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富川瑶族自治县把石漠化治理作为改善生态环境、农民脱贫致富的一项战略来突出抓好,以示范点为依托,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全面推动全县石漠化治理工程的建设。目前,该县4 000亩石漠化治理试点工程已开始启动。  长期以来,由于石山地区人地矛盾日益突出、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过度采樵以及石山火灾等破坏了石山植被,富川县出现了严重的石漠化,全县石漠化面积20 883.6公顷,占石山区面积的85.7%。为加快石山绿化、改善石山地区生态环境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确保试点任务的完成,该县采取五项措施:一是加强领导,实行目标责任制。要…  相似文献   

2.
广西石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石漠化现状及危害 广西是全国岩溶分布面积大、石漠化严重的省区之一,居贵州、云南之后,位列第三。据2005年首次开展76个县(市、区)石漠化土地监测结果,我区现有石漠化土地237.91万公顷,占岩溶区土地面积的28.6%;潜在石漠化土地186.71万公顷,占复.4%;非石漠化土地408.39万公顷,占49.0%。在石漠化土地面积中,极强度石漠化面积18.05万公顷,占7.6%;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根据监测结果显示,陆良县国土总面积198959hm2,岩溶地区土地总面积143707.3hm2。其中,石漠化土地总面积64736.9hm2,占岩溶面积的45.04%、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32.54%。结合监测报告,对陆良县石漠化动态变化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石漠化治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广西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06万hm^2,占全区总面积的12.5%;大石山区石漠化面积已达4.7万km^2,占全区石山面积的52.8%,短期内有潜在石漠化趋势的土地11.6万hm^2,并且以每年3%~6%的速度递增,石漠化地区涉及全区95个县市。广西2000年开展退耕还林工作以来,局部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农民收入有了一定的增加。结合广西退耕还林的现实情况,针对广西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富源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现状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富源县岩溶地区石漠化面积86541h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6.6%,为了解石漠化的特点,进行了两条典型线路调查,结果是陡坡比缓坡严重;阳坡比阴坡严重;山顶部位比山脚严重。在分析了石漠化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我区石漠化治理实行试点13个试点县与自治区签订责任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央和自治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要求,研究部署我区石山地区石漠化治理试点工作,明确任务、责任,动员试点的大石山区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石漠化治理工程建设,加快改善石山地区生态环境和脱贫致富的步伐。这是3月1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南宁召开的全区石漠化治理试点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 西部大开发,生态是主题。广西突出的生态问题就是石山面积达8.95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8%,由于长期以来人地矛盾突出,耕作方式不合理,过度采樵以及石山火灾等破坏石山植被,导致了严重的石漠化。目前全区石漠化已达3 450…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TM片结合地学分析方法,对南、北盘江流域(贵州部分)土地利用现状、土壤侵蚀和石漠化程度进行了全面、系统调查,在此基础上对流域土地质量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在流域特殊的自然背景条件下,人口增长、粮食不足、坡地农业扩展导致土地利用不合用,土壤侵蚀严重。侵蚀面积占总面积的51.14%;石漠化加春面积已占总面积的12.93%,抗蚀年限≤10年的面积占总面积的18.94%;土地质量低,流域土地平  相似文献   

8.
凤山河小流域石漠化土地面积占总面积的31.6%,造成石漠化的主要原因有过牧、陡坡开荒、不合理耕种等.文中分别阐述了重度石漠化和潜在石漠化的治理对策以及综合治理模式.综合治理方案重点以恢复生态—拦水、引水一圈养建设为主,具体包括林业植被建设、小型水利水保措施、草地建设和草食畜牧业发展等措施,确定了治理率达90%以上,乔木林面积增加近500 hm2的治理目标,并对产生的效益和存在的问题作了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9.
德江县喀斯特石漠化已成为喀斯特山区一种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威胁着该县的生态安全,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全县总面积2071.92km2,石漠化土地面积56060.1h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7.1%,其中中度以上石漠化面积为41101.7hm2,占石漠化土地面积的73.32%,潜在石漠化面积30210.0hm2,占全县总面积的14.6%。分析该县喀斯特山区石漠化的现状、主要危害以及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的主要障碍因素,提出了加强领导和协调,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切实解决喀斯特地区缺水问题;合理进行坡耕地的综合整治;加快能源建设步伐,巩固石漠化治理成果;加大对石漠化治理的投入,建立稳定的投资和生态补偿渠道;加快石漠化地区替代产业的培植及其产业化经营;科学合理地进行植被修复;依靠科技,提高治理成效等生态修复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发展麻疯树 治理石漠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柳州市石漠化及治理现状广西柳州市岩溶地貌分布范围广、发育典型,其面积约占广西岩溶土地面积的8.1%。全市岩溶土地面积672,016.7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42.2%。石漠化现象相当普遍。石漠化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岩溶区贫困之源。因此,加快石漠化治理已刻不容缓。据柳州市岩溶地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东胜矿区的流动沙地设置沙障 ,在沙障内营造乔灌防风固沙林和围封管护的技术措施 ,治理井田沙漠化面积 65 .94km2 ,初步遏制了目前 1 0 0 km2 开发建设区域的沙漠化危害 ,取得了理想的生态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2.
利用卫片解译资料 ,探讨了研究区沙漠化土地的景观指数特征 ,同时利用马尔科夫转移矩阵分析了沙漠化土地景观格局的变化 ,确定了研究区各景观要素的转移概率和年平均转化速率  相似文献   

13.
云南石漠化的生态特征及其危机表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云南是我国岩溶石漠化严重的省份之一,全省63个县分布有石漠化土地2.149万km^2。论述了石漠化的生态特点及其脆弱生态结构的表现。石漠化治理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4.
从内蒙古沙漠土地的现状,发展趋势的分析,探讨了沙漠化土地形成的人为因素及其关系,提出了防治沙漠化土地扩展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乌盟后山干旱半干旱地区沙漠化治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处阴山以北的乌盟后山地区,土地的风蚀沙化十分严重,北部五旗县80%的耕地遭风蚀危害,10%的草场荒漠化.草场退化,粮食产量下降,农牧业生产长期低而不稳.同时风蚀沙化也危害交通、水利设施和村镇安全.自乌盟实施"进退还"战略以来,在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方面上成效显著,但在治理方式上以单一的灌草模式为主,缺乏生物多样性,并由于草种寿命短造成重复建设,为此,本文提出一些治理模式供讨论.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沙漠化土地与植被演替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利用遥感信息资料解译宏观的大尺度范围沙漠化土地,微观上结合地面调查,进行综合分析沙漠化土地成因、发生发展过程与地面植被演替规律的相互作用。植物群落所处的演替阶段、组成、结构与分布以及其退化过程,与土地沙漠化程度有因果和相互促进的关系,该项研究可为植被恢复和重建及物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沙漠化土地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内蒙古地区沙漠化土地形成及变化特征入手 ,研讨了国内外沙漠化程度划分指标及评价指标 ,并提出新的沙漠化评价指标 ,使沙漠化评价更具真实性  相似文献   

18.
防风固沙林营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沙漠化面积达到 2 62 .2万 km2 ,占全国土地面积的 2 7% ,吞食了大面积农田、草场和牧场 ,埋没了不少村庄 ,有些地区断绝了交通 ,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害。因此 ,中央决定开发大西北 ,加速造林种草的绿化步伐。本文着重讲了防风固沙造林的具体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科尔沁沙地沙化退化土地的改造与生态恢复利用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内蒙古东部的科尔沁沙地及其周围地区 ,由于风蚀沙化、水土流失和次生盐渍化的影响 ,土地生产力很低 ,其中部分土地已丧失了土地生产能力。环境的明显恶化 ,严重制约着当地生产发展和经济发展。本项试验的目的就在于采用绿色工程手段 ,改造退化土地 ,恢复已经沙化或风蚀裸露丧失生产能力的土地 ,建立不同类型退化土地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乌拉特前旗属干旱、半干旱地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造林立地条件较差。恶劣的自然条件,使大量土地日趋沙化,直接影响着这些地区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提高。文章对当前制约造林的沙化土地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治理的具体措施,可为同类地区提供造林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