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试品种 参试品种共12个,分别为漯4-168、泛麦8号、矮抗58、洛麦21、漯麦18、阳光818、偃高1号、偃高006、郑麦9023、豫农949、衡观35、郑麦366,以豫麦949为对照. 1.2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重复3次,9行区,小区长6.67m,小区宽(含畦宽)2.0m,小区面积13.34m2,设计密度为300万/hm2,重复间留观察道0.67m,四周设保护行.  相似文献   

2.
参试品种5个,分别是超甜135、超甜3号、浙甜2018、浙凤甜2号和金银蜜脆。 试验设计: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11.7m^2,小区长9.0m,连沟宽1.3m,2行区,行距0.65m,株距0.30m,密度5.13万株/hm^2,四周设保护行。收获每小区全部鲜果穗进行考种,计算产量。  相似文献   

3.
<正>1材料与方法1.1参试品种参试品种共12个,分别为衡观35、许农5号、周麦22、新麦18、洛麦21、洛麦22、许科1号、郑麦366、豫农949、郑麦9023、周麦23,以当地主推小麦品种豫麦70为对照。  相似文献   

4.
选取了河南地区主栽的30个小麦品种进行条锈病抗病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各小麦品种对条锈病抗性存在明显差异。参试品种中,许农7号对条锈病表现近免疫;许科718、泛麦8号、郑麦103、太空6号、矮抗58、百农4199、中麦175、豫教6号、许农5号、西农189、西农811、豫农949等12个品种对小麦条锈病表现高抗;华育198、秋乐2122、周麦27、百农418、横麦136、周麦22、偃细9433、豫农035、偃高21、周麦21、丰德存12号、百农207、运旱115等13个品种对小麦条锈病表现中抗;郑麦379、豫麦49、开麦20等3个小麦品种对小麦条锈病表现中感;遂选101表现高感。对小麦条锈病抗性的不同,有可能导致生产上小麦条锈病大流行,选育推广抗病品种有利于预防小麦条锈病的大面积发生。  相似文献   

5.
小麦品比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兴农5号等7个品种的适应性。抗逆性和丰产性,从而筛选出适合我市自然条件下种植的优良小麦品种,为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特进行本试验。1.村料和方法1.1参试品种及来源编号参试品种来源A兴农5号兴义市种子公司B绵阳309四川C川麦204四川D中超四川E兴育7号兴义市种子公司F兴义7号黔西南州种子公司J川麦24(ck)四川1.2试验设计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7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为20m2,区长6m,区宽333m,小区间的距离为0.33m,重复间的距离为40cm,四周设2m以上的保护行。1.3试验经过试验安排在桔山镇新场村五组吴加铭…  相似文献   

6.
优质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鉴定我地近年来选育和引进的小麦新品种(系)的适应性及其利用价值,我所进行了小麦新品种(系)对比试验,藉以选择适宜我地种植的高产、优质、多抗的接班品种,为大田生产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1.1参试品种(系)泰031、郑麦98、豫展2000、陕253、济954072、烟475、泰710331、山农6号、泰9818、泰008,以陕229为对照。1.2试验方法试验设在本所试验田,地势平坦,排灌条件良好,土壤为粘壤土,肥力中上,前茬夏大豆。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长6.67m、宽2m,行距0.23m。9行区,采取人工条播,小区间隔墒沟0.3m,重复间走道0.5m,净面积13.3m2,四周设…  相似文献   

7.
1 试验基本情况1.1 参试品种(组合) 通玉糯1号、中糯1号、99-2046、沪玉糯2号、苏玉糯1号(ck)1.2试验设计 本试验采取随机排列,重复3次,每小区面积20m~2,四周设保护行。……  相似文献   

8.
为了加快品种的更新换代,促进农作物新品种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摸索新品种的特征特性和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充分发挥水稻新品种的增产增效作用,2012年进行了早稻新品种筛选试验,现将试验经过及结果简要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品种本试验参试品种共有9个,分别是金优458、欣荣08、株两优606、陵两优211、淦鑫203、春光1号、两优9168、优12058和五丰优623。1.2试验设计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2次重复,共18个小区,每小区面积为33.3m。,田块四周设本品种保护行,且保护行不少于5行,各小区间留30em的工作行,以利观察记载。1.3试验地概况  相似文献   

9.
2000-2001年在新乡市安排了由11个(冬性8个,春性3个)强筋优质小麦新品种(系)参加的新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藁麦8901、新优1号对照品种高优503增产显著,增幅分别为13.05%和8.75%,居冬水组参试品种前2位,中优9507较对照品种高优503减产达8.7%,在冬水组参试品种中产量最低,郑州9023较对照品种豫麦34号增产4.53%,可作为晚茬强筋优质小麦推广种植,濮优9175较对照品种豫麦34号减产6.14%,但成熟落黄好于豫麦34号。  相似文献   

10.
<正>1试验设计1.1参试品种凤01010、凤03135、彝豆一号、云豆06、保山大白豆(对照),共5个品种。1.2小区设置试验采用顺序排列,不设重复,每个处理面积300m2,处理间沟宽40cm,深30cm,密度18万株/hm2,四周设保护行。2试验实施2.1试验地点试验田位于保山市隆阳区永昌街道办事处的白塔  相似文献   

11.
<正>1材料和方法1.1参试品种参试品种有文稻16号、傣珍、八宝谷3号、临籼25、文稻15号、中深1号、永籼0830-2、中深绿1号、粤金油占、永籼0830-1、八宝谷2号、八宝谷4号、红香软7号(对照)。1.试验设计小区采用随机区组排列,三次重复。小区面积约13.34m2,11行区栽41丛,长宽比约3:1,长6.67m,宽2m,株行距16.5cm×19.8cm,栽谷2粒/穴,密度约33.75  相似文献   

12.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品种管理的需要,及时准确掌握小麦新品种的抗病性、抗逆性、适应性和丰产性,为陕西省户县小麦品种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在陕西省户县三旗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对引进的一批小麦新品种集中进行品种试验,通过试验筛选出适宜我县生产的优质、高产、抗逆的小麦新品种,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种植。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品种豫麦25、周麦23、豫麦41、小偃22(对照1)、九麦2号、泛麦5号、洛麦21、洛麦23、西农979(对照2)、百农207、豫麦58、中原98—68、浚麦99—7、同周麦916、陕麦139、秦农142、中育6号共17个品种。  相似文献   

13.
卢昌 《耕作与栽培》2002,(1):39-39,62
美国CP80 182 7、日本农林 8号和巴基斯坦 6号是广西甘蔗研究所 1993年从国外引进的甘蔗新品种 ,通过检疫、观察 ,未发现有检疫性病虫害。 1999年从广西甘蔗研究所引进该品种 3个并进行小区比较试验 ,以期选出适合本场蔗区的优良品种 ,供推广使用。经新植和宿根两年的试验比较 ,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参试品种参试品种为美国C80 182 7、日本农林 8号、巴基斯坦 6号 ,以桂糖 11号为对照。1.2 试验设计试验在雒容农场科研室试验地进行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 ,3次重复 ,每小区 5行 ,行长 8 0m ,行距 1 0m ,小区面积4 0…  相似文献   

14.
为玉米新品种在云南省临沧市的审定及品种的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特设本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品种参试品种为北玉0917、山川907、西单5号、贵单8号、南校201、海禾17、奥玉3628、ZY05-1、正大808、亚航639、华选6号、红单10号以西山70为对照。1.2 试验方法试验分别设在有代表性的云县涌宝、镇康、凤庆、双江、耿马勐撒5个点。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20m2,小区长 5m,宽4m,3次重复,5行区,宽窄  相似文献   

15.
1播前准备和播种1.1播前准备1.1.1选对品种选用品质优良、抗逆性强的良种,有利于优质高产。早、中茬以藁麦8901、郑麦9023、高优503为主,中、晚茬以豫麦34、豫麦47为主,中水肥丘陵旱薄地可扩大种植小偃54。1.1.2清选种子选用豫麦34、豫麦47、郑麦9023、藁麦8901、高优503等优质品种,清除杂粒、破粒、瘪粒,进行发芽试验。1.1.3施足底肥,足墒下种  相似文献   

16.
2007年河南省花生生产试验分麦套、夏播两组,麦套组参试品种共3个,分别为豫花9620、商研9658和濮花9518,豫花11号为对照品种;夏播组参试品种共4个,分别为L03A04、开农53、豫花9840和濮花9422,豫花6号为对照品种。每组安排6个承试点,麦套组分布在新郑、周口、浚县、开封、驻马店和新乡等市县,夏播组分布在新乡、周口,浚县,开封、濮阳和漯河等市县。  相似文献   

17.
宛麦20(区试、生试代号为宛黑064)是河南省南阳市农科院2000年以漯珍1号作母本、豫麦18为父本进行杂交,得到F1(黑粒),为了增加黑色性状的遗传力,第2年又用漯珍1号作父本与F1进行杂交,经系谱选择于2006年选育而成的特殊粒色小麦新品种。2011年5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麦2011012号。适宜河南省麦区(南部稻茬麦区除外)中晚茬种植。  相似文献   

18.
金伟栋 《中国种业》2002,(10):39-40
2001年,为了鉴评苏州市育成和外地引进的抗枯萎病优质棉花新品种在苏州市的适应性、丰产性,为在本地利用这些品种提供科学依据,特组织本项试验。1材料与方法参试品种(系)共5个:太仓8033、苏棉16号、豫棉1号、苏棉12号(CK1)、泗棉3号(CK2)。设三个试点:张家港市棉花良种繁育中心、太仓市金浪镇农技站、太仓市浮桥镇农技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18~20m2,每小区4~6行,试验四周设保护行,667m2实收株数2790~3000株。栽培方式采用营养钵育苗移栽。播种期在4月1日-4…  相似文献   

19.
测定了河南省9个主栽小麦品种豫麦49号、豫麦47号、高优503、郑麦9023、豫麦34号、皖麦38、豫麦70号、孟12和河北8901的戊聚糖含量,结果表明,9个品种的戊聚糖含量为6.25%-8.23%;选取两个有代表性的品种豫麦70号和豫麦49号,用64只小公鸡进行代谢试验,评定添加1.2‰木聚糖酶对鸡表观代谢能(AME)值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小麦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适宜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种植的小麦品种,2013-2014年度对平安8号、郑麦7698、豫教5号、兰考198、衡观136、宛麦19、花培8号和众麦2号8个品种进行了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早茬应以豫教5号为主,中晚茬应以花培8号为主,搭配种植宛麦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