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高温是影响当前农业生产的重要不利环境因素之一。当植物受高温胁迫时会产生应激反应,降低正常基因的表达,并启动热激基因产生热激蛋白,以使植物顺应高温环境。热激蛋白在进化上是高度保守的,可以分为五大类,其中低分子量的热激蛋白是植物热激反应所特有的。很多热激蛋白的表达都受到转录因子的控制,目前已清楚热激蛋白基因的功能及表达调控机制。与耐热性相关的信号传递途径,以及整个信号传递网络系统的机理将是今后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2.
植物热激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热激蛋白是一类在有机体受到高温等逆境刺激后大量表达的蛋白, 是植物对逆境胁迫短期适应的必需组成成分, 对减轻逆境胁迫引起的伤害有很大的作用 有机体在受到逆境胁迫后, 体内变性蛋白急剧增加, 热激蛋白可以与变性蛋白结合, 维持它们的可溶状态, 在有Mg2+和ATP的存在下使解折叠的蛋白质重新折叠成有活性的构象 文中主要综述和讨论植物热激蛋白的产生与类型、存在与定位, 论述了热激反应的特点、基因表达调控及其功能的研究进展, 并提出热激蛋白与树木耐旱性关系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3.
热激因子作为生物体在热胁迫和其他胁迫中基因转录激活信号转导通路中的重要成员,能直接启动下游热激蛋白基因的表达,维持细胞内蛋白质的稳态状态.介绍了植物热激因子的种类、结构特点、调控机制及其在不同作物中对高温和其他胁迫下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热激蛋白是生物体抵御逆境胁迫的重要蛋白,高温胁迫是诱导热激蛋白产生的重要因素,其中hsP90基因可以在高温诱导时大量产生。以草菇菌株V23和VH3为试验材料,首先观察了热激处理对低温胁迫后草菇菌丝恢复生长情况的影响,然后测定了经过热激处理再进行低温胁迫后草菇hsp90基因的表达量变化。研究结果显示:热激处理显著提高了V23与VH3的恢复生长速度,增加了草菇菌丝体中hsp90基因的表达量,有助于增强草菇对低温胁迫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5.
植物抗热的解剖学与生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解剖学和生理学两个方面对植物抗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高温胁迫下抗热性与植物细胞显微结构的相关性,以及高温胁迫下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细胞膜系统、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系统和热激蛋白等生理指标的变化,并简要指出了植物抗热性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开花期内高温会使植物花器官发育畸形或败育,受精失败。研究证实,花粉发育和萌发、子房发育、受精过程对高温敏感。植物的生理条件和代谢反应如内源或外源的ABA水平、高温胁迫下热激蛋白表达等,影响植物对高温胁迫的耐受能力。转录组学研究证实了植物生殖系统发育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相似文献   

7.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所的科研人员日前揭示了高等植物叶绿体是细胞启动胞内热激反应的信号源,首次建立了叶绿体蛋白翻译效率和细胞核热胁迫响应转录因子HsfA2表达启动的遗传关系,证实了植物细胞存在热激反应的叶绿体逆向调控信号途径。相关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公共科学图书馆一遗传学》。该课题组提出了植物细胞热激反应逆向调控机制模型:RPSl作为叶绿体蛋白翻译调控的关键因子,其蛋白表达水平受高温胁迫的诱导;  相似文献   

8.
宋松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595-596
高温是小麦产量提高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小麦受到高温胁迫时会产生一系列热激蛋白来适应这种逆境,不同发育阶段的热激蛋白存在差异,不同抗热作物品种中热激蛋白也存在差异,因此,研究抗热性不同的小麦品种中热激蛋白差异对小麦耐热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该实验利用SDS—PAGE方法对热激蛋白的诱导条件及表现形式进行了研究,为小麦增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对叶绿体小分子量热激蛋白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和总结。详细介绍了植物遇到冷、热胁迫时,叶绿体小分子量热激蛋白对光合系统的保护;初步分析了叶绿体小分子量热激蛋白与植物的耐热性和耐冷性关系及其潜在的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10.
张燕 《现代农业科技》2009,(20):370-370
介绍了植物在热胁迫反应下的复杂性,包括热微量蛋白的分子伴侣作用、热激转录因子、信号途径以及一些新基因均对热胁迫产生一定影响,以为植物的热胁迫反应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热休克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任莉萍  曹小汉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0):2040-2042
综述了热休克蛋白的分类、生物学特征、生物学功能,并讨论了热休克蛋白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2.
小分子热激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激蛋白是生物体在遭受胁迫环境时诱导产生的一组进化上高度保守的蛋白质,有利于生物体抵御不良环境。综述了植物热激蛋白家族中小分子热激蛋白的种类、功能,并提出了小分子热激蛋白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牧草和饲料作物蛋白质变化与耐热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温胁迫影响牧草和饲料作物的生长和生理生化代谢,原有蛋白质的降解、正常细胞蛋白的合成受阻以及诱导合成新的蛋白质等过程均能显著改变蛋白质的组成和含量,进而影响植物的耐热性。本文从热激蛋白(HSPs)等高温诱导蛋白以及高温胁迫对可溶性蛋白、磷脂酶D(PLD)、蔗糖合酶(SS)和蔗糖磷酸合酶(SPS)活性影响等方面,综述了牧草和饲料作物蛋白质变化与耐热性关系的研究现状。提出应进一步对高温胁迫导致蛋白质变化的机理以及蛋白质在植物体内的功能等方面开展研究,为进一步阐明牧草和饲料作物耐热的分子机制和提高牧草的耐热性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s)作为一类重要的非特异性细胞保护蛋白,在免疫细胞应激耐受和应激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分子伴侣和抗细胞凋亡作用对于维持免疫细胞生存和内环境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小分子热休克蛋白(Small heat shock proteins,sHSPs)中的HSP27是HSPs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也是近年来被广泛关注的研究对象,已经证实在参与调解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细胞凋亡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文章就HSP70/HSP27在热应激条件下对免疫细胞的保护作用进行了综述,对该领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回顾,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在应激反应时,细胞可快速产生一系列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即被称为热休克蛋白(HSP)。人们认为HSPs是一种分子伴侣,在保持细胞稳态当中起着十分广泛的作用。骨骼肌中所表达的HSPs包括小分子HSP家族(泛素、alpha B-晶体蛋白、HSP20、HSP27),HSP70、HSP60、HSP90等。骨骼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其中的收缩蛋白是由各种不同的肌肉纤维类型所组成,每一种肌纤维均具有其各自的生化组成和功能特征。HSPs 的表达与肌纤维的类型有关。在肌病或体育锻炼过程中HSPs有明显的变化,然而HSP的诱导及调控的分子机制以及它在维持肌肉功能方面的作用尚未完全明了。本文主要阐述了骨骼肌中HSP的变化及其调控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相似文献   

16.
17.
热应激下肉鸡心肌的损伤和热休克蛋白的定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将90只肉鸡随机分成A组(对照)、B组(热应激6h)、C组(热应激12h)、D组(热应激18h)、E组(热应激24h)和F组(热应激48h)。对各组受试鸡心肌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并利用4种HSP单克隆抗体(HSP27、HSP60、HSC70和HSP86)对心肌纤维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验结果显示,热应激时心肌纤维的病理组织学损伤主要表现为心肌纤维变性和心肌纤维断裂;HSP27、HSP60、HSC70和HSP86在心肌纤维中的定位不尽相同,HSP27、HSC70,和HSP86在心肌纤维中有强阳性表达,但HSP60的阳性染色较弱。提示HSPs在心肌纤维内的广泛分布对保护心肌纤维方面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作物热激蛋白研究进展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热激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是生物体在多种刺激下产生的一种蛋白质.主要阐述了HSP的发现和研究概况,综述了HSP的种类及定位,HSP与植物的耐热性、抗冷性、作物品质以及与种子发育的关系;介绍了HSP在作物育种、生长发育及凋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鄢彦杰  赵元莙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10):68-72,103
热休克蛋白(HSPs)是生物细胞在受热、生物应激、理化因素等应激原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类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最保守的蛋白,在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其中HSP70是最受关注、研究最为深入的一种,也是含量最丰富的HSPs家族。HSP70具有高度保守的序列,常作为分子伴侣在协助新生多肽链折叠、蛋白质复合体的装配、调节、修复和降解变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对近年来国内外HSP70的研究概况、生物学特性、生物学功能及在粘孢子虫中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HSP70在粘孢子虫中的研究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