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粉形态特征具有为植物正确分类、判断物种间亲缘关系及遗传变异特性提供作证的功能。国内有关研究多集中在种的水平上,很少对苜蓿不同品种间花粉形态特性进行对比研究。因此,为了有利于今后开展苜蓿不同品种间花粉形态特征的差异性研究,本文作者略述苜蓿花粉的形态特征及观察方法,为相关苜蓿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紫花苜蓿是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优良牧草之一。从地块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种子收获及加工以及种子收获后的田间管理措施等方面总结了晋北地区晋苜1号紫花苜蓿种子生产技术,以期为晋北地区紫花苜蓿的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苜蓿在作物栽培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与其他牧草进行混播,可充分利用水分、土壤养分、光热资源及空间,以达到提高牧草产量和品质的目的,比单播草地更能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维持持久高效的生产力,并具有更大的稳定性。本文作者介绍了旱区苜蓿混播技术的发展概况和研究进展,并总结了苜蓿混播草地的产量品质、施肥管理和刈割策略。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晋北轻度盐碱地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种子生产过程中磷素(Phosphorus,P)吸收规律,并探索适宜的施磷水平,本试验以苜蓿品种‘巨能2号’、‘3010’和‘WL366HQ’为材料,进行不同磷素水平(100,160,220,280 kg·hm-2)对不同生长时期的苜蓿干物质累积、磷素累积量、繁殖器官磷素累积及收获指数的动态变化以及对种子产量构成因子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3个苜蓿品种的干物质累积量、磷素累积量、磷素分配率、磷素收获指数的动态变化规律不一致,‘巨能2号’在盛花期的P100处理下(即施磷量为100 kg·hm-2),植株和繁殖器官的磷素累积量最大,而在P220处理下(即施磷量为220 kg·hm-2)表现出最高的磷素收获指数;‘3010’和‘WL366HQ’均在结荚期的P160处理下(即施磷量为160 kg·hm-2)植株和繁殖器官的磷素累积量和磷素收获指数最大。综合分析认为,适宜施磷量可有效提高种子荚果数、结荚率和种子产量,在晋北地区较合理的施肥时期和适量为:‘巨能2号’宜在返青期施磷肥220 kg·hm-2;‘3010’和‘WL366HQ’宜在返青期施磷肥160 kg·hm-2。  相似文献   
5.
为给种衣剂在燕麦上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试验研究了16%噻戊燕麦种衣剂对燕麦出苗、生长的影响及对蚜虫、红叶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和增产作用。结果表明,16%噻戊燕麦种衣剂对燕麦出苗和生长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对燕麦蚜虫和红叶病均有较好的防效,增产效果明显。建议用此种衣剂时,适当增加播种量,防治效果和增产作用会更佳。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农业的供给侧改革及畜牧业的重新布局,紫花苜蓿在农业及畜牧业中发挥的作用亦越来越重要,利用低产盐碱地扩大饲草资源、增加盐碱地有效植物的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作者给出了山西北部盐碱地区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2019-2020年,本研究以晋北大同盆地的中度盐碱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不施肥(CK)、常规施肥下添加生物质炭和CaSO4(L)、常规施肥下添加生物质炭和CaSO4及种植2,3,4行(LC1,LC2,LC3)绿肥等5个处理对土壤pH、土壤盐分含量、钠吸附比(Sodium adsorption ratio,SAR)以及作物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经过2年的土壤改良,各改良措施对盐碱土0~20 cm土壤pH调控显著;各改良措施对0~20 cm土壤盐分调控作用明显,LC1,LC2和LC3处理的脱盐率分别达到了41.16%,39.18%和38.88%;4种改良措施均显著降低了土壤的SAR(P<0.05),其中,CL2处理SAR降幅最大。此外,各改良措施均明显提高了青贮玉米的生物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尤以CL1处理的效果显著。综合分析可知,各改良措施能有效促进盐渍土降盐脱碱,改善土壤结构,且CL1处理下生物产量高,可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不同施氮量下饲用燕麦在晋北地区光合特性及氮素光合利用效率的差异,以4个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饲用燕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其生物产量、光合特性及氮素光合利用效率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4个参试品种的干草产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递增趋势,均在施氮量180kg/hm2时最高;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各品种净光合速率和氮素光合利用效率呈持续增加的趋势。综合各项指标可知,晋北地区蒙燕1号、甜燕麦、KONA和坝燕7号4个燕麦品种生产时,田间施氮量可控制在180kg/hm2水平。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春箭筈豌豆的生长发育和营养变化动态规律,了解其最佳刈割期,以春箭筈豌豆5-1-5品系为材料,研究了春箭筈豌豆株高、生长速度、物质积累、产量组成及其构成因子的变化规律,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春箭筈豌豆生长动态符合Logistic 模型,苗期生长缓慢,分枝后期-现蕾期生长最快,是营养体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生物量和茎/叶比值,从分枝后期开始逐渐增加,但适口性和营养价值降低;鲜草和干草产量分别在结荚期和成熟后期达到高峰,结荚期鲜草产量、CP、CA、CF、EE、NFE、TDN产量分别为17.2、0.5、0.33、1.29、0.11、2.17、2.73 t/hm2;成熟后期干草产量、CP、CA、CF、EE、NFE、TDN产量分别为4.71、0.41、0.34、1.40、0.10、2.49、2.83 t/hm2。综合分析认为,播种后76~88 天左右是春箭筈豌豆的最佳刈割期。在饲草实际生产中,春箭筈豌豆应在开花至结荚初期进行收割。  相似文献   
10.
为了在晋北生态区给主要推广品种筛选适宜的高效根瘤菌,使紫花苜蓿-根瘤菌共生体充分发挥共生固氮作用,建立高效、高产、优质紫花苜蓿生产体系。将中国农业科学院菌种保藏中心筛选出的9株紫花苜蓿根瘤菌作为试验材料,以山西大同地区的土壤为基质,结合温室盆栽和田间试验,比较供试材料的结瘤数、固氮酶活性、株高、生物量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筛选出适合供试材料巨能耐盐紫花苜蓿品种的4株高效根瘤菌CCBAU30015、CCBAU NMC024-1、HBU07004和CCBAU30198,并将这4株菌进行田间接种效果验证。结果表明,接种CCBAU30015、CCBAU NMC024-1、HBU07004和CCBAU30198后,全年干草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18.7%,15.8%,11.3%和13.3%,单位面积蛋白质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10.9%,10.2%,9.7%和10.1%,其中,CCBAU30015表现最为突出,在各个指标上与对照间差异均显著(P0.05)。说明通过土壤筛选的高效根瘤菌可以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