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解多花黄精种子的萌发特性,探索其种子萌发的最适宜条件,以年珠林场收集的多花黄精种子为研究材料,开展其种子形态测定以及温度和光照对其种子萌发特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多花黄精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平均发芽时间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在10℃~35℃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而平均发芽时间则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当温度为25℃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高,分别为93.4%、70.1%和48.5,平均发芽时间最低为11.4 d。光照对多花黄精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平均发芽时间的影响不显著。试验结果为多花黄精栽培育苗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厚荚相思种子在不同温度及光照下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的测定,研究了温度与光照对厚荚相思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厚荚相思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的影响极显著,而对发芽势的影响不显著;光照周期对厚荚相思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的影响均不显著;在25 ℃或者25/15 ℃的温度下催芽,厚荚相思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均最高;光照对种子萌发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9种野生花卉种子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研究了9种野生花卉的千粒重、含水量、种子形态及种子萌发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设定的温度范围15~25℃内,种子萌发难易度有明显不同。大花剪秋萝(Lychnis fulgens)和狭苞橐吾(Ligularia intermedia)较易萌发,发芽历程短,萌发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20℃,发芽率分别达到97.3%和100%;芹叶铁线莲(Clematis aethusifolia)、短尾铁线莲(Clematis brevicaudata)和棉团铁线莲(Clematis hexapetala)发芽历程长,种子始发芽晚,在20℃条件下发芽率均达到最高,分别为88%,84%和57.3%。野罂粟(Papaver nudicaule)、牛扁(Aeonitum barbatumvar puberlum)、草本威灵仙(Veronicastrum sibiricum)和金莲花(Trollius chinensis)发芽率低,在试验条件下种子最高萌发率分别为29%,20%,17%和4.0%。  相似文献   

4.
以3个不同产地的胡枝子种子为材料,研究产地和萌发温度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产地对胡枝子种子的发芽指数无明显影响,但对种子发芽率和平均发芽时间均有极显著影响;其中黑龙江帽儿山产地种子的发芽率最高,发芽时间也最长;内蒙古扎兰屯产地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时间居中;吉林蛟河产地种子发芽率最低,发芽时间却最短.萌发温度条件对胡枝子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发芽时间均有极显著影响.15℃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最高,20℃条件下种子的发芽指数最高,25℃条件下种子的平均发芽时间最短,30℃条件下种子各项发芽指标最差.产地与萌发温度的交互作用对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影响不显著,但对种子发芽时间有极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杜鹃花种子休眠打破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杜鹃花的两个种映山红(R.simsiiPlanch.)和蓝荆子(R.mucronulatumTurcz.)的种子为实验材料,用不同浓度的硫酸、有机溶剂和氧化剂处理种皮并分别处理不同时间,在培养皿中进行萌发对比实验;用赤霉素、层积及变温处理种子在培养皿中进行萌发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40%硫酸处理种皮20min、100%乙醚处理种皮20min、5%次氯酸钠处理种皮30min、层积处理及10%赤霉素处理24h均能有效提高映山红种子萌发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20%硫酸处理种皮10min、层积处理和赤霉素处理能显著提高蓝荆子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100%乙醚处理10min能明显著提高蓝荆子种子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6.
毛红椿种子萌发影响因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光照等因素对毛红椿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毛红椿种子萌发最佳温度是25~27℃;浸种可以提高毛红椿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加快种子的发芽;且浸种20 h,发芽势和发芽率达最大值;光照会抑制毛红椿种子发芽;0.3%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处理能显著促进毛红椿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7.
在三明市三元区研究草珊瑚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与光照、温度和沙藏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光照、温度和沙藏时间对草珊瑚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影响极显著,最高发芽率是最低的3.10倍,最高发芽指数是最低的8.63倍.有光照的草珊瑚发芽率显著高于无光照的发芽率;随着温度的增加,草珊瑚种子发芽率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25℃时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最高;沙藏时间对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影响最大,沙藏90 d的种子发芽率在90.00%以上.影响草珊瑚种子发芽率的各因素作用大小依次为沙藏时间>光照>沙藏时间×光照>温度>沙藏时间×温度,影响发芽指数的各因素作用大小依次为沙藏时间>光照>温度>沙藏时间×温度>沙藏时间×光照.因此,草珊瑚种子宜分批采种、晾干后即沙藏,3月底到4月间播种,播种时宜浅播.  相似文献   

8.
温度及浸种对杜鹃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温度、浸泡液pH、赤霉素(GA3)及噻苯隆(TDZ)等处理对映山红(R.simsii)和马银花(R.ovatum)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5℃/15℃变温条件有利于映山红种子的萌发;马银花种子在15℃恒温条件下发芽率达到最大值。GA3100 mg·L~(-1)处理促进映山红种子的萌发,但对马银花的种子发芽率影响不显著;不同浓度的TDZ溶液对马银花、映山红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差异均不显著;pH 4.5的溶液浸泡马银花种子,种子发芽率达到最大值,pH 6的溶液浸泡映山红,种子发芽率最好。综合试验结果表明,最适宜的发芽条件为:映山红种子用GA3100 mg·L~(-1)+TDZ 0.001 mg·L~(-1)、pH 6的溶液浸种,在温度为15℃的发芽箱中培养;马银花种子用GA3100 mg·L~(-1)+TDZ 0.001 mg·L~(-1)、pH 4.5的浸泡液中浸种,在25℃温度的发芽箱中培养。  相似文献   

9.
对影响海桑种子发芽的因子即光照、温度、海水盐度和pH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桑种子为需光种子,种子萌发需有光敏素的参与.缺乏光照是造成种子发芽率低和不整齐的主要原因,播种前将种子在湿润状态下用700lx的光照射24~36h或用体积分数为10-3的外源赤霉素(GA3)溶液浸泡36h,即可显著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实验室发芽适宜温度为30~40℃,最适为35℃;海水盐度在10‰以下有利于海桑育苗,最适盐度为2.5‰;酸碱度对种子发芽影响不大,种子在pH为4~11时均可正常萌发生长.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了解薄皮木种子的萌发特性,以探索促其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在GA3的浓度分别为0、100、500、1 000μmol/L,温度依次为10、15、20、25、30℃,光照强度分别为0.0、24.9、35.5、67.3μmol/(m2·s)的条件下,就不同浓度的GA3和不同温度与光照条件对薄皮木种子萌发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以浓度为500μmol/L的GA3进行预处理,在温度为20℃的培养条件下,薄皮木种子的发芽率与发芽指数均达到最高值;而光照强度对薄皮木种子的萌发并无显著影响,说明薄皮木为喜低温型种子。  相似文献   

11.
对箭根薯种子的室内发芽情况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黑暗条件下,种子不能萌发;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对种子发芽率没有显著影响;每天光照14h,在15~35℃范围内,温度对发芽率无显著影响,但不同温度下发芽速率却有显著差异;在自然状况下风干的种子,种子含水率不同,其发芽率无明显差异;种子在4℃下贮藏1a,其发芽率不会下降,在-18℃下贮藏半年,其发芽率不会明显下降,贮藏半年以上,则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初步研究了光照、温度、水分、沙埋深度等环境因子对花棒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花棒是需光植物,在全光照条件下萌发好;全光照最适宜温度为25℃,发芽率高达94.4%;在无光照下最适宜温度为25℃,发芽率达到了83.2%;土壤含水量为20%是花棒种子萌发的最适宜含水量,发芽率达到81.6%;沙埋深度对花棒种子萌发有影响,浅层沙埋适宜花棒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3.
通过设定L9(34)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探究了萌发温度条件、光照条件和激素(GA3)条件.结果表明:在紫珠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和活性指数指标方面,温度是其影响的最主要因子,光照次之,GA3的影响相对最低,综合分析结果显示,紫珠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和活性指数指标最优的萌发条件组合为A3 B3 C2,即1000L...  相似文献   

14.
试验在保持温度、光照、基质等适宜的条件下,主要研究了土壤湿度分别为5%、10%、15%、20%的不同处理对沙棘种子萌发的影响,并采用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对沙棘种子发芽效果进行了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土壤湿度条件下,沙棘种子的萌发指标明显不同,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在土壤湿度为5%~20%范围内随土壤湿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10%~15%的处理其值较大。平均发芽时间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在土壤湿度为5%~20%的范围内,随土壤湿度的升高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沙棘种子的活力指数先减小后增加,10%~15%的处理其值较小。从而得出,沙棘种子发芽的适宜湿度范围10%~15%。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不同温度(室温、15、20、25℃)和不同前处理(不浸种、浸种1d、浸种2d)对叶底珠种子进行发芽试验,测定并计算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结果表明:浸种1d在25℃下培养最利于叶底珠萌发,发芽率可达95%。在不浸种的情况下,于25、35℃温度下培养,也能达到83.30%和88.33%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16.
以发育良好的地被菊品种俏粉阁、赛牡丹种子为材料,研究了播种前处理、温度、光照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明确菊花种子的发芽特性。结果表明:播种前浸种一定时间可显著提高菊花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20℃恒温培养是种子萌发的最佳温度条件,变温培养可以促进种子萌发;8 h的光照可有效促进菊花种子萌发;6 700 lx光照强度下菊花种子的发芽率最高。  相似文献   

17.
以新采收成熟、饱满的榆树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控制温度、模拟盐胁迫环境的方法,研究不同温度(5,15,25,35℃)与不同浓度(0,50,100,200,300 mmol/L)NaCl胁迫对其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及平均发芽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1)温度、NaCl胁迫及其2者的交互作用均极显著影响榆树种子的萌发过程;(2)在蒸馏水(对照)与50 mmol/L的NaCl胁迫下, 25,35℃的温度更有利于种子萌发,种子的发芽率均超过83%,种子发芽指数高,种子活力强,平均发芽时间短,种子萌发速度快。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增大,与25℃下的各项发芽指标相比,35℃与NaCl胁迫处理产生的交互作用抑制种子萌发,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显著降低,平均发芽时间有所延长;(3)5℃条件下,无论采用蒸馏水(对照)还是不同浓度NaCl胁迫处理,榆树种子的萌发均受到较强的抑制,且NaCl浓度越高,低温与高浓度盐胁迫综合处理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就越强,以5℃低温与300 mmol/LNaCl胁迫综合处理的抑制作用最强,此时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最低,分别为24%和2.24,平均发芽时间最长,达10.26 d。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室内发芽试验法研究了不同光照和温度条件对中型滇丁香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型滇丁香种子的萌发需在有光照的条件下进行,在有光照状况下中型滇丁香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在此温度条件下,其种子12~14天开始萌发,2~3周萌发完全,种子发芽率可达98%。以25℃为界,温度的升高或降低均会降低其种子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19.
以千里光种子为材料,探究温度、光照、赤霉素浓度和播种方式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15~25℃是千里光种子最适宜萌发的温度条件,光照条件对其种子的萌发影响不大;5~15mg/L的赤霉素处理是促进千里光种子萌发的较好浓度,相比于CK,发芽启动时间提前,发芽持续时间缩短;不盖土播种条件下的千里光种子的出苗率、出苗势、出苗指数最好,其更有利于千里光种子的萌发,在生产实践中应采用不盖土的播种方式,可加盖透明薄膜达到保温、保湿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沙米种子的萌发特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沙米种子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沙米种子在全光照和半光照条件下表现出很高的发芽率和出苗率,而在黑暗条件下出苗率很低但发芽率仍然很高;沙米种子在埋深为0.5cm、1cm、2cm条件下表现出很高的发芽率和出苗率,而在埋深为3cm条件下发芽率和出苗率很低;沙米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随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大,其中在降雨量为5mm条件下沙米种子几乎不能出苗。另外,即使在满足发芽的条件下,沙米种子也不会全部发芽,而是表现出明显的休眠性,以适应流沙特殊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