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辰香 《河北渔业》2013,(11):69-69
10月10日,石家庄中华鳖和冷水鱼养殖综合试验推广站在鹿泉中华鳖养殖示范基地举办了中华鳖养殖培训班,参加培训的渔民及技术人员达60人,河北省淡水养殖创新团队秘书长李中科到会并讲话。  相似文献   

2.
中华鳖水库生态养殖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鳖具有较大的食用及药用价值,如何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决定了中华鳖的养殖前景。为了探索提高中华鳖质量的途径,2007年起笔者与养殖业主在苍溪县三叉  相似文献   

3.
冬季开展仿生态培育中华鳖苗种是开展好中华鳖生态养殖生产,提高中华鳖养殖成活率的关键环节。本文所指的仿生态培育的含义就是在培育中华鳖苗的过程通过人工办法在池塘营造出与自然界中华鳖的生活环境相仿的培育环境,比如创造温室,人工种植水生植物,投为动物性饲料等,使鳖苗在其中能健康生长。笔者近几年来一直从事冬季温室大棚仿生态培育中华鳖苗种生产示范,取得较理想的效果,培育成活率平均达到90%以上。现将笔者采取的主要技术总结如下,供广大技术人员和养殖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华鳖日本品系温室养殖中能否获得更高的效益与养殖水质密不可分,而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pH值、化学耗氧量的高低直接决定养殖水质的好坏。现阶段在中华鳖日本品系温室集约化养殖中,上述养殖水体指标往往会过高,给养殖带来很大的危害。笔者探讨总结了中华鳖日本品系温室养殖中亚硝酸盐等的形成与控制。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中华鳖养殖经过近二十年的探索和发展最后形成一个稳定的产业,从中给名、特、优水生动物养殖的开发提供了难得的借鉴和启示。一、中华鳖人工养殖的发展简况在我国,有意识地进行中华鳖的人工养殖,最早是在本世纪70年代末,而且仅局限于很少几个大学或科研单位与...  相似文献   

6.
中华鳖俗称甲鱼、团鱼,是传统的滋补食品,自古以来深受人们的青睐。由于有些养殖户受利益驱动,缺乏科学的养殖知识,对饲料、药物、养殖环境等因素缺乏认识,使鳖品质下降,病害多体质差。为了进一步规范中华鳖养殖行为,提高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提高养殖效益,我们根据聊城市东昌府区多年来中华鳖养殖经验,总结出无公害中华鳖高效养殖技术。操作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华鳖的人工养殖经历了从大量进行野生暂养到粗放养殖,进而发展到集约化、产业化养殖方式。由于部分集约化养鳖场存在着水质严重污染和滥用药物问题,导致产品品质下降;加上人们消费理念的变化,市场出现了严重的供大于求的现象,致使产品价格急剧下滑。随着人们对无公害、绿色食品的需求意识不断加强,市场对生态养殖的中华鳖需求量急剧增加,生态鳖的价格也在不断上升。为此笔者从水质、饵料及病害等方面谈谈中华鳖养殖的健康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华鳖的人工养殖经历了从大量进行野生暂养到粗放养殖,进而发展到集约化、产业化养殖方式。由于部分集约化养鳖场存在着水质严重污染和滥用药的问题,导致产品品质下降;加上人们消费理念的变化,市场出现了严重的供大于求的现象,至使产品价格急剧下滑。随着人们对无公害、绿色食品的需求意识不断加强,市场对生态养殖的中华鳖需求量急剧增加,生态鳖的价格也在不断上升。为此笔者从水质、饲料及病害等方面谈谈中华鳖养殖的健康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华鳖养殖成为全国水产热门产业,全国各地养殖中华鳖迅猛发展,其发展趋势方兴未艾。作者全面扼要地概述中华鳖养殖业的发展、养鳖的经济分析、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中华鳖富含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1],是名贵的水产养殖品种.我国中华鳖养殖产业经历了二十余年的发展历史,中华鳖产业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进入了稳定发展的时期,中华鳖商品价格有所降低,养殖利润减少[2].但是只要提高养殖技术,降低成本,中华鳖仍然是一个非常好的养殖品种.稚鳖苗种成本占养殖成本中很大的比例,稚鳖一般指当年孵化的,体重在50g以下的小鳖.在中华鳖的整个养殖过程中,稚鳖阶段的死亡率是最高的,一般在20%以上,是影响养殖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在养殖过程中总结了一些适合于北方地区提高稚鳖成活率的经验,希望能对中华鳖的养殖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网箱养殖由于产量高,便于管理,易于起捕,单位效益好而常用于鱼类养殖,中华鳖养殖一般多见于温室工厂化养殖和池塘生态养殖。为探索新的养殖模式,给农民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充分利用江南水乡的资源优势,我们于2011年5月与浙江省嘉兴市王江泾镇双桥村吴荣华联合进行膨化料网箱养殖中华鳖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省中华鳖养殖业发展迅速,产品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但也面临着许多问题.2007年4月中旬,由河北省水产局水产养殖处组织的中华鳖养殖联合指导小组,深入石家庄、保定两地市甲鱼养殖基地,重点对定兴绿源公司、阜平甲鱼基地、平山东冶甲鱼养殖场和鹿泉康态中华鳖良种场进行了现场检查和指导,发现质量安全问题成为制约中华鳖养殖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杨显祥  曹侦 《齐鲁渔业》2013,(10):32-33
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又称甲鱼、团鱼,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我国重要的水产经济动物。随着中华鳖人工养殖的迅猛发展和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养殖技术也日趋成熟,各地都发展形成了适合当地特点的养殖模式。江浙及以南地区主要采用阶段性加温养殖模式,即将稚鳖在温室中养殖,  相似文献   

14.
冯毅 《水产养殖》2014,(9):27-29
<正>安徽省六安市精养池塘25万多亩,中华鳖养殖是当地农民一条重要经济收入来源。近年来池塘中华鳖生态养殖在当地逐步兴起。自2010年以来,作者一直从事利用微孔增氧、生物技术改善池塘养殖环境的探索。现将池塘微孔增氧生态养殖中华鳖的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养殖条件与方法1.1时间与地点养殖时间为2012年4月—2012年10月。地点为六安市帮群水产养殖公司的1—6号池塘,1—3号为微孔增氧生态养殖中华鳖试验塘,4—6号为中华鳖传统养殖对照塘。  相似文献   

15.
池塘中华鳖仿生态养殖技术是我镇最近几年开发的一项水产养殖新技术,现把我镇陈解平开展池塘中华鳖仿生态养殖的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中华鳖仿生态健康养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志平 《内陆水产》2006,31(9):39-40
为探索中华鳖健康养殖新路子,2002年5月至2003年12月我县开展了“中华鳖仿生态健康养殖试验示范”项目。通过近2年的实施,项目达到了增效、提质的目的,起到典型引路作用,推动了全县中华鳖养殖健康持续发展。现将有关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李明 《内陆水产》2008,33(1):40-41
近年我市的中华鳖养殖发展非常迅速。目前全市的养殖数量已超过1500万只,产量6000多t,产值达到3亿多元。中华鳖养殖已成为我市渔业的特色支柱产业。虽然温室养鳖因产品品质较低、用药较为频繁,受到许多业内人士的诟病,但温室养殖周期短、生产成本低、市场销路广,故而还是有其很强的生命力。温室养鳖现已占到我市中华鳖养殖总量的80%以上,而且还在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丁子元  臧莉  李灏  邵蓬  尤宏争  蔡琰 《科学养鱼》2012,(10):38-40,93
随着中华鳖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养殖单产的快速提高,使得向池塘中投入的饵料数量增加,水域污染日趋严重,导致养殖水体生态环境恶化,造成水产养殖病害多发,水产品质量安全及中华鳖品质明显下降,市场价格出现下滑,部分养殖户的养殖效益降低,甚至出现了亏损。为修复养殖水域环境,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促进渔农民增产增收,提高中华鳖养殖品质,推广生态养殖理念,在天津地区首次采用中华鳖模拟野生环境放养、自然越冬的方式进行生态立  相似文献   

19.
我国目前主要养殖鳖种类有中华鳖和台湾鳖,而中华鳖又又细分为湖南鳖、江西鳖、黄河鳖、黄沙鳖、日本品系中华鳖等。主要养殖区域为江浙一带,以及广东珠三角地区。养殖品种方面,据介绍,浙江温棚养殖多以台湾鳖为主,外塘则以日本品系中华鳖为主;广东中山、顺德等地以台湾  相似文献   

20.
生态养殖是根据中华鳖的生物学特性,模拟自然界中的生态环境及生活方式,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生产出高品质、接近野生的中华鳖来满足市场的需求,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