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蒲公英在历代医学典籍中名称繁多,诸如凫公英,蒲公草、耩褥草、仆公英、仆公罂、地丁,金簪草、孛孛丁菜、黄花苗、黄花郎、鹁鸪英、婆婆丁:自鼓丁、黄花地丁,蒲公丁、黄花草等。各地所产本属植物均作为蒲公英入药.商品蒲公英通常含有2-4种蒲公英属植物,主流品种为蒲公英(蒙古蒲公英)、碱地蒲公英、东北蒲公英、白缘蒲公英.反苞蒲公英、兴安蒲公英。蒲公英归肝、胃经。味苦、甘,性寒,为清热药,清热解毒.利尿散结。  相似文献   

2.
正交试验法优选蒲公英中绿原酸水提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黄花三七、婆婆丁等。《中国兽药典》(2000版)规定,本品为菊科植物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碱地蒲公英(taraxacum sinicum Kitag),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蒲公英原产欧洲,分布极为广泛,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蒲公英味苦、甘、寒。归肝、胃经,既是传统的营养保健野菜,又是常用的中药材。  相似文献   

3.
蒲公英俗称婆婆丁、黄花苗,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野生植物或小规模栽种的野草。近年来,蒲公英作为野生蔬菜,在日本、美国和欧洲国家早已开发利用,成为特殊的蔬菜和食品。我国近年各地也有小批量训化栽培试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克山镇蒲公英的种植面积达10000平方米。预计在不远的将来,蒲公英将以多种多样的姿态走入千家万户,受到人们的欢迎。一、生物学特征与特性蒲公英根垂直。叶片丛生莲座状,平展,叶长园状倒披针形,逆向羽状深裂,基部狭窄呈叶柄,头状花序,花瓣舌状,黄色,瘦果褐色。蒲公英适应性广,抗逆性强,…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综述蒲公英别名考证、植物学生态学特征、蒲公英化学成分、蒲公英药理作用、蒲公英抑茵试验、蒲公英免疫药理、临床应用分类述、医学文献分类述、异名植物种类鉴九大专题,述文推出主药主治15种病症,35条主药方,其中乳房病症、上呼吸道感染、感冒与不明病因的高热、胃肠炎症、肺炎肺痈、急慢性结膜炎、出血类、痈疽类、急慢性咽喉炎类、霉茵中毒和抗感染等,尤其是现代免疫药理学,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综述。  相似文献   

5.
蒲公英,又称黄花地丁《本草钢目》婆婆丁《滇南本草》,为菊科蒲公英属植物蒲公英和同属多种植物的全草.生于山坡草地、路旁等处.主要成分含有蒲公英自醇、胆碱、菊糖果胶、维生素C、维生素D、核黄素及胡萝卜素.中医学把蒲公英列为中药的八大金刚之一,有“植物中的青霉素”美称.具有治病,防病,保健、美容、抗菌、抗病毒、健胃、止呕、消胀、解毒和通乳的作用,临床可防治四十余种感染性疾病.就其用法归纳介绍如下:1.蒲公英可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多种致病菌,具有良好的抗感染作用.常配伍金银花、野菊花、紫花地丁…  相似文献   

6.
蒲公英别名黄花苗、婆婆丁、黄花地丁等,为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现代科学研究已证实,蒲公英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不仅是人类的食疗佳蔬和治病良药,而且也能在畜牧兽医上得到广泛应用,既可作为珍贵的饲料添加剂,又可治疗多种家畜的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7.
蒲公英别名黄花苗、婆婆丁、黄花地丁等,为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现代科学研究已证实,蒲公英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不仅是人类的食疗佳蔬和治病良药,而且也能在畜牧兽医上得到广泛应用,既可作为珍贵的饲料添加剂,又可治疗多种家畜的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8.
复合蒲公英梨汁保健饮料的生产工艺蒲公英又名黄花地了、婆婆丁,菊科,主要分布于我国华东、华北、东北等地。每100g鲜蒲公英含蛋白质3.6g,脂肪1.2g,钙151mg,磷115mg,铁124mg,大量的维生素,其中维生素A、B含量相当于同质量胡萝卜的2...  相似文献   

9.
研究旨在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饲用植物蒲公英水提物的特征图谱,并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蒲公英水提物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unfire C18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水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 L/min,进样量10μL,柱温35℃,检测波长329 nm,将22批蒲公英水提物色图谱导入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2012年版)中,选取分离度、峰型较好的8个峰为特征峰,得到蒲公英水提物特征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建立的蒲公英水提物HPLC特征图谱共确定了8个特征峰,指认了单咖啡酰酒石酸、绿原酸、咖啡酸和菊苣酸4个色谱峰,相似度结果为0.869~0.999,说明22批蒲公英水提物质量相对稳定;当欧氏距离为4时,聚类分析将22批不同产地的蒲公英分成3类,S6一类,S4一类,其余批次为一类;主成分分析中单咖啡酰酒石酸和菊苣酸具有最大的贡献度。通过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与特征图谱相结合,可为蒲公英水提物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研究旨在观察不同种蒲公英中营养价值的高低,为蒲公英属饲用价值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蒲公英属的斑叶蒲公英、阿尔泰蒲公英、中亚蒲公英、绯红蒲公英和红梗蒲公英叶片为试验材料,定量分析了其主要营养成分,并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和灰色关联法对其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种蒲公英叶片中,斑叶蒲公英的粗脂肪(4.78%DW)、粗蛋白质(20.27%DW)和可溶性糖(24.91 mg/g FW)含量最高;红梗蒲公英的可溶性蛋白(8.17 mg/g FW)和氨基酸(24.67 mg/100 g FW)含量最高;中亚蒲公英酸性洗涤纤维(30.66%DW)、含水量(74.16%FW)和维生素C(47.96 mg/100 g FW)含量最高;绯红蒲公英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46.88%DW)较高。综合评价中红梗蒲公英营养价值最高,其次是阿尔泰蒲公英,中亚蒲公英的营养价值最低,蒲公英8种营养物质中营养价值最高的是中性洗涤纤维,其次是氨基酸,营养价值最差的是粗蛋白质。结果提示:红梗蒲公英的营养价值最高,其后依次为阿尔泰蒲公英、绯红蒲公英、斑叶蒲公英和中亚蒲公英。  相似文献   

11.
蒲公英又名黄花苗、婆婆丁等,它是为中国百姓普遍熟悉的一种野菜和清热败火的中草药。现有的野生蒲公英叶片短、薄、少,花朵也少且小,株型小、产量低。多倍体大叶蒲公英株型肥大(直径可达40厘米),主根生长迅速、粗壮,入土深达1~3米,每株有近百个叶片、上百个花蕾,每1/15公顷按种4000棵计算,  相似文献   

12.
谈谈粉源植物———蒲公英蒲公英又名“公英”、“婆婆丁”,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是一种花粉丰富的粉源植物,对蜂群的春季繁殖及花粉生产有着重要价值。形态特征:蒲公英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株高10~20厘米,全株含白色乳汁,叶莲座状平展,叶片倒披针形或线形,头状...  相似文献   

13.
中药蒲公英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范围很广,是一味清热解毒的传统药物,别名:婆婆丁、黄花地丁。用单味蒲公英或与其他药物配伍治疗家畜乳房炎,可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畜牧与兽医》2014,(12):141-142
<正>蒲公英为多年生草本菊科蒲公英属植物,味苦、甘,性寒,归肝、胃经。蒲公英具有较好的营养价值和较高的药用价值。国内外学者深人研究了蒲公英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发现蒲公英植物体中含特有的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胡萝卜素等多种健康营养成份,并对中药的抗炎作用进行了证实和应用,开发出了不少抗炎效果较好的蒲公英中药。但蒲公英根叶提取物分别在体内抗炎作用的比较鲜见报道。本文主要  相似文献   

15.
多种提取方法比较野生与栽培蒲公英绿原酸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野生与栽培蒲公英绿原酸含量。方法: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通过超声波法、乙醇回流法、甲醇回流法提取,分别测定野生蒲公英和栽培四倍体蒲公英的绿原酸含量。结果:超声波提取法:栽培蒲公英绿原酸含量0.41%,野生蒲公英绿原酸含量0.25%;乙醇回流法:栽培蒲公英绿原酸含量0.33%,野生蒲公英绿原酸含量0.23%;甲醇回流法:栽培蒲公英绿原酸含量0.31%,野生蒲公英绿原酸含量0.19%。结论:栽培蒲公英中绿原酸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6.
<正>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别名婆婆丁、黄花苗、黄花地丁、奶汁草等,为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蒲公英生长于山坡草地、路旁、河岸沙地及田野间,广泛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1蒲公英的化学成分蒲公英全草含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天冬酰胺、苦味素、皂甙、树脂、胆碱(Choline)、菊糖(Inulin)和果胶(Pectin)等。同属植物药用蒲公英(Taraxacumoffici-  相似文献   

17.
研究蒲公英不同成分的抑菌效果,通过水提、醇提、超声波提取法等提取蒲公英多糖、蒲公英黄酮、蒲公英酚酸,并利用平板打孔法研究各提取物对沙门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蒲公英多糖对这5种菌均未见抑制效果。蒲公英黄酮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对沙门菌未见抑菌性。蒲公英酚酸对以上5种菌均显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比较东北地区10种蒲公英(Taeaxacum.)叶片解剖结构,并确定其分类学意义,以期为蒲公英属分类鉴定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石蜡切片法对东北地区10种蒲公英叶片进行比较解剖学研究,并利用SPSS 12.0.1数据处理系统进行T值测验分析。试验表明:1蒲公英属叶片解剖结构存在很大差异,主要在海绵组织厚度,叶肉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及表皮毛有无这4个性状,可作为其种间区分的主要因子;共同点为气孔分布类型为Allium型,细胞形状为长方形和不规则近圆形;垂周壁式样一致为平直,弧形。2测定数量性状的T值检测和聚类分析结果与《中国植物志》分类结果一致。试验首次对10种蒲公英叶片解剖学进行研究报道,并确定蒲公英叶片解剖学特征的可作为蒲公英属植物分类的辅助依据,结果表明:卷苞蒲公英(Taraxacum urbanum)属于丹东蒲公英(Taraxacum antungense);戟片蒲公英(Taraxacum asiaticum)属于亚洲蒲公英(Taraxacum asiaticum);蒙古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台湾蒲公英(Taraxacum formosanum)和辽东蒲公英(Taraxacum liaotungense)建议归并为蒲公英(Taraxacum monguolicum),为蒲公英属植物分类研究奠定叶片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19.
蒲公英药食功能的开发及人工栽培技术潘贤春,洪文英(杭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蒲公英,又名婆婆丁、黄花地丁、奶汁草、黄花草等,是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各大区均有分布,是极为常见的野生植物,主要生长在田野、地边路旁,有着...  相似文献   

20.
蒲公英为菊科植物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带根全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本地3月份开花前采取全草。除去泥沙等杂质晒干备用。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入肝、胃经,清热解毒,利尿散结,用于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疔、疖、痈、肿毒症、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等。为进一步开发新药资源,探讨其作用,对其进行了蛋清性、琼脂性所致大白鼠足跖肿胀及急性毒性观察。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