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李志强 《猪业科学》2002,19(1):55-57
实验设计了三组原料组分及比例均不同的配方,通过发酵获得产品,感观鉴定后取得三种不同口味酸奶的最佳原料组成配比;通过测试发酵过程中菌种酸度及活力的变化,取得曲线变化图;并进行不同活力菌种最适接种量的筛选.  相似文献   

2.
酸奶发酵过程中添加嗜热链球菌对酸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国内普遍采用翻代菌种代替直投式菌种发酵酸奶,但是其后酸化现象影响产品的销售。翻代菌种发酵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添加嗜热链球菌得到的样品,与直投式菌种发酵酸奶比较,结果表明:翻代菌种发酵0h时添加嗜热链球菌可以提升产品粘度,达到直投式菌种发酵酸奶的水平;其样品后酸现象也接近于直投式菌种发酵酸奶,比翻代菌种发酵的其它阶段添加嗜热链球菌的的样品后酸化程度都低,其球杆菌比例也比较低。由此认为:翻代菌种发酵0h时添加10%的嗜热链球菌发酵得到的酸奶,其产品质量接近于直投式菌种发酵酸奶。  相似文献   

3.
桑叶为原料,利用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两歧双歧杆菌发酵酸奶的工艺及影响酸奶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当原料配比为超微桑叶粉2%、菌种3%、白砂糖85和稳定剂0.1%,采用18-20mpA的压力进行均质,在温度为37℃和时间为10-12h的发酵条件下,即可生产出色泽均匀一致、细腻、爽口、具有一定桑叶风味的酸奶。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鲜牛乳、南瓜粉为主要原料,辅以一定的辅料,进行乳酸发酵,采用正交试验设计选择最佳配方。结果表明:以鲜乳为原料,加入1%南瓜粉,接种3%的发酵菌种(Lb:St=1:1)和1.5%的双歧杆菌菌种,在43℃,恒温条件下发酵2~3h,再置于8℃的冰箱中后发酵冷藏1O~12h,所得酸奶组织均匀,口感细腻,酸甜适度,具有南瓜特有的滋味和芳香,特别适宜于糖尿病患者食用。  相似文献   

5.
番木瓜发酵酸奶的生产工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番木瓜发酵酸奶的加工进行了一些研究,对果肉含量及菌种的选择、发酵温度和时间对成品酸度的影响作了一些比较,研制出了热带水果风味的发酵酸奶。  相似文献   

6.
南瓜双歧酸奶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严成 《中国乳业》2004,(2):32-34
本文以鲜牛乳、南瓜粉为主要原料,辅以一定的辅料,进行乳酸发酵,采用正交实验确定最佳配方。结果表明:以鲜乳为原料,加入1%南瓜粉,接种3%的发酵菌种(Lb∶St=l∶l)和1.5%的双歧杆菌菌种,在43℃恒温条件下发酵2~3小时,再置于8℃的冰箱中后发酵冷藏10~12小时,所得酸奶组织均匀,口感细腻,酸甜适度,具有南瓜特有的滋味和芳香,特别适宜于糖尿病患者食用。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生牛乳为主要原料,添加白砂糖、猕猴桃果浆、复合稳定剂,采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发酵,以感官、理化、卫生、微生物检测为评定指标,研究开发猕猴桃酸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对猕猴桃酸奶的主要工艺参数、配方及发酵条件进行筛选,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配方为生牛乳90%,猕猴桃果浆用量10%,蔗糖用量8%,菌种接种量3%,复合添加剂用量0.4%;发酵温度43℃,发酵时间4 h。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多菌种混合发酵研究,克服了单一嗜酸乳杆菌发酵乳所生成的不良口感及风味缺陷,筛选出最优混合菌种的组合。生产出的酸奶嗜酸乳杆菌含量达1.5×108CFU/ml,酸度达93.1~94.5°T。  相似文献   

9.
以鲜牛乳、枸杞粉为主要原料,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为发酵菌种通过实验研制凝固型枸杞酸奶。实验结果表明:凝固型枸杞酸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接种量4%、白砂糖用量8%、发酵时间9 h、枸杞粉用量10%。在此条件制得色泽粉红均一、质地细腻柔滑、口味酸甜适中,且兼有纯乳酸发酵特有滋味和枸杞特有香味的凝固型酸奶。  相似文献   

10.
以鲜牛奶为原料,经超高温瞬时灭菌后,接种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混合菌种,在43℃下发酵5.5小时,冷却后添加浓缩枣汁等原料,制成风味清纯而营养全面的保健型枣汁酸奶。  相似文献   

11.
姜汁酸奶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介绍了以鲜牛乳和生姜为主要原料,研制具有双重保健功能、特殊口味的姜汗酸奶的过程,并得出了最佳配方及发酵条件为:以鲜奶为基数,姜汁10%、白砂糖8%、奶粉2%、接种量3%,在42℃下发酵3.5-4小时,而后置于0℃-5℃的冰箱中。  相似文献   

12.
王磊  白建  黄素珍 《当代畜牧》2005,(10):43-46
为了提高酸奶的营养价值,从复合型方面来考虑,通过将核桃、蜂蜜以及草莓三者通过排列组合按不同的比例来配制,所用的菌种恒定,接种量、稳定剂的用量及发酵温度、pH值不变,只是改变任两者或三者的比例来调整风味和口感。最后对产品的感官及理化指标分析得出结论:在100mL酸奶中,加入2.2g核桃、2.5g蜂蜜、2.8mL草莓,结果无论是内在风味还是营养价值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鲜牛乳、抹茶粉、杏仁浆为原料,研制一款抹茶杏仁酸奶。通过对抹茶粉的添加量、杏仁浆的添加量、菌种添加量、发酵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以及正交试验设计对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抹茶粉的添加量0.04%、杏仁浆的添加量5%、菌种添加量6%、发酵时间7h为最佳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抹茶杏仁酸奶凝固状态最好,品质优良,风味良好,且各项理化和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4.
试验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蓝莓果酱研制蓝莓搅拌型酸奶,通过利用正交设计法对其生产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搅拌型蓝莓酸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蓝莓果酱与牛奶的配比为1∶9,蔗糖量6%,菌种接种量3%,43℃发酵6 h。  相似文献   

15.
金针菇与香菇酸奶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金针菇/香菇浸提液与鲜奶混合为主要原料进行发酵制得凝固型酸奶,对其乳酸茵数进行测定,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金针菇/香菇酸奶的最佳工艺配方。结果表明,金针菇和香菇浸提液对乳酸茵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可明显提高乳酸茵总数,并提高产品品质。金针菇酸奶最佳工艺配方为:浸提液添加量为15%,发酵剂接种量为3%,加糖量为9%。发酵时间为4h;香菇酸奶最佳工艺配方为:浸提液添加量为10%,发酵剂接种量为3%,加糖量为9%。发酵时闻为4h。  相似文献   

16.
蚕蛹酸奶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蚕蛹的特性和乳酸菌发酵牛奶的原理,以鲜活蚕蛹,鲜奶,白砂糖等为主要原料,通过均质,离心,杀菌,调配,发酵等工艺研制一种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酸奶制品。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牛奶、板栗、抹茶为主要原料,探究板栗抹茶酸奶的加工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抹茶、板栗浆、菌种和蔗糖的最佳添加量,采用四因素三水平进行正交试验,并以感官评价、酸度相结合为综合指标,得出最佳配方。[结果]板栗浆添加量30%,菌种接种量0.3%,抹茶添加量0.03%,蔗糖添加量6%,稳定剂添加量0.3%,在42 ℃发酵至发酵终点,再后熟24 h可得到组织细腻、口感良好的酸奶。此时的综合评分也最高,为89分,酸度为83 °T。[结论]该酸奶营养丰富,有良好的饮用价值和保健功能,为扩充市售酸奶的品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保鲜菌种对搅拌型酸奶的保鲜作用.保鲜菌种不参加酸奶的发酵过程,不影响酸奶的发酵时间及乳酸菌数量,并能显著抑制霉菌和酵母菌的滋生.在4℃冷藏的情况下,在酸奶中添加保鲜菌种能延长产品保质期,且不影响酸奶的感官特征;而在25℃常温贮藏条件下,保鲜菌种在较短时间内会迅速提高酸奶的酸度,严重影响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儿童酸奶的生产工艺,针对儿童生理特点及营养需要添加了各种营养强化剂。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日膳食营养素中钙、铁、锌和维生素的供给量,确定AD钙粉添加量为0.05%,铁锌粉为0.05%,VC为0.005%。另外原料中还添加了低聚糖、牛璜酸、麦片作为营养强化剂,添加量分别为1%、0.0025%、1.5%。为增强儿童免疫力,原料乳中适量加入了牛初乳粉,添加量为0.2%。最后通过正交实验确定配方中脱脂乳粉1.5%,稳定剂0.5%,蔗糖6%为最佳配比。实验采用Rhodia900直投型菌种,经43℃,4小时发酵,发酵酸度为68°T~72°T时终止发酵。置于0℃~5℃的冰箱中贮藏24小时,检验酸度为75°T~77°T时,即为成品。  相似文献   

20.
选用丁二酮乳链球菌与其他乳酸菌的配合发酵剂制作山羊奶酸奶,确定最佳发酵剂为丁二酮乳链球菌、乳酸链球菌及保加利亚乳杆菌的混合发酵剂;对影响山羊奶酸奶最终品质的4个主要因素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设计,确定最佳发酵条件参数为A282C3D3,即菌种配比1:1:2,接种量为3%,加糖量为8%,培养温度为38℃;产品组织状态均匀细腻,香气浓郁纯正,口感好,无明显膻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