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食品辐照技术在中国的研究和商业化应用   总被引:6,自引:8,他引:6  
本文描述了我国食品辐照的研究方面、标准现状和商业化应用情况。现阶段我国食品辐照的研究主要包括农产品药物残留的辐照降解、辐照肉制品的控制条件、辐照提高即食食品的安全性、辐照食物脱敏、辐照冷冻水产品、辐照食品的鉴定和辐照在检疫方面应用。现行的食品辐照国家标准需要修订和增加。介绍了我国食品辐照商业化的进程和质量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
辐照香料与食品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ESR和化学发光等测量法鉴定辐照香料和辐照食物,研究了花椒粉、胡椒粉(黑、白)、大料、姜粉、芥末、咖哩粉、安息茴香、五香粉、香辣酥和复合调料等香料,以及全脂奶粉、纯藕粉、健儿粉、白面粉、甘草霜和食用明胶等食物经60Coγ射线辐照后,ESR及化学发光强度的变化,以及辐照剂量,贮藏时间和样品粒度对ESR及化学发光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可有效地区分辐照和未辐照食物和香料,而ESR法较化学发光法更易应用,其鉴定的有效期在30天以上。此外,还对某些包装材料如玻璃、木材和纸等的ESR变化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辐照大蒜抑制发芽的部分加工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陈云堂 《核农学报》1999,13(6):330-338
本文对辐照大蒜抑制发芽的部分工艺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低温( - 2 ±1 ℃) 贮藏能延长大蒜的适宜辐照期,冷藏至当年底出库辐照,仍然具有良好的抑芽效果;冷藏至翌年3 月辐照,其抑芽效果有不同程度的降低;2在大蒜适宜辐照期内,辐照后冷藏与冷藏后再辐照的抑芽效果一致;但冷藏时间过长( 至翌年3月) ,辐照的抑芽效果不如先辐照后冷藏的效果好;3辐照大蒜幼芽及芽鞘褐变的主要原因是贮藏温度过高引起的,而在低温条件下( - 2 ±1 ℃) 贮藏不会产生褐变;辐照大蒜、辐照后冷藏大蒜和冷藏后辐照大蒜进入常温贮藏后,幼芽及芽鞘很快就会产生褐变。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白酒、黄酒、酱油、醋及糖类溶液辐照时产生过氧化氢的情况。辐照白酒时,过氧化氢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增加,100krad达最大值,嗣后,随剂量增大而逐渐下降,如果辐照时通入空气,直至300krad辐照,过氧化氢仍在继续增加。糖类能降低辐照溶液中的过氧化氢。辐照酱油、醋、中药溶液后,很难测出过氧化氢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对晚粳稻经60 Coγ射线辐照预处理后进行低温热风干燥 ,探索了辐照剂量、热风温度和初始含水率对干燥过程及稻谷表面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经辐照处理的稻谷失水速率加快 ,相同时间内水分下降程度提高 ,其表面温度上升较快 ;稻谷的失水速率、相同时间内的水分下降程度及表面温度等都随着辐照剂量而增加 ,增高。辐照对稻谷在不同失水速率和含水率时其表面温度的变化规律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猕猴桃辐照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傅俊杰  冯风琴 《核农学报》2003,17(5):367-369
本文研究了猕猴桃辐照保鲜效果 ,结果表明 ,辐照对果实硬度、Vc含量有显著影响 ,对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总酸没明显影响。 0 3~ 1 5kGy的辐照剂量处理可使猕猴桃在室温条件下 ( 2 0± 2℃ )贮藏保鲜期比对照延长 1 3d。  相似文献   

7.
γ辐照对苹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研究了γ辐照对苹果硬度、果胶酶活力,细胞超微结构以及挥发性成份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苹果的硬度在短期(辐照后2天)内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下降,但是,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0.3—0.9kGy辐照的苹果,其硬度比对照高。1.5kGy以下剂量辐照的苹果,其果胶甲脂酶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活性与果肉硬度呈负相关,而高剂量(2.0kGy)辐照,则导致苹果的软化,使果肉细胞的细胞质和核质聚集形成颗粒,细胞膜断裂,核膜膨大,组织透性增大。0.7—2.0kGy辐照,减少了苹果挥发性成份的种类,其中四种主要成份,即乙酸乙酯、丁醇、乙酸丁酯和乙酸己酯的含量也减少,2.0kGy辐照,还使后两种主要成份完全消失。但同样剂量辐照,对上述四种物质的纯品则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γ射线辐照对大蒜和洋葱生长点细胞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电镜观察表明,γ射线2~30 krad辐照大蒜和洋葱,能造成生长点细胞及超微结构的不同程度损伤。如细胞外形畸变、细胞壁加厚、质壁分离、原生质破坏呈电子透明,核破碎,染色质变粗变短,微结构变形,甚至膜破裂等。其损伤程度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趋严重。不同微结构的抗辐照能力不同,其中液泡的辐射敏感性最强,核仁和线粒体最抗辐照。辐照后的细胞和超微结构一般在萌动期才表现出明显的形态损伤、细胞分裂受阻,因此抑制了大蒜和洋葱的发芽。  相似文献   

9.
药用淀粉辐照灭菌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主要研究了药用淀粉经60 Coγ射线辐照灭菌效果 ,以及辐照对其粘滞性的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辐照灭菌剂量的增加 ,药用淀粉粘滞性 (RVA)逐渐下降 ,并提出了药用淀粉灭菌剂量以 4~ 6kGy为宜。  相似文献   

10.
γ辐照对草菇保鲜及其生理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以草菇V84 子实体为供试材料,用60 Co γ射线0-8 、1-2 和1-6kGy 辐照,在16 ℃下打孔自发气调贮藏,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辐照抑制了膜脂过氧化过程,保持了膜结构的完整性,因而延缓了草菇的衰老进程,延长了贮藏保鲜期。0-8kGy 辐照处理将草菇的贮藏保鲜期延至6d 。  相似文献   

11.
罗春萍  冯娟  项缨  谢庭辉 《核农学报》2020,34(6):1272-1280
食物过敏是当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食品安全问题之一。辐照技术可以消减食物过敏原,是一项颇具发展潜力的物理消敏技术。本文介绍了辐照消敏技术的特点、原理和发展历程,阐述了辐照消减动物源过敏食物牛乳、鸡蛋、虾、鱼等过敏原致敏性和植物源过敏食物花生、大豆、小麦、坚果等过敏原致敏性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辐照消减食物过敏原的效果和影响因素,探讨了辐照消敏技术的发展方向,以期为辐照消敏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辐照食品的产业化发展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陈殿华 《核农学报》2004,18(2):81-88
本文详细介绍了国内外辐照食品的发展情况 ,并介绍了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进出口检疫、粮食贮存以及中成药辐照杀虫灭菌的推广应用 ,分析了我国辐照食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国内外辐照食品加工业发展概貌 ,展望了广西农产品、食品辐照加工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用辐照技术保障预制食品的安全与质量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利用辐照保障预制食品安全与质量技术研究是国际原子能机构设立与资助的研究项目。本文对该项目开展以来,各参与国家在辐照影响预制食品微生物安全性、营养与感官质量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探讨了辐照保障预制食品安全与质量研究与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开展相关方面的研究与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电子束食品辐照的研究现状与应用特点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以及国内电子加速器辐照食品加工的现状,介绍了电子束辐照食品加工的研究现状与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16.
宠物干粮食品辐照杀菌工艺参数的确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依照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和国际辐照饲料工艺规范的规定,研究了宠物干粮食品辐照杀菌工艺,确定了各项技术指标,并就主要技术指标的确定依据进行了阐述。该技术规定:辐照前宠物干粮食品细菌总数≤5×104 MPN/100g,霉菌≤4.5×104 CFU/g,沙门氏菌≤1×103 CFU/25g,辐照后细菌总数≤1000 CFU/g,大肠菌群≤30 MPN/100g,霉菌≤25 CFU/g,沙门氏菌不得检出,宠物干粮食品辐照杀菌的最低有效剂量为4.0 kGy,最高耐受剂量为15.0 kGy。辐照产品箱中最小吸收剂量应不小于最低有效剂量,最大吸收剂量应不大于产品的最高耐受剂量。  相似文献   

17.
辐照技术在食品污染物控制方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辐照技术在控制食品真菌毒素、农药、兽药、渔药等方面残留污染的研究现状,并就辐照降解效果、降解机理、降解产物及毒性等内容加以阐述,总结出导致食品污染物降解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辐照产生的自由基作用于物质结构中键能较低的位点,生成使毒性减小或增大的降解产物,并分析了辐照技术在食品污染物残留控制方面的局限性以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电子束辐照对花生过敏原免疫原性及生化性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电子束辐照降低花生过敏原免疫原性的效果及辐照对花生生化性质的影响。选择2、4、6、8、10、15和20kGy剂量的电子束对花生过敏原液、脱脂花生粉进行辐照处理,辐照后花生主要过敏原(Ara h 1, Ara h 2, Ara h 3)蛋白分子质量的变化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免疫原性的变化通过免疫印迹和间接竞争ELISA法测定;辐照后花生过敏原溶液的浓度、浊度及疏水性的变化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和荧光光度计分别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花生过敏原在溶液状态比固体状态对辐照更为敏感。当辐照剂量低于10kGy时处理的过敏原液的免疫原性稍有增强,剂量大于10kGy时免疫原性降低,剂量为20kGy时过敏原液的IC50值是未处理的11倍。辐照使过敏液的浓度和浊度随着剂量的加大而增加,疏水性与对照组相比增强,但当剂量大于15kGy时降低。电子束辐照改变了过敏原的生化性质,降低了其免疫原性,比较而言,辐照对液体状态下过敏原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