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杜庭树  赵传孝 《食用菌》1995,17(2):29-29
近年来,代料栽培黑木耳已成为北方农民治穷致富的门路之一。榆树县土桥乡王显宝组织本地农民,利用杂木屑、玉米芯等农副产品资源,袋栽黑木耳800000袋,接种后60天左右开采,每袋可收干耳30~50g,当年收黑木耳28000kg,收入达120000元。七队农民王季燕栽培黑木耳8000袋,当年收干耳300kg以上,纯收入达12000元。现将袋栽速生高产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黑木耳短袋地栽技术有以下六个优势:①黑木耳熟料袋栽技术取代黑木耳木段栽培技术,节省大量林木资源,充分利用林业清林的废弃物栽培出优质黑木耳,产量比木段栽培高,质量好.②利用阔叶硬杂木屑以及部分秸秆、棉籽壳等原料栽培黑木耳属于废物利用,变废为宝,提高林木资源的利用率.③黑木耳熟料袋栽成功率高,生产周期短,能充分利用原料资源,栽培黑木耳风险小. ④黑木耳熟料袋栽集中在室内发菌和室外出耳,不利用大棚或温室等出耳场所,生产成本低,管理方便,生产的黑木耳病虫害发生少,无农药残留,达到无公害标准,提高了黑木耳产量和质量.⑤黑木耳熟料袋栽室外全光出耳能充分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⑥黑木耳熟料袋栽小口出耳技术能栽培出单片木耳,与成朵的黑木耳相比,无耳根,浸泡时间短,方便食用,消费者十分喜爱.  相似文献   

3.
袋栽黑木耳刺孔催耳芽技术关系到黑木耳的质量、产量与效益,是袋栽黑木耳的关键技术之一,为了进一步完善刺孔催耳芽技术,促进袋栽黑木耳稳产、高产、优质,在浙江省农科院的统一部署下,进行了刺孔催耳芽技术试验。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黑木耳袋栽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了黑木耳袋栽技术在栽培原料、栽培方式、管理方法、栽培生理研究和栽培设施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同时比对生产实践技术需求,对黑木耳袋栽技术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王正前  张守明 《食用菌》2006,28(6):48-48
黑木耳作为一种黑色和高蛋白低脂肪的菌物食品正在被人们逐步认识,全世界有90%的木耳产自于中国。目前,袋栽黑木耳已在各地大力研究和发展,但在生产管理中,常因菌袋污染高、菌袋成品率低、养菌周期长、管理工作工序繁锁、出耳少、出耳不整齐等因素,造成产量和质量低而不稳,生产效益低下,很多生产者出现亏损。笔者从2000年开始探索黑木耳袋料栽培,研究出了黑木耳周年高产栽培技术,特整理如下以供广大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代料袋栽黑木耳在我省已逐步推广,一般认为袋栽期以秋季为好。笔者为探索在春夏自然温度下袋栽黑木耳的可行性,于1986年3月下旬到7月上旬,以蔗渣为原料进行了袋栽黑木耳试验,平均每百公斤干料收干耳近6公斤,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黑木耳属耐寒怕热型菌类,南方地区因地下水位高,在袋栽过程中,存在黑木耳菌丝期和出耳期被霉菌严重污染的情况,以及粘菌侵害造成的流耳病等,都会使栽培成功率大大降低。为达到黑木耳袋栽高产、稳产、品质高、降低污染率的目的,南方冬季大棚袋栽黑木耳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环节。1 塑料大棚 搭建大棚应有利于调控温湿度、通风换气。采  相似文献   

8.
东北地区黑木耳袋栽新技术阶段性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东北地区黑木耳栽培生产规模日益扩大,生产水平稳步提高。目前黑木耳袋栽生产规模已超过40亿袋,平均袋产已超过40克干重。黑木耳栽培生产的可控性、安全性和稳定性显著增强,产品质量和经营效益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人工代料作畦摆袋出耳的操作管理即简称为地栽黑木耳。地栽黑木耳是按野生黑木耳的生活条件进行人工模拟管理,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在15~25℃温度条件下,湿润、凉爽、大雾、微风,很适合黑木耳生长,展耳后产量质量有保证,又不易被杂菌污染。1997年特殊干旱,特别是黄土高原,地栽黑木耳需要多次喷水加湿与降温,1998年雨水多,提高了地栽黑木耳场地与空气相对湿度,但也给管理带来诸多不便。为了管理好地栽黑木耳,现就有关方面问题进行总结。1 浅畦利于黑木耳摆袋出耳管理作畦深10~15cm、宽100cm,长根据场…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袋栽黑木耳技术的推广,进一步加快菌种生产速度、提高菌种质量和降低成本,我们对黑木耳液体菌种的制备条件、方法、效果等有关技术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徐俊延  郭毓智 《食用菌》2006,28(4):51-52
黑木耳为著名的食用菌,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之一。由于地栽黑木耳技术的成熟和黑龙江丰富的木屑资源,黑龙江地栽黑木耳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仅在黑龙江垦区,2005年预计生产地栽黑木耳近亿袋。因此,如能准确把握其生产及管理技术,对于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结合近几年对地栽黑木耳生产技术的研究和对黑龙江主要黑木耳产区的考查结果,介绍地栽黑木耳栽培袋生产中的一些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为选育出适台于蔗渣袋栽的黑木耳优良菌株,我们自1986年起对引进的十多个黑木耳菌株通过栽培、重新分离,已筛选出一株适合于全蔗渣袋栽的泉引一8601优良菌株,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研究南方袋栽黑木耳最佳的袋型。设立7个不同规格的袋型,分别为13 cm×38 cm、13 cm×55 cm、15cm×38 cm、16 cm×38 cm、16 cm×55 cm、17 cm×38 cm、17 cm×55 cm进行黑木耳袋栽试验,分别考察不同袋型的污染率、产量,耳片的厚度、大小以及泡发率。规格为13 cm×55 cm的袋型,生物转化率、耳片的厚度都优于其它的袋型。13 cm×55 cm袋型最适合南方黑木耳袋栽使用。  相似文献   

14.
申进文  郭恒  程雁  范迪宽 《食用菌》2006,28(6):40-41
黑木耳是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一种食用菌,具有较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黑木耳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久负盛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外贸易的增加,黑木耳的市场需求量逐年上升。以前,河南黑木耳栽培以段木栽培为主,随着禁伐森林力度的加大,耳木资源短缺,段木栽培量逐年减少。使河南黑木耳产量不断降低。因此,袋料栽培必将成为黑木耳栽培的主要方式。虽然袋栽黑木耳技术在国内早已成功,但受到气候条件的限制,相关的技术在河南一直未能得到大面积成功应用。我们结合河南气候特点,摸索出适于河南推广的荫棚层架袋栽黑木耳技术,必将促进河南袋栽黑木耳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根据我们对野外袋栽黑木耳的长期观察,它具有如下特性: 一、温度:黑木耳因品种不同,其适温范围各有差异,一般的生长时的温度范围是5—36℃之间。我们用甘肃省康县的五号菌种在木屑中袋栽的黑木耳放在寒冷的秦岭山坡间零下二十度的地方,袋栽中的菌丝也没有冻死,待来年春季气温回升时,还能照常  相似文献   

16.
延边地区黑木耳栽培技术发展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永镇  李春花 《食用菌》2011,33(2):1-2,9
黑木耳栽培技术的发展在吉林省延边州可分为四个阶段,即木段栽培黑木耳技术、地栽“V”形口黑木耳技术、地栽钉子眼黑木耳技术、托袋立体棚栽黑木耳技术。  相似文献   

17.
南方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在自然条件下栽培黑木耳,制袋在高温期,出耳在雨季,导致制袋污染率高和流耳严重,影响生产效益。而黑木耳菌袋刺孔后不同的下地时间关系到菌筒质量和耳基的形成,是袋栽黑木耳生产的关键技术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景宁县袋料黑木耳栽培从2003年开始规模发展,栽培量迅速扩大,由于生产技术及经验不足,在栽培过程中菌筒很容易受杂菌污染而导致烂筒,轻者减产,重者绝收。为了促进袋栽黑木耳产业的健康发展,我们对烂筒现象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找出了烂筒的原因及防治措施。1袋栽黑木耳烂筒的症状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浙江省南部的龙泉、云和、庆元等县农民兴起袋栽黑木耳的热潮。实践证明,袋栽黑木耳是山区农民科技致富的新兴产业。为推广与普及黑木耳的袋料栽培技术,结合几年来的栽培实践,提出如下要点,供作参考。1栽培季节黑木耳是中温型真菌,喜恒温多湿。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10~30℃,最适温度为26~28℃;出耳温度及生长适温为16~24℃,最适温度为18~  相似文献   

20.
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又称黑木耳,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是我国最主要的食(药)用菌之一,有素中之荤的美誉。黑木耳传统上为段木栽培,1989年代料地栽黑木耳获得成功后,代料栽培成为黑木耳栽培的主要方式。代料地栽黑木耳具有原料来源广泛、资源利用率高、生产周期短、成本低、管理方便、产量高、质量好、效益高等优点。代料地栽黑木耳需要划口才能出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