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外源DNA导入小麦变异后代主要性状遗传力和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花粉管通道法将几种植物总DNA片段导入小麦,对变异后代5个农艺性状的遗传力、遗传变异系数及性状间的相关系数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株高的遗传力最大,其次为千粒重和穗长。每穗粒数和每株穗数的遗传力最小。遗传变异系数以每株穗数和千粒重最高。在相关系数方面,株高与千粒重、株高与每株穗数、穗长同每穗粒数都有极显著的遗传型正相关;株高与每穗粒数、穗长与每株穗数、每株穗数与生产粒数、每株穗数与千粒重4对性状间  相似文献   

2.
因子分析法在水稻育种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因子分析法建立早晚稻产量的选择指数。早晚稻谪产品种的共同点是:植株有一定的高度,穗较长,直立。就参试品种的情况而言,早稻以大穗型,即每穗实粒数增多,千粒重持平,每株有效穗数适中,有利于高产;晚稻以多穗型,即每株有效穗数增多,千粒重增大,面每穗实粒数适当减少,有利于高产。鉴于目前水稻矮化程度较高,进一步降低株高会影响产量。单株产量可作为高产选择的重要性状。  相似文献   

3.
章建新  王芳 《世界农业》1994,(11):26-28
日本水稻新品种1.舞姬登记号:农林319,系统名:福系159,组合:青系89/福系130抽穗期和成熟期均较青系89早1—2天,在育成地属中熟偏早类型。在东北中南部属早熟品种。与青系89相比,株高稍矮,穗稻长,每株穗数稍少,属矮秆稳重型品种。叶色较青系...  相似文献   

4.
为了筛选比较好的育种材料,对44份大麦材料8个农艺性状做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4份大麦材料可分为三个类群,第一类群包含21份材料,品种特征表现为植株相对较高,穗粒数比较多,穗子比较长,单个穗重较重,有效分蘖、单株穗数一般,千粒重中等,品种多样性丰富。第二类群包含16份材料,品种特征表现为株高较矮,分蘖数和有效分蘖一般,单株穗数、穗长和穗重中等,千粒重较低。第三类群包含7份材料,品种特征表现为植株较高,分蘖数较多,有效分蘖较多,单株穗数比较多,千粒重较高,穗粒数较少,穗子较短,穗重较低。  相似文献   

5.
对21个矮秆的(株高在90cm以下)杂种一代的产量与主要性状之间的表现型及基因型关联性作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在11个调查性状中,有6个性状与产量有显著的表现型正相关关系,这些性状是:株高,穗长,着粒密度,每穗小穗数,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其中以每穗实粒数与产量的关系最为密切,上述关系在较大程度上是由遗传因素所决定。每穗空粒数与产量之间呈显著的表现型负相关,这种关系主要地取决于环境因素。每株茎数和每株穗数与产量间存在着较密切的基因型负相关。百粒重与产量之间相关系数极小。在3个产量构成性状对产量的直接作用中,以每穗实粒数的作用最大,每株穗数的作用明显地低于每穗实粒数,百粒重的作用又较每株穗数小,因此,在设计和选配高产的杂交水稻组合时,应该特别注意提高每穗实粒数。  相似文献   

6.
一、特征特性1.植株性状:须根系,种子根发育中等、次生根和支持根发达。茎秆直立、圆柱形,主茎节数12—13节。每株叶片数16—17个,叶片披针形、浓绿色,中部叶片长42—47厘米、宽2.5—3.0厘米。株高145—160厘米。2.穗粒性状:穗纺锤形,每穗谷码数80—90个,主穗长25—30厘米  相似文献   

7.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比较不同施肥处理的小麦株高、分蘖数、每株穗长、小穗数、每株结实粒数的差异。结果表明:小麦专用肥作基肥施用,可增加小麦株高、穗长、小穗数、每株结实粒数。  相似文献   

8.
吴霞  陶诗顺  钟昀  马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3,(32):12563-12565
[目的]探讨油后直播杂交稻适宜的成株密度。[方法]以F优498、金优527和中优838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研究油后直播杂交稻成株密度与其产量性状的相关性。[结果]油后直播杂交稻成株密度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每株穗数、穗着粒数、穗实粒数及单穗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单位面积产量呈不显著正相关,与结实率和千粒重的相关性在品种间存在差异。[结论]与参试品种性状相近的杂交稻品种,将其成株密度控制在20~30株/m^2范围有利于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9.
水稻品种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9个水稻品种为材料,经方差分析,估算了10个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力,并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①9个品种诸性状具有较大的遗传差异,广义遗传力以生育期、抽穗日数最高,每株穗数、结实率较低。②相关和通径分析以每穗粒数、穗粒重、株高和穗长对产量贡献较大,故选用亲本时应注重考虑大穗、穗粒数和粒重,同时兼顾株高是粳稻高产育种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播期对油后直播杂交稻产量及其性状的影响,选用30个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设计6 种不同播期种植。结果表明,推迟播期对每株穗数、每穗着粒数、单株产量产生了负面影响,对结实率和千粒重产生了正面影响;随着播期的推迟,各基因型水稻品种的千粒重和结实率降幅较小,每穗着粒数和每株穗数降幅较大,导致单株产量表现出随播期的推迟而显著降低。根据水稻单株产量在不同播期下的极差和变异系数,对参试的30个基因型水稻进行聚类分析,分为钝感型、中间型和敏感型3类。从中选出单株产量对播期推迟反应不敏感的6个品种院宜香3724,B优827,C优725,B优0301,宜香2308,红优2009。  相似文献   

11.
水稻根系性状与地上部的相关及根系性状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3  
 为开展水稻根系性状的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选择指标,本文对12个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的根系形态特征与地上部关系及根系性状的遗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数、根重和根直径分别与地上部有关性状相关显著,可作为水稻育种中的根系选择指标。遗传分析显示,上述3个根系性状均为数量遗传,与细胞质基因无关。3个根系性状的遗传变异中,加性、显性和上位性都很重要。  相似文献   

12.
以6个优质食用甘薯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两因素完全随机设计方法,探讨不同基因型和栽插密度对甘薯主要农艺性状、结薯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茎粗、最长蔓长和蔓薯比(T/R)在不同基因型间差异显著,T/R在不同栽插密度下差异显著,基部分枝随栽插密度增高而降低.单株鲜薯重、薯块烘干率和单位面积鲜薯产量等产量性状,在基因型、基因型×密度间均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单位鲜薯重随栽插密度增加逐渐降低,单位面积鲜薯产量则随栽插密度升高而增加.该试验6个甘薯品种的结薯性均表现出大薯数<中薯数<小薯数,且不同基因型大薯率呈极显著差异;大薯和商品薯数、大薯率随栽插密度的升高而降低,中、小薯数,中、小薯率在不同栽插密度间无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基部分枝和单株鲜薯重呈显著正相关;薯块烘干率与茎粗呈显著正相关,与最长蔓长呈显著负相关;单位面积鲜薯产量与单株鲜薯重呈显著正相关,与烘干率成显著负相关;大薯率与大薯数、单株鲜薯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中、小薯率呈极显著负相关.本试验表明,栽插密度为7.5×104株/hm2,6个甘薯品种的商品薯数和单位面积鲜薯产量均达最高.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水稻根系生理参数与产量形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齐穗期上位根的根表面积密度和活性表面积密度与叶片含氮量、每蔸有效穗数及水稻籽粒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水稻产量与成熟期的根系活力也有较好的相关,与土壤生物量的关系品种间表现不一,并对水稻根系参数与产量形成的定量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水稻穗部性状特点初步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分析一次枝梗数相同的8个品种穗部性状的结果表明 :单株产量、穗数与穗粒重三者构成闭合回路 ,通过次枝梗总长、穗长与产量三因素相联系 ;一次枝梗粒数、秕粒数及粒重在穗轴各节位的分布均匀 ,品种间差异不明显 ,一次枝梗长在穗轴上的分布可分为中下位优势型、中位优势型和中上位优势型 ;二次枝梗个数与粒数在穗轴上呈梭型分布 ,最大值出现在中部及中下部节位 ,穗轴不同节位二次枝梗结实率上部>中部>下部。  相似文献   

15.
水稻生长前期施氮量与单株分桑数的正相关极显著、与单株有效分美数的正相关显著.前期施氮水平高,则分前终止期延迟施氮水平对分醒始期的影响甚微分率是否有效,决定于分率抽出的时间,与施氮量无关前期施氮可以改善有效分美的稳粒性状,但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分集中后期的无效分迅数显增加,分薛成穗率下降  相似文献   

16.
统计2000—2013年浙江省审定的42个糯玉米品种的12项农艺性状和4项抗性性状,并对其演变情况和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近年来审定品种产量水平呈极显著上升趋势,平均每年提高2259 kg·hm-2;审定品种与对照生育期相差天数逐年增加,平均每年比对照延迟0429 d;直链淀粉含量年际间呈极显著下降趋势,平均每年下降0048%;单穗重呈显著上升趋势,平均每年上升455 g,各审定品种的其他农艺性状,如生育期、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秃尖、千粒重在不同年份间无显著性增益。相关分析表明,各性状与产量的相关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穗长>生育期>单穗重>株高>穗粗>行粒数>穗行数>穗位高>千粒重>秃尖,其中穗长、生育期与产量极显著正相关,单穗重、株高、穗粗和行粒数与产量显著相关。浙江省糯玉米品种突破性高产育种急需加强种质创新与改良,注重穗长和穗粗的选择,并持续降低直链淀粉的含量,适当延长生育期也有助于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氮素对水稻不同生育阶段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盆栽条件下,设计1g、2g、3g、4g纯氮4个施肥水平,研究其对扬稻6号不同生育时期、不同生育阶段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抽穗期每株不定根数累积量,主要取决于无效分蘖期每株不定根数的生长量,其次为有效分蘖期,再次为拔节长穗期,每株不定根总长度也如此;抽穗期每株根干重累积量主要取决于无效分蘖期每株根重的生长量,有效分蘖期和拔节长穗期所占比例差异不大;2)无效分蘖期根系生长量占抽穗期根系累积量的比例根系性状间存在着差异,根系性状综合程度越小,所占比例也越小;3)在不同生育阶段,根系生长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其生长速率的大小。  相似文献   

18.
杂交中稻品种间着粒数与再生力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5~1996年以19个籼型杂交中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品种间头季稻着粒数与再生力关系。结果表明,头季稻品种间着粒数与其再生力呈极显著负相关;其机理在于:头季稻品种间着粒数与粒叶比呈极显著正相关,即头季稻着粒数少,单位颖花绿叶面积占有量大,可减少茎鞘中先期贮藏的光合产物向穗部的输入量,使头季稻收割时母茎鞘有较多剩余光合产物,为再生芽生长提供重要的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19.
杂交水稻栽培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作者系统研究了杂交水稻“四优2号”、“汕优2号”等的秧苗素质、分蘖特性、根系发育、叶组、结实率、叶、根与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高产群体动态结构。并进行生产技术考察、高产验证和推广,普遍获得增产。  相似文献   

20.
激光辐照洋葱的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e-Ne激光和CO2激光辐照洋葱两个品种的种子,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利用生物统计与遗传育种相结合的方法,从个体水平上考查激光对洋葱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在出苗率、苗高、苗重、叶数、须根长、须根数、须根重、鳞茎横径、纵径及鲜重等性状表现出不同处理的诱变差异,激光种类不同引起肱根长的变异达到5%的显著差异,剂量不同引起须根数变异显著,苗高、苗重的变异达极显著,品种不同,苗重的变异显著,鳞茎横径、鳞茎鲜重的变异达极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