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钟6号"枇杷丰产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枇杷于春季成熟,正值水果淡季,因而产品畅销,经济效益高。“早钟6号”枇杷是福建省果树所于20世纪90年代初培育的良种,果实2月下旬至4月上旬成熟,具特早熟、优质、果大等特性,倍受广大果农和消费者的  相似文献   

2.
福建枇杷总面积为2.2487万hm^2,实际投产面积1.51万hm^2,产量6.8286万吨,平均667m^2产量301.74kg。从全省比重看,枇杷占果树总面积4%、总产量的1.7%。令人欣慰的是福建枇杷约占全国枇杷总面积的50%,产量约占39%。近年来,早熟大果优质新品种‘早钟6号’发展势头强劲,短短的5年  相似文献   

3.
云霄县枇杷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云霄县是枇杷的传统主产区,从1998年起,云霄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了“争创农业品牌、发展枇杷产业”的战略,云霄枇杷产业显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至2005年底,全县枇杷种植面积达0.73万hm^2,投产面积0.41万hm^2,产量3.5万t,产值3.66亿元,枇杷产业已成为云霄农业支柱产业。2001年云霄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枇杷之乡”,2004年被农业部授予南亚热带作物名优基地称号,但就产业整体发展看,其特色优势和规模效益还没能充分发挥,现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以陕西安康5~6a生“解放钟”枇杷为试材,通过不同整形修剪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主干分层形和二层杯状形挂果早,且分别比对照提高座果率6.1%和5.6%;单果重提高61.0%和35.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0.5%和2.8%。  相似文献   

5.
云霄县“早钟6号”枇杷发展前景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明理 《农业与技术》2002,22(3):75-76,80
本文首先论述了云霄县“早钟6号”枇杷的发展前景,指出枇杷将成为云霄应对中国加入WTO后最具挑战力的果品之一,从该县地理位置,气候因素以及市场,品牌和品种方面均可看出云霄县规模发展“早钟6号”批权市场前景广阔,潜力巨大,为培育和壮大枇杷产业,提出“早钟6号”枇杷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枇杷幼胚培养与体胚诱导植株再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枇杷3个品种“解放钟”、“长红3号”和“早钟”幼胚为外植体,进行枇杷的幼胚离体培养诱导体胚发生研究。结果表明:附加2mg/L2,4-D的MS培养基可高频率诱导枇杷幼胚愈伤组织;采用附加1mg/L2,4~D、0.25mg/LKT的MS培养基与附加1mg/L2,4-D、0.25mg/LKT和5mg/LAgNO3的MS培养基交替暗培养,可长期保持枇杷愈伤组织胚性;枇杷具有很强的体胚发生能力和很高的成苗率。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枇杷矮化,早结,丰产可持续发展栽培模式,以枇杷新品种早种 号为研究对象,从提高土壤肥力,计划密植,培养丰产树冠,拉枝矮化,肥水调控,化学调控等措施入手进行研究,实现了二年生枇杷有68%植株开花结果,3年全面投产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8.
《广东农业科学》2005,(3):31-31
近日,由福建省农科院果树所承担的福建省科技重点项目“亚热带特色水果枇杷杨梅保鲜加工技术研究”课题通过了专家鉴定,其子课题“枇杷自发气调(MAP)保鲜技术”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评价。专家认为:该技术保鲜成本低、操作简便、技术实用,可用于枇杷的中期保藏及远程贮运,其在全国率先制定的枇杷MAP保鲜技术规程将促进福建枇杷产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9.
“解放钟”枇杷是1950年从“大钟”枇杷的实生苗中选育出来新品种,现为福建省主栽品种,主产于福建莆田。该品种树势强,树冠平顶圆头形,枝条粗短,分枝力中等,树形半开张;叶片长椭圆形,叶缘外卷,叶色浓绿有光泽,叶质厚,托叶大而长;果实卵圆形至长倒卵形,果顶凹,果基较长,微歪,果特大,一般单果重70-80g,最大果达172g;  相似文献   

10.
为加快我县枇杷产业化进程.提高枇杷种植栽培管理技术水平.提高果农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发挥“中国枇杷之乡”的品牌优势,于2002年2月12日依法登记成立了云霄县枇杷协会。协会成立3年来.坚持“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真正做到入会自愿、退会自由、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民主管理、规范运作、自我发展。姆会认真做好枇杷种植栽培技术、生产资料供应、商标注册、质量认证、品牌宣传、包装设计、产品推介、深化加工照生产赍金扶持等方面的组颤协调。  相似文献   

11.
地处“闽南金三角”腹地的福建省云霄县,年均气温21.2℃,年日照数2093小时,年降雨量1742毫米,相对湿度78%,无霜期330天以上,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极适宜发展南亚热作经济。近年来,该县充分发挥“天然大温室”的气候资源和传统种植优势,大力发展枇杷产业。尤其是该县成立枇杷协会后,切实为果农提供了产前、产中和产  相似文献   

12.
枇杷主要种类的RAPD分析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应用14个10聚体随机引物对解放钟、森尾早生、旱钟6号、贵州野生、台湾枇杷、栋叶枇杷、乌脐、白梨、洛阳青、俨糖枇杷、湖北六二等11个枇杷品种或种类的基因组DNA进行RAPD扩增,共得到130条扩增带,其中33条为非多态性条带,多态性程度为74.62%。进行聚类分析,以D1=0.599进行划分时,可将枇杷的11个遗传资源分成栽培和非栽培两个类群。以D2=0.649进行划分时,8个普通种可分为两个类群,即白肉类群和红肉类群,并在DNA分子水平上说明枇杷果肉色泽可作为分类的一个指标。运用RAPD技术为枇杷遗传资源的鉴定和分类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仙游县充分利用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中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适于枇杷生长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枇杷生产。1998年引进早钟6  相似文献   

14.
枇杷是原产于我国南方的特产常绿果树,枇杷秋冬开花、春季成熟,是一年中上市最早的水果,是水果淡季中的珍品。云霄县是福建省枇杷传统主产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云霄县立足县情,发挥自然、区位优势,进一步优化云霄县的农业结构,依靠科技,大力发展特色果树,培育以早熟优质枇杷为主的特色产业。近年云霄县分别被国家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等授以‘全国南亚热带作物名优基地(枇杷)”、“中国枇杷之乡”等荣誉称号,多年来云霄县在枇杷生产上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仙游县充分利用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中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适于枇杷生长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枇杷生产.1998年引进早钟6号优质枇杷,目前已发展到4 000hm2,占枇杷面积的80%,居全国首位.  相似文献   

16.
优质大果晚熟白肉枇杷新品系——新白1号、新白3号、新白8号是从枇杷实生群体中筛选出的。其主要性状为:晚熟(4月下旬-5月上中旬);果实椭圆形或近圆形,果大(53-69 g.最大115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3.5%-16.2%,可食率71.2%-76.2%,肉质细腻、化渣、味浓甜鲜口、风味佳;早结丰产。无性子代能保持母树的优良特性,是颇具前途的白肉枇杷优良新品系。  相似文献   

17.
枇杷为南方特有的常绿果树,果实营养丰富,口感独特,但不耐运输.为丰富我国北方冬季鲜果市场,近年,我们引进枇杷早熟品种早钟6号(福建省果树研究所选育),进行了温室栽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早钟6号可以在北方温室栽培,目前部分温室已见效益.  相似文献   

18.
科技信息     
“枇杷自发气调包装保鲜技术”研究通过鉴定近日,由福建省农科院果树所承担的福建省科技重点项目“亚热带特色水果枇杷杨梅保鲜加工技术研究”课题通过了专家鉴定,其子课题“枇杷自发气调(MAP)保鲜技术”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评价。专家认为:该技术保鲜成本低、操作简便、技术实用,  相似文献   

19.
一、我县枇杷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我县是枇杷的传统主产区。从1998年云霄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争创农业品牌,发展枇杷产业”战略以来。枇杷生产呈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至2005年底,全县枇杷种植面积达11万亩。其中已投产7万亩,产量3.5万吨。产值3.66亿元。2001年云霄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枇杷之乡”;2004年被农业部授予南亚热带作物名优基地称号。枇杷产业已成为我县支柱产业。但我县枇杷独特优势和规模效益还没能充分发挥出来。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20.
福清市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北纬25^o18’~25^o52’.东经119^o03’~119^o42’.年平均气温19.6℃,年降水量1326毫米,无霜期346天。福清市是福建省枇把生产基地之一.现有枇把种值面积3万多亩;枇杷种植被科技部列入2007年度国家科技富民强县计划,拟再扩种3万亩优质枇把。因此,福清市具有面积大且相对集中的枇杷蜜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