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吡丙醚是一种苯醚类农药,在防治果蔬害虫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在喷洒时常会发生漂移现象污染桑叶,进而对养蚕产生影响。本研究通过给两广二号小蚕(1~3龄)添食含不同浓度吡丙醚的桑叶,调查龄期经过、结茧率、死笼率、茧层率及丝质成绩等指标。结果表明,两广二号小蚕对不同浓度吡丙醚耐受性差异较大。与对照组相比,吡丙醚添食浓度为0.005 mg/kg时,小蚕蚕期延长1.67 d,吡丙醚添食浓度为0.010 mg/kg和0.015 mg/kg时,小蚕蚕期延长2 d,表明添食吡丙醚浓度和小蚕蚕期延长时间呈正相关关系,添食浓度越大,熟蚕时间推迟越长;处理组的病蚕率、上蔟率、结茧率、死笼率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处理组家蚕全茧量、茧层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吡丙醚浓度为0.005 mg/kg和0.010 mg/kg时表现为显著差异,浓度为0.015 mg/kg时表现为极显著差异;处理组中蚕的解舒光折、丝量和纤度三个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丝质成绩中其他指标则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该农药使用的安全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盐酸沙拉沙星胶囊对家蚕细菌性败血病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盐酸沙拉沙星胶囊是以兽用喹诺酮类药物盐酸沙拉沙星为主要成分制成的蚕用抗菌药剂。盐酸沙拉沙星胶囊对家蚕细菌性败血病的防治效果试验表明,用100mg/L盐酸沙拉沙星药液给感染卒倒芽孢杆菌的4龄起蚕连续添食3d(第1天添食24h,第2、3天每天添食6h),对家蚕败血病的防治效果与用500mg/L盐酸诺氟沙星药液、125mg/L盐酸环丙沙星药液添食的防治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用400mg/L盐酸沙拉沙星药液给感染灵菌的4龄起蚕连续添食3d(添食方法同上),对家蚕败血病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用500mg/L盐酸诺氟沙星药液、250mg/L盐酸环丙沙星药液添食的防治效果(P0.05),与用500mg/L盐酸环丙沙星药液添食的防治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盐酸沙拉沙星对卒倒芽孢杆菌、灵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25、5μg/mL,最低杀菌浓度分别为5、10μg/mL。分别给4龄、5龄家蚕添食400、800、1200、2000mg/L的盐酸沙拉沙星药液,对家蚕的生长发育、茧质和丝质均未见明显不良影响(t检验,P0.05),且不存在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分别给5龄第4天家蚕添食剂量为5、10、20mg/kg的盐酸沙拉沙星后,药物在蚕体内吸收良好,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一级吸收的一室开放式模型。研究结果显示,盐酸沙拉沙星胶囊对卒倒芽孢杆菌或灵菌感染引发的家蚕细菌性败血病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并且对家蚕安全无害。  相似文献   

3.
为了调查含吡丙醚类农药对两广二号的眠性、营茧功能和蚕茧成绩的影响,试验通过给4龄第2 d的蚕和5龄第1 d的蚕分别添食不同浓度的吡丙醚和吡丙·虫螨腈1次,饲养至上蔟结茧,观察两广二号蚕的眠性并调查蚕茧成绩。试验结果表明,两广二号食下吡丙醚类农药,不会发生急性中毒症状,但部分蚕的眠期推迟1 d;食下浓度较高的吡丙醚类农药会导致蚕儿不能上蔟结茧,甚至不能化蛹,食下微量浓度的吡丙醚类农药会导致蚕儿结茧率低、化蛹率低、死笼率高。  相似文献   

4.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 NPV)是主要的家蚕病毒病病原之一,由其侵染家蚕引发的家蚕核型多角体病(血液型脓病)严重影响云南的蚕业生产。测定分离自云南蚕区的Bm NPV株系(Bm NPV-YN1)对家蚕1~5龄幼虫的毒力,并运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模拟分析该病毒株对家蚕各龄幼虫的感染致病力。结果表明,以浓度为1×10~8~1×10~5m L~(-1)的Bm NPV-YN1多角体悬液添食处理后,家蚕各龄幼虫的感病死亡率随添食病毒多角体悬液浓度的降低而下降,添食1×10~7m L~(-1)Bm NPV多角体悬液后第7天,家蚕1~5龄幼虫的累积死亡率分别为100%、76.67%、72.22%、56.67%和26.67%。Bm NPV-YN1对家蚕幼虫的致病力与龄期相关,其敏感程度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1龄、2龄、3龄、4龄、5龄。用Bm NPV-YN1多角体悬液添食家蚕1~5龄幼虫后第7天,致死中浓度(LC_(50))估计值分别为4.78×10~4m L~(-1)、5.38×10~5m L~(-1)、2.22×10~6m L~(-1)、7.95×10~6m L~(-1)和3.92×10~8m L~(-1)。在1×10~8~1×10~5m L~(-1)浓度范围内,Bm NPV-YN1对家蚕幼虫的致死中时(LT_(50))与添食浓度相关,对1~4龄幼虫的LT_(50)值随着Bm NPV-YN1添食浓度的降低而增加。研究结果表明,Bm NPV-YN1对家蚕具有较强的侵染致病效应,提示云南蚕区对血液型脓病的防控应以小蚕期为主,同时密切关注各龄期的眠初期。  相似文献   

5.
为了评价添食壳聚糖对家蚕若干饲养成绩的影响,以家蚕一代杂交种菁松×皓月为试验对象,采用桑叶喷洒壳聚糖溶液的方法,从4龄第2天开始连续添食不同质量浓度的壳聚糖,调查家蚕4龄起蚕死笼率、4龄起蚕结茧率、4龄起蚕虫蛹率、万头收茧量和万头茧层量等。结果表明,4龄第2天开始连续添食壳聚糖,当质量浓度达到1.0 mg/mL时,可以缩短家蚕幼虫的龄期经过、提高4龄起蚕生命率;4龄起蚕虫蛹率比对照提高了1.07个百分点以上,普通茧百分率比对照提高了0.55个百分点以上;茧层率、总收茧量、万头收茧量和万头茧层量等也均优于对照,但是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采用食下毒叶法,测定了2种桑园常用除草剂草甘膦钾盐水剂和草铵膦水剂对云7A等8个家蚕品种的急性毒性和对云7A等3个家蚕品种的慢性毒性,以清水处理的桑叶为对照。急性毒性测定结果表明:在添食2种除草剂的毒叶后48 h内未造成家蚕直接中毒死亡,在相同的药剂和浓度下不同品种家蚕的中毒程度不同,但中毒症状相似。慢性毒性测定结果显示:草甘膦钾盐水剂处理除了添食148.00 mg/L毒叶的菁松A比对照延迟6 h外,其他处理浓度及品种的龄期经过与对照一样;添食148.00 mg/L毒叶的云7A的全茧量和蛹体质量与对照间差异显著,添食37.00~148.00 mg/L毒叶对菁松A主要产茧性状无显著不良影响,添食148.00 mg/L毒叶的皓月A的全茧量、茧层量和蛹体质量与对照间差异显著。草铵膦水剂3种浓度对3龄家蚕的龄期经过无显著不良影响,但会造成4龄、5龄经过延迟,其中云7A添食22.73~90.91 mg/L毒叶的家蚕4龄经过比对照延迟9 h~3 d 23 h,添食22.73~45.46 mg/L毒叶的家蚕5龄经过比对照延迟1 h~2 d;添食90.91 mg/L毒叶的除了菁松A的家蚕能上蔟结茧外,其他2个品种的家蚕均在5龄饷食后逐渐体缩失水而死或发育不良,添食22.73~45.46 mg/L毒叶的3个品种家蚕全茧量、茧层量与对照间差异显著,添食22.73~90.91 mg/L毒叶的菁松A的家蚕茧层率和蛹体质量与对照间差异显著,添食22.73~45.46 mg/L毒叶的皓月A的家蚕蛹体质量与对照间差异显著。2种除草剂对3个家蚕品种的生长发育及经济性状均存在不良影响,建议桑园使用此类除草剂除草时应选在非蚕期进行。  相似文献   

7.
新型杀虫剂虫螨腈对家蚕毒性实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虫螨腈是一种新型吡咯类杀虫剂,杀螨剂。配制虫螨腈7个浓度梯度500×(200mg/L)、800×(125mg/L)、1000×(100mg/L)、1300×(77mg/L)、1500×(70mg/L)、1800×(56mg/L)、2000×(50mg/L)和CK(清水对照),采用添食毒叶的方法进行急性毒性试验。配制虫螨腈4个浓度梯度1000×(100mg/L)、1500×(70mg/L)、2000×(50mg/L)、2500×(40mg/L)和CK(清水对照)对4、5龄蚕多次添食毒叶,进行毒性累积试验。结果表明,虫螨腈对家蚕无急毒作用,连续多次喂食毒叶出现慢性毒性累积,可导致蚕体上蔟结茧死笼率升高、出蛾率降低,并与虫螨腈浓度呈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吡虫啉(imidacloprid)是新烟碱类杀虫剂,在农林害虫防治中广泛使用。在已明确吡虫啉对家蚕的毒性基础上,采用质量法研究吡虫啉导致的家蚕慢性中毒对幼虫生长发育及食物利用的影响,并采用酶活力测定法分析吡虫啉对5龄幼虫中肠3种消化酶(淀粉酶、蔗糖酶、海藻糖酶)活性的影响。添食高浓度(10~(-1)和10~(-2)mg/L)吡虫啉药液对家蚕3龄和5龄幼虫的生长发育及食物利用有明显抑制作用,幼虫的体质量及其增加量、相对生长率、取食量、相对取食量、食物利用率、食物转化率均显著降低(P≤0.05),而近似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添食低浓度(10~(-3)、10~(-4)和10~(-5)mg/L)吡虫啉药液对家蚕3龄和5龄幼虫的生长发育及食物利用则有促进作用,幼虫的取食量、相对取食量、消化量、食物利用率和近似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同时体质量及其增加量、相对生长率也升高。添食低浓度吡虫啉药液对5龄幼虫中肠内淀粉酶和海藻糖酶的活性起促进作用;而添食高浓度吡虫啉药液在幼虫5龄1~5 d时对中肠内淀粉酶和海藻糖酶的活性起抑制作用,随着幼虫的生长发育,酶活性逐渐恢复正常并高于对照。吡虫啉对5龄幼虫中肠的蔗糖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且添食药液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明显,至5龄后期又恢复到正常水平或高于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家蚕添食不同浓度吡虫啉药液后的慢性中毒过程中,蚕体的生长发育、取食行为、对食物的利用和消化吸收等均发生了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9.
蚕病是影响蚕茧产量与质量的主要因素,在养蚕生产上,家蚕血液型脓病(BmNPV病)、家蚕中肠型脓病(BmCPV病)、家蚕白僵病是主要的传染性蚕病。为了防治家蚕传染性蚕病,将丙氧鸟苷、泊沙康唑、金雀异黄酮、尿素等按一定比例配制成复方药物(简称NBBJ),进行了复方药物NBBJ对BmNPV病、BmCPV病、家蚕白僵病的防治效果和对家蚕生长发育及死笼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添食复方药物NBBJ的家蚕(药物组),在5龄起蚕经口添食多角体浓度为10~8个/m L、10~7个/m L的BmNPV悬浮液时,BmNPV病发病率分别降低40.00、21.67个百分点,产茧量分别提高了113.80%、43.06%;在5龄起蚕经口添食多角体浓度为10~8个/m L、10~7个/m L的BmCPV悬浮液时,BmCPV病发病率分别降低40.00、34.00个百分点,产茧量分别提高了335.32%、87.09%;在5龄起蚕体喷分生孢子浓度为10~(10)个/m L的白僵菌液时,家蚕白僵病发病率降低61.70个百分点,产茧量提高299.77%。家蚕添食复方药物NBBJ与对照相比,5龄经过基本一致,收茧量高5.42%,全茧量高5.42%,茧层量高5.50%,茧层率差别不大,产茧量和盒种产茧量均提高10.21%,死笼率降低3.31个百分点。家蚕添食复方药物NBBJ可以明显起到抑制蚕病发生,降低死笼率,提高产茧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马波沙星是一种新型的氟喹诺酮类抗菌剂,对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和支原体均有抑制或杀灭作用。通过体外抑菌试验和生物试验探究马波沙星对家蚕主要细菌病害的防治效果。马波沙星对苏芸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黑胸败血芽孢杆菌(Bacillus bombysepticus)、沙雷铁氏菌(俗称灵菌,Serratia marcescens)的体外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25 mg/L、0.50 mg/L、0.25 mg/L,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别为8 mg/L、16 mg/L、32 mg/L,均大于或等于盐酸环丙沙星的MIC和MBC值。以质量浓度为50 mg/L、200 mg/L的马波沙星药液给5龄起蚕添食8 h,对由苏芸金芽孢杆菌、黑胸败血芽孢杆菌感染引起的家蚕败血病的防治效率为100%;以800 mg/L马波沙星药液给5龄起蚕添食24 h或连续3 d每日给药8 h,对由灵菌感染引起的家蚕败血病的防治效率为100%,防治效果显著优于盐酸环丙沙星(P0.05)。5龄起蚕接种苏芸金芽孢杆菌3 h后添食50 mg/L马波沙星药液24 h,对家蚕败血病的防治效率为100%;5龄起蚕接种黑胸败血芽孢杆菌1 h后添食100 mg/L马波沙星药液24 h和接种3 h后添食200 mg/L马波沙星药液24 h,对家蚕败血病的防治效率均可达90.0%以上;5龄起蚕接种灵菌3 h后添食1 600 mg/L马波沙星药液24 h,对家蚕败血病的防治效率可达90.0%以上,防治效果显著优于盐酸环丙沙星(P0.05)。药物对家蚕的毒性试验表明,给3龄、4龄、5龄家蚕幼虫连续添食200 mg/L、600 mg/L、1 000 mg/L的马波沙星药液,对家蚕的生长发育和茧质无不良影响。试验结果初步显示,马波沙星对家蚕无安全风险,可以用于家蚕细菌性败血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1.
10%吡丙醚EC对家蚕的毒性测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测定了10%吡丙醚对家蚕的食下和熏蒸毒性,结果表明:10%吡丙醚EC浓度大于1000倍时,对小蚕毒性较强,可致死;对大蚕有中毒反应,但不会产生急性中毒死亡。家蚕食下微量吡丙醚或受到熏蒸,龄期经过明显延长,会破坏家蚕的营茧功能,导致不结茧。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类和宠物关系的日益密切,宠物体外寄生虫感染导致宠物瘙痒难安等问题逐渐显现,引起了人们对宠物健康的高度关注,同时,人们更应重视跳蚤、蜱等携带的病原体从宠物向人类传播的风险。为了有效预防和治疗宠物体外寄生虫病,国内外诸多研究者开发杀灭宠物体外寄生虫制剂,其中,杀虫剂吡丙醚属烷氧吡啶类保幼激素类的几丁质合成抑制剂,作用机理独特,对害虫综合治理效果显著。综述了吡丙醚的理化性质、作用机制、检测方法、抗体外寄生虫研究概况等研究进展,旨在为今后驱虫药的开发以及体外寄生虫病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杀虫剂蚊蝇醚对家蚕的毒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蚊蝇醚属于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新型杀虫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等特点。为明确蚊蝇醚应用于农业害虫防治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是否对家蚕产生慢性毒性,采用食下毒叶法研究蚊蝇醚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蚊蝇醚对家蚕2龄幼虫的急性毒性较小,96 h的LC50值大于1 000 mg/L,幼虫急性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吐液、头胸部肿大以及身体扭曲呈"S"形等;蚊蝇醚对家蚕2龄幼虫的慢性毒性较大,对幼虫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影响,主要表现为体色变黄、不食不动、生长缓慢;添食75~1 000 mg/L蚊蝇醚药液处理的桑叶,均可导致幼虫龄期延长,眠期体质量增加,发育不齐,最终无法正常结茧、化蛹。依据试验结果认为:蚊蝇醚对家蚕的毒性缓慢而持久,在推广应用于防治农业害虫时应远离桑园。  相似文献   

14.
15.
1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癸氧喹酯干混悬剂的含量,在2-250μg/mL范围内,峰面积的常用对数与进样量浓度的常用对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1(n=5),平均回收率为99.24%~99.51%,RSD在0.05%~0.28%。此方法分析时间短,样品前处理简便、定量结果准确,重现性好,结果满意,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法律秩序中,商会自治规范是制定法的基础和必要的补充,甚至在某些方面替代了制定法;商会自治规范主要包括商会组织规范、行为规范、惩罚规范以及争端解决规范等;其效力仅及于其内部成员;商会自治规范和制定法之间存在冲突,但也存在整合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贯彻落实《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兽药GMP》),进一步推动兽药GMP实施进程,我部制定了《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验收办法》,现予公告。本公告自2003年6月1日起施行。附件: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验收办法二○○三年四月十日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推动《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兽药GMP)的实施,规范兽药GMP检查验收工作,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农业部负责全国兽药GMP管理和检查验收工作;负责制修订兽药GMP检查验收管理规定;负责兽药GMP检查员队伍建设和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国际兽药贸易中GMP互认工作。 …  相似文献   

19.
以国际标准强毒R株人工感染非免疫产蛋鸡,定时扑杀,分别从鼻窦、眶下孔、气管、肺、气囊、卵巢和输卵管分离MG,并收集感染鸡所产蛋分离MG。结果表明,人工感染48小时后上、下呼吸道及肺已被全面感染,96小时气囊已被感染,120小时输卵管已能分离到MG,卵巢始终分离不到MG。人工感染鸡自144小时便能在其所产蛋中分离出MG。药物治疗能在72小时内消除感染,油乳剂苗则需24天后逐渐降低蛋内MG分离率,药物卵内注射、种蛋药浴、高温处理均能杀死卵内MG,但以研制的种蛋浸泡剂药浴效果为最好。  相似文献   

20.
本文概述了猪的毛色类型、猪的毛色遗传模式,着重综述了猪毛色基因分子基础的研究进展,指出存在问题并就未来发展方向做了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