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探讨盐胁迫下不同苜蓿品种种子萌发状况及抗盐胁迫响应变化规律,以国内外10种紫花苜蓿(Medicago satuva L.)品种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50,100,150,200,250 mmol·L-1)氯化钠对其种子耐盐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苜蓿品种种子在不同氯化钠浓度胁迫下其发芽率(Germination rate, GR)、发芽势(Germination potential, GP)、发芽指数(Germination index, GI)、活力指数(Vigor index, VI)、胚根长(Radicle length, RL)、胚轴长(Hypocotyl length, HL)、鲜重和干重等8项指标均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种子萌发指标耐盐系数的主成分分析中第1主成分的特征值最大为4.803,贡献率达60.039%,GR,GP,GI,VI,RL具有绝对值较大的特征向量;GR与GP,GI,VI,RL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利用隶属函数法、权重系数和综合评价D值分析可知,10种苜蓿品种中‘阿迪娜’‘WL343HQ’‘WL319HQ’盐耐受力比较强,可为盐碱地选...  相似文献   

2.
王鑫  李波 《黑龙江畜牧兽医》2022,(2):96-101,106
为了探讨硫酸盐对不同苜蓿品种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试验以7个抗盐性不同的苜蓿种子(中苜1号、肇东、龙牧801、惊喜、阿迪娜、WL319HQ、龙牧808)为材料,研究在不同浓度(50,100,150,200 mmoL/L) Na2SO4胁迫下苜蓿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芽苗的胚根长、胚芽长、干重、鲜重,采...  相似文献   

3.
贾秀峰 《草地学报》2019,27(6):1511-1517
本试验以WL343HQ和龙牧807苜蓿(Medicago sativa L.)种子为试材,研究不同苏打盐碱浓度(20,25,30,35,40,45,50,55和60 mmol·L-1)对苜蓿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苜蓿种子随苏打盐碱胁迫浓度的增加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芽苗的胚芽长、胚根长、干重、鲜重均呈下降的趋势,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在苏打盐碱浓度为40 mmol·L-1(WL343HQ)或35 mmol·L-1(龙牧807)均低于50%,活力指数、芽长、根长、鲜重和干重在苏打盐碱浓度为40 mmol·L-1(WL343HQ)或35 mmol·L-1(龙牧807)时显著下降;苏打盐碱浓度超过55 mmol·L-1抑制苜蓿种子萌发;以种子发芽率作为苏打盐碱胁迫适宜浓度指标的筛选并进行线性回归,确定WL343HQ和龙牧807苜蓿种子对苏打盐碱胁迫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42.41 mmol·L-1和36.61 mmol·L-1。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表明:WL343HQ种子的萌发和芽苗生长各指标均高于龙牧807,WL343HQ抗苏打盐碱能力高于龙牧807苜蓿。  相似文献   

4.
李波  邬婷婷  李红  杨曌  林浩 《草地学报》2019,27(5):1231-1236
本研究以WL343HQ和龙牧807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种子为试验材料,对其种子进行20,25,30,35,40,45,50,55和60 mmol·L-1苏打盐碱胁迫和25,50,75和100 μmol·L-1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缓解处理,测定了不同苏打盐碱浓度对苜蓿种子发芽率和ABA缓解苏打盐碱胁迫对苜蓿种子萌发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苜蓿种子发芽率均随苏打盐碱胁迫浓度增加呈下降趋势,ABA缓解WL343HQ和龙牧807苏打盐碱胁迫浓度分别为40 mmol·L-1和35 mmol·L-1,WL343HQ抗苏打盐碱能力高于龙牧807;随ABA浓度的增加,2种苜蓿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芽苗的胚芽长、胚根长、鲜重、干重均呈先升后降趋势。不同ABA浓度对苏打盐碱胁迫下的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均产生一定的缓解作用,特别是ABA浓度为75 μmol·L-1时缓解作用最明显。本研究结果可为苏打盐渍化土壤苜蓿种植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苜蓿成株期耐盐性评价方法并筛选耐盐苜蓿资源,采用多个鉴定指标对30份苜蓿品种进行耐盐性综合评价。试验采用大田鉴定法,以株高、鲜重产量、综合评价等3个指标为评价依据,以无棣苜蓿为对照,对30份紫花苜蓿种质的耐盐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的30个苜蓿品种中,耐盐之星、WL366HQ、WL354HQ、WL656HQ、WL525HQ、WL903、WL168HQ、WL363HQ、WL353LH、巨能995、WL440HQ、维多利亚、巨能7、中苜6号、中苜3号、WL298HQ、WL712、SR4030和WL319HQ的产量与无棣苜蓿相比增产比较高,耐盐性较好,适合在黄河三角洲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对收集到的6种多叶型苜蓿品种(WL323MF、8925、Phabulous、Forerunner、Grandeur、8920MF)种子进行了NaCl和Na2SO4溶液胁迫下的萌发特性研究.在两种盐的6个不同浓度梯度下对6种多叶型苜蓿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胚芽长、胚根长、根芽比及全株重等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NaCl溶液胁迫多叶型苜蓿种子萌发的耐受临界水平为51~86mmol/L;Na2SO4溶液胁迫多叶型苜蓿种子萌发的耐受临界水平为70~113mmol/L,超过上述浓度水平对种子萌发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盐胁迫是限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关键因子,适宜浓度的赤霉素(GA3)可有效缓解盐胁迫对种子造成的不利影响。为了解GA3对盐胁迫下牧草种子萌发和生长的缓解效应,筛选出促进盐胁迫下5种牧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最佳GA3浓度,本研究以100 mmol·L-1的NaCl溶液模拟盐胁迫,以黑麦草(Lolium perenne)、‘朝牧1号’稗谷(Echinochloa crusgalli ‘Chaomu1’)、羊草(Leymus chinensis)、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5种牧草种子为试材,选取不同浓度GA3进行浸种处理,测定其发芽率、发芽指数、根长、苗高、鲜重等指标。结果表明:GA3浸种可有效缓解盐胁迫对5种牧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造成的抑制作用,且不同浓度间作用差异显著(P <0.05)。150 mg·L-1的GA3能有效促进黑麦草、羊草、紫花苜蓿和白三叶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100 mg·...  相似文献   

8.
为快速、有效地鉴定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的耐盐性,筛选耐盐种质,在室内模拟盐分的条件下,通过培养皿纸上发芽法,用4个不同浓度(0.3%、0.6%、0.9%、1.2%)NaCl溶液对22个苜蓿品种进行萌发试验,测定其发芽势、发芽率、芽长及根长,并通过打分法对其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升高,供试苜蓿品种的发芽势、发芽率、芽长及根长均呈下降趋势。低浓度盐胁迫可促进苜蓿生长,高浓度严重抑制苜蓿种子萌发。22个苜蓿品种中耐盐性最强的为三得利、新牧1号和生存者,最弱的为哥萨克721。1.2%NaCl对苜蓿品种耐盐性的鉴别力最强,22个品种的耐盐性在此浓度处理下分化最大。  相似文献   

9.
在实验室内模拟的盐分条件下,用不同浓度的Na Cl盐溶液对4个紫花苜蓿品种(中苜1号、中苜3号、中草3号和陇东苜蓿)种子萌发期进行盐胁迫处理。结果表明:低浓度(0.2%和0.4%)的盐溶液对苜蓿的发芽率和幼苗苗高抑制作用不显著,对幼根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0.8%和1.0%的Na Cl溶液处理下发芽率、0.6%的Na Cl溶液处理下的幼苗苗高和幼根生长量可以作为苜蓿种子萌发期耐盐性鉴定指标。对四个紫花苜蓿品种的发芽率、幼苗苗高、幼根生长量、耐盐半致死浓度四个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中苜1号耐盐性最强,其次是中苜3号和中草3号,陇东苜蓿最弱。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的在大庆地区推广苜蓿种植业,本文通过对引进的8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生长差异性研究。研究表明不同品种间株高、茎叶产量、种子产量、单株重、分枝数等均存在差异。综合各个影响条件得出结论:巨能551、斯贝德、斯普雷德三个品种的种子产量较高,产量较低的为WL354HQ和WL319;茎叶产量最高的品种为巨能551、WL319和斯贝德,其次为WL354HQ、斯普雷德和巨能耐盐,产量较低的为耐盐之星和巨能耐湿。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晋北轻度盐碱地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种子生产过程中磷素(Phosphorus,P)吸收规律,并探索适宜的施磷水平,本试验以苜蓿品种‘巨能2号’、‘3010’和‘WL366HQ’为材料,进行不同磷素水平(100,160,220,280 kg·hm-2)对不同生长时期的苜蓿干物质累积、磷素累积量、繁殖器官磷素累积及收获指数的动态变化以及对种子产量构成因子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3个苜蓿品种的干物质累积量、磷素累积量、磷素分配率、磷素收获指数的动态变化规律不一致,‘巨能2号’在盛花期的P100处理下(即施磷量为100 kg·hm-2),植株和繁殖器官的磷素累积量最大,而在P220处理下(即施磷量为220 kg·hm-2)表现出最高的磷素收获指数;‘3010’和‘WL366HQ’均在结荚期的P160处理下(即施磷量为160 kg·hm-2)植株和繁殖器官的磷素累积量和磷素收获指数最大。综合分析认为,适宜施磷量可有效提高种子荚果数、结荚率和种子产量,在晋北地区较合理的施肥时期和适量为:‘巨能2号’宜在返青期施磷肥220 kg·hm-2;‘3010’和‘WL366HQ’宜在返青期施磷肥160 kg·hm-2。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不同苜蓿种质材料耐盐程度和筛选苜蓿苗期耐盐性评价指标,本研究采用盆栽法对59份苜蓿种质材料苗期进行200 mmol·L-1 NaCl盐溶液胁迫处理,测定了与苜蓿耐盐性相关的12个生长指标和叶绿素荧光指标,并利用综合评价、相关性分析、灰色关联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其苗期耐盐性进行评价及耐盐指标筛选。结果表明: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根冠比、叶面积、叶长、茎粗、叶宽、株高和SPAD(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trnent,SPAD,代表相对叶绿素含量)在不同种质材料间变异大,对盐胁迫反应敏感。用加权隶属函数法得到的耐盐性综合度量值(D值)对59份苜蓿材料苗期的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基于D值进行聚类分析,可将59份材料划分为5类:第I类有16份种质材料,D值为0.384,属中等耐盐材料;第II类有13份种质材料,D值为0.465,属强耐盐材料;第III类有4份种质材料,D值为0.647,属极强耐盐材料;第IV类有8份种质材料,D值为0.229,属极弱耐盐材料;第V类有18份种质材料,D值为0.305,属弱耐盐材料。综合筛选出耐盐性极强的材料有‘美11’、‘中苜1号’、‘爱开夏’和‘中苜3号’,耐盐性极弱的材料有‘北方SLT’、‘康赛’、‘WL903’、‘WL440HQ’、‘杂6’、‘Natawwakaba’、‘罗默’和‘甘农3号’。通过相关性分析和灰色关联,筛选出叶面积、叶绿素荧光、SPAD和根冠比可作为苜蓿苗期耐盐性鉴定指标。本研究可为耐盐苜蓿新品种选育及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12个苜蓿品种抗旱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适合宁夏中南部干旱区种植的抗旱苜蓿品种,试验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法,在0、-0.3、-0.6、-0.9、-1.2 MPa条件下对12个苜蓿品种萌发期及苗期进行抗旱性比较。结果表明:12个苜蓿品种的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萌发指数与PEG胁迫溶液的水势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叶片中脯氨酸含量随干旱胁迫的加强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丙二醛、叶绿素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随胁迫程度的加深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聚类分析显示12个苜蓿品种可分为3类,抗旱性较强品种四季旺、West blend;抗旱性适中品种丰宝;抗旱性较低品种WL324、大富豪、阿尔冈金、皇后2000、宁苜一号、苜蓿王1号、新疆大叶苜蓿、爱菲尼特、德国德贝。隶属函数综合评价,12个品种的抗旱性强弱顺序为:四季旺宁苜一号WL324丰宝苜蓿王1号大富豪West blend阿尔冈金德国德贝皇后2000新疆大叶苜蓿爱菲尼特。因此,经综合分析,可筛选出四季旺、丰宝等抗旱性较强的苜蓿品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59份紫花苜蓿种质材料耐盐性鉴定和指标筛选,从而为紫花苜蓿耐盐育种、耐盐机制以及耐盐基因克隆等研究提供基础材料。本试验采用220 mmol·L-1的NaCl溶液对不同来源的紫花苜蓿种质材料进行盐胁迫,测定紫花苜蓿萌发期8个相关指标,用主成分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其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和耐盐指标筛选。结果表明:各指标对照组与处理组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根长、根芽比、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的耐盐系数全部分布在0~0.4范围内且分布频率均为100%,对盐胁迫的敏感程度较高;活力指数、发芽指数和萌芽指数在主成分分析中具有较高载荷;发芽率、萌芽指数、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发芽势与耐盐性度量值(D值)和加权耐盐系数(Weight salt resistance coefficient,WSC)关联度均较大;根据D值、综合耐盐系数(B值)和WSC值得出的逐步回归方程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9;综合评价中依据B值、WSC值耐盐性程度排前10的种质编号为:38,46,20,54,43,56,48,41,19,32,依据D值耐盐性程度排前10的种质编号为:38,46,54,43,20,19,56,32,41,48。聚类分析将59份种质材料划分为5类,根据类群中D值大小可认为38号材料具有极强的耐盐能力,27,29,47号材料耐盐能力极弱。综上可知,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可作为紫花苜蓿种质资源萌发期耐盐性评价指标;紫花苜蓿萌发期耐盐性强的种质材料有‘爱开夏’、‘WL903’、‘WL404HQ’、‘东德’、‘康赛’,盐性弱的种质材料有‘敖汉’、‘金皇后’、‘挑战者’。  相似文献   

15.
紫花苜蓿多父本F1代低蒸腾及产量性状的隶属函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育低蒸腾的高产抗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本试验以‘武功’、‘三得利’、‘Sardi10’、‘陇南1号’、‘WL168HQ’、‘WL343HQ’、‘WL656HQ’、‘WL712’、‘WL903’进行多父本杂交,并从F1代选出母本为‘WL903’的WL903-1#—WL903-7#和母本为‘Sardi10’的Sardi10-1#—Sardi10-5#共12个株系作为试验材料,进行蒸腾特性和产量相关性状分析。结果表明:12个株系隶属函数综合评价顺序为Sardi10-5#>Sardi10-4#>WL903-4#>Sardi10-1#>WL903-2#>WL903-1#>WL903-6#>WL903-7#>Sardi10-2#>WL903-3#>Sardi10-3#>WL903-5#。本研究结果表明,Sardi10-5#和Sardi10-4#为低蒸腾、高产的理想株系。  相似文献   

16.
六种紫花苜蓿在高寒地区抗寒生理特性差异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晓慧  姜成  冯鹏  李如来  李建东  王强 《草地学报》2016,24(5):1131-1133
试验对6种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在高寒地区越冬前后根系生理指标及越冬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公农1号’和‘草原3号’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游离脯氨酸含量在越冬最冷月含量高于其他品种,其次是‘龙牧806’和‘Wega7F’,均具有较高的越冬能力,而‘敖汉’和国外引进品种‘WL319 HQ’的各项指标略低,抗寒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兴安盟地区旱作条件下适宜引进栽培的优良苜蓿品种,在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呼和马场种植11个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通过连续2年观测参试品种的越冬率、株高、产量、茎叶比及营养成分等指标,对旱作条件下11个苜蓿品种的生产性能和饲用价值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图牧2号、敖汉苜蓿和呼伦贝尔杂花苜蓿两年的平均越冬率较高;SK3010、呼伦贝尔杂花苜蓿和敖汉苜蓿在株高、生长速度和干草产量方面表现较好;图牧2号的茎叶比均最大,其次是呼伦贝尔杂花苜蓿、SK3010和敖汉苜蓿;WL168HQ、斯普雷德和呼伦贝尔杂花苜蓿两年的粗蛋白质含量均高于18%;巨能2和斯贝德的粗纤维含量较高;WL168HQ、呼伦贝尔杂花苜蓿、WL343HQ、SK3010和WL319HQ的粗灰分含量均高于10%。对11个苜蓿品种的越冬率、产量特性和饲用品质进行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呼伦贝尔杂花苜蓿的综合表现最优,适合在该地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18.
2013-2016年通过田间试验,在中国农业大学涿州教学实验场对22个紫花苜蓿品种的产量性能进行比较分析,以期筛选出适宜河北地区种植的苜蓿品种。结果表明,不同年份的苜蓿年干草产量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建植当年各苜蓿品种平均年产量最低,随着生长年限的延长,产量总体呈增加趋势;‘中苜5号’的4年总干草产量最高,‘SR4030’等6个品种的总产量低于对照品种‘中苜1号’,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第1茬产量最高,随着茬次的增加产量呈下降趋势,第1茬与年产量之间的关联度最高;秋眠性3~6级的品种丰产性和产量稳定性综合评价较高。综合4年试验结果,‘中苜5号’、‘中苜1号’、‘SR4030’、‘巨能551’、‘BR4010’、‘MF4020’、‘SK3010’和‘WL363HQ’产草量高,具有潜在的推广价值,适宜在河北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