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保矮马是广西的珍贵畜种,主要产于德保县。经过有关专家的考察和多次血型分析鉴定,这种马被认为是世界矮马两大源流体系之一,并按计量标准注册命名为“广西德保矮马”。德保矮马成年体最矮为86cm,长腿者骑上去,屁股还没坐上马背,双脚已着地了。最高不超过106cm,体重为65-140kg,体形结构匀称,矮短粗壮,躯线明显,性情温驯。德保矮马个头小,力气可不小,可拉500kg载重木轮车,可驮相当于自身三分之二的重量,善走小路夜路,抗病力强,是当地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同时具有较高的观赏和消遣娱乐价值。德保矮马目前有…  相似文献   

2.
<正>广西德保矮马是世界稀有的优良马种,它是世界上最矮的一种马,是世界两大矮马源流之一。德保矮马主要产于广西德保、靖西及百色地区,体高在100 cm左右,最矮的仅有85 cm,具有科研和观赏价值。如饲养管理不当,容易出现积食症状,不能正确判断,及时抢救,则会引起马匹死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1 发病情况2018年4月4日,某小型动物园一匹矮马连续几天食欲不振,排便减少,腹部臌胀。经现场调查,该动物园位于广西鹿寨县中渡镇响水风景区内,于  相似文献   

3.
德保矮马是一种世界稀有的、中国微型马的代表品种,与英国的雪特兰矮马并称为世界两大矮马源流。由于多年来在德保矮马主产区,农户都是以传统方式进行饲养管理,条件差,技术落后不规范,对德保矮马的资源保护与发展极为不利。2006年主产区的德保矮马群体数量不足1 000匹,保种选育工作任重道远。笔者在近几年来结合实施《德保矮马种质资源保护技术研究项目》中,总结出德保矮马饲养管理技术并在主产区推广应用,取得良好效果。2011年末,主产区德保矮马群体规模达2 056匹,建立了德保矮马核心群,培育出后代成年体高75cm~80cm的德保矮马2匹,81cm~90cm的有26匹,群体质量得到进一步优化,为德保矮马种质资源保护、种群发展和地方旅游特色产业开发打下了坚实基础。本文对德保矮马的主要特性、饲养管理技术要点、推广主要措施和效果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德保矮马是我国汉代(公元25-220年)史书中所称"果下马"的后裔,是我国最矮的著名地方马种资源之一,是中国矮马的代表,与英国设特兰矮马一起被成为世界上两大矮马源流。多年来,德保县作为国家级德保矮马资源保护区,在下大力气抓好德保矮马资源保护的同时,全力打造德保矮马特色品牌,推进德保矮马特色产业发展。笔者总结了多年来德保矮马资源保护与产业开发实践经验,主要分析德保矮马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发展前景,并提出今后德保矮马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德保矮马是我国最矮的著名地方马遗传资源之一,以德保县为主产区。德保矮马正从役用向运动娱乐方向转变。注重管理体系、技术体系和文化体系的综合建设,将有助于德保矮马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推进产业水平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6.
对德保矮马和美国珍珠矮马进行人工采精,对两品种矮马的精液进行常规检测,结果表明,两品种矮马的精液量差别不显著;长时间未采精的马,首次采精的精子活力指标低;美国珍珠马的精液质量比德保矮马的精液质量稍高。  相似文献   

7.
为了建设德保矮马异地(南宁)保种繁育场,加快矮马产业化发展,实施广西德保矮马异地(南宁)保种项目,试验采用现代生物繁殖新技术,对德保矮马种质资源进行血缘保护、繁殖、发展、提纯、复壮。结果表明:德保矮马具有抗病力强、异地适应性强等优点,各项生长指标与原产地基本一致,有利于市场推广。  相似文献   

8.
<正>德保矮马属于中国西南马系百色马中的石山矮马,是漫长进化中自然形成的矮小马品种,身高为85~100厘米,体重200千克左右,是世界仅有的非人工矮化的自然形成的珍稀品种,2002已经被列入全国78个国家级畜禽重点保护品种之一。由于近年来德保矮马的役用功能逐渐被机械化取代,群体数量大幅减少,种质资源退化等严峻形势。因此,  相似文献   

9.
中国矮马与普氏野马的亲缘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于中国西南山地的矮马是一种珍贵的资源,它的优良品质可以与原产于设得兰群岛的欧洲矮马媲美。本文研究了产自广西德保的中国矮马骨骼标本,通过与欧洲矮马的对比,发现它们之间的头骨、颊齿和肢骨上都 存在较大的差异,显然亲缘关系较远。而中国矮马与普氏野马的头骨的比例上却相当一致,头骨在马属的系统演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这一结果证明中国矮马与普氏野马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尽管从汉代起中国已广泛引入西方马种  相似文献   

10.
宁强矮马     
<正>1988年4月至6月间,我们在陕西省宁强县的广坪、阳平关两区的8个乡发现了体高在106cm以下矮马多匹,并命名为宁强矮马(NINGJIANG PONY),分布在嘉陵江以西北的秦岭南坡区,分布中心是巨亭、太阳岭、燕子砭、安乐河、八海等乡。该地区属暖温带山地湿润季风气候,海拔在1700m左右,地形地貌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气候复杂多变,立体水平阴阳坡向明显。这是继广西德保、四川安宁、贵州矮马之后,为我国马种资源开拓了又一新的源流,把我国矮马的分布区域向北推移了近千公里,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现就宁强矮马的初步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宁强矮马的体质外貌特点 ①毛色与特征:宁强矮马以骝毛居多、其次是兔褐、黑色、栗色、白色,而以沙毛为少。宁强矮马鼻白、距白特征很少,侧面推测,该地区较为封闭。  相似文献   

11.
利用13个微卫星基因座对中国5个矮马品种(德保、贵州、宁强、四川、云南)群体进行了遗传平衡检测。根据微卫星等位基因频率,应用无限等位基因模型(infinite allele model,IAM)、双相突变模型(two-phased model of mutation,TPM)和逐步突变模型(step-wise mutation model,SMM)3种模型,符号和Wilcoxon 符号—秩2种检验方法,对5个矮马群体的突变-漂移平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IAM下,Wilcoxon 符号-秩检验中,德保矮马和云南矮马达到了显著性水平(P<0.05);在SMM下,宁强矮马在符号检验中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在TPM下,5个群体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因此,德保、云南和宁强矮马近期可能经历了瓶颈效应。本研究结果对中国矮马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利用PCR-RFLP技术对贵州矮马、德保矮马和宁强矮马3个品种的45个个体的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 MSTN)基因的启动子区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大小为204 bp的扩增片段经限制性内切酶SspⅠ酶切后,不同基因型经过测序发现156T→C突变,产生AA和AB两种基因型,没有发现BB基因型。贵州矮马和宁强矮马中AB基因型频率大于AA基因型,德保矮马中AA基因型占优势,在3种矮马品种A等位基因频率均大于B等位基因。卡方检测结果发现,贵州和德保矮马在该酶切位点处于平衡状态(P>0.05),而宁强矮马在该位点分布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
旨在对德保矮马(Debao pony)X染色体的选择信号进行筛选。本研究利用Illumina公司开发的马芯片Equine 65KSNP BeadChip,对德保矮马、伊犁马、蒙古马进行X染色体扫描,获得2 339个SNPs位点。通过群体分化系数FST法和XP-EHH两种不同的方法,分别以伊犁马和蒙古马为对照群体对德保矮马进行X染色体选择信号检测。结果,筛选到两个受到较强选择区域4.0~39.9和87.1~123.5Mb,包含64个"离群位点"。通过基因注释筛选到PHEX、BCOR、PNPLA4和GPC3等与生长和骨骼发育相关的基因。研究结果发现,德保矮马的选育过程中X染色体很多与生长相关的基因受到了强烈的选择,其中部分在马中未见报道,可以作为研究矮小性状的重要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4.
广西矮马历史悠久,德保是其产区之一,历来散在民间,并与中型马混养,大部分矮马含有杂合基因,个体系谱难以查找。为了提纯和定向进行选育,从1986年起,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研究员王铁权同志的具体指导下,品资化验室化验师王瑞云、张元钰二同志共同分析,采用血清电泳法,对白蛋白(Albumin),运铁蛋白(Transferrin)和酯酶(Esterase)三基因位点进行检索。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采样:分三次进行,第一次于1986  相似文献   

15.
 控制马香槟毛色的CH(Champagne gene)基因家族包含4个候选基因(SLC36A1、SLC36A2、SLC36A3、SPARC),研究发现SLC36A1基因外显子2的突变是造成马香槟毛色的关键位点。为揭示中国马SLC36A1基因遗传多态性,本研究以玉树马和德保矮马共74个样本为研究对象,以马DNA池为模板扩增SLC36A1基因的10个外显子及部分内含子序列并进行测序分析。共发现马SLC36A1基因5个SNPs,分别位于内含子3(g.26699953 A>G, g.26699851 G>C, g.26699850 G>C),外显子4(g.26699562 G>A)及外显子6(g.26697018 C>T)。利用PCR RFLP方法对74个家马样本进行基因分型,发现外显子6的SNP有基因型CC、CT;外显子4的SNP有基因型GG、GA;内含子3的g.26699850 G>C突变有基因型GG、GC;内含子3的另外2个SNPs(g.26699953 A>G, g.26699851 G>C)通过测序,发现有AA、AG、GG与GG、GC、CC基因型。所有5个马SNPs均为野生型占主要优势。由此界定了马SLC36A1基因有9种单倍型(H1 H9),其中H5是最主要的单倍型。德保矮马遗传多样度为0.4190,比玉树马(0.2228)高,表明德保矮马香槟毛色遗传多态性比玉树马更丰富。玉树马与德保矮马的平均单倍型多样度为0.3160,表明其香槟毛色遗传多态性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6.
阿维菌素结合盐酸左旋咪唑治疗马胃蝇蛆病效果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容县某养马场于2003年1月从德保县购进8匹德保矮马,其中公马5匹,母马3匹。至7月前后共死亡3匹(母马2匹、公马1匹),开始时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后期消瘦,贫血,周期性疝痛,回顾腹部,后期腹痛严重常就地打滚,大汗淋漓,病前期体温均在38℃左右,临死前体温下降至36℃,当地兽医使用抗菌、抗病毒、止痛、输液等治疗均无效,后经我们前去解剖检验,诊断为马胃蝇蛆病。  相似文献   

17.
中国珍稀动物矮马在宁强县繁衍生息王鉴德中共陕西省宁强县委宣传部(724400)矮马体高1米以下,属世界稀有品种。1980年,畜种资源普查时,在陕西宁强县嘉陵江以北的11个乡发现矮马约280匹。在省、地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宁强县建起了“宁强矮马基地”...  相似文献   

18.
<正> 继在我国广西、云南发现矮马之后,西南民族学院畜牧兽医系讲师黄怀昭于八三年夏季,在著名建昌马产区的安宁河谷发现一小批矮马。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在甘、青、川三省河曲马保种选育协作会议期间和民院农牧场,省内外有关养马专家、教授亲自对四匹矮马作了测定和观察。认为此发现和研究,将为研究西南马的进化和起源提供重要的资料;丰富中  相似文献   

19.
德保矮马品种资源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德保矮马是当地壮族同胞在海拔700m~800m的干旱石山村寨中,在其独特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自繁自养、闭锁繁育形成的一种稀有的矮马品种,与英国的雪特兰矮马并称为世界两大矮马源流。具有适应性强、耐饥渴、耐疲劳、抗寒性好、耐粗饲、抗病能力强、繁殖率高、性格温顺易调教、旅游观赏性好等特点。2010年—2011年德保县畜牧技术推广站牵头组成调查组,对新时期德保矮马资源进行全面调查。本文着重从该品种形成的自然地理概况、品种历史、分布、当前数量、品种特征、生产性能、饲养管理、品种保护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养马历史悠久,南方地区家马遗传资源丰富,在我国人民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西南矮马更是世界第二大矮马资源库。文章对南方地区家马遗传资源及遗传多样性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并对马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