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王金丽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365-9366,9369
论述了菠萝叶纤维的干燥特性、常用的干燥技术;提出天然干燥方法和常规干燥方法是目前菠萝叶纤维干燥的主要方法;建议针对菠萝叶纤维的特性,研制专用化的干燥设备。  相似文献   

2.
干燥技术在中药材产地初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干燥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中药材传统的干燥方法与现代干燥的优缺点,指出了现代中药材产地加工干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我国现代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干燥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胡萝卜切片远红外干燥的最优工艺参数,研究不同干燥条件对胡萝卜干制品平均干燥速率、单位能耗和品质指标的影响.【方法】以干燥温度、切片厚度和辐照距离为试验因素进行胡萝卜的远红外干燥特性试验,利用Weibull分布函数对胡萝卜切片的远红外干燥过程进行模拟,比较不同干燥条件下胡萝卜干制品的指标变化.【结果】干燥温度、切片厚度和辐照距离对胡萝卜的干燥特性曲线均有显著的影响;Weibull分布函数拟合的决定系数R~2值均在0.98以上,离差平方和χ~2值均很小;尺度参数α随着干燥温度、切片厚度和辐照高度的增加而呈现减小的趋势,形状参数β大于1;估算有效水分扩散系数D_(cal)在0.435×10~(-7 )~3.080×10~(-7 )m~2/s之间,有效水分扩散系数D_(eff)在1.542×10~(-9 )~5.011×10~(-9 )m~2/s之间,均随着干燥温度、切片厚度和辐照高度的增加而增大;对比不同干燥条件下干制品的总色差值、单位能耗和平均干燥速率,发现远红外干燥技术对总色差值的影响不显著,对单位能耗和平均干燥速率的影响显著.对比热风干燥和远红外干燥方式下干制品的微观结构,发现远红外干燥可以增加物料内部微孔道的数量,提高干燥速率.【结论】Weibull可以较好地描述胡萝卜的远红外干燥过程,远红外干燥技术可以改善胡萝卜干制品的品质,减少单位能耗,缩短干燥时间.  相似文献   

4.
干制茶树菇是延长茶树菇保质期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采用4种不同干燥方法对茶树菇进行干燥处理,研究茶树菇干燥过程中的干燥曲线、失水曲线、复水比、干制品质的变化和特性.结果表明:对茶树菇4种不同干燥方法干燥效率和失水速率顺序依次为远红外干燥>热风干燥>自然干燥>真空干燥;复水性效果依次为真空干燥(60℃)>远红外干燥(70℃)>热风干燥(60℃)>自然干燥.根据干燥效率、干制品的复水性和品质等综合考虑,茶树菇干燥方法和温度组合首选温度70℃远红外干燥、其次为温度60℃热风干燥方,不宜选择真空干燥和自然干燥.  相似文献   

5.
温度对明星杏干燥动力学及品质影响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明星杏是新疆和田地区主栽制干杏品种,优化热风干燥过程和操作,提高明星杏的制干品质。【方法】 以温度为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明星杏的干燥实验及色泽、感官指标综合评价,研究不同干燥条件对明星杏热风干燥动力学及感官品质的影响规律,提出明星杏的优化干燥温度。【结果】 在最常用的三种薄层干燥模型中,Page模型适合用来描述温度对明星杏薄层干燥过程的影响。热风温度对干燥效率(干燥时间)的影响显著。热风温度从40℃增加到70℃时,干燥时间从100 h左右减少到30 h左右。在杏干的制干生产实际中,可适当提高热风温度以缩短干燥时间,但干燥温度越高,品质指标尤其是颜色和硬度指标劣化越严重。为保证制品品质,在干燥过程中应尽量降低干燥温度。【结论】 明星杏干燥的最优温度在干燥温度的上下限范围内存在最优值,实验中最优值为50℃。  相似文献   

6.
该文对红枣干燥设备研究状况进行了归纳,介绍了我国红枣干燥设备的几种机型及其结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等;论述了红枣干燥机发展现状及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同时探讨了红枣干燥机的今后发展趋势及深入研究红枣的干燥机理的方法等,对今后运用计算机进行干燥过程的监测和干燥过程的数学模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低氧热泵干燥技术是采用其他气体,如二氧化碳和氮气等代替常规空气作干燥介质,密闭循环系统进行低氧环境的气调干燥加工。该技术提升干燥品质,节约能耗,提高干燥效率,有效解决氧敏性、热敏性物质的干制问题,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低氧热泵干燥技术中不同气体作干燥介质的物性研究、对干燥品质特性的影响、相关装置的研制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8.
红枣因其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而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青睐,但红枣不能被及时高品质的干燥是制约其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现有的干燥方法、干燥工艺及干燥设备已滞后于红枣产业的发展,这不仅会使枣农受到严重的损失,还会使红枣的营养价值大打折扣.热风干燥是目前最可行的干燥方法,烘房经验干燥工艺是最常用的干燥工艺.总结了近年来学者对红枣干燥工艺的研究,分析了研究现状,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指出在现有烘房经验干燥工艺的基础上,通过搭建试验台进行反复的正交试验得出满足不同品种、不同大小、不同含水率的红枣的多条较优干燥工艺曲线是现阶段提高干燥品质和效率、节约能源、降低成本的有效方法,也是红枣干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桔梗切片的干燥速率和品质,采用热风干燥技术对桔梗进行干燥处理,研究了干燥温度和切片厚度对桔梗切片热风干燥特性的影响,利用Weibull分布函数对干燥曲线进行拟合分析,并比较了不同干燥条件下干制品的水活度和色泽。结果表明:桔梗干燥主要为降速干燥,升高热风温度、减少切片厚度均能提升干燥速率;较适宜的热风参数为:温度55 ℃ ,切片厚度4 mm。Weibull分布函数决定系数R2的区间为0995 3~0.999 5,离差平方和2的区间为0.449 9×10-4~4.136 3×10-4,可以较好地拟合桔梗切片的热风干燥过程。尺度参数α与热风温度成反比;形状参数β主要受切片厚度影响;热风干燥技术可显著提高桔梗色差值,降低干制品的水活度。通过比较不同干燥条件下干制品微观结构的扫描电镜分析发现,热风处理可减少表细胞损伤、提高干燥速率。该研究结果可为热风干燥条件下桔梗的产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崔勇 《农业考古》2007,(6):318-320
本文对粮食干燥技术和设备的发展过程作一鸟瞰,对当前应用得较为广泛的粮食干燥设备的基本类型及其优、劣势进行了评述,简要阐述了先进工业生产技术在谷物干燥技术与设备方面的成功运用,并提出了谷物干燥技术与设备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块茎类中药材种栽贮藏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块茎类中药材以无性繁殖为主,其药材自身就为种栽,种栽良好的贮藏对提高播种品质有重要作用。通过块茎类中药材种仓设备、影响种栽贮藏的因素、种栽贮藏方法和原则、新型贮藏技术对块茎类中药材种栽的贮藏技术进行综合研究,为提高块茎类中药材种栽的贮藏技术和推动块茎类中药材种栽现代化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木材干燥质量及生产效率,对过热蒸汽在干燥中的应用和理论研究进行了综合评述。将其他行业过热蒸汽干燥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结合木材干燥的特点,探讨木材过热蒸汽干燥的应用潜力。文中分析了过热蒸汽干燥工艺对被干燥材料的干燥速率、干燥质量、物理力学性能及微观构造的影响;对过热蒸汽干燥过程中的传热传质规律以及建立的过热蒸汽干燥数学模型进行了阐述和分析,为更好地建立和完善木材过热蒸汽干燥数学模型及干燥工艺奠定基础;最后对木材过热蒸汽干燥工艺的制定和研究提出了建议,并对完善过热蒸汽干燥机理研究以及传热传质理论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太阳能干燥技术在我国果蔬干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谦  过利敏 《新疆农业科学》2011,48(12):2331-2336
[目的]广泛利用果蔬产地丰富的太阳能,降低传统干制的能耗,提高果蔬太阳能干制的生产效率和传统干制工艺的升级.[方法]从节能环保、干燥周期、产品质量与优级品率、投资回收期等环节分析太阳能干制技术优势与特点.通过对干燥物料特性、太阳能干燥装置的分类与性能、太阳能资源条件以及干燥模型和工艺的分析,找出影响果蔬太阳能干制速率和品质提升的主要制约因素.[结果]作为间歇性能源太阳能应作为补充能源进行联合干燥、连续智能干制是为今后的我国果蔬干制的发展方向.[结论]应根据不同原料的特性、环境条件、合理控制组合干燥的温湿度和风速等,不断提高组合式太阳能干燥装置的自动化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中药材质量形成理论与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药材质量形成理论与控制技术是中药学及其相关交叉学科领域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之一.文中简要综述了目前有关中药材道地性理论、药效成分形成理论及其生态环境、遗传特性、采收加工技术等对中药材质量的影响和控制技术等研究进展.指出清晰地认识以次生代谢产物为主体的药效成分的形成积累规律及其生态学、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机制,是实现药材质量控制的重要基础,也是目前药材质量控制技术研究的瓶颈.为此,从多学科的视角,开展药材质量形成、积累、变化的基础理论研究,通过认识规律阐明机制推动药材生产中质量控制技术的创新,实现药材质量“安全、可控、稳定、一致”的目标,是未来较长时期的重要研究任务.  相似文献   

15.
施秉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建祥  王忠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636-21637,21649
施秉县中药材种植近20年,2010年种植面积达3 466.7 hm2,销售总产值达1.7亿元(单价飙升),获得了历史上最好的效益。从现状看,施秉县开展了许多中药材基础性研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果。然而,调查发现该县中药材产业化进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社会分工,单产下降,品质变差,种植效益低下,种植积极性不足;普遍存在种源退化,病害严重,耕作制度等。对此,从管理机制,社会分工、经营管理模式,重点技术攻关,示范基地建设与监督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易桂花  彭培好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744-10745
[目的]为川芎的可持续发展及无公害栽培提供依据。[方法]以四川彭州道地中药材川芎种植区为研究区域,从地球化学角度研究川芎根茎对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吸收富集特征。[结果]研究区土壤Hg含量符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Pb、Cd、Cr、As元素含量符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川芎根茎中Cd、Hg元素含量超出GAP药用植物标准;Cd出现低背景高富集,Hg出现高背景高富集。川芎根茎中的Hg、Pb、Cr元素含量与土壤中重金属Hg、Pb、Cr元素含量相关关系显著,Cd、As元素含量与土壤中重金属Cd、As元素含量相关关系不明显。川芎根茎对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差异显著,呈现出Cd>Hg>Pb>As>Cr的变化趋势。[结论]川芎的种植地应严格控制土壤重金属Cd、Hg、Pb元素的污染。  相似文献   

17.
种子丸粒化技术是一项新型种子处理技术,现已成为现代农业种子处理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对中药材小粒种子丸粒化加工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中药材小粒种子丸粒化加工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杨梅果实干燥特性及其品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新鲜杨梅果实在不同温度热风下的干燥特性,通过建立数学模型,预测不同热风干燥过程杨梅的水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杨梅鲜果的热风干燥过程主要为降速过程,没有恒速期。Page方程MR=exp(-KtN)能够很好的描述和预测杨梅果实的干燥过程,可为其干燥工艺的控制提供技术依据。干燥温度的高低对果实Vc和总黄酮含量无明显影响,对总糖、总酸及花色苷含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曾赟  赵春梅  王清章  严守雷  李洁 《安徽农业科学》2012,(7):4010-4012,4038
[目的]探讨膨化板栗米饼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大米粉和板栗粉为主要原料,在传统膨化米饼制作基础上,采用微波膨化法制作膨化板栗米饼,产品的感官评定采用加权综合评定法。试验中探讨原料组成与微波膨化效果的关系,采用正交试验研究各工艺参数对该米饼质量的影响,确定微波膨化板栗米饼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各工艺参数对该米饼质量的影响依次为:原料配比>糯米粉添加比例>第2次干燥时间>微波膨化时间。微波膨化板栗米饼的最佳制作工艺条件为:原料(大米粉和板栗粉)配比6∶1,糯米添加比例16.7%,第2次干燥条件包括温度50℃和时间3 h,微波膨化时间120 s。[结论]原料配比、米坯的干燥时间对膨化米饼的质量有极显著或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香蕉不同品种和成熟度的真空干制特性。[方法]以当地产的成熟香牙蕉、粉蕉、大蕉、鸡蕉为试材,对其分别进行浸药预处理和冷冻预处理后,在65℃和-0.1 MPa条件下进行真空干燥,测定制好的香蕉干片的总糖和复水性能,并评价其感官品质,研究香蕉不同品种与成熟度原料对香蕉片真空干制品质的影响。[结果]以经浸药预处理的香牙蕉干片和经冷冻预处理的粉蕉干片的真空干制品质最好,复水性最好的是香牙蕉干片,得率最高的是粉蕉干片。在适宜的成熟度范围内,香牙蕉和粉蕉的成熟度越高,其干制品的感观品质和理化品质就越好,但得率随着成熟度的升高而略有降低。[结论]香牙蕉和粉蕉适于香蕉干制,且香牙蕉和粉蕉分别适于采用浸药、冷冻方法进行预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