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控释肥料(CRF)与控释肥包(CRFP)供氮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好气培养 -间隙淋洗法 ,在恒温条件下培养 12周 ,研究控释肥料与控释肥包在土壤中的供氮情况。结果表明 ,控释肥料与控释肥包在土壤中的供氮规律可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描述 ,拟合方程的 r达极显著水平。 6个处理的供氮速度常数 k分别为 0 .3148,0 .2 5 3 1,0 .2 46 9,0 .386 5 ,0 .32 3 3,0 .313 2 ,最大供氮量分别为12 0 4,2 2 0 0 ,2 12 5 ,140 0 ,16 70和 16 0 0 m g/ kg,半时值 t1 / 2 分别为 2 .2 0 ,2 .74,2 .81,1.79,2 .14和 2 .2 1周。控释肥料可使供氮半时值延长 3d,加控释肥包后半时值又比无控释肥包的增长 3~ 4d。尿素包膜制成控释肥料、制作肥包均可以明显延长其供氮时间。  相似文献   

2.
包膜控释肥料氮素释放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采用7d静置法和土壤培养试验,对聚合物包膜控释肥料养分释放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7种包膜肥料初期溶出率均小于12%,微分溶出率为0.26%~2.49%;培养期间,7种肥料配比的养分释放曲线斜率均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养分释放曲线根据其斜率可分为3组:2种控释肥单施或配合施用的最低,单施尿素的最高,尿素与控释肥配合施用的居中;各处理的氮释放动力学方程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可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描述其养分释放特性;速率常数k既可反映控释肥料氮素释放速率的快慢,又可描述肥料的配比效应。与控释肥单施或其配合施用相比,尿素与控释肥配比施用,氮素释放速率增加了65.4%~164.5%,释放期缩短了11~44d。  相似文献   

3.
控释配方肥     
刘如清 《湖南农业》2006,(12):12-12
广义的控释肥料包括能延长养分释放期的缓释肥料,而确切意义的控释肥料是指那些养分释放速率能与作物不同生长阶段养分需求量相一致或基本一致的肥料。国外的控释肥料范围包括包膜与包囊肥料,例如日本将聚乙烯包膜尿素称为包膜肥料,泰国将天然橡胶乳汁与尿素混炼,埃及将丁苯橡胶硝酸混炼称为包囊肥料。这种采用物理的方法,在肥料中加入难溶性网状结构物质混合后形成、借助于填充基质延缓水溶性肥料养分释放的包膜或包囊肥料均为控释肥料。针对国外控释肥料的弊端,我省对控释配方肥的包膜或包囊材料进行了技术革新,即根据不同土壤、不同作物…  相似文献   

4.
控释肥对土壤氮素反硝化损失和N2O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研究了3种控释肥对土壤氮素硝化反硝化损失和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肥具有明显控制氮素释放的作用.在培养的前23d.控释肥处理的土壤NH+4-N含量低于尿素处理,而后则高于尿素处理.各肥料处理土壤NO-3-N含量均随培养时间逐渐增加,但不同肥料处理间差异不显著.28d培养期间,施入控释肥的土壤反硝化氮损失量为30.33~30.91mgN·kg-1土,比施加尿素处理土壤低13.83~14.41 mgN·kg-1土,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控释肥降低氮肥的反硝化损失达3.45~3.60个百分点.控释肥处理土壤N2O累积释放量约为15.71~20.45 mgN·kg-1土,比尿素处理高0.86~5.60 mgN·kg-1土,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5.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包膜尿素减量化施用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处理相比,施用控释肥可以提高马铃薯的一级品率,并且能较好地保证马铃薯产量,马铃薯产量增加8.00%~25.59%,以100%控释肥增产效果最好。马铃薯品质方面,减氮控释肥处理能提高马铃薯品质。施用控释肥可以提高氮肥利用率10.53%~22.69%,其中,以减氮40%控释肥的氮肥利用率最高。在马铃薯土壤硝态氮含量方面,施用控释肥能降低硝态氮在各个土层的累积,其中减氮30%~40%控释肥处理土壤硝态氮的累积量最低。  相似文献   

6.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控释肥与尿素配施处理对茶园土壤碱解氮含量和茶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肥与尿素配施能显著增加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碱解氮的含量,能有效提供茶树生长所需的大量碱解氮;在肥料施入后的6个阶段内,不同土层土壤碱解氮含量随时间变化均呈下降趋势,且出现迅速下降与缓慢降低两个阶段,84天后,土壤中碱解氮含量降至最低值。控释肥与尿素配施显著增加茶叶中氨基酸含量和咖啡碱含量,降低茶多酚含量和酚氨比,能有效提高绿茶品质,3种不同施肥处理中,以30%控释肥与70%尿素处理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控释肥对土壤肥力与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普通化肥相比,施用控释肥可使土壤中微生物量增加、酶活性提高、供肥能力增强,从而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对环境的污染。控释肥残留在土壤中的包膜还可改善土壤结构,但残膜积累过多会破坏土壤酸碱平衡,造成可溶性盐淋失和地下水体质量恶化。综述控释肥对土壤理化性质、供肥能力、土壤酶和微生物活性影响的研究进展,并指出加强控释肥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15)N示踪控释氮肥的氮肥利用率及去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用15 N同位素标记的新型回收塑料包膜控释肥和大颗粒尿素,采用池栽试验研究夏玉米-冬小麦轮作体系中肥料氮的去向及利用率。结果表明,整个轮作体系中,控释肥处理(PCU)作物吸收的肥料氮为241.03kg/hm2,高于尿素处理(Urea)的211.02kg/hm2。控释肥处理施用的肥料氮主要残留在0~40cm土层,而尿素处理则残留在0~60cm土层,控释肥延缓了肥料氮向土壤深层迁移的趋势。在夏玉米和冬小麦轮作体系中,控释肥处理的氮肥利用率(32.86%,32.47%)高于尿素处理(28.23%,30.16%)。在冬小麦季,控释肥处理损失率相比尿素处理从36.07%降至28.75%,而夏玉米季,控释肥处理损失率相比尿素处理从37.17%降至29.50%。玉米季控释肥处理与尿素处理差异不显著,但在冬小麦季控释肥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尿素处理。因此,在玉米和小麦整个生长季,新型回收塑料包膜控释肥的养分释放与作物养分需求吻合,既提高氮肥利用率,也降低了肥料氮的损失。  相似文献   

9.
超级稻专用缓控释肥氮素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15^N标记超级稻专用缓控释肥料,研究水稻对氮素的吸收利用效率,结果表明:缓控释肥氮素的利用率在超级稻上高达68%,比尿素撒施的高出25.2-32.9个百分点,在常规稻上达47.5%,比尿素撒施的高出13个百分点,而施用氮肥对土壤供氮有一定的影响,施氮后能促进土壤中原有氮素的矿化,在两年的大田试验中缓控释肥比对照用肥平均增产4%~8.23%。  相似文献   

10.
包膜控释肥是通过包膜预先设定肥料使其养分释放速度与作物养分吸收进程相同步,从而达到提高肥效(肥料利用率)的一类肥料。它能延缓最初养分的释放,延长植物对肥料有效养分吸收利用的有效期和设定养分持续有效释放时间。由于包膜控释肥独特的功能,所以在施用上必须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PC开关电源中辅助电源的作用及其与主电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农村文体公共产品供求失衡及其化解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镕基  皮修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751-11753
当前学者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较多,但从文化体育公共产品供求视角进行研究的很少。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农村经济发展条件下村民对文体公共产品需求必然增加,但供给遇到了瓶颈,究其原因主要有文体公共产品自身所具有的特性和自上而下的供给决策机制难反映农民需求等。化解农村文体公共产品供求失衡的路径,除要加强政府供给主体地位外,更须重视俱乐部供给、自愿者供给和市场供给等非政府供给途径的生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新疆地区土壤养分供应量,为新疆耕地质量评价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收集新疆自2000年至2019年文献土壤养分供应数据,结合全国测土配方施肥行动新疆开展的“3414”方案数据、“三区示范”研究新疆土壤氮磷钾养分供应量。在“ 3414”方案或“ 三区示范”中通过空白处理来计算土壤养分供应能力,比较土壤有效氮、磷、钾含量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的结果。【结果】 (1)现阶段土壤平均供氮量(N)为199.50 kg/hm2;土壤平均供磷量为(P2O5)为90.33 kg/hm2;土壤平均供钾量(K2O)为204.34 kg/hm2;作物对土壤氮磷钾的依存率分别为:59.92%、67.00%、73.96%;近20年来(2000~2019年)土壤供氮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土壤供磷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土壤供钾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自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土壤碱解氮(塔城地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除外)和速效磷含量均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下降。【结论】 现阶段新疆3大区域土壤供氮量东疆地区最高,北疆地区次之;土壤供磷量东疆最高,南疆最低;土壤供钾量南疆地区最高,东疆最低。新疆耕地土壤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都呈增加的趋势,而土壤速效钾含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4.
罗文宝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594-6596
介绍了秀山县农地流转的成效和特点,分析了秀山县农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就农地流转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认清农地流转本质、发展非农产业、发展农村合作化组织等对策建议,以期建立农地流转长效机制,完善农地流转机制。  相似文献   

15.
保障农村用水安全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鉴于2014年汛期以来,河南省遭遇了63年来最严重的"夏旱",以及驻马店市多地出现人畜饮水困难、粮食绝收的实际情况,对驻马店市农村供水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目前驻马店市农村用水供需现状,提出了解决农村用水安全问题的对策,即兴建农村供水安全工程,科学规划与发展集中供水工程。  相似文献   

16.
农产品供应链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分析了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的相关定义,根据农产品的特有属性归纳出了农产品供应链的定义,评述了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最新研究成果,指出了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不同方法对武功县城漆水河傍河水源地的开采量及补给量进行了评价,经对比分析,认为开采量可满足要求,且保证程度较高。同时,对工程实施后的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价,认为开采对环境影响较小,不会产生水资源枯竭问题,但有可能产生地表水污染地下水源等问题。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基于供应链视角的北京市蔬菜供应体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满足人们对蔬菜质量和数量需求的不断提高,本研究主要基于供应链的视角,从蔬菜供应链的特征入手,分析北京市蔬菜供应体系存在的问题,对北京市蔬菜供应体系的优化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农产品供应链的特点出发,对农产品供应链存在的供应突变以及需求不确定双重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将收益共享契约引入到农产品生产商和零售商的供应链风险管理中,可有效地降低农产品供应链在遇到供应和需求风险时受到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国棉花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棉花是中国种植业生产中产业链最长的大田经济作物,其商品率高达95%以上,但棉花产业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涉棉企业、棉农、科技人员、学者进一步关注,如自主种业、品牌培育、清洁生产、统防统治、贸易依存度、产业安全、规模经济、产业组织等因素影响中国棉花的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中国棉花种植以新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为主,其中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产量的67%,已形成规模化和机械化种植,而长江、黄河流域仍以小规模种植为主,没有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无法形成规模化种植和机械化生产,且缺乏集棉花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数据平台,在棉花的专业化服务、全程服务和托管式服务方面仅有数家。中国棉花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应是提升棉田生产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信息化、服务社会化水平,研发轻简化生产技术使棉农有尊严快乐植棉,降低生产成本,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掌控棉花产业链条的主动权。文中从棉花产业链的供求角度出发,阐述了中国棉花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大幅减少、产业布局上新疆一枝独秀、国内消费有所降低但供求形势有所好转、进口量长期大于出口量和纺织业优势递减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中国棉花产业在生产环节、产业布局、组织管理、平台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借鉴美国和澳大利亚在棉花品种、生产技术、机械化和国家政策的种植经验和发展优势,结合中国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政策背景,从培育棉花新品种、研发轻简化和机械化新技术、投入农机设备、优化品种品质和区域布局、科学防治病虫害提高棉花质量、制定棉花目标价格制度、提高棉花生产保险额度、加大对棉农、棉商、农机制造商、纺织企业、出口商等的补贴力度和政策保障力度、发挥产学研优势和棉花协会功能、构建产供销一体化平台、完善棉花供需调控体系、建设现代植棉业服务体系、借助“一带一路”契机带动棉花和纺织业走出国门等多个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从而刺激国内有效供给,尽快实现中国棉花产业供需平衡。最后,对中国棉花产业进行展望,将“三去一降一补”应用于棉花产业,并顺应全球棉花去库存的格局,未来两年棉价将有所上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