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3 毫秒
1.
试验结果表明,稀土对人参碳代谢和根外磷的吸收有促进作用。稀土处理后人参光合速率捉高了10.58%,参根皂甙含量增加8.32%,红果期稀土处理,人参叶面涂布磷吸收率比对照提高10.51%,参根中磷的积累增加19.58%。  相似文献   

2.
人参中齐墩果酸型新皂甙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鲜人参根中分离出一种未知皂甙的白色粉末,测得其熔点mp.182℃~183℃,分了量为588,其HTLC的Rf值大于人参皂甙Rh2而小于齐墩果酸,经FAB-Ms,^1H-NMR,^13C-NMR,DEPT-NMR,H^13-C2D-NMR鉴定为齐墩果酸-28-Oβ-D呋喃阿拉伯糖甙,被命名为人参皂甙Ri。  相似文献   

3.
人参单体皂甙抗肝中毒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参单体皂甙能明显地控制肝细胞中毒,能使肝癌细胞逆转。红参和白参白于所含人参皂甙不同,保肝作用显示出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施肥对人参干物质积累和氮磷吸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人参施N,P,K肥对干物质积累以及对N,P吸收的动态进行了3年田间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肥对四,五,六年生参根增重率分别为5.1%,37.4%,41.1%,对参根N含量分别提高19.8%,15.1%和8.7%,茎中N含量变化与根基本相同,而叶中N含量随参龄增加呈降低趋势。人参各器官中P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六年生各生育期根重和N积累变化规律是:母根萌发至收获的根重变化经历了从减重到增重的过  相似文献   

5.
作者用硅胶柱层析法,首次众三叶人参中分离得到一种单体Q,,经鉴定为人参皂甙-R0。同时对三叶人参中的皂甙、氨基酸、无机元素进行了分析测定,并对三叶人参中的农药残留量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6.
^14C应用示踪研究了不同pH和Zea浓度对参根组织人参皂甙净合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皂甙生物合成以pH5.0~5.6为适;高pH值净合成量下降。Zea低浓度500ppm促进合成,而高浓度1000ppm则抑制皂甙合成。  相似文献   

7.
影响人参发根中皂甙含量基因的定位及其克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发根农杆菌与人参外植体共培养,在人参根外植体上用直接接菌方法,诱导出人参发根。Southern点杂交证明:本研究获得的人参发根确已被Ri质粒的T-DNA所转化,并被整合到人参发根DNA上。根据Slightom等RiA4 TL-DNA系列分析结果,利用PCR方法从人参发根中扩增并克隆了影响人参皂甙合成基因roIC。  相似文献   

8.
在人参不同生育剂,用^14C标记植株,测定^14C-产物的分化,结果表明,人参光合同化产物仅在绿果期以后主要分配到参根中,绿果期以前主要用于地上部生长,发育。随着生育的更迭,光合产物分配到人皂甙的比较逐渐加大,粗淀粉增多,还原糖,可溶性糖减少。  相似文献   

9.
作者用硅胶柱层析法,首次从三叶人参中分离得到一种单体Q,经鉴定为人参皂甙-R0。同时对三叶人参中的皂甙、氨基酸、无机元素进行了分析测定,并对三叶人参中的农药残留量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10.
发根农杆菌A4菌株诱导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产生发根,诱导率31.6%,转化发根可在无任何激素的MS培养基上快速生长,且具有分枝性强、丛生、无向地性等特点。通过对液体培养条件的选择,发现人参发根在1/2MS液体培养基上(25℃、110r/min摇床上暗培养)获得最大生长速率,经14d培养,人参发根鲜重增加了7.97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根中人参皂甙含量发现,发根系R9923中人参单体皂甙Rb1含量达到10.38mg/g,超过栽培六年生人参根中Rb1含量(6.45mg/g)。用高压纸电泳方法在人参发根中检测到农杆碱及甘露碱的存在。Southern点杂交证明:本研究获得的人参发根确已被A4菌株Ri质粒的T-DNA所转化,并被整合到人参发根DNA上。  相似文献   

11.
试验于1996-1998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内进行,供试棉花品种为苏棉8号,春夏播棉管与营养钵育苗移植苛对比试验结果指出,芦管苗移栽棉在现蕾时,其单株干重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是,在幼苗期阶段,单株干重显著低于对照;并对根、茎、叶物质积累和分配均产生不利影响,。这种特生产弱势帅芦管环境对棉苗早期限根控叶而使同化产物减少所致;在大苗期阶段,芦管棉苗植株干物质积累逐渐加速;并随着叶面积增大,光合产物增多,  相似文献   

12.
西洋参果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西洋参果的皂甙成分进行了提取,分离,从中获得8个单体化合物,经过高效薄层(HTLC)检查和快原子轰击质谱(FAB-Ms)鉴定,这8种人参皂甙中,人参二醇型皂甙4种,即丙二酸单酰基人参皂甙Rb1,人参皂甙Rb1,Rg3和Rh2人参三醇型皂甙3种,即人参皂甙Re,Rg1,Rg2;齐墩果酸型皂甙1种,即人参皂甙Ro,它们的结构已被确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人参叶皂甙对鸡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的研究,为开发人参在养殖业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因子方差分析进行试验设计、分组。不同途径对鸡给以人参皂甙,同时进行ND油苗免疫与含人参皂甙的ND油佐剂疫苗免疫接种;35日龄时,静脉注射大肠杆菌菌液,采集血液做细菌培养,记数;60日龄时,进行增重及免疫器官重量比较;分离不同阶段鸡血清做血凝抑制试验测定鸡血清中的HI抗体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人参叶皂甙能促进鸡抗NDV抗体的产生,且高效价抗体维持时间长;各组间增重比较差异不显著;人参叶皂甙对胸腺发育有一定促进作用,对脾脏发育抑制,对法氏囊的影响依给药方式不同而异;血液中细菌总数测定结果表明人参叶皂甙能使鸡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能力增强。[结论]人参叶皂甙能促进鸡体内特异性抗体的产生及激活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能力。  相似文献   

14.
人参皂甙Rh2注射液对荷肝癌(H22)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研究以荷肝癌(H22)小鼠为实验模型,观察人参皂甙Rh2注射液对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血清溶血素,NK细胞毒活性和IL-2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参皂甙Rh2注射液能提高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增加血清溶血清抗体生成能力,促进小鼠脾NK细胞杀伤活性和IL-2活性。人参皂甙Rh2注射液明显提高荷瘤小鼠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越南人参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春雁 《特产研究》2001,23(1):57-61
自越南人参(Panax vietnamensis Ha et Grushv.)地下部分分离出近50种二萜皂甙类化合物,其中24种新的达玛烷型皂甙命名为越南参皂甙R1-R24(Vinaginsenoside R1-R24),新皂甙的结构经化学方法和光谱方法推断,越南人参中皂甙类成发与人参及其它人参属栽培植物的皂甙类成分非常相似,但是,奥克梯隆醇型皂甙的含量,特别是珠子参甙-R2(majonoside R2,5.29%)却惊人的高,越南人参的药理活化与人参特别相似,此外,它对致病链球菌具有显著的抗性,且治疗沙眼有效,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特征已使越南人参成为人参属中令人瞩目的一个种。  相似文献   

16.
鲜人参中天然皂甙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不同于文献的技术方法,对中国产鲜人参中的天然皂甙——丙二酸单酰基人参皂甙进行了分离、鉴定研究,从中国产鲜人参中分离出四种单体化合物。其中三种经理化及光谱鉴定为:丙二酸单酰基人参皂甙Rb_1,Rb_2,Rd(Malonyl—ginsenosides Rb_1,Rb_2,Rd)。三者系首次从中国鲜人参中获得。  相似文献   

17.
设施栽培人参根重增长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统计分析的方法,通过在设施环境下的栽培试验,对人参根重增长的年变化规律进行了数学模拟,结果表明人参根重积累的变化规律符合S型自然生长曲线。S型自然生长曲线的常见方程式有4种,采用回归方程的F值和相关系数R来比较4个模型的好坏,得出最适宜的数学模型为模型4。通过研究根重积累变化曲线、根重积累速度、根重积累瞬时速度最大值,掌握人参生长过程中的数量规律和特点,为生产上制定科学的栽培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四年生人参底施磷肥与土壤、根组织营养及碳水化合物,总皂甙的关系。结果表明,底施磷肥,增加了土壤全磷及速效磷含量,改善了极组织P及N、K营养,从而提高根中糖代谢水平,促进淀粉等贮藏性多糖的合成与积累,并增加总皂甙含量。根中磷含量与肥料用量为非线性响应,根中总糖、淀粉及总皂甙与该与该组织中磷含量呈线性响应趋势。  相似文献   

19.
陈光  罗维莹 《特产研究》1998,(4):36-37,40
应用内位素示踪方法,研究了稀土元素^141Ce在人参中的吸收、分布和积累,结果表明,人参植株对^141Ce的吸收比较高,吸收率在52.57% ̄54.97%,^141Ce在人参植株中的分布和积累的顺序为:叶〉茎〉根〉果。  相似文献   

20.
人参作为传统中药,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人参皂甙作为人参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广泛的医学药用价值,受到国内外的普遍重视。本文对人参皂甙的药理活性,以及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