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饲粮低锌(29ppm)和高锌(1029ppm)虽未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但体增重、采食量和饲料利用效率都随饲粮锌水平提高而升高。饲粮高钙(1.36%)对体增重、采食量和饲料利用效率无显著影响。饲粮高锌使肾脏重(P0.05)。  相似文献   

2.
试验采用含钙0.88%和1.78%的玉米—豆饼型基础饲粮(含锌29ppm,添加0.10和40ppm锌(ZnSO_4·7H_2O)。结果表明,随着饲粮锌水平的提高,雏鸡增重显著提高(P<0.01),这种效应随着雏鸡周龄的增长愈趋明显。饲粮高钙使雏鸡前期增重显著降低(P<0.01),后期效应愈趋缓解。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活性随着饲粮锌水平的提高而显著提高(P<0.01),饲粮高钙使之显著降低(P<0.01)。饲粮加锌使血清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未加锌组(P<0.05),饲粮高钙使血清白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1),使血清球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1),而血清总蛋白含量不受饲粮钙水平显著影响(P>0.05)。肝脏(P<0.05)、肾脏(P<0.01)、胰脏(P<0.01)、胫骨(P<0.01)以及粪便排泄物(P<0.01)中锌含量随饲粮锌水平的提高而显著提高,肺脏锌含量没有明显变化(P>0.05)。饲粮高钙使肾脏(P<0.05)、肺脏(P<0.01)、胫骨(P<0.05)锌含量显著降低,使粪便排泄物中锌含量显著提高(P<0.05)。饲粮中含锌29ppm,不能满足雏鸡维持正常代谢和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饲粮高钙时,饲粮总锌69ppm为宜。  相似文献   

3.
饲粮锰水平对雏鸭生长及组织矿物元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实用饲粮,选用1日龄北京雏鸭1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只,锰添加水平依次为0,110,1000,3500ppm(试剂级MnSO4·H2O),试验3周,研究饲粮锰水平对雏鸭生长及其组织矿物元素代谢的影响.结果为,饲粮锰缺乏(含Mn19ppm)不影响雏鸭体重和饲料转化率(P>0.05).锰过量(含Mn3519ppm)则影响雏鸭体重和饲料转化率(P<0.01).饲粮锰缺乏或过量均导致胫骨、肝、肾、胰和心肌组织锰含量改变(P<0.05或P<0.01),饲粮锰过量(3519ppm)降低骨Ca,Mg,Fe和肝与肾Fe(P<0.01),并提高肝Cu和Zn,肾Ca,胰Ca和Fe与心Mg含量(P<0.05或P<0.01),为进一步研究雏鸭锰营养作用提供了生物学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选择健康的1日龄艾维茵肉仔鸡189只随机分成7组 ,每组3个重复 ,每个重复9只 ,饲养6周。第1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 ,第2~7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40,60,80,100,120mg·kg-1硼(硼酸形式) ,研究添加硼对肉仔鸡组织器官中硼的富集和铁、铜、锰、锌等元素含量和代谢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 :(1)饲粮中添加硼可促进硼在肉仔鸡的血液、胸肌、肝脏和胫骨中的富集 ,其中胫骨对硼的富集能力显著大于肝脏和胸肌(P<0.05) ,肝脏对硼的富集能力大于胸肌 ,硼添加水平与血硼、胸肌、肝脏和胫骨中硼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2)添加硼可提高微量元素铁、铜、锰、锌在肉仔鸡血液、胸肌、肝脏和胫骨中的含量 ,60mg·kg-1硼可显著提高肉仔鸡血液、胸肌、肝脏中的铁含量、血液、胫骨中的铜含量和血液、肝脏中的锌含量。说明硼与肉仔鸡体内微量元素代谢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促进种养结合及环保养殖.[方法]在母猪全价配合饲料中添加乳酸菌及枯草芽孢杆菌后厌氧发酵,研究饲料发酵对饲料、猪粪中铜、铁、锌、锰的化学形态及粪中粪臭素含量的影响.[结果]和未发酵饲料相比,发酵饲料和猪粪中醋酸提取态的铜、铁、锌、锰含量显著增加,还原态的铜、铁含量显著增加,氧化态的铜、铁含量显著减少(P<0.05),残渣态的铜含量无变化;饲料pH值显著降低,猪粪pH值显著升高(P<0.05);猪粪粪臭素浓度极显著降低(P<0.01);乳酸菌含量和淀粉酶、纤维素酶活性显著增加(P<0.05).[结论]饲料发酵改变了饲料和猪粪中铜、铁、锌、锰的化学形态,减少了猪粪臭味.  相似文献   

6.
[目的]促进种养结合及环保养殖。[方法]在母猪全价配合饲料中添加乳酸菌及枯草芽孢杆菌后厌氧发酵,研究饲料发酵对饲料、猪粪中铜、铁、锌、锰的化学形态及粪中粪臭素含量的影响。[结果]和未发酵饲料相比,发酵饲料和猪粪中醋酸提取态的铜、铁、锌、锰含量显著增加,还原态的铜、铁含量显著增加,氧化态的铜、铁含量显著减少(P0.05),残渣态的铜含量无变化;饲料pH值显著降低,猪粪pH值显著升高(P0.05);猪粪粪臭素浓度极显著降低(P0.01);乳酸菌含量和淀粉酶、纤维素酶活性显著增加(P0.05)。[结论]饲料发酵改变了饲料和猪粪中铜、铁、锌、锰的化学形态,减少了猪粪臭味。  相似文献   

7.
试验研究了用膨化,纤维素酶解,碱化和酸化处理小麦麸对雏鸡肝脏及胫骨中主要常量矿物元素沉积的影响。酸化与碱化处理组胫骨长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酸化处理使肝脏及胰脏重、胫骨灰分含量、胫骨及肝脏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它处理组(P<0.05)。酸化和纤维素酶解处理使胫骨及肝脏镁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种处理方法对肝脏及胫骨中钙、磷及钾的沉积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采用72只6周龄京白雏鸡,随机分 A、B、C、D、E、F 六组,每组12只,公母各半。A组喂玉米-豆饼型基础日粮(含锌21.5ppm,含钙0.95%),其余各组分别补加1%钙、2%钙、27.5ppm 锌、27.5ppmp 锌+1% 钙、27.5ppm 锌+2% 钙,试期30天。试验结束,用原子吸收光度计测定了全血、羽毛、胫骨、肝、肾等组织中的钙、锌、铁、铜、锰等元素含量。结果表明,B、C、E、F 各试组鸡组织中锌含量明显低于 D、人组,全血和肝 Cu/zn 比值明显升高,羽毛中铁、铜、锰和骨中铜明显升高,而肾中铜和锰明显降低.体增重 D 组效果显著,饲料报酬高,其余各试组随日粮中钙含量的增加体增重缓慢。  相似文献   

9.
在玉米淀粉——大豆分离蛋白型纯合基础饲粮中,加入不同水平的镁(MgSO_4·7H_2O),喂饲56日龄(满8周龄)肉鸡(星布罗 D 系母雏鸡),研究了镁对肉鸡生长发育及组织中矿物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饲粮镁水平对肉鸡体重、采食量、饲粮利用效率都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镁使血液和胫骨镁含量显著提高(P<0.05),使胫骨钙和磷含量显著降低(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研究在肉鸡饲料中添加纳米氧化铜和纳米铜对饲料中粗蛋白和微量元素铜、锌、铁、锰表观消化率的影响。[方法]选20羽20日龄AA商品肉仔鸡随机分为4组,1~4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以硫酸铜、氧化铜、纳米氧化铜、纳米铜的形式添加铜8mg/kg,研究纳米氧化铜和纳米铜对肉仔鸡铜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期为9d。[结果]与硫酸铜、氧化铜相比,添加纳米氧化铜极显著提高铜的表观消化率(P<0.01),添加纳米铜显著提高铜表观消化率(P<0.05);添加纳米氧化铜能够显著提高锌、锰的表观消化率(P<0.05);添加纳米氧化铜和纳米铜对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纳米氧化铜和纳米铜的铜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硫酸铜和氧化铜;添加纳米氧化铜可显著提高锌、锰的表观消化率。  相似文献   

11.
1 Introduction  The majority of the P in cereal grains and oilseed meals is organically bound as phytic acid orphytate.Phytate has potential to form insoluble complexes with protein and minerals such as P and Ca ,Cu ,Fe ,Mn ,Zn 〔1,2〕,which can negatively affect availabilities and digestibilities of minerals,protein or aminoacids〔3 ,4〕.Furthermore,phytate is also able to bind endogenous proteases such as trypsin and chymotrypsini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5〕,and these complexes ma…  相似文献   

12.
随机将960只65周龄产蛋率为52 3%的海兰褐商品蛋鸡分为四组。A组(对照组)采用全饥饿法,B组采用阶段控制体重法,C组采用高锌日粮法(2%的氧化锌),D组采用低钙低盐法(Ca:0 09%,Na:0 027%)。结果表明,B组、C组的方法换羽效果好,换羽期死亡率显著(P<0 05)降低;C组胫骨、肝脏中的锌含量还极显著地提高(P<0 01)。D组换羽不成功,换羽后产蛋率、产蛋量和胫骨中的钙、磷含量极显著(P<0 01)降低,换羽后料蛋比和破软蛋率极显著(P<0 01)升高。故作者推荐用阶段控制体重法或高锌日粮法取代全饥饿法诱导换羽。  相似文献   

13.
用一次回归正交设计,研究了配合饲料样品的灰化温度、时间,及其粗蛋白质、粗灰分含量四因素对测定样品的Zn、Cu,Mn含量的影响。经过对各个回归方程拟合度检验和各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各个因素对不同元素的回收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P值<0·05或<0.01,但也<0.01的。根据比较结果,本文还提出了最佳的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锰源及锰水平对产蛋母鸡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寒青  吴晋强 《安徽农业科学》2001,29(5):669-671,674
本试验采用 2× 3因子设计 ,将 14 4只 2 3周龄商品代罗曼产蛋母鸡随机分成 6组 ,每组 2 4只。共设 6种处理 ,每组试验鸡接受 1种处理 ,每 1处理设 3个重复。处理①、②、③分别按 0、6 0和 12 0mg/kg 3种锰水平在基础饲粮中添加硫酸锰 ,处理④、⑤和⑥则分别按 0、6 0和 12 0mg/kg 3种锰水平添加蛋氨酸锰 ,以研究不同锰源及锰水平对产蛋母鸡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期 10 5d。结果表明 :饲粮中无论添加硫酸锰还是蛋氨酸锰 ,随着饲粮锰水平的提高 ,蛋壳和蛋内容物中锰含量均随之提高 ,且蛋壳中锰含量高于蛋内容物。不同锰水平对血液和肌肉中锰含量以及血清中Mn SOD活性均无显著影响 (P >0 .0 5 ) ;而且在同一锰水平下 ,不同锰源间差异亦不显著 (P >0 .0 5 )。不同锰水平对胫骨中锰含量影响显著 ,饲粮中添加硫酸锰 ,当锰添加水平从 0提高到 12 0mg/kg时 ,胫骨中锰含量显著提高 (P <0 .0 5 ) ;而饲粮中添加蛋氨酸锰 ,当锰添加水平从 0提高到 6 0mg/kg时 ,即可显著提高胫骨中锰含量 (P <0 .0 5 )。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比较研究鸡蛋与鸭蛋的蛋壳力学特性、超微结构和蛋壳组分的异同,为精准调控鸭蛋蛋壳品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选用45周龄海兰灰蛋鸡和龙岩山麻鸭所产蛋,选取平均蛋重接近生理蛋重的鸡蛋和鸭蛋各160枚,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20枚蛋。蛋鸡和蛋鸭均饲喂玉米-豆粕型饲粮,营养水平参照国家标准配制。采用蛋壳强度仪测定蛋壳强度,数显千分尺测定蛋壳膜和钙化蛋壳的厚度,计算蛋壳比例和韧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蛋壳的超微结构,测定蛋壳有效厚度、乳突厚度和宽度,计算总厚度、有效层和乳突层比例。观察蛋壳乳突结构,对乳突结构的变异程度进行评分。蛋壳粉碎提取后,采用考马斯亮蓝方法测定基质蛋白含量,微波消解后,参照国标方法,测定蛋壳中钙、磷、镁、锰、铜、锌含量。【结果】与鸡蛋相比,鸭蛋的蛋重和蛋壳重更大(P<0.01),蛋壳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蛋壳强度、韧性和蛋壳膜厚度更大(P <0.01),钙化层厚度(不含壳膜)无显著差异(P>0.05)。超微结构中,鸭蛋壳的乳突厚度和单位乳突个数均显著低于鸡蛋壳(P<0.01),乳突宽度和乳突层比例显著高于鸡蛋壳(P<0.01);蛋壳总厚度和有效厚度无显著差异(P>0.05),鸭蛋壳有效层比例显著高于鸡蛋壳(P<0.001)。乳突结构中,鸭蛋壳的乳突密度、B型和A型乳突、乳突的霰石、袖口和凹陷结构的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鸭蛋壳乳突的帽子结构、汇流程度、早期融合、晚期融合的评分及乳突结构的总评分显著低于鸡蛋壳(P<0.05),表明鸡蛋壳较鸭蛋壳有较为频繁的乳突结构变异,鸭蛋壳帽子结构上沟壑状痕迹较鸡蛋壳更为深刻清晰,具有较为广泛的早期融合,乳突层与壳膜纤维间的结合更致密。鸭蛋壳中磷、铜和锰的含量更高(P<0.05),但镁和基质蛋白含量较低(P<0.001),钙和锌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鸡蛋和鸭蛋具有相似的力学特性和超微结构,蛋壳比例、钙化层厚度、蛋壳中钙和锌的含量无差异。与鸡蛋壳相比,鸭蛋蛋壳力学特性较好,蛋壳强度和韧性较高,主要与鸭蛋壳具有较致密的超微结构和乳突结构有关,鸭蛋壳的有效厚度高、乳突排列更平整,具有较为广泛的早期融合,相邻乳突单元间致密性更好;蛋壳组分中磷、铜和锰含量高,镁和基质蛋白含量低。可通过调控蛋壳矿物元素及基质蛋白含量,影响蛋壳形成过程尤其是乳突和栅栏层中碳酸钙的沉积,增加蛋壳有效层的厚度,改善乳突层结构,从而改善鸭蛋的蛋壳品质。  相似文献   

16.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微量元素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患者和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微量元素水平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I- 10 0 0 TM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 73例病毒性肝炎患者(慢性肝炎130例、急性肝炎35例、重型肝炎38例、肝炎肝硬化70例)及4 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镁、铁、铜、锌的水平。结果:各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锌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 .0 1)。除急性肝炎组外,慢性肝炎、重型肝炎、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镁、铜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 .0 1) ,血清中镁、铜、锌水平以重型肝炎组最低。各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铁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 .0 1) ,以重型肝炎组最高。结论:检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的微量元素,对了解病情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高锌(硫酸锌)常铜(纳米氧化铜)日粮对鸡脏器组织铜锌含量的影响,探讨Zn2+与纳米氧化铜在消化道吸收时的互作关系。【方法】选取1日龄SPF白莱航蛋用公雏1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以纳米氧化铜的形式添加铜8 mg•kg-1);2—4组为高锌组,以ZnSO4•7H2O的形式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锌250、500和1 000 mg•kg-1。【结果】日粮添加锌250—1 000 mg•kg-1,受试鸡肝、腺胃、十二指肠和空肠中锌和金属硫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鸡十二指肠铜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日粮添加锌1 000 mg•kg-1时,空肠铜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日粮锌添加组(锌添加量分别为:250和500 mg•kg-1,P<0.01)。试验至42 d,日粮添加锌500和1 000 mg•kg-1时,鸡肝脏铜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日粮锌添加组(锌添加量为:250 mg•kg-1,P<0.01)。日粮锌水平与鸡肝脏、十二指肠、空肠和腺胃锌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十二指肠、空肠铜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肝脏铜含量呈正相关(P>0.05),与十二指肠、腺胃和空肠金属硫蛋白含量呈正相关(P>0.05)。肝脏金属硫蛋白含量和铜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十二指肠、空肠金属硫蛋白含量和铜含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日粮添加高水平硫酸锌没有拮抗鸡对纳米氧化铜的消化吸收,纳米氧化铜在消化道可能是以纳米颗粒的形式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