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14-2015年度小麦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适宜南阳市种植的小麦品种,在宛城区汉冢乡万庄村进行大区对比试验,参试小麦品种8个,半冬性的有:郑麦379、许科316、汝麦0319、焦麦266,弱春性的有:宛麦18、偃高006、偃亳197、先麦8号。结果表明:宛麦18产量位居第一,为8587.5 kg/hm2,适宜南阳市中晚茬推广种植;郑麦379和许科316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成产三要素协调,适宜南阳市早茬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宛麦20(区试、生试代号为宛黑064)是河南省南阳市农科院2000年以漯珍1号作母本、豫麦18为父本进行杂交,得到F1(黑粒),为了增加黑色性状的遗传力,第2年又用漯珍1号作父本与F1进行杂交,经系谱选择于2006年选育而成的特殊粒色小麦新品种。2011年5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麦2011012号。适宜河南省麦区(南部稻茬麦区除外)中晚茬种植。  相似文献   

3.
随着粮食生产向产业化方向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不断增加。我市是优质专用小麦主产区之一,以优质强筋小麦种植面积最大。为了适应生产上对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的需求,2003年秋播时期,我市从全省各地征集了一批优质强筋小麦品种进行品比试验,以筛选出高产、优质、多抗的接班品种,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参试品种:郑农16、郑麦9023、郑麦005、巨优1号、郑麦9405、宛麦147、新麦9408,以强筋小麦当家品种豫麦34为对照(C K1),以普通麦豫麦18为参考对照(C K2)。试验布点三处,分别设在许昌县农技中心试验场(前茬为大豆)、长葛市…  相似文献   

4.
正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情况试验设在汝阳县陶营镇大北西村,试验地地势平坦,地力均匀,是具备灌溉条件的旱肥地,中等肥力,交通便利,土质为幼褐土土种,黏壤土质地,前茬为小麦,产量6 000kg/hm~2。1.2参试品种试验品种为省内外近年新审高产优质谷子新品种,共11个,其中张杂谷8号为对照品种。参试品种为豫谷16号、豫谷17号、豫谷19号、豫谷23号、豫谷24号、豫谷5415号、冀谷31号、晋谷51号、豫谷18号、衡谷10号。  相似文献   

5.
牛建斌 《中国种业》2015,(12):67-68
通过对近3年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豫教5号产量最高、高稳系数最低,周麦26、平安8号产量较高、高稳系数较低,在洛阳市肥力中等、灌溉条件较差、多浇救命水的中肥地应首选豫教5号、周麦26、平安8号种植。  相似文献   

6.
小麦品种展示与试验示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适宜嵩县环境条件种植的小麦品种,于2011-2012、2012-2013和2013-2014连续三个年度开展了小麦品种展示与试验示范。参试小麦品种中,适宜嵩县种植的丰产性、稳产性较好的有良星66、周麦26、周麦23、豫教5号、开麦21、平安8号和周麦27等。  相似文献   

7.
<正>宛麦969是河南省南阳市农业科学院以宛030176为母本、宛麦981为父本杂交选育的弱春性小麦新品种,具有高产、优质、多抗等特点。2015年12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15021。适宜黄淮南片的河南省、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等中高肥地力地区中晚茬种植。1育种目标及技术路线1.1育种目标河南省南阳盆地麦区,是黄淮冬麦区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交汇处,各类小麦病害多发、重发。根据南阳盆地麦区小麦生产、生态和市场对小麦  相似文献   

8.
2000-2001年在新乡市安排了由11个(冬性8个,春性3个)强筋优质小麦新品种(系)参加的新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藁麦8901、新优1号对照品种高优503增产显著,增幅分别为13.05%和8.75%,居冬水组参试品种前2位,中优9507较对照品种高优503减产达8.7%,在冬水组参试品种中产量最低,郑州9023较对照品种豫麦34号增产4.53%,可作为晚茬强筋优质小麦推广种植,濮优9175较对照品种豫麦34号减产6.14%,但成熟落黄好于豫麦34号。  相似文献   

9.
大豆高产综合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选用良种 近几年的大豆种植试验结果表明:目前在辉县市张村乡表现好的品种主要有豫豆8号、豫豆10号和开豆4号等。在品种的布局上,丘陵区应种植中粒型、耐旱性强的品种,水肥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带应种植喜高肥水的品种。  相似文献   

10.
陈新民 《种子科技》2001,19(5):276-277
我县为农业大县 ,常年种植小麦 80万亩。全县群众积极响应调整种植业结构的号召 ,2 0 0 0年种植优质专用小麦 30 .2 8万亩 ,占小麦种植总面积的 38% ,2 0 0 1年生产优质小麦 1.2亿千克 ,全县农民增收近亿元。在推广优质专用小麦工作中 ,我们的作法是 :1 搞好试验示范 ,选准对路品种1.1 引进、试验、筛选新品种。为了稳妥地发展适宜我县种植的优质专用小麦品种 ,种子公司几年来引进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 5 8个 ,经过试验筛选和粮食企业的品质化验 ,小偃 5 4号、豫麦 34号、豫麦 4 7号、豫麦 68号等强筋小麦品种以较好的品质、较高的产量、综…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适宜黄泛区农场种植的高产、稳产大豆新品种,进行了邯豆5号、徐豆14、徐豆16、豫豆22、郑7051、周豆11、周豆19、中黄29、商豆1099(CK)9个大豆品种的田间对比试验,对各品种的生育期、主要经济性状和田间产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豫豆22、中黄29、周豆19产量较高,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黄泛区农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1播前准备和播种1.1播前准备1.1.1选对品种选用品质优良、抗逆性强的良种,有利于优质高产。早、中茬以藁麦8901、郑麦9023、高优503为主,中、晚茬以豫麦34、豫麦47为主,中水肥丘陵旱薄地可扩大种植小偃54。1.1.2清选种子选用豫麦34、豫麦47、郑麦9023、藁麦8901、高优503等优质品种,清除杂粒、破粒、瘪粒,进行发芽试验。1.1.3施足底肥,足墒下种  相似文献   

13.
宛麦19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宛麦19是河南省南阳市农业科学院利用常规杂交与辐射诱变相结合的育种方法培育的高产、优质、多抗、广适、弱春性早熟大穗大粒型小麦新品种,2011年4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11007。  相似文献   

14.
宛麦788是南阳市农业科学院以豫麦54为母本、周麦16为父本做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的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适合河南省中南部长江中下游麦区种植。该品种2021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对该品种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杨辉 《中国种业》2016,(5):43-44
为了寻求宛麦19小麦新品种实现高产稳产所需的最佳种植方式,进行了不同种植方式对宛麦19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播种量条件下,小行距种植对小麦苗期的生长发育有一定优势,拔节期以后优势减弱,随着行距增大,穗粒数、单位面积穗数及产量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宛麦19以23cm等行距种植或17cm×25cm宽窄行种植产量较高,行距偏小或过大时都不利于小麦的生长发育,造成减产。  相似文献   

16.
<正>宛麦18系河南省南阳市农科所采用常规育种法,于2001年培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2008年通过河南省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08018号。1育种目标选育适宜豫南及邻近省区种植的优质、高  相似文献   

17.
鲜食玉米一年两茬关键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鲜食玉米种植效益,筛选了最适合"一年两茬"种植的品种,研究了其最适种植密度和播期。结果表明:迪甜10号、迪甜6号、迪糯278、京科糯2000、金菲这5个品种中,迪甜6号最符合"一年两茬"种植模式对品种的要求。优化组合为第一茬4月5日播种,密度为60000株/hm~2;第二茬6月23日播种,密度为46500株/hm~2。净收益为11250-12450元/hm~2。建议在适宜地区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8.
赛德麦7号是河南农业大学和河南赛德种业有限公司联合系统选育而成的高产、抗倒、抗病小麦新品种。2018年3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180033,该品种适宜在河南省早中茬地种植。  相似文献   

19.
豫东地区花生麦后贴茬夏直播高产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豫花 7号等中早熟大果大粒型花生品种的推广应用 ,豫东地区大果花生主产区花生种植方式由春播、麦垄套播向麦后贴茬夏直播的转变 ,为夏花生的优质高产开辟了新的途径。试验表明 ,豫花 7号麦后贴茬夏直播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能协调进行 ,前期茎叶生长迅速 ,花期集中 ,中后期能保持较大的叶面积 ,荚果膨大快 ,饱果率高 ,能正常成熟 ,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20.
宛麦98是以宛麦369为母本,郑麦9023为父本,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201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14028).在总结宛麦98选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黄淮麦区小麦育种在保持高产、稳产、抗病等基本特点的同时,应注重生长发育的协调和良好的农艺性状,提高品种的抗寒、抗旱、抗倒等能力,实现优质与高产、稳产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