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叶面施氮对棉花根系吸收硝态氮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叶面施用不同形态氮素的肥料对棉花根系吸收硝态氮及棉株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营养液培养法,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开展氮素吸收研究,设置叶面施用同等氮浓度的铵态氮、硝态氮和酰胺态氮及清水(对照)4个处理。【结果】叶面施氮处理6 d后,叶面施氮处理棉株地上部氮含量和整株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棉株地上部、根及整株氮素积累量以叶面施用铵态氮处理最高,但各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同位素示踪结果显示,铵态氮处理棉株地上部和根系中15N积累量分别为0.794 mg·株-1和0.318 mg·株-1,高于对照和酰胺态氮处理,且显著高于硝态氮处理;叶面施氮后,铵态氮处理棉株积累通过根系吸收的氮素约为11.35mg·株-1,较对照吸收氮素效率约提升28.0%,酰胺态氮和硝态氮处理较对照分别降低9.5%和20.5%。但是叶面施氮类型没有影响棉株对根系吸收硝态氮的分配,各处理棉株地上部和根系中分配根系吸收氮素的比例约为7∶3。【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叶面施用铵态氮能够促进棉苗根系对硝态氮的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营养液浇灌盆栽试验,以晋谷21号为供试材料,基于总氮水平(5mmol/L)设置5个氮素形态配比,无氮素营养液处理作为对照,分析不同形态氮素配比对谷子幼苗生长、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氮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氮能显著促进谷子幼苗地上部和根系生长、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氮素利用,且在硝铵比为50%:50%时达到最大;与单施一种氮源相比,硝铵氮源混施能显著促进谷子幼苗地下部生长和谷氨酸合成酶活性;与铵态氮占比在50%以上的处理相比,硝态氮占比在50%以上的处理更有利于促进谷子幼苗地上部生长、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及氮效率。隶属函数综合分析得出,氮源配施较单一氮源更有利于谷子幼苗的生长,且在硝铵比为50%:50%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摘 要:为了研究水培生产上营养液中氮素形态对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本实验以华南农业大学叶菜B配方为基础, 研究了水培条件下不同形态氮素(铵态氮、酰胺态氮、氨基酸态氮)替代部分硝态氮对水培小白菜的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基酸态氮和酰胺态氮部分替代硝态氮可以显著促进小白菜的生长,提高小白菜的产量;铵态氮部分替代硝态氮利于小白菜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增加;氮素为纯硝态氮时,小白菜的根系活力最高,酰胺态氮的替代部分硝态氮后,小白菜根系活力显著下降,但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素C的含量显著提高;不同形态的氮素替代部分硝态氮后,降低了小白菜体内硝酸盐的含量,尤以酰胺态氮替代后降幅较大。综合小白菜收获时的产量品质等因素,酰胺态氮替代部分硝态氮对水培小白菜的栽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复混肥料中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2种土壤玉米苗期生长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黑土上,施用酰胺态氮为单一氮素形态的复混肥料时,玉米的出苗率明显下降;而用部分铵态氮替代酰胺态氮后制成的混合态氮和由铵态氮与硝态氮构成的复混肥对玉米的出苗率影响较小;不同氮素形态配比的复混肥对潮土上生长的玉米出苗影响较小,各处理的出苗率可达到90%以上。生长45d玉米苗的地上和地下部的生物量,在黑土上均以全酰胺态氮的配方最高,地上部干重较其他配方增加10%左右;而在潮土上则以铵态氮与硝态氮配方的效果最好,铵态氮和酰胺态氮混合的配方在2种土壤上均较差。玉米苗期的氮素累积量及氮肥利用率,在2种土壤上均以在复混肥料中含有适当比例硝一铵态氮的配方最高。  相似文献   

5.
氮肥形态配比对烤烟中性致香成分含量及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氮素形态对烟叶品质和经济性状的调控效应,通过田间试验,研究铵态氮和硝态氮配施对烟叶化学成分含量、中性致香成分含量、感官质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铵硝配施显著提高了烟叶还原糖、总糖和钾含量,降低了总植物碱含量。铵硝配施处理的类胡萝卜素类、苯丙氨酸类、棕色化产物类和类西柏烷类致香成分含量低于单施铵态氮处理,与单施硝态氮处理差异较小。新植二烯含量和总中性致香成分含量以单施硝态氮处理最高,铵硝配比为30%:70%的处理次之。烟叶感官质量以铵硝配比为30%:70%的处理最佳,铵硝配比为50%:50%的处理次之。烟叶产值以铵硝配比为50%:50%的处理最高,铵硝配比为30%:70%的处理次之。在本试验条件下,兼顾品质和效益的铵硝配比为30%:70%或50%:50%。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硝态氮、铵态氮、尿素态氮这3种氮素形态在土壤中的转化,烤烟对它们的吸收、运转、同化机理以及它们对烤烟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西北旱地冬小麦氮素营养诊断生理指标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西北旱地主栽的4个冬小麦品种氮素营养诊断生理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拔节期,品种间的硝态氮、铵态氮、酰胺态氮和可溶性蛋白质都达到显著水平。施氮量、籽粒产量与铵态氮、酰胺态氮和可溶性蛋白质有较好的相关性,其中铵态氮和可溶性蛋白质与施氮量、籽粒产量的相关性最好。铵态氮可以反映小麦体内酰胺态氮、可溶性蛋白质的状况,在拔节期可以用铵态氮来代替酰胺态氮、可溶性蛋白质进行诊断。营养生长期间,旗叶铵态氮、酰胺态氮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水平高,有利于籽粒产量的提高。但在诊断时应考虑不同品种间存在的差异。不同小麦品种拔节期铵态氮、酰胺态氮和可溶性蛋白质值与施氮量和小麦籽粒产量的相关性高于其他时期,说明了拔节期是进行氮素营养诊断的适宜时期。  相似文献   

8.
不同形态氮素对春小麦苗期生理特性及氮代谢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水培试验研究不同形态氮素对不同类型小麦苗期生理特性及氮代谢酶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氮对于促进小麦的生长速率、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及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效果最好,硝态氮次之,铵态氮效果最差。硝态氮显著提高了小麦叶片中硝态氮的含量,而铵态氮则显著提高了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不同形态氮素对不同类型小麦的生长速度、叶片叶绿素含量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而强筋型小麦的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高于中筋高产型小麦。  相似文献   

9.
氮肥形态及揭膜对烤烟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形态氮素配比及揭膜时期对烤烟生长发育以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烤烟大田所使用的氮肥形态以铵态氮和硝态氮各50%配比,烟株在移栽初期生长优势明显,上等烟的比例较高;(2)烟田揭去地膜后,其揭膜效应在烟株移栽后60d表现出来,这样有利于后期上部叶开秸开片,提高烤后烟叶上等烟比例、均价和产值。  相似文献   

10.
氮素形态对烟草生长及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氮素是烟草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在烟草生育期对烟株的化学物质合成、能量转换、信号传递等生理过程都有一定的影响。铵态氮和硝态氮是烟草吸收的主要氮素形态,对烟草不同时期、不同部位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合理的氮素比例有利于氮素的吸收以及烟叶品质的提高。本文从烟草对不同形态氮素的吸收利用的方式,不同氮素形态对烟草生长发育、品质形成、元素吸收、光合特性及碳氮代谢等方面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为氮素形态对烟草生长影响的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控释肥料氮素释放规律及叶菜类蔬菜生长效应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通过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研究了自研控释肥的氮素释放动态及对叶菜类蔬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BCRF处理土壤铵态氮含量明显高于其它施肥处理,硝态氮含量在菜心生长前期显著低于BVSF处理,后期又明显低于SVSF处理。BCRF处理的氮素供应能满足菜心等广东的主要叶菜类蔬菜全生长期的营养需求,而且蔬菜产品的维生素C含量和可溶糖含量明显升高,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有利于改善蔬菜品质,同时,具有稳定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2.
2008年,在云南省通海河西镇水稻土、楚雄子午镇紫色土、寻甸大河桥黄壤土、宜良马街红壤上,研究了不同的氮素形态配比对烤烟的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通过对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和矿质元素的分析,结果表明:在宜良马街的红壤、楚雄子午镇的紫色土、寻甸大河桥的黄壤上以硝态氮占总氮比例40%~60%左右的处理有利于烤烟品质的提高,在通海河西镇的水稻土上以硝态氮占总氮比例40%左右的处理有利于烤烟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不同形态氮素对燕麦营养生长和磷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试验采用溶液培养和砂基培养的方法,研究了NO3ˉ-N和NH4+-N两种不同形态氮素对燕麦营养生长、氮代谢、根际pH及磷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NO3ˉ-N和 NH4+-N同时存在的条件下,燕麦生长明显优于单一NH4+-N或NO3ˉ-N处理,且植株生长量特别是根系生长量随着NO3ˉ-N在氮源中比例的提高而增加。燕麦吸收NO3ˉ-N 和NH4+-N对  相似文献   

14.
氮肥对甘蓝产量、硝酸盐含量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为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北京地区甘蓝产量、品质以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0~60 cm土层中3个采样周期土壤硝态氮含量随氮肥量级增加而升高,并且随着作物的生长,0~30 cm土层中土壤中硝态氮含量呈现下降的趋势,30~60 cm土层中基本呈现上升的趋势;60~90 cm土层中变化较小;(2)随着氮肥投入增加,甘蓝产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氮肥的添加量为240 kg/hm2时产量最高;(3)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升高,甘蓝对氮素的吸收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添加氮肥处理的甘蓝对氮素的吸收量均显著高于不添加氮肥处理,并且施用氮肥的处理中甘蓝叶片硝酸盐含量显著高于不施氮肥处理,并且不同供氮水平叶片硝酸盐含量变化各不相同。综合以上试验结果可知,氮肥的添加对0~60 cm土层中硝态氮含量的影响较大,并且适量的氮肥添加量(240 kg/hm2)能够有效提高北京地区甘蓝的产量以及甘蓝对氮素的吸收量等。  相似文献   

15.
不同前处理条件对土壤NO3-N、NH4-N含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大棚土壤,研究了土样预处理方式、KCl浸提液浓度和液土比对用连续流动注射分析仪测定的土壤NO3-N、NH4-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预处理方式、KCl浸提液浓度和液土比都影响土壤NO3-N、NH4-N的含量测定结果。风干、烘干的土样预处理方式对土壤NH4-N、NO3-N含量测定有显著影响,表现为新鲜土< 风干土<烘干土; 用2 mol/L KCl溶液作为浸提液,液土比5:1 测定大棚NO3-N含量,测定结果稳定。  相似文献   

16.
研究干旱胁迫和氮素形态对豌豆根系生长的影响,以期为旱农区豌豆的生长调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2 种氮素形态下55%的土壤相对含水量进行15 天干旱胁迫对不同时期豌豆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素对根系生长的影响因形态而异,硝态氮有利于促进正常供水下根系的伸长生长,铵态氮有利于提高不同水分条件下的根直径。干旱胁迫对根系生长的影响也因氮素形态而异,3 种胁迫方式均显著降低了胁迫期间及花荚盛期硝态氮营养下的根长、根体积、根表面积;干旱胁迫有利于降低成熟期根系的衰败速率,产生了等量补偿或超补偿效应。综上所述,硝态氮营养有利于促进豌豆根系生长,孕蕾期干旱胁迫后复水对成熟期根系生长的补偿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在潮土、褐土、砂盖黑土3种土壤上,分别自1980和1981年选点布置了氮、磷、钾定位试验。在各个处理中分别从0-20,20-40,40-60,60-80,80-100cm5个剖面层次中垂直取土样,然后进行室同内分析。结果表明:在不施肥处理、单施氮处理、氮磷配施处理、氮磷钾配施处理,NO3^--N累积量以砂盖黑土为最多,潮土次之,褐土最少。硝态氮在土壤中分布不仅与施氮量有关,而且还与土壤类型有直接关系。不同土壤类型直接影响硝态氮在土壤剖面中的移动。  相似文献   

18.
施肥对连作蔬菜地蔬菜产量和土壤氮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研究施肥对连作蔬菜地蔬菜产量、肥料效应以及土壤养分铵态氮与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笔者等人进行了连续四茬蔬菜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设计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四茬蔬菜鲜样可食部分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芹菜的最佳施氮量为537.4kg/hm2,白菜的最佳施氮量为473.88kg/hm2。同时,与对照相比,用于每茬蔬菜生长所施用的肥料明显增加了土壤中铵态氮含量,且随着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土壤硝态氮含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随蔬菜种植时间的延长而上升。试验同时表明,经过了四茬蔬菜收获后,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已经发生了变化,除了未施肥对照区的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下降外,其余施肥处理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均呈上升趋势。研究结果给连作蔬菜地的合理施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氮素形态及供应时期对马铃薯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马铃薯克新1号和费乌瑞它2个品种,于2013-2014年在沙培条件下,研究了氮素形态及供应时间对马铃薯植株生长、块茎形成及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块茎形成前供应NO3-N与NH4-N两种条件下,马铃薯植株高度、叶面积、叶片SPAD值、整株干物质积累量以及块茎重量无显著差异,而块茎形成后供应NH4-N的马铃薯叶片SPAD值、植株生长速度及块茎产量均显著高于NO3-N处理;块茎形成前供应NO3-N的植株结薯数显著高于NH4-N处理,但是氮素形态对干物质在马铃薯块茎中的分配比例无显著影响。因此,马铃薯的氮素养分管理应根据商品薯和种薯生产的不同目标,在块茎形成前后分别供应适宜形态的氮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铵硝比的氮素营养对菠菜产量和可溶性草酸含量的影响。【方法】用5种不同铵硝比的氮素营养处理菠菜幼苗,36d后采集样本,观察不同铵硝比的氮素营养对菠菜产量和草酸含量的影响。【结果】(1)从铵硝比100:0到0:100,随着营养液中硝态氮比例的增加,菠菜地上部鲜重不断增加,铵硝比为0:100时,菠菜的产量最高,地上部单株鲜重平均值为6.2g,分别是铵硝比为25:75和100:0处理的1.2倍和5.9倍;(2)随着铵硝比的降低,菠菜茎叶中可溶态草酸的含量是逐渐降低的,在铵硝比为25:75时,菠菜茎叶中草酸含量最低,之后又呈现上升趋势。营养液中硝态氮占全氮的百分数和菠菜茎叶中可溶态草酸含量之间呈现出显著的二次曲线相关。【结论】铵硝比越低,菠菜产量越高;铵硝比为25:75时,菠菜茎叶中草酸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