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选择体重年龄相近,经产大尾寒羊空怀母羊12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4只,分别按NRC(1978)推荐绵羊维持代谢能需要量的120%,100%和80%供给。通过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及气体能量代谢试验等方法测得:大尾寒羊空怀母羊的干物质日采食量平均值为804g,代谢能日进食量为8445kj,能量表现消化率为69.87%,代谢率为86.13%,甲烷能占总能进食量(EGI)的8.00%。试验还测得,空怀母  相似文献   

2.
光催化降解印染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催化降解印染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组成为WO3:α-Fe2O3:W=75:24:1用量为0.30g/(50.0ml废水);PH=6;光照时间为3h以上时CODcr去除率为90%以上。  相似文献   

3.
采用食道瘘管技术与两级离体消化试验及外源指示剂Cr_2O_3测定日排粪量技术三结合的方法,在新疆南山夏秋两季牧场,进行放牧中国美利奴细毛绵羊牧草于物质采食量的测定。测得夏牧场上18只放牧母羊采食牧草干物质量平均为(96.02±7.41)g/kgW ̄(0.75)和日排粪干物质量为(38.71±4.20)g/kgW ̄(0.75);秋牧场上8只放牧母羊采食牧草于物质量平均为(75.41±5.80)g/kgW ̄(0.75)和日排粪干物质量为(38.31±2.37)g/kgW ̄(0.75).测得用3只食道瘘管羊采集夏秋牧场上牧草标样的于物消化率分别为(59.65±2.376)%与(49.02±5.538)%,绵羊夏牧场采食牧草干物质量及牧草消化率均显著大于秋季(P<0.01).两季牧场的日排粪干物质量无差异(P>0.05)。  相似文献   

4.
对30只初生、1周岁和成年雷州山羊部分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雷州山羊的体温、呼吸、脉搏、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等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至成年时稳定在一定范围,公羊略高于母羊,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白细胞数在初生至1周岁时逐渐升高,至成年时稳定在初生在水平,且母羊略高于公羊,但差异不显著(P〉0.05),成年羊的嗜酸性白细胞、嗜酸性白细胞水平显著高于初生和周岁羊,也显著高于其他山羊品种(P〈0.05)。  相似文献   

5.
用低蛋白饮食(LPD)加肾安静滴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16例,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及尿氨基酸(AA)及肾功能有关指标,结果显示:CRF患者血清16种AA治疗后11种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尿中大部AA(14/16)治疗后虽减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UN、血磷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血钙、血浆白蛋白和Ccr治疗后比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或<0.01)。  相似文献   

6.
取3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小尾寒羊进行瘤胃消化代谢试验,按3×3拉丁方试验设计,喂给3种日粮,代谢能浓度(MJ.kg-1DM)分别为:高浓度组(HD)11.32、低浓度组(LC)10.44和中浓度组(MC)11.01;粗蛋白含量13.75%。试验结果表明,豆饼外流速度为0.0333h-1且个体因素带来的差异大于日粮因素带来的差异;不同能量浓度的日粮对尼龙袋内36h后能量降解率影响显著(P<0.05),对粗蛋白质影响不显著(P>0.05);日粮能量动态降解率与食入代谢第水平负相关与粗蛋白质食入水平正相关:Y=60.15—10.42X1+8.30X.(R2=0.7008,P<0.01);反刍动物饲养制度应根据日粮组成进行调整,含精料高日粮可采取先精后粒饲喂顺序,精料型日粮队注意提供足够可消化碳水化合物外,可采取精粉混饲方式。  相似文献   

7.
将180只迪卡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45只,1组为对照,2,3,4组分别饲喂含铜0.25,0.50和0.75g·kg-1的混合料,在试验的第0,15,30,45,60和75d,分别测定各组的血液学指标。结果表明,在饲喂第75d,第4组与其它各组比较,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容量(PCV)明显降低,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平均容积(MCV)明显增高,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变化不明显。假嗜酸性白细胞在试验45d时,4组与1,3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京西山区人工林水分参数的研究(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文应用PV技术研究了京西山区油松、侧柏、白皮松、栓皮栎、元宝枫、刺槐及火炬树等7个树种人工林水分参数RWC ̄(tlp)、ROWC ̄(tlp),Vs,Va,Va/Vs,V_0/DW和Ns/DW的季节变化。研究表明:①3个针叶树种的RWC ̄(tlp)和ROWC ̄(tlp)季节变化不明显,而4个阔叶树种的RWC ̄(tlp)和ROWC ̄(tlp)则均具有随季节和枝叶生长发育进程而变化的趋势;②7个供试树种的Vs及Va/Vs均表现出不同的季节变化规律,表明不同树种之间细胞原生质的亲水性有较大的差异;③在V_0/DW和Ns/DW的季节变化中,供试阔叶树种较供试针叶树种更为明显,其中栓皮栎和元宝枫、刺槐和火炬树、油松和白皮松的变化趋势分别基本一致;④依据供试树种各种水分参数的变化,应用Fuzzy数学中隶属函数的方法,综合评判树种的耐旱能力的结果由强至弱为:侧柏、白皮松、油松、栓皮栎、元宝枫、火炬树和刺槐,这一结果与其苗木的研究结果及野外的观察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9.
硝苯地平(20mg,q12h×3wk)治疗无痛性心肌缺血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55±9.4a),对左心功能和RAA检测结果显示:治疗后HR、SBP、DBP和MAP均降低,以DBP和MAP降低显著(P<0.05);缺血型ST段明显改善(P<0.01);核素心功能LVEF、SV、ER和RCO均升高(P<0.05~0.01);血浆PRA和AngⅡ降低明显(P<0.05)。表明该药有良好的降压和改善左心功能效应。  相似文献   

10.
孕牛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酸性α-醋酸萘酯酶(ANAE)染色法和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酶联免疫染色法测定未妊娠,妊娠前期(〈100d)妊娠中期(100~200d)和妊娠周期(〉200d)的黑白花奶牛各10头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总数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表明,未孕与不同妊娠阶段母牛T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CD3亚群和CD4:CD8比值差异显著(P〈0.05),而不同妊娠期之间则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导入野生盘羊瘦肉基因培育巴什拜羊新品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野生盘羊与巴什拜羊进行导入杂交和回交,通过对杂交一代和一、二代回交后代生长发育、肉用表型、脂臀大小、外形体质、肉成分的变化进行观察及测定,并与纯巴什拜羔羊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一、二代回交后代羔羊在体尺指标和外部特征上野生基因占优势,脂臀减少,有些母羊几乎没有脂臀,脂肪含量和胆固醇含量降低,蛋白质含量和瘦肉率明显提高。早期的生长速度和强度较好,继承了巴什拜羊早期生长发育快的遗传特征。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高山美利奴育成羊的能量与蛋白质需要量,为制定其饲养标准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撑。【方法】试验选取健康、体况良好的14月龄高山美利奴育成公羊(46.50±2.12 kg)和母羊(35.75±2.31 kg)各24只作为供试动物。试验共计40 d,包括5 d过渡期,10 d预试期和25 d正试期;过渡期每天早晚饲喂燕麦干草,中午饲喂少量全混合颗粒料;预试期试验羊单栏自由采食全混合颗粒料,并记录采食量;正试期根据预试期羊只的采食量进行分组并单栏饲养,育成公羊和育成母羊各分为4组,按照自由采食(AL组),自由采食量的80%(IR80组),自由采食量的60%(IR60组)和自由采食量的40%(IR40组)4个水平饲喂,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采用全收粪尿法于正试期最后5d连续进行消化代谢试验,在这期间准确记录并收集每只羊每天的饲料、粪和尿,并于最后2d采用呼吸面具间接测热法进行呼吸测热试验,测定其生长性能,能量利用和氮平衡指标,通过回归分析得出高山美利奴育成羊的能量和蛋白质需要量参数及预测模型。【结果】育成公羊和育成母羊的初重在各饲喂水平间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饲喂水平的降低,育成羊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干物质采食量、食入总能、粪能、消化能、代谢能、能量沉积量、氮采食量、粪氮、消化氮、沉积氮、沉积氮/氮采食量和沉积氮/消化氮显著降低,即AL组>IR80组>IR60组>IR40组(P<0.05)。但饲喂水平对高山美利奴育成母羊的气体排放有显著影响(P<0.05),IR40组的氧气消耗量和二氧化碳产生量显著低于其余3组(P<0.05)。随着饲喂水平的降低,育成公羊的总能消化率、总能代谢率和氮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高山美利奴育成公羊和育成母羊的维持净能(NEm)需要量分别为227和213 kJ·kg-1BW0.75·d-1,维持代谢能(MEm)需要量分别为283和279 kJ·kg-1BW0.75·d-1,代谢能维持利用效率(Km)分别为0.80和0.76,当ADG为1 g·kg-1BW0.75·d-1时,消化能(DE)需要量分别为760和830 kJ·kg-1BW0.75·d-1,代谢能(ME)需要量分别为570和750 kJ·kg-1BW0.75·d-1,净能(NE)需要量分别为290和370 kJ·kg-1BW0.75·d-1。高山美利奴育成公羊和育成母羊的维持净氮需要量分别为220.8和190.4 mg·kg-1BW0.75·d-1,维持净氮需要量乘以6.25即维持净蛋白(NPm)需要量分别为1.38和1.19 g·kg-1BW0.75·d-1,当ADG为1 g·kg-1BW0.75·d-1时,粗蛋白(CPI)需要量分别为7.75和6.55 g·kg-1BW0.75·d-1,可消化蛋白(DCP)需要量分别为6.02和4.38 g·kg-1BW0.75·d-1。【结论】高山美利奴育成羊的能量和蛋白质需要量与既定的绵羊推荐值存在差异,可能是与品种、生理状况、年龄阶段和环境等因素有关。此外,本研究所建立的模型可用于估算高山美利奴育成羊的能量和蛋白质需要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克隆兰州大尾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PPARG)基因,分析其序列及编码蛋白的生物学特性,阐明PPARG基因在绵羊中的生物学作用,为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绵羊PPARG基因CDS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RACE和RT-PCR技术克隆获得兰州大尾羊PPARG基因序列,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生物学特性。【结果】克隆获得兰州大尾羊PPARG cDNA 序列全长1 774 bp(GenBank序列号:KF727439),其CDS区片段长1 428 bp,编码475个氨基酸,编码区两侧翼分别具有5’-UTR 131 bp(1-131 nt)和3’-UTR 214 bp(1 560-1 774 nt)。预测兰州大尾羊PPARG蛋白分子量为54.40 kD,理论等电点为4.94。预测PPARG编码蛋白疏水性最大值为3.600,最小值为-2.744,为非跨膜的疏水性蛋白。亚细胞定位主要在细胞质(65.2%)和细胞核(21.7%)中,少量作用于细胞支架(4.3%)和过氧化物酶体(4.3%),无信号肽,不属于分泌蛋白。预测其氨基酸序列有26个磷酸化位点,无糖基化位点,含有1个ZnF_C4结构域、1个HOLI结构域和1个LCR结构域,二级结构以随机卷曲为主。同源性分析显示兰州大尾羊PPARG核苷酸序列与山羊、野牛、水牛、绵羊、虎鲸、野猪和人类核苷酸序列间的同源性分别为99% 、98% 、97% 、99%、 94%、92%和90%,兰州大尾羊PPARG氨基酸序列与山羊、野牛、水牛、绵羊、虎鲸、野猪和人类核苷酸序列间的同源性分别为100% 、99.8% 、100% 、100%、 98.7%、98.5%和97.5%。系统发育树表明,兰州大尾羊与山羊、绵羊和水牛的进化水平更为接近,与鱼类、人类和鼠类较远。其基因第486位发生碱基转换(C←→T),第828位发生碱基转换(C←→A),但其所编码氨基酸不变。【结论】兰州大尾羊与其他物种PPARG在结构上相似性较高,说明该基因具有高度的保守性。推测PPARG蛋白大部分在游离核糖体上合成,其功能与过氧化物酶体有关,该预测结果符合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的身份。PPARG氨基酸序列有26个可以成为蛋白质激酶磷酸化的位点,某些位点被磷酸化后,可导致一系列肥胖相关基因的功能失调和表达变化, 如胰岛素增敏激素,脂联素( adiponectin)的表达减少。其序列包含的ZnF_C4锌指结构域具有与脂质结合的功能,HOLI即LBD配体结构域在激素信号转导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PPARG锌指结构域中的磷酸化位点Ser112,被MAPK磷酸化后,可以抑制PPARG同配体的结合,从而降低PPARG蛋白的活性,两个结构域均与成脂分化过程相关联。文章为进一步研究PPARG在成脂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This study aim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stage and level of feed intake on energy metabolism,carbon-nitrogen(C-N)balance,and methane emission to determine energy and protein requirements for maintenance of maternal body including pregnancy tissues during pregnancy using the method of C-N balance.Twenty-one ewes carrying twin fetu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of seven ewes each in the digestion and respirometry trial at d 40,100,and 130 of gestation,respectively.Three groups were fed a mixed diet either for ad libitum intake,70 or 50%of the ad libitum intake during pregnanc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pparent digestibility of C and N were increased as feeding levels decreased at each stage of gestation.The daily net energy requirements for maintenance(NE_m)were 295.80,310.09,and 323.59 k J kg~(–1)BW~(0.75)(metabolic body weight)with a partial efficiency of metabolisable energy utilization for maintenance of 0.664,0.644,and 0.620 at d 40,100,and 130 of gestation,respectively.The daily net protein requirements for maintenance were 1.99,2.35,and 2.99 g kg~(–1 )BW~(0.75) at d 40,100,and 130 of gestation,respectively.These results for the nutritional requirements of the net energy and protein may help to formulate more balanced diets for Hu sheep during pregnancy.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脂联素及其受体基因在绵羊中的序列结构及组织表达特异性,以兰州大尾羊为研究对象,利用RACE技术克隆兰州大尾羊脂联素及其受体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脂联素及其受体基因在兰州大尾羊15种组织中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兰州大尾羊APN AdipoR1 AdipoR2 基因的cDNA全长分别为2 101 bp、2 035 bp和1 089 bp, APN基因在肌肉、心脏及皱胃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 AdipoR1 AdipoR2 基因在内脏脂肪与皮下脂肪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APN AdipoR1 基因在大肠、小肠、瘤胃及皱胃中均有一定程度的表达,而 AdipoR2 基因在其余组织中几乎不 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肉品质是现代肉羊生产的主要目标之一,研究不同饲养水平对阿勒泰羊背最长肌肌肉组织结构及肌纤维组成相关基因的影响,为通过饲养水平调控肉脂型绵羊肉品质,提高生产效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出生日龄接近((3.0±0.5)月龄)、体况良好、体重相近((19.16±0.54)kg)、臀型一致的阿勒泰羊30只,随机分为3组,自由采食60 d后,分别按照50%(0.25 MJ/W0.75×d-1)(NL组)、100%(0.5 MJ/W0.75×d-1)(NM组)、150%(0.75 MJ/W0.75×d-1)(NH组)的维持代谢能饲喂30 d后屠宰,取背最长肌分别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2%醋酸铀-枸橼酸铅双染色法染色,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肌肉组织结构,并通过免疫组化法测定肌球蛋白重链I (myosin heavy chain,MyHC I)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re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蛋白表达量。【结果】(1) 阿勒泰羊摄入50%、100%和150%的维持代谢能时,三组试验羊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90.67 kg、13.33 kg和203.00 kg,差异显著(P<0.05);背最长肌肌纤维直径NH组、NM组显著大于NL组(P<0.05);肌内膜厚度NH组显著小于NL组(P<0.05);肌束肌纤维数量、肌束纤维面积、肌束膜厚度以及肌纤维面积、肌纤维密度差异不显著(P>0.05)。(2) 饲养水平对肌质网终池面积、脂滴面积以及肌质网终池、肌原纤维、肌质的面积比都有影响,肌质网终池面积和面积比NH组显著大于NM和NL组(P<0.05),脂滴面积NH组显著大于NL组(P<0.05);肌质面积比NM组显著大于NH和NL组(P<0.05);线粒体、糖原三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3) 饲养水平对肌纤维组成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有影响,PPARγ的蛋白表达强度、阳性面积和阳性率NL和NM组显著低于NH组(P<0.05);MyHCⅠ蛋白表达强度随能量摄入水平的增加而增大,但是三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不同饲养水平对阿勒泰羊背最长肌肌肉组织结构和肌纤维类型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具有显著的影响,在育肥期可通过饲养水平控制肌肉组织结构和肌纤维类型组成,从而按照生产需要调控肉品质。  相似文献   

17.
道寒杂交公羊育肥期能量需要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确定道寒杂交公羊育肥期维持和生长的净能与代谢能需要量参数,为肉羊的科学饲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试验选用34只年龄相近(6月龄)、平均体重(34.54±0.40)kg的无角道赛特和小尾寒羊杂交公羔为试验羊。其中25只用于比较屠宰试验,随机分为自由采食组(15只)、60%自由采食组(5只)、40%自由采食组(5只),其中自由采食组又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在正式试验开始后的第1天、第19 天(平均体重43 kg)、第63 天(平均体重50 kg)分别从自由采食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中选择体重接近的4只试验羊进行屠宰,同时,从60%自由采食组、40%自由采食组中分别选择体重接近的4只试验羊与自由采食第三组一起屠宰。另外9只用于消化代谢试验,同样按上述饲喂水平随机分为3组,采用全收粪尿法收集粪、尿,利用推荐公式对试验羊的甲烷能进行预测。【结果】道寒杂交公羊育肥期的维持净能需要量为286.88 kJ•kg-1 EBW0.75(269.09 kJ•kg-1 BW0.75),维持代谢能需要量为423.89 kJ•kg-1 EBW0.75(397.60 kJ•kg-1 BW0.75)。日增重100—350 g时生长净能和生长代谢能需要量分别为1.45—6.20 MJ•d-1、3.21—13.72 MJ•d-1。代谢能维持利用效率为0.68,代谢能生长利用效率为0.45。【结论】道寒杂交公羊育肥期能量代谢参数值与NRC(2007)推荐的能量需要量相比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奶牛和绵羊血清羟脯氨酸含量在不同怀孕期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氯胺-T比色法,对33头荷斯坦奶牛和29只藏系绵羊不同怀孕期血清羟脯氨酸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所有奶牛和绵羊不同怀孕期血清羟脯氨酸含量均在正常范围内,但怀孕中期的奶牛血清羟脯氨酸含量明显低于未怀孕、怀孕前期和怀孕后期(P<0.05);怀孕中期的绵羊血清羟脯氨酸含量亦略低于未怀孕、怀孕前期和怀孕后期(P>0.05)。[结论]奶牛和绵羊血清羟脯氨酸含量在怀孕中期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9.
选24只空怀期小尾寒羊母羊,采用2×2二因子析因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营养水平(A11.0倍中国肉羊饲养标准、A21.5倍中国肉羊饲养标准),不同粒度(B1不粉碎、B2粉碎)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TMR)对绵羊瘤胃内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食后2~8h,绵羊瘤胃液pH先降低后升高,在6.21~6.80之间波动,1.5倍营养水平极显著降低了绵羊食后2h和4h的瘤胃液pH(P<0.01),显著降低了绵羊食后6h的瘤胃液pH(P<0.05).在各时间点,采食1.5倍营养水平TMR的绵羊瘤胃液总氮、尿素氮和蛋白氮浓度,极显著高于采食1.0倍营养水平TMR的绵羊(P<0.01).在食前、食后2h和4h,采食含1.5倍营养水平TMR的绵羊瘤胃液氨氮浓度极显著高于采食含1.0倍营养水平TMR的绵羊(P<0.01).在食后2、4、6h,采食粉碎TMR的绵羊瘤胃液氨氮浓度显著低于采食未粉碎TMR的绵羊(P<0.05),但瘤胃液尿素氮浓度变化规律却相反(P<0.05).采食1.0倍营养水平和未粉碎TMR的绵羊瘤胃液挥发性总酸含量极显著高于采食1.5倍营养水平和粉碎TMR的绵羊(P<0.01).据此认为:绵羊饲喂TMR,瘤胃液pH波动范围较小,有利于维持瘤胃内环境的平衡;饲喂1.5倍营养水平TMR,绵羊瘤胃液总氮、氨态氮、尿素氮和蛋白氮浓度升高,促进瘤胃微生物发酵,有利于提高绵羊生产性能.饲喂粉碎TMR,绵羊瘤胃液总氮、蛋白氮和尿素氮浓度升高,氨态氮浓度显著降低,微生物对蛋白的分解减少,过瘤胃蛋白的比例增加,从而提高了蛋白质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1)超排处理无角道塞特绵羊163只,育成羊(76只)只均回收胚胎5.53枚,可用胚3.91枚,经产母羊(87只)只均回收胚胎7.55枚,可用胚6.34枚。经产羊平均回收胚胎总数高于育成羊(P<0.05)。春季和秋季之间超排效果差异不明显。重复超排羊和非重复超排羊之间平均回收胚胎总数和可用胚胎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2)共处理受体876只,春季和秋季受体的同期发情率分别为56.37%和89.02%,发情受体利用率分别为84.67%和88.77%。(3)移植受体545只,妊娠318只,产羔396只,受体移植妊娠率为58.35%,移植胚胎成羔率为57.47%,在移植受体中,小尾寒羊的妊娠率最高为61.2%,同羊和内蒙细毛羊分别为54.62%和56.58%,受体品种之间移植妊娠率差异不显著(P>0.05)。受体黄体数对移植妊娠率及胚胎成羔率有一定的影响。胚胎的发育阶段对移植妊娠率也有影响,移植囊胚受体妊娠率最高为64.76%,明显高于早期桑椹胚移植妊娠率42.86%(P<0.05)。胚胎成羔率从桑椹胚到囊胚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