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薛根祥 《植物保护》1996,22(4):52-52
东台市油菜菌核病近年连续大发生油菜是我市主要油料作物,近年油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已稳定在1.3万hm2左右。自1991年以来,油菜菌核病在我市已连续3年大发生,一般田块自然枯秆率30%~50%,减产30%~40%,重茬油菜田枯秆率达80%,减产50%...  相似文献   

2.
吡虫啉防治小麦和油菜蚜虫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邦海 《植物医生》2000,13(6):39-40
小麦蚜虫和油菜蚜虫是岑巩县历年来小麦、油菜后期的主要害虫之一。常年因该虫的危害损失产量在5%~15%之间,吡虫啉是贵州大学新开发的一种高效、低毒、长效、新型杀虫剂。为了探索吡虫啉可湿性粉剂防治小麦、油菜蚜虫的效果,1999年4月至5月进行了药效试验,获得较为满  相似文献   

3.
吡虫啉及其复配剂不同施药方法对油菜蚜虫控制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6-2009年,采用拌种和播种沟施药的方法,于河南郑州研究了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及吡虫啉.辛硫磷复配剂对油菜蚜虫的全程控制效果。小区试验结果表明,用吡虫啉有效成分5g/kg种子拌种仅能有效控制苗期油菜蚜虫的危害,防治效果为90.79%~100%,对中后期油菜蚜虫控制效果不明显;用吡虫啉600g/hm2及吡虫啉.辛硫磷复配剂1320g/hm2采用播种沟施药对油菜蚜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1.82%~94.49%和90.68%~95.34%;试验示范验证防治效果在92%以上,持效期长达7个月以上,可以达到一次用药控制油菜整个生长期蚜虫为害的效果,减少了用药次数,此方法简单易行、保护环境、保护天敌,是一种简化高效的具有推广价值的油菜蚜虫可持续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4.
泾河川道地区是彬县蔬菜主产区,2002年露地番茄定植不久早疫病、病毒病发生流行,发病之早、发病之快、发病之重为历年所罕见,造成严重减产和经济损失。一般田块减产达60%~70%,1/3的田块绝收。两种病害之所以发生流行,适宜的气象条件是主导因素。1发病特点1.1发病早,发病快5月中旬番茄定植,5月下旬即开始发生早疫病,部分植株下部叶片,叶面及主脉、茎叶交界处、近地面茎秆(25cm以下)出现零星小病斑,病斑直径2~5mm。到6月上旬开始迅速扩展蔓延,发病株显著增多,病斑扩大到5~10mm。6月中旬开始流行…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油菜菌核病调查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调查了关中和陕南地区784个油菜田块的3 920个样点的冬季菌核数、早春子囊盘数和春季病株率,发现关中地区田块菌核平均出现率达到52.11%,玉米前茬田块平均每样点菌核数高达4.09个;陕南地区田块菌核平均出现率为43.40%,玉米前茬田块平均每样点菌核数为3.90个,而前茬为水稻的田块均未发现菌核。子囊盘数在前茬为玉米的田块为14.20枚/m2,而前茬为水稻的田内未见子囊盘。病株率调查结果显示,前茬作物种类、油菜品种、地域对发病影响很大,表现为玉米前茬田发病率明显高于水稻前茬;绵油、秦油和蓉油系列品种发病率没有显著性差异,均为感病品种。另外,不同地区之间发病率也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春油菜蚜虫的为害及防治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蚜虫是造成春油菜减产的重要因素之一,1991~1992年作者研究了春油菜不同生育阶段受蚜虫为害损失及防治指标。结果表明,不同生育阶段的油菜植株受蚜虫为害时,导致株高下降、有效角果数减少、单株产量下降。油菜苗期、苔花期、角果期的临界为害量分别为12~15、50~100、90~100(头/株)。根据虫量与产量损失预测模型,结合春油菜价格、产量水平、防治费用、经济效益及天敌各防治风险等因素,本文提出了每hm~2产1050kg的油菜田,防治指标为12头/株。  相似文献   

7.
红腹缢管蚜RhopalosiphumrufiabdominalisSasaki是川西平原水稻旱育秧上的一种根际蚜虫,近年来发生为害愈来愈严重。如果防治不及时,会导致秧苗枯黄,甚至死亡,严重影响水稻生产。据调查,红腹缢管蚜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水稻旱育秧秧苗长到三、四片叶以后发生。蚜虫潜伏在地下1~5cm根系周围为害。发生较轻的田块,每株含分蘖秧苗根部周围有蚜虫10头左右,较重的田块每株达20~30头,甚至更多。蚜虫在地下吸食秧苗根系汁液,受害秧苗根系逐渐变黄,根系活力下降,地上叶片颜色褪淡,从…  相似文献   

8.
1 肥水管理 1.1 早施春肥能促进冬前生长不足的油菜多分枝、早现蕾.基肥施用不足、未施腊肥的油菜田,早施春肥是夺取高产的关键.一般每667m2用碳酸氢铵15~20 kg或尿素6~7 kg溶入稀粪水中施用.1.2 巧施薹肥.蕾薹期是油菜春发搭架子的关键时期,此时需肥量较大,约占需肥总量50%.基肥和腊肥施用不足,苗势弱、长势差的田块应早施、重施薹肥,薹高3~5 cm时,每667m2用人粪尿750~1 000 kg,尿素4~5 kg或碳酸氢铵20 kg加水浇施.苗势过旺的田块薹肥应迟施、轻施.1.3 补施硼肥.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冬油菜区10省12县(市)13个地点,经过3—5年调查与试验得出如下主要结果: 1.秋季冬油菜苗期油菜田内的迁飞蚜虫主要是油菜蚜虫,在三种油菜蚜虫中,以萝卜蚜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在冬油菜区都是优势种;桃蚜分布也很广泛,但数量比萝卜蚜要少很多,他主要发生在北方冬油菜区,是该区的优势种之一,其次是云南高原,其他产区较少;甘兰蚜主要发生在云南高原区,是该区优势种之一,其他产区极少或没有发现。除油菜蚜虫之外,其他蚜虫在长江流域油菜产区和北方冬油菜产区也有相当大比重,特别是长江流域。  相似文献   

10.
11月初,本站一行3人在双季晚稻区的陆城镇、枝城镇、姚店乡调查.二化螟为害油菜严重。为害田块100%,被害株率Ic%~28.8%.一般一株油菜有l~3头虫,最多的有6头。大部分从油菜茎中部咬一个扎进去,有二部分从叶柄咬孔过去,在茎内上下取食为害,将茎吃空,仅留下形成层和表皮,植株出现美蔫、发黄,严重的造成死亡。水稻二化螟如此严重为害油菜在我市历史上还没有记载。二化螟严重为害油菜的原因之一:今年二化螟基数大,加之气候适宜.每代都是大发生,尤其是第3代是历年来最重的一年,农户开始时重视不够,错过了最佳防治时期,又…  相似文献   

11.
油菜蚤跳甲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蚤跳甲(Psylliocles chrysocephala Linnaeus),属鞘翅目、叶甲科。俗称油菜蓝跳甲,2001年以前很少造成为害,但2002年在海拔830m的黄粮镇发生面积2.1hm^2,油菜被害严重,虫株率35%~85%,部分田块产量损失高达90%。2003-2004年兴山县半高山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已成为危害油菜、影响油菜产量提高的因素之一,稍有疏忽,极易形成虫灾。  相似文献   

12.
油菜蚜虫是油菜的主要害虫,它不仅对油菜造成直接危害,而且还能传播病毒,使油菜发生病毒病。田间油菜蚜虫发生数量多少,与油菜长势、生育期和温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油菜病毒病是油菜的主要病害,一般发生年份病株率10—20%,大发生年份30%左右部份严重田块可达80—90%。油菜发病后萎缩早枯、植株矮化、角果减少并畸形、子粒细而疵对产量影响很大。1985—87年做了对甘兰型油菜病毒病产量损失的测定及大田发病不同程度产量损失测定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正冬季的油菜怎么管理?怎么才能在来年夺得高产?冬季油菜管理,具体要抓住几个要点。1 查苗补缺针对今年油菜秧苗小、移栽成活率较低的特点,要及时做好田间查苗补苗工作,保证早栽田块种足6 000~8 000株,迟栽田块种足8 000~10 000株。对缺苗的田块,要及时移苗补缺,保证种植基本苗。  相似文献   

15.
东台市地处长江下游苏北沿海地区,是全国重点油菜籽生产县(市)之一。油菜菌核病是我市油菜上的一种常发性病害,据1993年至1998年调查,除1995年中等发生外,其余均为大发生,最终自然茎秆发病株率在60%以上,病指在40%以上,一般田块减产20%左右,重发田块减产50%以上。菌核病已成为我市夺取油菜籽高产优质的主要障碍,为此,笔者通过近6年的调查,分析油菜菌核病重发的原因,并通过试验研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一、菌核病重发的原因分析1.旱地连作面积大,累积了大量菌源,为菌核病的重发提供了基础。我…  相似文献   

16.
影响油菜根肿病发生流行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十字花科根肿病在安徽黄山油菜种植区发生日趋严重,成为限制油菜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大田调查、田间试验并结合气象资料分析,表明品种抗性、土壤性质及种植方式、前茬作物和气象因子等是影响该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不同油菜品种根肿病的发病情况存在显著性差异。‘汇油50’最感病,‘浙双72’最抗病。移栽田较直播田发病轻。砂壤土油菜根肿病发生最重,黏性土发病次之,壤土发病最轻,前茬为甘薯、水稻和玉米的田块,发病轻,前茬为十字花科蔬菜的田块,油菜根肿病发生最重,前茬为大豆的田块,发病次之。9月份月均温、9月上旬降雨量和9月下旬降雨量等气象因子与根肿病发病率关系最密切。  相似文献   

17.
在江苏射阳7块棉田观察调查的结果表明,小枕异绒螨的幼螨是棉蚜的重要天敌。幼螨发生量随田块和调查时期而不同。一般5月中下旬为发生高峰。5,6月间4次调查,平均每100头蚜虫有幼螨8.8头,最多61.6头,棉蚜平均被寄生率为6.5%,最高34.8%。影响幼螨发生量和棉蚜被寄生率的主要因素有:(1)旱改后连续旱作的年份,(2)茬口,(3)棉田用药治虫。旱作年份长,纯作棉和棉田用药少均对幼螨发生有利,棉蚜  相似文献   

18.
蒋玲秀 《植物保护》1988,14(2):42-42
70年代以来,苏南稻麦连作地区麦田看麦娘已成为夏熟作物增产的主要障碍。据句容县调查,一般看麦娘数量每平方米达1.5—2千株,多的田块达4—5千株,个别田块高达1—2万株。由于该地区稻、麦、稻、油菜轮作,油菜田看麦娘发生也很严重。 1985、1986年作者在江宁县其林乡进行夏熟作物田防除看麦娘的研究过程中,发现  相似文献   

19.
1998~1999 年度宜昌市油菜蚜虫超历史大发生,发生为害时间长、范围广、面积大、发生量大、危害严重,同时严重诱发油菜病毒病发生.大发生主要原因是1998年秋冬长期干旱及冬暖,药剂防治效果差以及天敌控害作用小等.  相似文献   

20.
鄂北丘陵岗地杂交高粱蚜虫连续4年大发生1990年北种南引的杂交高粱在鄂北丘陵岗地大面积推广至今,每年种植面积已达667hm2上。但近年来,由于6~8月天气高温干旱少雨或时晴时雨,以及长期施用化学农药,杀灭了天敌致使高粱蚜虫大发生,其特点是发生早,来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