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北京鸭胃迷走传出神经纤维的起源——HRP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30%的HRP分点注入北京鸭的胃壁,逆行追踪了到胃壁去的迷走神经节前纤维的起源。结果表明: 一、延髓的迷走神经背核是北京鸭胃迷走神经节前纤维的唯一起始核。 二、将HRP注入鸭胃各区后,在延髓两侧的迷走神经背核内的标记细胞基本是对称的,不存在一侧优势。 三、迷走神经背核不仅发出纤维支配内脏上皮腺体,而且发出到内脏平滑肌的纤维。 四、支配前胃的迷走运动节前纤维主要来自延髓的前中区与前区的迷走神经背核的中间亚核及腹侧亚核。支配肌胃背、腹侧厚肌的迷走节前神经元集中在开张区的迷走神经背核的背侧亚核。而肌胃的背、腹侧薄肌的节前纤维来自延髓的四个区,在闭合区与开张区主要分布在背侧亚核,在前中区分布在三个亚核,在前区全部分布在腹侧亚核。  相似文献   

2.
鸡腺胃迷走神经节前纤维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CB—HRP注入鸡腺胃腹侧壁,逆行追踪了其迷走神经节前纤维的起源,结果表明:①支配腺胃的迷走神经节前纤维主要来自延髓闩前前部迷背核的腹小细胞亚核,其次为闩附近及闩后的尾中细胞亚核。②孤束核中间亚核、疑核等也发出少量迷走神经节前纤维支配腺胃。  相似文献   

3.
艇HRP法对兔减压神经进行了研究,标记的传入神经元绝大多数位于迷走神经结状节尾侧半部偏一侧,少数见于颈静脉神经节,其中枢突标记终末见于延髓闩以上的孤束核内侧部,腹侧部以及迷背核内。在颈前节也出现标记细胞,表明减压神经中也含有起源于 前节的交感节后纤维成分。主动脉压力感受器有经减压神经来的感觉神经交感节后神经纤维支配。提示减压神经是含有一般内脏传入和一般内脏传出纤维的混合神经,为研究心血管生理提供了  相似文献   

4.
采用HRP逆行追踪法,对25例北京鸭迷走背核直接投射到脊髓的传导通路的起始部位进行了研究。乌拉坦(Urethane)静脉注射麻醉动物,分别在脊髓的颈中部(C7)、颈膨大部和腰膨大部注时30~50%HRP,灌流固定,取脑做冰冻连续切片,蓝色反应显色,中性红复染,镜检。实验结果:单侧脊髓注射HRP后,在延髓的闩后部分,双侧的迷走背核内发现了标记细胞,对侧的标记细胞数量多于同侧。此外,双侧的疑核和孤束核也有一些标记细胞。在颈中部脊髓引入HRP后,出现的标记细胞较多;在颈膨大部引入HRP后,出现的标记细胞较少;在腰膨大部引入HRP后,迷走背核内不出现标记细胞,而疑核和孤束核仍有少量标记细胞。本文对禽类迷走背核和疑核至脊髓的直接传导通路,结合哺乳类的有关资料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采用HRP逆行追踪法,研究了北京鸭小脑脊髓束的起源、细胞构筑及终止范围。分别在脊髓的颈部、胸部和腰部注射30%~50%HRP,灌注固定,冰冻连续切片。BDHC法显色,中性红复染。在颈前部脊髓注射HRP后,对侧小脑内侧核中出现了大量的标记细胞,对侧小脑皮质的蒲金野细胞层中也发现了一些标记细胞。当沿脊髓向后注射HRP,则标记细胞依次明显减少,而蒲金野细胞层中未见到标记细胞。在C9以后的各部注入HRP,小脑各核与蒲金野细胞层中都不再出现标记细胞。结果表明,北京鸭小脑核可划分为内侧核、中间核和外侧核,小脑脊髓束主要起始于小脑对侧深部的内侧核,其下行投射范围只能抵达脊髓的颈中部;小脑皮质的少量蒲金野细胞也可直接发出投射纤维到颈段脊髓。  相似文献   

6.
将HRP溶液注入鸡上纹状体,追踪投射至上纹状体的纤维来源,在丘脑背外侧前核、背外侧后核,丘脑背内侧前核、背内侧后核,中脑深核外侧部和腹侧部及顶盖背核出现标记细胞。外侧前脑束和隔中脑束出现标记纤维。结果表示.上述核团有纤维投射到上纹状体,且投射均限于同侧。  相似文献   

7.
兔颈动脉窦和颈动脉体的神经支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HRP法对兔颈动脉窦和颈动脉体的神经支配进行了分析,表明,支配颈动脉窦和颈动脉体的标记细胞均出现于舌咽神经远节和颈上节。颈动脉体感觉传入中枢突终未见于延髓闩部邻近极后区的腹外侧,颈上节的标记细胞分布于尾侧半部。提示颈动脉窦和颈动脉体对心血在管活动的调节存在着经舌咽神经将感觉传入中枢的通路和经颈上节进行交感神经活动支配的传出通路。为研究心和管生理提供了形态学资料。  相似文献   

8.
用HRP法,逆行追踪了54例北京鸭下行投射到脊髓的神经纤维的起始部位。用乌拉坦麻醉,分别在脊髓的C_7、颈膨大或腰膨大部注射30~50%HRP,灌流固定,取脑做冰冻连续切片。蓝色反应显色,中性红复染,镜检。实验结果,各脑区出现的标记细胞主要位于同侧,对侧较少。而红核内的标记细胞绝大多数分布于对侧,同侧极少。在其它部位,同侧前庭外侧核中,标记细胞较多,双侧的前庭内侧核和对侧的前庭降核中标记细胞极少。对侧小脑内侧核中有较多的标记细胞,对侧小脑皮质的蒲金野细胞层也有少量标记细胞。脑桥和延髓的外侧网状核、巨细胞网状核及延髓中央核均有标记细胞。中缝核有大量标记细胞。另外,下丘脑室旁核及其腹侧和腹外侧的内细胞层和外细胞层,也有标记。在迷走背核、疑核、孤束核、蓝斑及蓝斑下核都有直接到脊髓的投射。在大脑各部和中脑顶盖内未见到标记细胞。本文结合哺乳类和某些禽类的资料与北京鸭的下行传导通路的起源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北京鸭具有与哺乳类相似的红核脊髓束、前庭脊髓束、网状脊髓束、小脑脊髓束、中缝脊髓束及孤束核脊髓束,而没有大脑皮质脊髓束和顶盖脊髓束。本文中的发现,迷走背核、疑核和小脑皮质向脊髓的直接投射,尚未见过报道。  相似文献   

9.
选用健康成年来航鸡9只,以20~30%HRP溶液作标记物,观察了视顶盖后背侧部的神经纤维联系。结果:在光镜下明视野视察,标记细胞出现在古纹状体后腹部、外侧螺旋核、视上交叉腹侧核、顶盖前核、峡核大细胞部和深中脑外侧核,在内侧螺旋核和视顶盖中央灰层偶见标记细胞;在腹外侧膝状体核、圆核、顶盖前顶盖下间置核、背外侧膝状体核、前顶盖下核、丘脑背外侧核、视顶盖室周纤维层以及中脑和延髓的网状结构等部位观察到标记终枝;同时观察到顶盖丘脑束中有标记纤维的横断像以及视上腹侧交叉和顶盖连合中有标记纤维。结果表明,视顶盖的纤维比较广泛,与端脑、间脑、中脑以及延髓都有联系,视上腹交叉是两眼间视觉信息交流的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肉眼观察10例北京鸭小脑。6例小脑连续切片,Nissl染色,光镜下观察小脑核。25例在北京鸭小脑皮层及小脑内、外侧核内注HRP,10例在脊髓注入HRP,追踪脑干和小脑的标记细胞。明确小脑皮层及核的脑干传入神经元及小脑向脊髓投射的神经元。北京鸭小脑较小,占全脑长的40%。仅蚓部发达,没有小脑半球,而有一对小脑耳。小脑的分叶与鸡的相似。首裂前有舌,中央小叶,山顶三个部分;首裂与锥前裂间有山坡、蚓小叶与蚓结节;锥前裂后方有蚓锥,蚓垂和小结。蚓锥与蚓垂不十分后凸。用HRP追踪实验,在小脑皮层、蚓结节及蚓锥部注HRP,在桥核,F橄榄,螺旋内侧核,内侧网状核,中缝核等出现标记细胞。小脑耳部注HRP则在左右前庭核,被盖背侧核,F橄榄及内侧纵束核出现标记细胞。用HRP注入小脑内侧核在前庭各核,桥核,双侧螺旋内侧核,外侧网状核及F橄榄,Ⅵ、Ⅶ、Ⅷ内侧1/3蒲金野氏细胞出现标记。在外侧核注HRP则在前庭各核,双侧螺旋内侧核,桥核,双侧蓝斑,F橄榄及三叉神经脊束核,Ⅳ,Ⅴ,Ⅵ,Ⅶ叶小脑外侧部皮层出现标记。在颈中段脊髓注入HRP,在小脑皮层蒲金野氏细胞及小脑内侧核出现标记。本文讨论了视觉与小脑联系的结构,明确桥核在禽类是视顶盖传向小脑的中继站。小脑耳不仅有前庭的传入,还有视觉的通路。明确北京鸭小脑的皮层  相似文献   

11.
用HRP法对20例家兔一侧“耳丁”穴区的神经分布及与中枢神经系的联系进行了研究。其结果如下;(1)C_(1-5)(主要是C_(2-4))脊神经节、三叉神经半月状神经节、迷走神经颈静脉神经节以及交感神经的星状神经节和颈前神经节均出现标记细胞。其中以小型细胞为主,中型次之,大型最少。(2)C_(1-3)段脊髓背农Ⅰ~Ⅳ层出现较明显的标记终枝,尤以第Ⅱ层最密集。(3)延髓三叉神经脊束核和楔内核出现效量不等的标记终枝。脊束核内以胶状质亚核最密集。(4)面神经核出现大量标记细胞。此外,适当延长反应时间,可加强标记终枝和纤维。  相似文献   

12.
将HRP注射于猪脊髓颈膨大(第一组),或腰膨大(第二组)一侧灰质,逆行追踪了延脑和脑桥网状结构向脊髓投射的起源部位。在延脑、脑桥网状结构中第一组出现的标记细胞数GC>CV>Poo>Poc>Pmv>Cd>Pc,第二组GC>Poc>CV>Poo>Pmv>Cd,两组各核团标记细胞数同侧多于对侧。标记细胞主要分布在网状结构内侧大细胞部,外侧小细胞部也发现了标记细胞。两组的延脑网状结构中出现的标记细胞皆多于脑桥。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0头苏钟猪中枢神经系统Orexin B的分布定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Orexin B免疫阳性神经元和纤维在猪下丘脑、脑干和脊髓均有分布。在下丘脑,阳性神经元和纤维分布于视前区、视交叉上核、室旁核、室周核、背内侧核、穹隆周核、乳头体核、外侧区和后区,其中以穹隆周区、背内侧核、未定带和下丘脑后区分布较密集,以视前区、视交叉上核、下丘脑外侧区和乳头体核分布较稀少。在脑干,阳性神经元分布于蓝斑、前庭神经核、下橄榄核、孤束核和疑核。在脊髓,阳性神经元较少,主要分布于颈部脊髓背角第Ⅳ层。此外,在斜角带、隔区、终纹床核等部位观察到密集的阳性纤维分布。本试验为进一步研究Orexin B的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将CB-HRP注入鸡一侧胸腺内,通过逆行和跨神经节追踪鸡胸腺副交感传入神经元的定位及其初级传入纤维在中枢的投射,其结果如下:①在双侧迷走神经结状节内出现标记细胞,标记细胞以大型细胞为主,呈长椭圆形和梭形的双极神经元,亦发现少量假单极神经元,还发现两个多极神经元。②双侧颈静脉神经节和岩神经节内出现标记细胞,标记细胞以小型细胞为主,突起不明显。③在闩前、闩后双侧孤束核内发现传入纤维的标记终末,在闩后0  相似文献   

15.
用HRP技术对8只狗肾上腺交感节前神经元位置及节段性分布进行了研究。将CB-HRP注入一侧肾上腺,标记的交感节前神经元胞体分布于注射侧脊髓T3-L3节段,高峰在T6-T9,占标记细胞总数58.74%。标记细胞主要位于注射侧脊髓中间外侧核主部(ILp,90.82%),其次是中介核(IC,6.28%)、中间外侧核索部(ILf,2.03%)、中介核室管膜旁部(ICpe,0.87%);以卵圆形、梭形、多边形的中小型细胞为主,平均直径为23μm。标记细胞树突野广阔,横向伸廷于同侧侧索、中间带区,还有少数至中央管室管膜层或沿灰质背联合伸至对侧中间带区。  相似文献   

16.
将CB-HRP溶液注入环颈雉泄殖腔的一侧壁内,逆行追踪其初级传入神经元及跨节追踪其中枢突在脊髓内的投射。试验结果表明:①标记细胞出现于双侧T4-S9脊神经节内和双侧迷走神经结状节内,以注射侧为主。②注射侧标记的初级传入纤维比对侧的粗。  相似文献   

17.
鸡盲肠传出神经元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100~150mL/L HRP水溶液注入成年母鸡左侧盲肠的浆膜下,研究鸡盲肠传出神经元的分布。结果表明:支配盲肠的交感节后神经元位于T3-LS1交感干神经节(占64.7%),峰值位于T5-T6交感干神经节,少数位于肾上腺神经节(占17.8%)和内脏神经节(占17.5%);在肠神经内有大量标记细胞;在延脑迷走神经核中未出现标记的神经元;在盆神经内未看到被标记的支配盲肠的副交感节后神经元。  相似文献   

18.
采用HRP法逆行追踪鸡海马结构向小脑各叶投射的起始神经元.将50%HRP溶液分别引入鸡小脑Ⅳ、Ⅴ、Ⅵ、Ⅶ、Ⅷ、Ⅸ各叶,对端脑及间脑、脑干及小脑进行冰冻切片,TMB呈色,观察脑内标记细胞出现的位置.结果发现,除第Ⅸ叶外,注射小脑各叶双侧端脑海马结构的旁海马内侧区(APHm)出现大量标记细胞.在注射Ⅳ、Ⅴ、Ⅵ后偶尔在内侧隔核出现少量逆标细胞.随着注射点由Ⅳ叶到Ⅸ叶的后移,在APHm出现标记细胞的可能性渐小,而小脑前核,包括延髓大细胞网状核、下橄榄核、内外侧桥核、中脑的内侧螺旋核等标记的可能性相应地增大.隔核的标记细胞主要定位于外侧隔核.本研究结果表明,鸡存在海马向小脑的直接投射,这种投射主要终止于小脑的前叶、中叶.因为哺乳动物,鸡的隔核与海马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将20%HRP水溶液注射于鸡的面神经腹侧核,逆行追踪支配该部的有关主同位神经核团。结果于端,下丘脑和脑干内出现标记细胞,端脑内的标记细胞较多地出现于古纹状体,少量出现于旧纹状体腹侧与枕中脑束之间的区域,两群标记细胞形态上明显不同。下丘脑的标记细胞较多地出现于下丘脑后区,室旁核出现少量,个别散在于下丘脑其他区域。  相似文献   

20.
禽类中脑脊髓束的细胞构筑--HRP和SABC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HRP和免疫组织化学SABC结合法,在脊髓的颈中部、颈膨大部和腰膨大部单侧引入HRP,逆行追踪了北京鸭、麻鸭、鸽子和鹌鹑,对中脑至脊髓传导通路的起始部位和细胞构筑进行了研究。脑干冰冻切片,DAB显色。结果发现大量标记细胞分布在中脑对侧的红核、双侧的Cajal中介核、中央灰质和Ew核内。此外,还发现一些标记细胞分布在中脑中缝核和双侧的中脑网状结构。而在顶盖内,没有任何部位出现标记细胞。结果表明:禽类除具有红核脊髓束外,还存在着Cajal中介核至脊髓的直接传导通路,EW核至脊髓的直接传导通路以及中缝核和网状结构至脊髓的直接传导通路,而不存在与哺乳类相似的顶盖脊髓通路。SABC法研究结果表明:中脑的红核脊髓束和中缝核脊髓束的起始神经元是5-羟色胺(5-HT)能神经元。部分网状眷髓柬的起始神经元也是5-HT能神经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