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水稻优质无公害生产技术推广过程中,农户是技术采用的主体。研究农户采用优质无公害水稻新技术的行为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对制定有效的技术推广策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农户采用水稻生产新技术的行为和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户主文化程度越高,对新技术的采用率越高;农户对新技术的采用率随户主年龄的高低呈"低-高-低"的趋势;对于新技术本身而言,预期经济效益与采用率呈正相关关系,技术的可操作性和技术掌握的难易程度是制约农民采用新技术的关键因素;政府制定的一系列优农惠农政策,能够促进农户的种粮积极性;试验示范和他人的示范能够引导农户采用优质无公害新技术,农户的种植习惯对农户采用优质无公害水稻生产新技术有很大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安徽省740个水稻种植户的调查数据,运用Oprobit模型实证分析经济结构、耕地特征与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采纳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程度整体较低,水稻耕作规模与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采纳呈“U型”关系,水稻种植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越高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水平越高,租入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比重越高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水平越低,其他影响农户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的变量还包括户主年龄、户主文化水平和户主是否参加绿色防控培训.研究结果表明有必要加大政策扶持和宣传力度,通过机制创新鼓励农户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程度;相关服务主体应采取差异化推广策略和服务形式,提高农户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程度.  相似文献   

3.
积极推广和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是实现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利用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农户的实地调查资料,采用Probit模型,分析同质性关系与异质性关系的技术采用效应,探讨同质性关系与异质性关系影响农户技术采用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有80.9%的农户已采用节水灌溉技术,19.1%的农户尚未采用;在采用节水灌溉技术中,有67.8%的农户选择使用低压管灌,21.1%的农户采用滴灌技术,喷灌、微灌、渗灌技术的采用率相对较少。社会网络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同质性关系与异质性关系对技术采用的影响存在差异,与同质性关系相比,异质性关系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影响更为显著;户主年龄、家庭规模、非农就业比率、合作社参与情况、政府推广等显著影响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研究表明,加强与异质人群的交往有助于提高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率。因此,提出了培育与建立农户异质关系网络;积极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加大对农技推广工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户农业新技术采用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半结构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南宁市江南区吴圩镇农户新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新技术产生的高经济效益是农户采用新技术的动力;户主的文化程度越高、家庭劳动力越多,采用农业新技术的意愿越强;户主年龄越小,越愿意采用农业新技术;政府对农民提供补贴和信贷支持,有利于农业新技术的推广;掌握新技术难度越大,农民采用意愿越小;采取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示范等有效的农业技术服务方式,有利于加快农业新技术推广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田兢娜  李录堂 《安徽农业科学》2012,(19):10133-10135,10146
采用蒲城和户县4个村248户农户的调查数据,构建双层次Logit模型对农户采纳新技术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和成功采纳新技术概率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农户是否为户主、受教育程度、职业、农业贷款、家庭劳动力数量、信息传播渠道与采纳技术的意愿呈正相关关系;非农就业比例、是否为村干部与其采纳新技术的意愿呈负相关关系。在农户成功采纳新技术概率的模型中,职业、农业贷款、农户种植面积、性别和受教育程度与成功采纳新技术呈正相关关系;年龄、非农就业比例与成功采纳新技术呈负相关关系。其中,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通过影响家庭劳动力的数量、非农就业比例、受教育程度、性别、是否为村干部等因素对农村科技推广工作产生消极作用。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提升农户采纳新技术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深入了解广东省江门地区农户对新技术采用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探索未来江门地区乃至广东省新技术推广工作的努力方向.[方法]以水稻“三控”施肥技术为例,以江门地区404个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在广东省江门地区农户新技术采用行为影响因素中,技术接受难易程度、采用“三控”技术比传统种植的增产量、参加农技培训班次数、培训班对农户帮助情况与农户采用新技术的意愿呈显著正相关,尤其是技术接受难易程度、采用“三控”技术比传统种植的增产量与农户采用新技术的意愿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男性在新技术采用中起着决策的主导力量.[建议]应创新技术培训内容和方式、加强示范展示基地建设、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力度,以提高农民新技术采用率,促进农业新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7.
农民采纳有机水稻生产技术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有机农业的生产转型发展,采用调查分析法对吉林省200个稻农采纳有机水稻生产技术的内部及外部因素进行调研。结果表明:农民内部因素中户主年龄对采纳有机水稻生产技术呈负相关,家庭劳动力数量、户主文化程度、户主在家时间、农事活动是否由户主决策、总耕地面积及机械化程度等因素与采纳有机水稻生产技术呈正相关;外部因素中有机农业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与采纳有机水稻生产技术呈正相关,而品种、协会因素、农民之间的互动和销路等因素与采纳有机水稻生产技术呈负相关;总耕地面积、市场、政策支持及农民之间的互动是农民采纳有机水稻生产技术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以浙江省3个县的148个样本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户生产环节选择外包机械化服务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随水稻Oryza sativa栽培面积增加,生产环节中农户接受社会化服务概率先增大后减少,呈"倒U"型,存在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户主年龄对接受机械化服务程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机手的经历、家庭拥有农机数量以及土地破碎化等因素对接受机械化服务有显著负向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培育多种服务主体、鼓励土地整理、为机械化外包服务提供良好发展环境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农村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经营特征和区域特征等因素对稻农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为提升水稻生产技术效率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采用长江流域12个省(直辖市)的1430个农户水稻生产的微观调研数据,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和效率损失模型,对比经营特征和区域特征等因素,分析农户不同年龄段特征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长江流域水稻种植农户老龄化现象普遍,农忙时节劳动力相对不足;受体力及人力资本限制,老龄劳动力的技术效率高于年轻农户;增加当前结构劳动力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并不能有效带来水稻种植产出增加。对比看来,长江上游地区老龄劳动力平均技术效率水平最高;下游地区中年农户技术效率水平最稳定,部分地区农户水稻生产技术效率仍有提升空间。老龄农户当前流入土地比率大于年轻农户,但未来土地流转倾向低于年轻农户;文化程度、参加农业技术培训人次、专业协会、农资经营部门和农技推广部门等变量对技术效率有正向影响,而是否为村干部、土地流转情况、家庭兼业情况、基层信息服务站及地方政府等变量则对技术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建议】应客观认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因素对稻农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从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劳动力回流、加强农业技能培训、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健全农业信息发布机制等方面着手,提升稻农生产技术效率。  相似文献   

10.
利用黑龙江和吉林省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户木耳生产规模的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农户个人禀赋特征、农户家庭特征、农户认知特征和农户外部特征对农户木耳生产规模均有重要影响。户主性别对农户木耳生产规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相对于女性户主,男性户主的木耳生产规模更大;农户家庭劳动力数量和木耳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均对农户木耳生产规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家庭劳动力数量越多,木耳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越大,农户木耳生产规模也越大;农户对品种满意程度越高,则木耳生产规模越大,相反,农户对风险越是敏感,生产规模越小;相对吉林省,黑龙江省农户的木耳生产规模更大。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逐步提高市场透明度、实行科技示范或培训、加大协会扶持力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企业+农户"的合作经营模式是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采用率最高的联合经营模式之一。以浙江省浦江县农户香榧经营为研究对象,在样本县通过随机抽样方法选择6个村80户农户进行实地调查,通过统计描述方法分析农户生产投入情况,以及运用有序的Probit模型对农户与企业合作经营的意愿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农户对当前香榧经营满意度的因素中,林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和生产过程中是否遇到困难,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对其经营意愿呈负向影响;户主性别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对经营意愿呈正向影响。并提出农户在与企业合作经营时应完善农户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提高成立中介组织的意识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采用CFPS微观数据库中3159户农户家庭数据和logit模型,实证研究了农村社会保障、金融抑制对农户土地流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越高,农户租出土地的可能性越大;金融抑制降低了农户租出土地的概率。家庭规模越大、社会资本越多、土地价值越高的农户家庭租出土地的可能性越小。随着户主年龄的增大,农户租出土地的概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我国农户生产技术效率差异与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方法】采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基于1 906家农户的微观数据,对农户的生产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农户的生产技术效率水平较低,平均只有64.1%。【结论】1家庭农业劳动力比重、家庭收入、耕地面积、户主年龄和户主受教育程度对技术效率有显著的正效应;2是否获得农业补贴、户主风险态度和户主健康状况3个虚拟变量对技术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3信贷约束虚拟变量对生产技术效率的提高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农户行为的农民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用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农户行为理论,利用包括江苏苏州、浙江杭州和福建南安在内的379个用户实地调查的数据,通过Logistics模型分析了户主基本特征、家庭资源特征和信息特征对农户采用配方施肥技术行为的影响。研究认为,户主受教育年限、是否与其他农户经常交流、是否参加过技术培训与农户采用配方施肥技术行为呈正相关关系;农户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年限越长、农户家庭兼业程度越高,则农户更倾向于采用传统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5.
基于农户行为理论,通过发放407份调查问卷,运用一般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户主基本特征、家庭资源特征、信息资源特征、政策因素对农户施肥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户主年龄、受教育程度和是否为村干部与化肥施用强度呈负相关且显著;农户家庭兼业程度和复种指数与化肥施用强度呈正相关且检验结果十分显著,劳动力规模和耕地块数与化肥施用强度呈正相关且检验结果显著;农户对环境保护关注程度、农户是否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否参加过技术培训与化肥施用强度呈十分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基于农户行为理论,通过发放407份调查问卷,运用一般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户主基本特征、家庭资源特征、信息资源特征、政策因素对农户施肥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户主年龄、受教育程度和是否为村干部与化肥施用强度呈负相关且显著;农户家庭兼业程度和复种指数与化肥施用强度呈正相关且检验结果十分显著,劳动力规模和耕地块数与化肥施用强度呈正相关且检验结果显著;农户对环境保护关注程度、农户是否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否参加过技术培训与化肥施用强度呈十分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人工直播技术在中国南方大量采用带来的效果,基于中国南方4省420个农户574个水稻生产周期的投入产出数据,从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技术效率3个角度,多维度考察直播技术对水稻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直播技术采用显著提高水稻劳动生产率;2)直播技术采用对水稻土地生产率的影响不显著;3)直播技术采用降低水稻技术效率,但是在区分农户种植规模情况下,随着水稻种植规模的增加并达到一定的临界值,该影响变得不显著。因此,水稻直播技术采用是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背景下的重要应对策略,该技术变化是中国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的重要体现。另外,种植规模小的农户为了节约劳动力,可以承担一定程度的产量损失,表明水稻生产方式已经从集约式完全转变为粗放经营的生产方式。为发挥人工直播技术对水稻生产效率的正向影响,应挖掘该技术的优势和潜力,着重完善其配套设施和条件,如平整土地和土地互换,并进一步推动直播技术在达到一定水稻种植规模的农户中推广。  相似文献   

18.
基于农户需求的水稻绿色生产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科技发展目标需要随着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变化不断转型调整。农户是水稻生产决策、技术应用的主体,绿色超级稻品种、绿色生产技术只有在被农户接受和采用的情况下,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因此,农户对新品种、新技术的实际需求和接受意愿决定了我国水稻绿色生产的发展方向与前景。通过对19省1 663户农户水稻品种和种植技术需求的调查分析表明,当前生产上种植的水稻品种绿色性状表现一般,农户在选择品种时仍然优先考虑产量,在选择技术时首先考虑的是省工省力技术,对减肥减药等绿色生产技术需求迫切。因此,建议要加强"绿色超级稻"的培育和应用,强化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和绿色植保防控技术研发,加快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相似文献   

19.
以江西省典型农业县市的空巢农户科技吸纳意愿为研究对象,在采用交叉互换关系实证分析了户主特征、家庭特征、生产经营特征等对农户科技吸纳意愿有影响的三类因素后,可以发现户主年龄与农业科技吸纳成显著负向关系,户主文化程度、户主职业、从事农业劳动的人数、家庭收入中农业所占比例、粮食种植面积与农业科技吸纳成显著正向关系,而家庭人口数、农技采纳面积、农作物种植类型等因素与农户科技吸纳的意愿关系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农户对水稻品种性状选择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农户对水稻品种性状的选择要求,在湖北武穴和随州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农户选择水稻品种性状仍以高产、优质为主,同时对耐逆境、节肥等性状选择有所增加,不同地区品种性状选择差异很大。选取了高产、优质和耐逆境等3种水稻品种性状作为因变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户户主年龄、户主性别、户人口规模、户人均收入、水稻种植面积和地形等因素对不同的水稻品种性状选择的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