了基层社会整体性治理模式。在今后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优化过程中,可以从公众需求的回应力、多元化的治理主体、治理层级、功能和部门的整合以及基层政府信息政务建设等几个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8.
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构建需要重点关注村民的主体地位,积极培育村民主体意识。宁夏J县根据所辖乡村社会现实,创制积分制乡村治理模式,主要围绕乡村振兴的"五个方面",建设"两项载体",成立"两支队伍",实现"三个效果",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下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乡村治理机制。通过"增权赋能",培育村民权利意识,提高村民自我认同;通过建章立制,规范和引导村民行为,养成村民法治思维;通过共享乡村治理成果,保障村民主体性和乡村治理目标的统一,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中提升村民主体性。J县积分制乡村治理模式的实施增强了乡村治理中村民的主体意识,创设了村民主体意识培育从理念到实践的可行路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9.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治理有效是基础。农村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村基层治理有利于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和全面发展。因此,要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性,坚持因地制宜和共建共治共享原则,在治理主体上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基层政府、村民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和乡贤的协同治理作用,在治理内容上要重点推进和谐乡村、平安乡村、文明乡村和现代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报告深刻阐述了新时代社会治理的内涵,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可以说简洁凝练的"共建、共治、共享"三词,指明了未来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目标、方向和实现路径。1准确把握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基本内涵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重视社会的发展与管理是中央近年来的重要执政思路之一,当前党中央提出推进"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适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而作出的重大部署。河南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于中华传统,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2.
社会转型时期,将社会组织纳入社会治理主体范畴已成为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民族地区社会组织凭借区域与文化的组织特性,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在基层具体公共事务、公共服务与产品、基层民主管理等基层社会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广泛的参与空间。但民族地区社会组织参与面临行政化倾向和管理体制缺陷、参与制度化缺失、参与动力不足等瓶颈。因此,从参与体制机制、制度规范、参与平台、激励扶持等方面设计民族地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路径就显得十分重要而紧迫。  相似文献   

13.
政党作为现代政治生活的主体,其根本任务是整合利用社会资源,实现自身执政目标,因而社会整合是政党的基本功能。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引起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对中国共产党社会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执政党发挥自身的社会整合功能,改变过去单纯依靠行政体系和群众运动的革命化社会整合模式,调适为以民主法治为基础的现代社会整合模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通过利益整合、价值整合、制度整合、组织整合等途径,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大指出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当前,社会治理尤其是基层社会治理越来越成为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在现代社会治理中,农村的作用是个变数,既可能是稳定的根源,也可能是不稳定的根源。因此,必须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15.
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党建引领是基本前提和根本保障,社会组织参与是重要桥梁和必要纽带,实现社区发展治理是重要价值和最终归属。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依然存在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空间缺乏、文化缺失和“痛点”把握不准等问题。构建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机制需要进一步突出党的领导,推进多元主体参与,加大经费投入,推动协商共治,实现社区服务全覆盖。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但在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中,农村秩序由"精英政治"向"强力政治"重构、村民关系由"熟人社会"向"利益导向"转型、基层政府部门与基层党组织对农村治理能力不足、法治化在农村基层社会实施的有效性不足等问题一直制约着农村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并强调要健全以自治为核心、法治为保障、德治为灵魂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全国各地积极响应三治合一治理理念,并创新发展出一系列乡村治理的新模式。通过分析"三治"的时代内涵,提出从构建治理主体多元化、推进治理规范化、治理能力德治化等路径探索乡村治理体系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乡村治理共同体构建促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对实现个体全面发展、实现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乡村治理共同体构建面临政府功能发挥不足、基层干部治理异化、内生动力不足、社会组织缺位等困境。基于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提出了提升乡镇政府治理能力、完善乡村基层组织建设、激发内生动力、培养社会组织等策略思考,实施“三治融合”构建新型乡村治理体系,以此构建乡村治理共同体。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村级治理现代化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实村级治理中村民参与程度不高、管理组织效率低下、农村人才外流,降低了村级有效治理的程度。基于这些农村问题,在浙江省枫桥镇"枫桥经验"指导下,伴随着政府职能下沉的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多元主体参与格局得到强化。社会组织极大地提升了基层治理活力,耿集乡贤工作协会作为农村组织在理论创新、文化引领和实践探索方面为我国村级治理提供可复制的经验样本。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是通过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视角研究社会治理问题。基层党组织担负着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重要责任,是基层的领导核心,基层党组织必须跟随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强化自身的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为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贡献自己的力量。本文通过基层社会的概念入手,以基层党建的视角探究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并探究治理社会问题的对策方法,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能力,保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