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配电网的接地故障频繁发生,对年度配网接地故障处理过程详细分析,得出影响接地故障隔离复电时间主要原因为:线路开关自动化率低、小电流接地选线正确率低、拉路检查命中率低。通过制定基于线路状态评价优化的配网拉路序位表、推进小电流选线装置升级改造、提升分段开关自动化率三项对策,配网接地后故障隔离时间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2.
根据辽宁省北镇市电网网架结构的状况,选择分散智能方式进行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并以该地区赵南线为例,对赵南主干线配置智能化重合器,辐射状配电线路采用重合器—分段器方式实现快速故障隔离,最终实现迅速定位故障点、自动隔离故障、恢复非故障区供电。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在农村中压配电网中选择分段开关最佳位置的方法。该方法抓住影响分段开关位置的关键因素,为中压配电网技术人员提供了一条快速找到分段开关最佳位置的新思路。并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方法有效、实用。  相似文献   

4.
1农村地区架空线路自动开关现状农村地区10kV配网的典型网架结构是单辐射、架空电缆混合型,《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配电自动化典型配置技术方案》推荐使用架空型“电压—电流型”配网自动化模式,这种自动化模式原理简单,在农村地区容易推广,采用主干线分段开关、分支线开关与变电站出线断路器或上级分段断路器保护和重合闸配合,依靠配电自动化终端自身的电压—时间和故障电流复合判据实现故障隔离和非故障区间的快速恢复供电。典型接线如图1所示。CB为变电站馈线开关,FB1为主干线分段开关,FS1-FS2为主干线分段负荷开关,FB2为分支线开关。  相似文献   

5.
孙兴泉 《农村电工》2022,(11):43-43
高压隔离开关是电力系统中使用量最大、应用范围最广的高压电气设备。本文基于某35kV变电站内GW5型隔离开关运行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供参考。1设备日常检修中存在的问题开关类设备中隔离开关类缺陷以隔离开关操作卡涩及导电部位发热的缺陷最多。而在处理此类缺陷时,目前采取的方法是在常规的检修作业时将隔离开关停电后进行检修,但这样不仅影响电网可靠性,检修效率也不高,也加重工作负担。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乡配电网的不断发展,联络开关、分段开关在配电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实践证明,装设联络开关、分段开关对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提高供电企业经济效益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就联络开关、分段开关在实际应用中的几个问题作简单介绍。l 在装设中的几个问题1.l 装设联络开关,尽量选择不同电源点的线路。1.2 装设分段开关尽量选择在分支较多、负荷较重的地方,且分段开关数量不宜过多,每条线路装设数量在3台左右为宜。装设过多,则会造成整条线路供电可靠性下降。1.3 联络开关装设完后,应及时定相。若相位不合,…  相似文献   

7.
农村配电网的可靠性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该文研究了农村配电网可靠性低下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个计算分段开关加入位置的方法,可以在保证经济性的同时,有效提高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马丽 《农村电工》2022,(2):38-39
1实施配电网自动化的意义配电网自动化是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提升供电能力、实现配电网高效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智能电网的重要内容之一。1.1传统配电网故障处理的弊端配电网线路具有结构复杂、点多面广、负荷分布广、类型多样、线路故障定位难等特性。传统配电网故障处理存在如下弊端。(1)故障定位慢。查找故障靠人工巡线和试拉线路,故障定位效率低下,故障定位耗时长。(2)故障隔离慢。故障定位后,需要人工到现场拉开故障区域开关设备,隔离故障区域耗时较长。  相似文献   

9.
配网自动化系统尚处于探索阶段,运行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简要介绍配电网中常用柱上开关的功能和特性,分析柱上开关设备在应用中的常见问题,提出重合器和分段器配合使用的解决方案,实现区分瞬时性故障和永久性故障,使故障区的自动隔离和非故障区恢复送电。  相似文献   

10.
15带分段、分支开关有备用电源的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评估如图4所示(见连载4),假如配电网右端117处有备用电源,线路各分段、分支开关皆为普通隔离开关,现在来评估这种类型配电网络的供电可靠性。15.1变电站全停作业当线路左侧变电站需全停作业时2可先接通117处的开关,使两电源并列,后拉开左侧变电站线路开关,可吐不因原变电站全停而发生停电。故受影响的户时数为0。15.2线路预安排停电与第三讲所介绍的情况一样,线路预安排停电的户时数仍为795·5户·h/年。15.3故障停电(l)当故障发生在l~86的主干线上,变电站开关重合不成功,…  相似文献   

11.
农民对水价改革承受能力双边界二分式CVM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双边界二分式CVM模型引入农民对水价改革承受能力的研究,以开封市黑岗口灌区为例,进行验证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窄的置信区间,拟合效果好,其估值具有很高的精确性和可靠性,适宜于对农民的水价改革承受能力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的地下水矿化度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德州市武城县为研究区,采用3S技术,布设采样点,于2011年进行两次野外采样,基于室内试验得到地下水矿化度数据,并结合1972年地下水矿化度数据,利用ArcGIS软件进行反距离加权空间插值处理,分析了该地区地下水矿化度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矿化度空间变异趋势明显,数值为自东南区域的>1~2g/L逐渐增加到西北区域的>4~5g/L。地下水矿化度年内季相变化显著,春季矿化度均值为2.628g/L,冬季为1.748g/L。地下水矿化度较之1972年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平均降幅为1.52g/L。该结果对研究区盐渍化土壤的水盐调控及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于MEMS的压电泵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基于MEMS的压电泵是集驱动部件、工作部件和控制部件于一体的便于集成的微型泵,它采用压电晶体作为其驱动部件材料。根据其工作原理和结构的差异,压电泵主要分为压电薄膜泵和压电超声泵。介绍了压电泵的单腔体结构和多腔体结构,而多腔体结构的压电泵是今后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由于压电泵具有尺寸小、结构简单、响应快等优点,在许多需要微流量控制的场合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重点总结了压电泵国内外的最新研究现状,展望了压电泵的主要发展方向,提出了压电泵研究的主要问题,对压电泵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于最小最大概率机的客户需求分类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复杂产品客户需求中类别数多且数据量大的分类问题,利用最小最大概率机的概率信息和样本间隔信息,提出采用启发式方法解决编码设计问题.在算法中将一个减少了迭代次数的分类器视为弱化了的分类器,同时保留分类器的间隔属性和几何特性,并利用高维映射将分类器输出映射到特征空间,在弱化阶段大量减少了整体的迭代次数而在合成阶段利用非线性映射来提升性能.通过对叉车产品客户需求的数值试验证明算法具有较好的分类效果,降低了对二类分类器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5.
16.
以156起有大型车参与的事故为例.从事故量、受伤人数、死亡人数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以大型车与大型车碰撞事故(包括卡车单车事故)、大型车与乘用车碰撞事故、大型车与车外人员碰撞事故为分类,分别对三种类型的事故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同时结合法规对大型车的侧面防护装置、后下防护装置、前下防护装置以及大型车驾驶室的安全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水轮机磨蚀一直是困扰多泥沙河流上水电站安全运行的难题,通过分析泥沙磨蚀的特性,水轮机磨蚀的破坏特征,提出了关于水轮机过流表面防护、减少过机泥沙、机组检修策略与方法等方面的水轮机泥沙磨蚀的防护措施,为我国其他多泥沙河流水轮机的磨蚀防护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提高我国水电站的安全运行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红外热成像树上板栗机器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普通视觉系统无法分类识别的特点,将红外热成像技术引入到树上板栗的机器识别检测当中,建立了果园树上板栗红外热成像系统。记录了白天树上板栗果实与冠层温度变化情况,发现下午2:00~4:00之间,二者温度差异最为显著,最大温差可达3℃。研究了正常板栗果、坏死果以及空心果的红外辐射差异,发现坏死果表面温度最高,正常果次之,空心果温度最低。最后对获取的热图像进行温度校正、阈值分割、特征提取、目标标识。结果表明,树上板栗的有效识别率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19.
渠道衬砌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U形渠与梯形渠、矩形渠衬砌工程量的分析比较在相同的流量、比降、糙率条件下 ,U形渠比梯形渠和矩形渠节省多少衬砌工程量 ,教科书和有关资料没作回答。本文试图作较系统的量的分析比较 ,这也是推广U形渠的主要依据和关键问题所在。设U形渠和梯形渠、矩形渠的衬砌厚度相同 ,在一定的流量、比降、糙率条件下 ,比较U形渠、梯形渠、矩形渠的衬砌工程量 ,等于它们的湿周比较。1.1 U形渠的水力计算公式水深h =12 +β D过水断面W =π8+β D2湿周 χ =π2 +2 β D水力半径R =wχ =π8+β D/π2 +2 β谢才系数C =R1/ 6/n断面平…  相似文献   

20.
根据软土地基上筑坝方式 ,分析了软土地基上堤坝固结与稳定计算方法 ,提出了适合这类地基的合理的筑坝方式及固结与稳定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