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本研究用石蜡连续切片和神经染色技术对东北貉延髓的神经核团:三叉神经脊束核和迷走神经背核的形态和细胞构筑进行了定量研究,得到了此二核团形态和细胞构筑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非洲鸵鸟延髓5个神经核的细胞构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鸵鸟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核团的形态结构与细胞构筑,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和HE染色法,对10羽非洲鸵鸟脑干的延髓进行了研究,并与北京鸭等家禽的相关结构进行了比较。在光镜下观察分析了分布于延髓内的迷走神经运动背核、舌下神经核、孤束核、疑核和三叉神经脊束核的形态及其细胞构筑。结果表明:(1)非洲鸵鸟延髓内神经核团的分布与北京鸭的大体相似;(2)神经核团内的神经元胞体普遍比北京鸭同名核团的细胞体大;(3)迷走神经运动背核和疑核特别发达;(4)孤束核吻侧部不发达。  相似文献   

3.
利用10只北京鸭脑制成的连续切片,经Nissl,Luxol固兰-克紫法染色,光镜观察中脑丘及其内部的神经核团的形态及细胞构筑,结果表明:北京鸭的中脑丘分为13个小层次,总体划成5个大层;峡核由大细胞部和小细胞部构成,且小细胞部的细胞组成有很大差异;半圆丘结构及半月状核与其它禽类相似。  相似文献   

4.
采用火棉胶包埋,Nissl(克紫)、Luxol固蓝——克紫、Weil氏染色方法,对9例成年北京鸭外展神经核、外展神经副核和面神经核的形态、位置和细胞构筑进行了研究。计算和测量其中5例北京鸭三核团的长度和核团内细胞脑体的直径。用统计学方法处理,结果如下:外展神经核长约1.16±0.17mm;外展神经副核长约0.80±0.06mm;面神经核长约0.96±0.07mm。外展神经核由中、小细胞构成,中型细胞占74.4%,小细胞占25.6%;外展神经副核由中、小细胞构成,中型细胞占26.8%,小细胞占73.2%;面神经核由大、中、小细胞构成,大细胞占15.6%,中型细胞占80.4%,小细胞占4.0%。结合禽类和哺乳类的有关文献,对北京鸭脑的上述核团的形态、位置和亚核划分与其它禽类和哺乳动物的相应核团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5.
摩交一代水牛与沼泽型水牛下丘脑细胞构筑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水牛下丘脑参与生殖生理功能调节的研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应用石蜡切片NISSL染色,采用DMRXAQ550JMS型显微镜及其图象分析系统扫描水牛下丘脑切片。以LEICQWIN图象分析软件对细胞数密度、胞体平均面积、胞体周长、各型细胞的出现率进行研究。[结果]比较摩交一代水牛与沼泽型水牛下丘脑细胞构筑,结果显示,2种水牛下丘脑细胞大小差异较大,巨型、大型、中型、小型细胞在各个核团均有出现,且各自的比例也有明显不同;摩交一代水牛与沼泽型水牛下丘脑内侧部9个核团的神经纤维分布相似,各型细胞的出现率不同;摩交一代水牛与沼泽型水牛相比,在9个主要核团的细胞构筑均有明显差别。[结论]2种不同类型水牛下丘脑细胞存在较大差异,其参与调节2种类型水牛的不同生理生殖功能。  相似文献   

6.
海马是边缘系统的一个重要器官。根据海马的不同部位的细胞构筑可将海马分为四个区即CA_1、CA_2、CA_3和CA_4区,本文重点观察描述新疆细毛羊海马各区内锥体细胞的排列及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7.
热应激对小鼠垂体前叶细胞构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在急性热应激条件下对小鼠垂体前叶细胞构筑变化的观察与测量,确定热应激对小鼠垂体前叶细胞构筑的影响。[方法]采用恒温恒湿热应激箱(42℃,相对湿度35.4%)建立热应激模型。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在光镜下对垂体前叶细胞构筑进行观察。[结果]热应激组Ⅰ、Ⅱ的细胞密度、嗜碱性细胞概率、嗜碱性细胞体面积以及热应激组Ⅱ嗜酸性细胞体面积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01)。热应激组Ⅰ嗜酸性细胞概率、嗜酸性细胞体面积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热应激可导致垂体前叶细胞快速增殖和正常形态发生改变,甚至引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采用I型、II型胶原酶和胰蛋白酶混合(1:1:1)消化乳腺组织,并用差速贴壁法纯化培养乳腺上皮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并用角蛋白18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对细胞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改良型混合酶消化法能获得较多的细胞团,且12h后细胞团绝大多数已贴在细胞瓶壁,72h后细胞团完全铺开呈单层融合,细胞呈典型的铺路石样。免疫荧光鉴定结果显示,角蛋白18呈阳性反应。因此,应用改良型混合酶消化法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较纯的乳腺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9.
黏变形体是黏菌营养生长阶段的组成部分,不同种类黏菌的黏变形体有不同的形态结构,运动方式也不相同,影响着黏变形体之间或者黏变形体和游动胞之间的交配结合。试验观察了灰团网菌、细柄半网菌、棒形半网菌、刺发网菌黏变形体的形态及运动方式。结果表明:灰团网菌黏变形体形态不规则,没有透明外质,运动过程中形成丝状伪足,属于流动型运动方式,运动速度为0.15μm/s。对灰团网菌、细柄半网菌、棒形半网菌和刺发网菌的黏变形体通过软件辅助、四分位统计学分析定量地描述在运动过程中细胞形态和大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蒋小红  黄嬛 《安徽农业科学》2014,(16):5034-5036
[目的]研究二氢卟吩e6(Ce6)载药胶团的体外光动力疗法(PDT)对子宫颈癌Hela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合成壳聚糖硬脂酸聚合物二氢卟吩e6载药胶团(CSO-SA/Ce6)和叶酸修饰聚合物的二氢卟吩e6载药胶团(FA-CSO-SA/Ce6)后,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载药胶团对细胞的毒性.以游离的Ce6、壳聚糖硬脂酸聚合物(CSO-SA)为对照组,应用MTT法检测Ce6载药胶团对Hela细胞的毒性作用;同时采用波长630 nm的半导体激光垂直照射到24孔培养板上,照射时间为180 s/孔,继续孵育细胞24h,应用MTT法检测载药胶团在光照条件下对Hela细胞的光动力杀伤效率.[结果]荧光显微镜显示,Ce6载药胶团不影响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对Hela细胞毒性较小;MTT法表明,Ce6包载后,对Hela细胞的PDT杀伤作用显著强于Ce6.[结论]Ce6载药胶团对Hela细胞具有良好的光动力杀伤作用,且PDT杀伤效率优于Ce6.  相似文献   

11.
应用组织切片技术于光镜下研究了中华绒螯蟹眼柄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组织形态结构,眼柄神经内分泌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为X器官-窦腺复合体X器官位于视端髓的外缘,其内具有I型和Ⅱ型两种类型神经分泌细胞,窦腺位于视内髓与视端髓交界处的背部,与X器官处于不同侧,由窦腺壁与中央血窦腔组成,窦腺壁由神经分泌细胞的末梢及神经质细胞交织而成。此外,在窦腺周围还存在的Ⅲ型和Ⅳ型神经分泌细胞及一群未知细胞团。  相似文献   

12.
中华绒螯蟹眼柄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组织切片技术于光镜下研究了中华绒螯蟹眼柄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组织形态结构,眼柄神经内分泌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为X器官-窦腺复合体X器官位于视端髓的外缘,其内具有I型和Ⅱ型两种类型神经分泌细胞,窦腺位于视内髓与视端髓交界处的背部,与X器官处于不同侧,由窦腺壁与中央血窦腔组成,窦腺壁由神经分泌细胞的末梢及神经质细胞交织而成。此外,在窦腺周围还存在的Ⅲ型和Ⅳ型神经分泌细胞及一群未知细胞团。  相似文献   

13.
梨品种果实不同部位石细胞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香梨、鸭梨、砀山梨、早酥梨、慈梨、雪花梨、苹果梨等7个品种果实石细胞含量,不同部位的石细胞团密度、直径等性状。结果表明:不同梨果实石细胞含量有较大差异,鲜重与干重结果表现不同;石细胞含量以大于0.25 mm的石细胞为主。果梗端、果萼端、胴部的果皮、果肉、果心石细胞团密度有较大差异。果萼端果皮石细胞密度最大,其次为胴部果皮,果梗端最少。不同部位果肉石细胞密度相近。胴部果心石细胞团密度高于果梗端和果萼端。果皮石细胞团密度极显著高于果心和果肉,果心石细胞团密度显著高于果肉石细胞团密度。胴部、果梗部、果萼部的果皮、果肉石细胞团直径相近。果萼端果心石细胞团直径最大,果梗端次之,胴部最小。果心石细胞团直径极显著大于果肉、果皮石细胞团直径。早酥梨细胞密度最低,石细胞团直径最小。  相似文献   

14.
对杜梨、豆梨、秋子梨、河北梨和褐梨5个野生种共计21份材料果实的石细胞团含量和直径大小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杜梨果心线明显但几乎无明显石细胞团,其他品种靠近果心线的石细胞团密集且直径大,豆梨果心线石细胞团形成坚硬的壳状;杜梨石细胞团平均含量最低,果实最小的石细胞团含量极低;河北梨和秋子梨果实石细胞团不但含量较高,而且直径较大,豆梨和褐梨次之。  相似文献   

15.
荔枝泥蜂透翅蛾发生为害与不同龙眼品种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广西13个龙眼品种调查及对龙眼树皮的测定分析。明确了荔枝泥蜂透翅蛾(Sphecosesia litchivora)对龙眼不同品种为害有选择性,其中东壁,乌龙岭,普明庵3个品种受害较重,而目前广西推广种植的大乌圆,石硖,储良等品种受害仍较轻;不同龙眼品种受害轻重与其树皮的厚薄,树皮中含石细胞团平均厚度,石细胞团占树皮横切面积及含单宁细胞所占树皮横切面积比例大小有关,龙眼品种树皮越厚,石细胞团厚度越小,石细胞团及单宁细胞占树皮横切面积比例越小者,受害越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沙01是库尔勒香梨芽变品种,果实品质良好但硬度较小不耐储运,从果实组织结构角度研究分析两个品种的硬度差异。【方法】在果实成熟期采用石蜡切片法,对2个梨品种果实角质膜、表皮细胞、单宁细胞、薄壁细胞、团围薄壁细胞及石细胞团进行观察。【结果】沙01和库尔勒香梨的角质膜厚度分别为5.44和9.44 μm;沙01的表皮细胞和单宁细胞层数较少,且纵横径比分别为0.60和0.35,细胞多表现为细长,而库尔勒香梨的细胞层数较多,且纵横径比分别为0.67和0.48,细胞多表现为短粗;沙01和库尔勒香梨果肉中的石细胞团直径分别为287.16和362.04 μm,团围薄壁细胞长度分别为343.06 和262.71 μm。果实带皮硬度与果实角质膜厚度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实去皮硬度与单宁细胞纵横径比、石细胞团直径以及薄壁细胞长宽比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单宁细胞横径和团围薄壁细胞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薄壁细胞宽度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库尔勒香梨和沙01果皮和果肉组织均存在差异,其中果皮组织中的角质膜厚度与表皮细胞层数,果肉组织中的单宁细胞层数和形状,薄壁细胞形状和大小及石细胞团直径是影响两者果实硬度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奶牛小肠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小肽转运蛋白对小肽转运和吸收机制提供细胞模型,在体外建立原代奶牛小肠上皮细胞分离的方法,采用Ⅰ型胶原酶和中性蛋白酶混合消化液对奶牛小肠组织进行消化,通过2%山梨醇进行密度梯度离心以去除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肌细胞;用刮除法、相差消化法和96孔板单克隆方法来纯化奶牛小肠上皮细胞,从细胞形态学、细胞角蛋白18免疫荧光染色和小肠上皮细胞特异性标志蛋白来鉴定奶牛肠上皮细胞。结果表明:1)采用Ⅰ型胶原酶和中性蛋白酶联合消化奶牛小肠组织,通过2%山梨醇密度梯度离心可以获得大量的细胞团且48h发生贴壁,但是细胞贴壁不牢。2)48h之后细胞团进一步向外辐射生长出细胞,细胞形态呈现典型的上皮细胞和铺路石形态。5~7d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细胞大量增值,一部分成纤维细胞与小肠上皮细胞夹杂生长。3)通过96孔板能够单克隆奶牛小肠上皮细胞,细胞呈现均一的铺路石形态。4)奶牛小肠上皮细胞角蛋白18鉴定为阳性,荧光显微镜下能够发出绿色荧光。5)通过RT-PCR能够检测到奶牛小肠上皮细胞特异性标志蛋白E-钙黏蛋白、碱性磷酸酶和肠肽酶的表达,成功建立了奶牛小肠上皮细胞的分离和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石细胞团是影响梨果肉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木质素是构成石细胞团的主要成份。本文了探索梨果肉木质素对果肉石细胞团含量和果实大小的影响。【方法】以梨属(Pyrus)植物品种和野生种及近缘植物榅桲(Cydonia oblonga)果实为试验材料,对72份果实材料的平均单果重、石细胞团含量、烘干果肉含量百分比、烘干果肉木质素含量百分比、石细胞木质素含量百分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果实平均单果重与石细胞团含量、烘干果肉含量百分比和果肉木质素含量百分比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石细胞木质素含量百分比相关性不显著;石细胞团含量与烘干果肉含量百分比、果肉木质素含量百分比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石细胞木质素含量百分比呈显著正相关;果肉木质素含量百分比与烘干果肉含量百分比表现出显著正相关,石细胞木质素含量百分比与果肉木质素含量百分比也表现为显著正相关,与烘干果肉含量百分比相关性不显著。【结论】木质素是影响果实和石细胞团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用含低微量元素、维生素的饲料(L)和含高适量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饲料(H)分别喂养小鼠4周,采用腹腔注射ALX建立DM小鼠模型。血糖仪检测血糖结果,并在光镜下观察两组鼠胰岛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L组喂养的小鼠血糖明显上升,胰岛内分泌细胞排列稀疏不均,胰岛数及岛内细胞数减少;H组小鼠血糖基本维持正常水平,胰岛为圆形、椭圆形细胞团,境界清楚,胰岛数及岛内细胞数较多,内各分泌细胞大小一致。总之,DM发生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联合生物学效应可拮抗ALX引起的胰岛损害,保护胰岛细胞,使血糖维持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梨的杂种后代果肉中石细胞的遗传。结果表明:石细胞团的大小和密度呈连续分布,为数量遗传,杂种石细胞团有超大的回归遗传倾向,而石细胞团的密度则有趋小性的变异,两者变异程度均因亲本品种的不同而异;杂种单个石细胞的大小无显著差异。石细胞团的大小取决于石细胞的数量。杂种后代可出现低于亲本的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