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绞股蓝总皂苷对衰老大鼠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由基及其引发的脂质过氧化是导致机体衰老及许多老年性疾病的主要因素,因此寻找高效低毒的抗氧化药物已成为当前重要研究课题.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 makino)为葫芦科绞股蓝属植物,主要成分为绞股蓝总皂苷(gypenosides,GPS).近年研究显示,绞股蓝总皂苷(GPS)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降血脂等多种药理作用[1].本试验通过建立大鼠亚急性衰老模型,观察绞股蓝总皂苷对亚急性衰老大鼠抗衰老过程的影响,为绞股蓝总皂苷的抗衰老临床应用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猕猴(Macaca mulatta)又名恒河猴〔1〕,世界上共有四个亚种,其中三个分布在中国〔2〕。随着生命科学的迅速发展,恒河猴(Macaca mulatt)作为一种极其珍贵的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应用于生理学〔3〕、行为学〔4〕、AIDS〔5~6〕、生殖学〔7〕、糖尿病〔8〕和病理〔9〕等研究领域,是世界上用途最广、需求最多的一种实验动物。但是,恒河猴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0〕,  相似文献   

3.
我们生活的环境、吸收的物质、面临的风险、生活的压力都会对我们的衰老起作用。中医学在抗衰老方面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中医传统认为:衰老的主要机理是真元乏精、内乏和脾胃气弱。中医衰老理论主要有肾虚衰老论、肾虚血瘀衰老论、脾虚衰老论等。国外的研究主要从细胞内部的变化分析,如自由基学说,DNA学说等等,但是至今没有一个非常完整全面的理论解释人衰老的过程。有关保健的研究当然也都是片面的,虽然片面,但也不无道理。第一,心理抗衰。社会心理因素是影响人体健康和衰老过程的重要原因。国内外学者的调查研究表明,有益于长寿的共同条…  相似文献   

4.
<正> 反刍兽有内外环境两个生态系统。对其内环境微生物的研究,经过了有机体种类、数量和有机体活动的分析,目前,开始致力于微生物活动表现程度的研究。瘤胃的微生物每毫升中含有10~(10)~10~(11)个细菌,已分离出200种细菌〔2〕,它们对瘤胃的消化代谢起着特殊作用〔2〕〔3〕〔16〕〔18〕,近年来在我国日益受到注意〔1〕,不少地区也研究不同品种的健康牛和患有前胃疾病的牛或其它反刍兽瘤胃的生理指标〔4-7〕〔9〕〔12〕〔14〕,但其中主要是纤毛虫的数量及活力,关于  相似文献   

5.
我们生活的环境、吸收的物质,面临的风险,生活的压力都会对我们的衰老起作用。中医学在抗衰老方面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中医传统认为:衰老的主要机理是真元乏精、内乏和脾胃气弱。中医衰老理论主要有肾虚衰老论、肾虚血瘀衰老论、脾虚衰者论等。国外的研究主要从细胞内部的变化分析,如自由基学说,DNA学说等等,但是至今没有一个非常完整全面的理论解释人衰老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断奶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是一种主要由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引起的新病〔1〕。1997年在北美魁北克猪病协会上首先被确认〔2〕,后来在欧洲、美国和亚洲许多国家都有报道,我国也有本病流行〔3,4〕。由于不清楚确切的发病原因及免疫机理,PMWS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是近年来出现的严重危害世界养猪业发展的重要疫病之一。因此,该病越来越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而且从各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1某些病原微生物对PCV2感染的影响1.1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对PCV2感染的影响目前,大多数猪场同时遭受PCV2和PRRSV的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7.
<正>动物自由基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现代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一大热点。许多疾病的发生都与自由基的氧化破坏有关,而抗氧化剂则能减少或清除自由基,阻止或减轻自由基氧化应激的破坏〔1~2〕。在动物养殖过程中,由氧化应激导致的动物疾病有心脏病、肾脏病、腹水症、围产期疾病、胎衣不下、乳腺炎、消化道炎症等,已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生产〔3~5〕。营养素及其代谢物与外源性抗氧化剂在自由基导致的重要生物损伤方面的修复、置换、  相似文献   

8.
苦马豆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苦马豆素研究简史苦马豆素 (swainsonine)因最初分离于灰苦马豆 (Swain-sona canesces)而得名〔1〕。其发现历经一个世纪。自从 Marsh(190 5~ 190 7)〔2〕证实疯草病与采食某些棘豆属和黄芪属植物有关以后 ,许多学者进行了毒素的分离研究。 Cauch(192 9)〔3〕从兰伯氏棘豆中分离出一种疯草毒素 ,可以引起猫的疯草病 ,他描述这种毒素是一种稳定的带有多羟基的含氮化合物 ,易溶于水 ,不溶于氯仿、乙醚和烃类溶剂 ,但由于当时条件所限未能进行结构鉴定。Frap(1936 )〔4〕从密柔毛黄芪中分离出一种毒性成分 ,呈碱性 ,吸水性强 ,取名为洛克…  相似文献   

9.
猪源大肠杆菌病是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 (E .Coli)引起的仔猪腹泻和其他年龄猪系列疾病的总称〔1〕。该病是一种分布极为广泛的传染病 ,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 ,血清型众多 ,近年来常有变异菌株出现 ,且耐药性极强〔2〕。随着集约化养畜 (禽 )业的发展 ,病原性大肠杆菌对畜牧业所造成的损失已日益明显 ,仔猪死亡率高 ,断奶窝重降低。另外 ,由于E .Coli的继发感染致使许多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升高 ,严重制约了养猪业的发展 ,已经成为一种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疾病〔2、3〕。但不同地区其病原特性及血清型分布有所差异 ,故造成的危害也不同…  相似文献   

10.
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 VF)是指哺乳动物的精子和卵子在体外人工控制的环境中完成受精过程的技术,由于它与胚胎移植技术(ET)密不可分,又简称I VF-ET〔1〕。1982年,美国的Brackett等〔2〕培育出世界上第一胎体外受精牛,从此以后,各种家畜的体外受精都在不断研究,也相继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过20多年的发展,山羊体外受精的研究也日趋成熟。对山羊的体外受精研究,有利于深入了解山羊生殖机理,从而更好地应用到山羊的生产和育种中,充分利用优良山羊品种资源,加快地方品种和不良品种的改良等。如王公金等〔3〕通过对不孕不育波…  相似文献   

11.
川楝素的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楝素(Toosendanin,C30H38O11,FW574)是从传统驱蛔中药楝属植物川楝树或苦楝树的根皮苦楝(Melia azedarachL.)皮、川楝(Melia Toosendain Sieb.et Zucc)子中提取的一种四环三萜类化合物〔1,2〕,它的研究始于1953年,1955年四川中药研究所分离提出结晶物并定名为川楝素〔3〕;1975年钟炽昌等通过化学反应及光谱分析证明川楝素为一呋喃三萜类化合物,并初步定出其分子式和结构式〔4〕;1980年舒国欣等修正后正式定出了其化学结构〔5〕。川楝素是中草药的一种有效成分,目前被广泛用于医疗、农业、生理学等研究领域。1化学结构纯品川楝素为白…  相似文献   

12.
杨树皮类脂 (PopularLipid)系从杨树皮中提取的一种生物活性物质 ,研究表明 ,杨树皮类脂在畜牧兽医、医药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前苏联阿列克谢娃〔1,2〕与杰姆钦柯等〔3〕首先对山杨 (Populustremuloides)树皮类脂的加工工艺、化学成分及其在医药、日化产品和饲料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在利辛诺试验基地进行工业试验 ,并在维鲁斯基林业化工厂建立中试车间〔4〕。本世纪 70年代初 ,kull等〔5〕对香脂杨 (P .balsa -mifera)不同采伐季节的杨树皮类脂中脂肪含量进行了研究。此外 ,加拿大…  相似文献   

13.
黄芪多糖的免疫药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黄芪具有补气固表的功能。它含有多糖、蛋白质、生物碱、氨基酸、黄酮类、甙类、微量元素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其中多糖的免疫活性尤为突出〔1〕。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对黄芪多糖 (APS)的研究报道认为 :从黄芪根中提取得到的一种多糖APS为葡萄糖和阿拉伯糖的多聚糖 ,毒性很低 ,具广泛的免疫增强和抗病毒作用 ,能解除植物血凝素 (PHA)的毒性作用〔2〕,能对抗免疫抑制药物如强的松龙 (PDS)、环磷酰胺 (Cy)的抑制作用〔3,4〕。但对它在影响免疫功能方面的作用报道不尽一致。笔者对黄芪多糖的免疫药理学研究现状从几个方面综述如下 ,以…  相似文献   

14.
西双版纳野猪与家猪杂交后代生产性能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测定的西双版纳野猪来自于我国云南西双版纳热带原始森林保护区内,属华南野猪〔1〕。利用野猪与家猪杂交生产野杂种猪的文献最早见于日本1950年6月〔2〕,翟永功等〔2〕(2001)、梁子安等〔3〕(2002)、陈国顺等〔4〕(2003,2004)、文启荣等〔5〕(2005)等研究显示,野杂种猪肉  相似文献   

15.
自由基及抗氧化添加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丽 《广东饲料》2006,15(6):18-20
1956年英国分子生物家Harman首次提出自由基学说,认为衰老是自由基引起的组织随机毒害的结果。其后许多学者对自由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应用于各个领域。饲料加工、贮藏不当等情况容易引起氧化造成自由基蓄积,过多的自由基会破坏营养素,降低饲料品质,损害动物健康。同时因管理  相似文献   

16.
正奶牛热应激是夏季最常见的应激反应,其会影响奶牛干物质的采食量~(〔1〕),从而引起奶产量的降低~(〔2〕)、繁殖性能的下降~(〔3~4〕)、牛奶成分的改变~(〔2,5〕)、淘汰率的增加~(〔6〕),且会影响干奶牛以及犊牛健康~(〔7〕)等。因此,缓解奶牛热应激是夏季奶牛饲养管理必须抓好的重点环节。在抗热应激方面,上海地区开展了  相似文献   

17.
外源激素诱导犬发情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常家养肉犬属季节性单次发情动物〔1〕,且发情时间间隔较长,22~47周不等,平均为 31周[~[p7]〔2〕]。犬的初情期延迟,乏情期过长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养犬业发展,影响了犬养殖的经济效益。因此研究人工 诱导犬发情的方法对于有效缩短繁殖间隔,促使母犬早发情、早配种,增加胎次,提高肉犬繁殖率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1 犬的乏情及诱导发情机理 犬的乏情是指已达初情期的母犬卵巢无周期性机能活动,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外观无发情表现。乏情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多方面的体态迹象,绝大 多数是由于自然环境中的季节变化、缺乏营养、泌乳和衰老等引起的暂时或永久性卵巢活动降低的一种征象[~[p7]〔3〕]。犬的乏情主要表现为初情期延迟 和乏情期延长。雌犬到了初情年龄或大大超过初情年龄还不发情称为初情期延迟  相似文献   

18.
自由基学说(free radical theory)是具有代表性的致衰学说之一.这一学说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著名学者Harman首先提出,其后得到许多学者的共识.  相似文献   

19.
猪脑心肌炎的病原体和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5 8年 ,在巴拿马首次诊断出猪脑心肌炎病毒 (en-cephalomyocarditis virus,EMCV)感染为猪的致死性疾病的病因〔1〕。随之 ,在比利时〔2〕、意大利〔3,4〕、美国〔5〕、加拿大〔6〕、日本 〔7〕、昆士兰 〔8〕、韩国 〔9〕等国家相继发生了猪脑心肌炎。以哺乳小猪心肌炎和高死亡率 ,以及母猪繁育障碍为主征 ,给养猪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失。1 病原体猪脑心肌炎病毒 (EMCV)是引起猪脑心肌炎的病原体 ,它是一小的二十面体对称的单股正链 RNA病毒〔1 0〕 ,其大小为 18~ 30 nm,基因组长度为 7.8kb,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Picornaviridae)心病…  相似文献   

20.
在小鼠〔1〕、人〔2〕和牛〔3〕的妊娠期间,随着妊娠时间的延长和胎儿的生长,子宫的重量不断增加,子宫内的组织也增加,这其中主要是子宫内胶原蛋白量的增加。但是,子宫胶原蛋白在妊娠期间为什么能够合成的机理并不清楚。在胶原蛋白增加的同时,妊娠子宫的肌纤维组织也肥大增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